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养老院的照片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大洋闲话多


篇一:敬老院感想

周六我们去了养老院,养老院的环境不是很好。刚走进养老院,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里面都是八、九十岁的老人,有的在轮椅上半躺着;有的坐在门口,呆呆地望着我们;也有一些身体硬朗的老人拄着拐棍正打算出来晒太阳……

当我们走进他们,才发现,他们有的看不清楚东西,有的听不清楚,有的说不清楚……但是我们都耐心的与他们交流,不管他们说的自己是否认同,也不管自己是否听清,更不管他们一再重复同样的话题……这一切,一切,只因他们是老人。其实,自己在搀扶有些老人的一刹那心头掠过一丝犹豫,但很快就意识到,这是我们应有的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我们在问及他们子女多长时间来看他们一次的时候,老人的眼神里掠过一丝忧伤,但还是说自己在那过的很好,只要子女经常打电话就行了,还很开心的谈及其孙女给他打电话的事,从头到尾,老人都没有正面回答我们的问题,我们也不好再提。

我们把老人都搀扶到外面,晒晒太阳。院子里,有的在给老人剪指甲,有的在给老人捶背,有的在按摩,看的出,许多老人都很开心。其实,我觉得老人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大家在一起,热热闹闹的,他们就会很开心,不管我们和他们谈论了什么,谈论了多少。因为这让他们觉得还有人关心着他们,他们并没有被遗忘。其实,这些老人大部分是不喜欢看节目的。在外校的学生表演节目的时候,老人宁愿和我们唠嗑,在我们提到节目的时候,老人并没有任何开心的表情,几乎没有看表演的节目。因为这些节目大都是歌曲,有的是武术。但这都不是老人所喜欢的。他们有的看不清楚,有的听不清楚,有的根本不能行动。这怎么可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呢。我们中的一个女孩儿说大部分老人都喜欢戏,不喜欢歌,这个女孩儿还说到学校之后,就去学戏。她的这番话,挺让我感动的。

在我们临走的时候,有些老人拉着我们的手,一遍又一遍地说着:下次还来啊,下次还来啊……还有些老人,一遍又一遍地说着自己的房间号,并且一再强调让我们记得。从老人的脸上,我们看到了一丝幸福,还有,不舍……我们把老人送回各自的房间之后,就到了外面集合。

是的,他们是一些孤独的老人,想要亲情,想要被人注意,被人尊重,被人关心。他们心疼自己的子女,理解自己的孩子们,宁愿一个人承担这像是被抛弃的苦涩和辛酸。当你看到这的时候,请想想:您有多长时间没有回家看望自己的爸爸妈妈了……所以,当我们闲下来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可能也在无时无刻地想着自己,这也是给爸爸妈妈最好的礼物。愿天下父母亲健康长寿!

最后,我希望,志愿者活动能够波及更广阔的范围,让更多的老人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照顾。让他们欣慰地知道,社会还有爱,至少,还有我们……

篇二:敬老院感想

此次养老院一行让我感慨很多,自己去的养老院没有想象中华丽的院座,在眼帘中出现的只是一座朴实无华的小楼,自己在想为什么长春一座那么大的城市为什么还有那么破旧房子,而且那么破旧的房子里住的是年迈的老人,而有的人会问,那么多养老院为什么选择一间那么破旧的养老院,我想如果人人都选择好的养老院,条件好的养老院,那么那些条件差又偏僻的养老院有谁去看呢?那里面的老爷爷老奶奶也需要关心与呵护,他们也需要温暖,也需要更多的人去了解他们啊!

