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顛覆醫療行業的新技術

沒想到,AI在醫療行業的應用被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推動了。

近日,AI技術在防疫控疫等工作上得到廣泛應用,達摩院醫療AI已經在湖北、上海、廣東、江蘇等16個省市的幾十家醫院上崗。據悉,該技術已對數萬個臨床疑似新冠肺炎病例CT影像進行了診斷,單個病例影像分析所用時間在20秒內,準確率高達96%。AI影像診斷能判斷病灶部位的佔比比例,大大緩解醫生人工診斷壓力,提高診斷效率。


1、 海量信息處理能力——醫療信息化

病例記錄和人口健康大數據指數型增長,基因組學的重大突破頻發,最新醫學研究和新發現層出不窮,醫療工作者也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但是,很多電子健康記錄是非結構化的。比如一些體檢診斷和放射學報告,如果要找起來非常麻煩且耗時。醫療工作者的大量時間被消耗在找病人的相關信息上,工作效率十分低下。



2、 AI的"千里眼"——智慧診療與醫學影像


智慧診療是指根據專業的醫學知識圖譜和醫院信息系統,傳感器和人工交互能夠獲取患者體溫、心率等參數與病情特徵,進一步對患病情況進行診斷並完成導診建議。

而此次疫情中的AI影像診斷即是AI在醫學影像中的應用。相比傳統人工識別影像,AI醫學影像的閱片時間短,準確率高,客觀性強,可強化學習,信息利用度高,重複性高,定量分析難度低,成本低。

AI技術基於對大量患者詳實的病例信息的沉澱,不僅能夠在基礎上輔助醫生診斷,也在肺結核、眼底病變、乳腺癌、宮頸癌、肺部、心臟的疾病或臟器上的影像識別上能夠發揮重大作用,大大提高診斷效率,降低醫院運營壓力。



作者:陳若冰,清華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管理學碩士,AI火箭營創新項目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