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新冠病毒解藥,AI正在路上

尋找新冠病毒解藥,AI正在路上

【獵雲網(微信號:)】2月13日報道(編譯:葛蘭東)

自從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在武漢爆發以來,科學界和醫學界就已動員起來尋找能控制病情擴展的藥物。

週四,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將於2月11日和12日主辦一個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邀請名單將包括公共衛生官員、研究的資助者和科學家,這些科學家的研究致力於2019年冠狀病毒疫苗、診斷、治療和其他相關創新。論壇的目標是制定一個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全球研究議程。

中國科學家已經對冠狀病毒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這為其他國家開發疫苗和治療創造了條件。

有些公司正在利用人工智能尋找冠狀病毒的答案,它們在科技的幫助下篩選針對潛在藥物的分子。星期二,Benevolent AI在《柳葉刀》上發表了一封信,解釋了它是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來發現一種可以用來治療冠狀病毒的藥物。最有希望的選擇是一種名為janus激酶抑制劑baricitinib(巴瑞替尼)的藥物,它目前被用於治療類風溼關節炎。這種藥被認為可以防止感染和炎症的傳播。Benevolent AI建議,該藥物可以用於冠狀病毒患者的臨床試驗,看看它是否可以減輕炎症和阻止病毒的發展。

與此同時,Insilico Medicine採用了另一種方法,它們利用人工智能識別出六種可能抑制冠狀病毒在體內傳播的新分子。星期四,該公司在Biorxiv網站上公佈了研究結果(該網站是一個開放的數據庫,收錄未經審核的論文)。Insilico的首席執行官Alex Zhavoronkov表示:“我們正處於一個未知的領域,這正是我們發佈該成果的原因之一。我們正在公開這些分子,我們希望對藥物化學有深入瞭解的藥物化學家能夠看到這些分子並提出意見。”

Benevolent AI和Insilico Medicine的目標都是幫助加速尋找解決方案。Zhavoronkov表示,通過公佈研究結果,該公司可以得到關於分子潛在問題的反饋,比如是否存在已知的毒素。如果這種分子在藥物化學家看來有希望,Zhavoronkov認為這就可以在幾周內合成,然後開始測試。他表示如果試驗進展順利,而且見效迅速,人體試驗可能會在一年內開始,這比大多數藥物的試驗過程要快得多。

這種冠狀病毒在中國境內迅速蔓延,目前已傳播到近30個國家。儘管如此,病毒主要影響的還是中國。它的死亡率約為2%,比今年流感的致死率要高出許多,但比非典的致死率低得多。

這就是為什麼政府官員和製藥公司正在迅速尋找解決冠狀病毒的辦法。上週,武漢病毒學研究所申請了瑞德西韋(remdesivir)治療冠狀病毒的專利。瑞德西韋是一種現有的治療埃博拉病毒的藥物,為吉利德醫藥公司所擁有。一天後,中國宣佈在感染了冠狀病毒的人身上進行臨床試驗。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報道,美國華盛頓州一名患者使用了瑞德西韋,並取得了積極的效果。但這種藥物是否有效還遠不能確定。

儘管如此,人體試驗開始的速度表明,為了找到治療方法,人們願意避開繁文縟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