我们到了养老院的时候,就主动与老人们聊天,谈心,真切的关怀让老人们的感动如潮水般涌出泪水,感谢感动的言语早已不尽其中,有些老人还讲了他们很多关于他们以前的事情,有的老人讲着讲着情不自禁的流出了眼泪,由此可以看出现在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有的老人已经在这里住了几年之久,没有亲人的关切问候,没有儿女的嘘长问短,他们每一个都有些迫不得已的理由才要住在那里的,没有至亲的关怀,日复一日的那样生活,他们是多么渴望有人陪他们聊天,给他们关心,他们都没说出口,只有在那是内心的真情才毫不遮掩的表露出来。

如果每个人都吝啬那么一点点小小的爱心的话,那么我们面对的将会是怎样的一份苦涩与孤独。

以前的自己很渺茫,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而活?今天终于让我体会到了,我想人活着是为了爱与责任,是为了感谢与爱。今天的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老人们的言语深深的激励了我,我要感谢各位爷爷奶奶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也让我知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标峰理评论


看了这养老院的照片,想起我姑父。至今,他在养老院待了两年多了。

姑父当年被单位内退而郁郁不得志,性情大变,刚过六十岁就出现老年痴呆症状。诊断不久,我姑姑又因病去世,姑父的痴呆更每况愈下了。一开始是他弟弟放弃家庭团聚,一人贴身照顾他。后来实在受不了他的打骂,弟弟回家了。保姆也不好请,工资低的没人干,高的我表弟支付不起,何况他还有两个上幼儿园的孩子要照顾。

姑父单独在家时,曾经出门走丢过两次。被我表弟反锁在家时,又拿冰箱里的生肉吃。万般无奈,只好把他送养老院了。我听院长说,姑父很快就适应了养老院的生活。养老院的活动蛮多,经常有义工或单位来慰问老人家,慰问品也有不少。我曾要求给我姑父加餐,院长说老人的营养够了。亲戚不时去看我姑父,都说他精神还不错。

所以说,像我姑父这样能自理的,比较适合到养老院过集体生活。花费不是很多,对他的健康又有益处,更让我表弟放下重负。然而,对那些不能自理的、还有正常情感需求的老人,我认为还是请保姆在家养老合适。一对一照顾,子女每天都见得着面,这样老人和子女双方都能安心。否则,老人被孤伶伶放在养老院,势必影响情绪,身体健康就更坏了。




妮呢128


没进过养老院的人,永远不知道养老院的内在实际情况。其实养老院有点像我们小时候上过的幼儿园。统一管理。几个护工看守着一帮的老年人。要知道的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来到养老院就不能与在家相比了。

偶尔在新闻上听说过养老院护工虐待老者的事情时有发生,家属探访时一个样,不在时另一个样。这是我打死也不让母亲进养老院的理由。起码在家,行动和语言,爱好习惯都是自由的,在自己家中可以不受任何拘束,进了养老院就得看护工脸色,还有一大帮老头老太,每人都有自己的习俗和脾气,弄不好你欺负我我欺负你,正如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护工一个疏忽,就可能造成负面情绪。

有的养老院管理或许很好,服务也许非常得赞。我觉得只是极少的个别。如果不是非要去养老院才能解决问题的,为人儿女千万不要将父母送去养老院,试想一下,小时候父母因工作忙将自己送去幼儿园时,也不是一千个不愿意吗?没有任何人喜欢离开自己熟悉的家,自己熟悉的环境去进入另一个不熟悉的环境生活,特别是老人家。他们心中唯一希望的是子女相伴,儿孙绕膝。

送老人家进养老院,一定要知道他们是否真愿意。哪怕有一丝犹豫,都不可谬然决定。其实父母不论多忙,从小将我们呵护有加,当他们老了,回报是正常的,而自己也会有老的一天,你是否真的愿意让子女送去养老院?实实在在问一下自己的心,冷静思考一下,是否真愿意还是无可奈何?




