《“宅”女日记》、《我愿意做这样的人》


抗击新型肺炎征文 ||《“宅”女日记》、《我愿意做这样的人》


“宅女”日记---记录一段特殊日子的点点滴滴

卢灏轩


2020年2月1日 星期六 晴

近日,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出现了许多确诊病例,许多专家也纷纷接受采访,告诉人们防护措施,安抚民心;医护人员也舍小家为大家,不分昼夜奋战在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第一线;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纷纷捐赠各种物品,为抗击此次疫情贡献了一份力量。

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生,今年处处封城封村,客运停运,电影全部撤档,大规模集体活动全部取消,旅行社全部暂停团队游,走亲访友、拜年聚餐都被制止。这样做也是为了预防病毒,只有把每个人都变成“孤岛”,才能断绝病毒在人和人之间传播的可能,这大概是中国人史上最无聊的一个春节了:所有人都宅在家里,不出去与家人、朋友聚餐;也不结伴旅行,只是百无聊赖地刷手机、看新闻,关注最新动态。

当我在家宅了一段时间后,便开始想念外面的世界,想与朋友、家人一起聚餐,想各地游玩……但最后我只是在小区里转了一圈,并没有出小区,因为小区门口都有保安把守,不让外面的车辆进入,出去也要登记个人信息,测体温。几乎每个路口都有工作人员为行人测体温,每个村庄的村口都有村干部拦路,把串亲戚的人劝走,就连逛超市也要携带个人身份证,记录体温。

当我们在抱怨的同时,有许多医护人员坚守在第一线,他们被网友称为“最美逆行者”,有的人瞒着家人主动请缨走上战场,大部分人都奋战在一线,过年无法回家,有许多人积极报名请战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句话“所谓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也知道了许多医护人员的感人事迹,看到他们,我的眼眶逐渐湿润,最终忍不住落泪。

而这场牵动人心的病毒的起因不正是人类自己吗?人类再一次为自己的无知、嚣张、胡作非为付出了代价。因此我们必须敬畏大自然,敬畏动物界,敬畏整个生态,然后努力去找出一条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抗击新型肺炎征文 ||《“宅”女日记》、《我愿意做这样的人》


我愿意做这样的人

吕意如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的当下,疫情越发严重。那些敬业、心系祖国的人们为找到消灭病毒的方法,日日夜夜、不停地努力工作着。他们就是在前线战斗的医护人员们。在国家有难之际,他们勇赴前线,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0年的春节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春节,原本应该回家过年的他们,在前线工作着,不能与家人团聚。而他们连一句怨言也没有,内心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找到解决方法!抗击肺炎!解救人民!微博、头条,包括新闻联播不断更新的疫情情况,在我看来已经不再只是简简单单的数字了,而是医护人员们所肩负的重大责任。面对如此大的数值,他们不仅没有退缩,还向大家传授着关于抗击肺炎的知识,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地预防。在各大媒体上看到他们蹲在旁边吃盒饭、一次又一次的进行实验、不断的安慰心情低落的病人们,让他们不再感到恐惧的视频。他们是多么的敬业啊!与此同时,北京、上海、河北等地的专业医疗队不顾一切奔赴前线支援湖北;大多数口罩厂大年三十依旧加班做口罩;还有无数公民捐款支援湖北。

当看见那些因肺炎而去世的病例时,我知道医生和护士们已经用尽全力治疗他们,也为他们感到惋惜。比较让人欣慰的是,也有成功治愈出院的病例。医护人员们难得露出欣慰的笑容,证明他们长时间的努力并没有白费,是对他们付出的肯定。抗击非典第一功臣、已经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再次现身,加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疗队伍。2003年的非典,他是冲在最前面的;如今2020年的新型肺炎,他依旧是冲在最前面。这一次,他担任专家组组长,带领专家们一起抗击肺炎。84岁高龄的他,原本应该呆在家里读读书、看看报、喝喝茶或者与朋友们下下棋,然而,为了国家和老百姓们,他不辞辛苦、奔波忙碌、永远冲在抗击病毒的最前线。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这样的人,不值得我们去敬佩、去学习吗?而我,也正是要学习钟南山院士身上这种不怕困难、无私奉献、不断创新、热爱祖国的精神,成为像他一样伟大的人。

现如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呆在家里好好学习,不乱出门,不去旅游,做好该做的防护工作,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同时不为国家添麻烦。也不信谣、不传谣,为在前线努力工作的医护人员们加油助力。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大家一起加油!2003年的非典我们都可以战胜,难道这一仗我们还怕打不赢吗?相信自己,我们一定能赢!


抗击新型肺炎征文 ||《“宅”女日记》、《我愿意做这样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