我父亲从小是给人家放牛的,每次听老爸回忆小时候的事我都哭成泪人,我妈妈从前是大地主家的女儿,念过私塾又是国高毕业的,我妈妈由于成份高没人敢娶,我爸爸长得很帅但因为家里穷娶不起媳妇,所以他俩谁也别嫌弃谁就结婚了,我爸爸天生要强,在企业里总想入党,可是我妈妈的原因我爸爸的理想落空他恨我妈妈,就使劲打我母亲,我母亲是大家闺秀出身从来不知道反抗,每次都嘴角流血一声不吭的忍着,后来我们长大了,政策也变了,母亲从来没和别人吵过嘴,永远都是那么柔和,他原谅了父亲,他们现在都八十多了,我们兄妹三个,为了让他们安度晚年,我们决定在当地最好的一个小区里买各自的房子,妹妹给爸妈买了140平的房子,哥哥负责每天去做爸妈愿意吃的饭菜,我负责每天陪爸妈唠嗑,妹妹管掏钱,老爸身体一般,老妈身体好每天到处乱跑跟园区里的老太太们玩儿,逢年过节孩子们回来整个屋地都能掀起来,爸妈对我说的最多的就是让我们年轻时要积德行善,别等老了遭罪,他们说的我都信,因为他们是父母。


千层饼万层心


虽然我是个开明的人,但是在养老问题上,我对进养老院有深深地抵触。

孩子的太爷爷去世前在养老院住过几年,我也随家人去探望过数次。那个养老院算是个中档的吧,各方面条件还行。太爷爷脑梗后遗症,行动不便,住单间,有专门的护工照顾起居饮食。但是每次进到那个小小的单间里,心情马上会压抑起来。小小的窗户,阳光好像都不愿意透进去,空气流通差,房间里一股子尿骚味。有时给老人带些他喜欢吃的肉食,养老院里的工作人员也不让吃,说他们为了老人健康,平时饮食都很清淡,一下子吃油腻了会造成腹泻。每次去,老人都泪眼婆娑的,心中很不落忍,也很无奈——没办法,儿孙都在忙碌,没有人能丢弃工作,全天候的贴身照顾。

网上经常会看到一些关于养老院的正面的报道,有的养老院确实条件好,医养结合,管理有序;也有一些负面的消息,比如有的养老院虐待老人,管理混乱之类的。如此种种,反映了当前众多养老院的良莠不齐,使人更对进养老院有着深深的忧虑。即使养老院很正规规范,但是也始终会缺乏老人最需要的东西——亲情。

人老了,钱财名利身外物,早已淡泊了。唯有亲情,是越老越渴望的。想一位老人,远离亲人,周围都是老弱病残,一个个形容枯槁、目光呆滞,处处充满腐朽暮气,该是怎样的心情。天天倚在窗口,盼望亲人一周一次甚至数周一次的探望,该是怎样的心酸。如果条件允许,哪个老人不愿意住在自己家里,儿孙绕膝,饮食称心,坐卧随意。闷了出门看看花红柳绿,听听小孩子的欢声笑语,这才是老年人喜欢的惬意的生活。

然而现实往往是,子女工作忙碌,还得照顾孙辈,老人们怎么忍心让自己再成为子女的负担。曾经在医院见过一个三十多岁的独生子,母亲早亡,父亲脑梗了,他放下工作,在医院衣不解带的伺候了十来天,父亲病情终不见起色,跟前还是离不开人,终于有一天在走廊彻底崩溃大哭。所以现在明智的老人往往无奈的选择进养老院,不愿拖累儿女,就怕有一天成为子女的累赘,于心难忍。进养老院养老,这是如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其实现在有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我觉得值得老人们考虑借鉴,那就是抱团养老。抱团养老,就是一个大家族的年岁相仿的兄弟姐妹,或者其他亲朋好友的,可以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共同居住,一起度过老年阶段。彼此之间互相照应,互相帮扶。也可以共同出资雇个保姆洗衣做饭,解决生活上的不便。节假日,一大群儿孙辈去看望老人们,就像一次家族大聚会,欢聚一堂,其乐融融。这样大家都觉得舒服自在,确实是很好的一种养老方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愿我们年老的时候,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M麦子的天空


假如我老了,不能自理,我会要求儿子送我去养老院,现在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负担太重,照顾老人真的是力不从心。再说了养老院也没有外面传的护工怎么样啦,欺负虐待老人啦。可能有,但也是个别现象。

我家表哥的妈妈80岁去了养老院,现在已经95岁,子女要带她回家,她还不肯呢,她说养老院里热闹,年纪大的人怕寂寞。

年轻时多赚点钱,年龄大了,找个好一点的养老院,安享晚年。


wjy累并快乐着


你的这份孝心值得赞赏,但是与其在家和你喝粥,老人在养老院的一日三餐都是营养搭配的,水果定时送,酸奶准时喝,家里开着门过日子不可能啥事没有,尤其都要上班,时间哪有个准点,可想而知老人一人在家的难处。说说我家的真实案例供你参考:我婆婆88了,几年前开始腿脚不便,我们上班走了,家里的做下的饭她都是凉一口热一口自己凑合,心疼有啥办法,只能老人遭罪,尤其摔了碰了,家里没人,她就自己躺在地上一直到我们回来发现给抬屋里去,浑身都僵了,老人都固执,请保姆不让,小时工不让,养老院不去,可是一次次摔了起不来,我们害怕,苦苦劝她,最后去了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去了以后,身体比以前强多了,能扶着小推车自己挪着走了,我们基本每天都去,尤其他儿子上个月退休了,上下午去一次,推着轮椅四处逛,虽然也总说回来,但是我们还是愿意她在那里,我还没退休,孩子有事儿了也得跑,最主要的是老人岁数大了不讲理,横推车,弄得家里鸡飞狗跳,就说今年春节,我们把婆婆接回来了,第一天还好,第二天就开始找茬,说我给她洗脚的水凉的冰骨头,说她儿子20多个小时也不给她饭吃……因为没去养老院之前跟我们过了23年,婆婆强势得很,她每天床上躺着不定什么时候就跟我们闹一出,她在的23年里家里就没安宁过,所以不在一起体会不了在一起生活的难处,一旦不能自理了那就难了。看看图片 那是婆婆在养老院的生活。





小依1612


到老了以后这已经不错了,就是这样的生活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享受的,说几个例子1同楼的隔单元一户,三代人住一套大套三房,去年底老爷子快不行了,从医院接回家就直接搬到了车库里住了,儿子怕老人死在家里因为今年3月份儿子要结婚了,孩子结在这套房子里所以老爷子死在车库里,也是无奈吧!老两口没有退休金,去不去养老院的。2母亲小区里一对农村老夫妻,所有的存款都给儿子购买了这套房子,到老了不能自理了,儿媳妇不愿意跟老人住一起,老人没有退休金,没有本地户口,住不起公共敬老院,外面的太贵了家庭承担不起……,3 前几天报道95岁的拾荒大爷,每顿饭都吃不饱,因为没有牙,也没有人给做,有人问他儿女为什么不管他,他说儿子住在养老院,奇怪的是你都95了怎么不去养老院啊,他说:我有儿子不可以入住养老院的,儿子没有孩子就可以住…………所以能住在那里的已经不错了!别想太多了,到生活失去自理能力的时候,可以住进养老院里,也不是任何人可以住的!


a懒猫儿


我们的医院旁边就有个养老院。我看病的时候总能看到住在那里的老人。我当时就想如果我老了,不是实在万不得已,我坚决不去养老院。给人感觉就是等死。如果在家里,我看到天真烂漫的小孩我会很开心,看到花花草草,我看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那都是希望。我在家里的话,我可以看看书,跟年轻人谈谈话,已免与这个社会脱节。想吃什么美食,自己可以尝试着做。总之自在。不过我只有一个女儿,我也不想老了成为她的累赘。不能自理了就去养老院。


送春春去几时回


我妈妈的邻居孔奶奶五个儿子没有闺女,在她老伴去世后去了养老院,我跟着我的父母去过养老院看过孔奶奶几次,心疼。老人们坐在长廊里,排一排,一点生气都没有,那时我突然想起了我的小同事说的话真对,她说,养老院就是等死院。我发誓我绝不会让我的父母和公婆住养老院。但是,我老了的时候我想去养老院。我想去跟现在不一样的养老院,我真希望咱们国家的养老服务机构有新的突破。我退休后也想从事养老服务,为老人们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