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们,小心成为"空手套白狼"的那只可怜狼

空手套白狼"通常是用来描述骗局的,那些金融骗局之前已经写了很多,今天想讲两个合理合法(或者是踩着法律边缘)的"空手套白狼"模式:

杠杆收购和股权融资,希望能够引起广大股民和股东们的警惕。

股东们,小心成为

杠杆收购

杠杆收购:指收购者(可以是公司或个体)仅利用少量的自有资金作为基础,然后以收购公司的资产或未来收益做抵押,从投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募集、借贷大量资金,进而收购目标公司。

杠杆收购的特点:收购方把自有资金的支出降到了最低程度,并且最大限度地以融资借贷资金去支付交易费用,同时借贷本息通过出售目标公司资产或者目标公司未来收益来支付。

用一个简单粗暴的公式来表述就是:

<strong>收购资金=最少量自有资金+最大规模借贷资金

是不是感觉很熟悉?其实我们的贷款买房也是这个道理,用最少的首付款+最大的贷款去买下最值得的房子。

所以,杠杆收购、杠杆行为本身是合法的,因为我们会有一个"自有资金"来做底,一般是10%-20%,然后才去撬动更大的借贷资金。但是有的人玩杠杆收购真的几乎就是"空手"在玩,这就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为,既让自己游走在法律边缘,也让整个市场去承担风险,说一个典型的案例,我们来看看当年被誉为"女版巴菲特"的赵薇是怎么把自己玩脱的。

股东们,小心成为

赵薇:从"女版巴菲特"落到5年禁止入市

2016年,赵薇企图收购一家上市公司,名字叫做万家文化(现已更名为祥源文化)。这是A股市场上著名的壳公司,一直在企图卖壳,实质就是控股股东万家集团想要通过"重组"收购,抬高股价,然后高位套现离场。各怀鬼胎的赵薇和万家文化突然之间一拍即合。

股东们,小心成为

2016年11月,赵薇成立龙薇传媒,个人持股95%,为实际控制人,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未实缴,未实际开展经营活动,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均为零,是一个空得不能再空的空壳公司

12月底,龙薇传媒与万家集团签订《股权转让协议》,龙薇传媒拟以30.6亿元收购万家文化29.135%的股权,成为万家文化的控股股东。

一家刚注册且未实缴的空壳公司企图收购一家A股上市公司,这引起了证监会的极大关注,就发函询问赵薇,收购的钱从哪来?这一问一答就炸开了锅。

赵薇回复证监会说,30.6亿里面只有0.6亿是自己的,其余都是借的。掐指一算,50倍的杠杆啊!还记得前面提到的自有资金一般占10%-20%吗?赵薇这是只出了2%啊!不是"空手套白狼"是什么!

并且借的30亿里面有一半是银行借贷,另一半是民间金融机构的借贷。银行借贷部分是以万家文化的股票作为质押,这也是一个神操作,

用还没买到手的股票去质押拿到钱再去买股票,听起来有点绕,换个比喻就是还没娶老婆,就把老婆抵押出去了,是不是很刺激!赵薇敢做,银行敢接,万家敢同意,牛!

股东们,小心成为

民间借贷部分,凭借的是赵薇的个人信用,说白了就是刷脸便给15亿,唯一的要求是银行批我就批。结果,因为赵薇的名人效应,这笔收购受到了证监会的极大关注,监管层又正好严厉打击高杠杆,后来银行借贷未能通过审批,导致民间借贷也流产。

股东们,小心成为

2017年2月,龙薇传媒与万家集团签订股权转让之补充协议,把30.6亿收购29.135%股权改为5.29亿收购5.04%股权,转让不会改变万家文化实际控制人,并且已经支付了2.5亿。还约定如有违约必须支付5%违约金。

可这并不是结局。

2017年3月底,龙薇传媒与万家集团签订解除协议,不收购了,一股都不要了,万家集团完整退回已收到的转让款,这就是

0分手费啊,说好的违约金呢?难怪有人调侃说赵薇这是享受了资本市场的"七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

股东们,小心成为

整个一出"空手套白狼"的大戏,最后结局是不玩了,拜拜吧,逗谁呢?

其实赵薇与万家集团杠不杠杆、收不收购与我们没什么关系,但是万家文化毕竟是一家上市公司,再加上赵薇的名人效应,收购重组的消息一出,股民就开始行动,股价就开始波动,从签约到解约,股价从飙升到暴跌,又割了多少韭菜,说多了都是泪。

股东们,小心成为

2017年11月,证监会对龙薇传媒、万家文化均作出了行政处罚,并对赵薇等两家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作出市场禁入。理由是:"龙薇传媒在自身境内资金准备不足,金融机构融资尚待审批,存在极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以空壳公司高杠杆收购上市公司,且贸然予以公告,对市场和投资者产生严重误导。"

由此可见,股市当中一定要特别注意某些名人的"重大利好",不要以为是跟对老大有肉吃,其实人家在高调下套呢,收割起股市中绿油油的韭菜真是不亦乐乎。

股东们,小心成为

股权融资

现实社会中,很多所谓的股权融资,说白了就是忽悠投资——众筹。再讲一个身边的真实案例。

有一个85后的年轻老板,他想开一家咖啡店,但是自己又不想掏一分钱。所以他怎么做呢?做了一份商业计划书,开始到处找人投资。这个世界吧,那些整天想找投资项目的人还真的都是人傻钱多。

根据他的商业计划书,整个咖啡馆规划投入200万,最低起投金额10万,最多接受10位股东。这看起来还算有点靠谱的。结果这份商业计划书,讲着讲着就变成了众筹口味的。起投金额从10万降到了2万,股东从10位变成了无限制。等等,这样违法吗?他很聪明,也很老道,对于投资金额在10万以下的股东启用了代持股协议和一致行动人协议。所以只有投资超过10万、股权占比超过5%的才能在工商登记为显名股东。

股东们,小心成为

就这样,两三个月,在他没有任何餐饮经验、也不掏任何一分钱的情况下,吸引了三十多位大小股东,200万投资款到位,咖啡馆开业了。

有了咖啡馆的经验,他后来又同样复制玩了一轮更大的,空手套2000万开整形医院。前后历时2年左右,这个2000万投入的整形医院开起来了,背后大概有四五十个股东吧,当然2000万里面依旧没有他出的一分钱。所以,他个人及他的运营团队其实不占多少股份,反正他原本就没打算靠经营分红来赚钱。并且众筹的模式,股东们都又散又小,没有能力去对抗他。

你看,普通人玩"空手套白狼"也是6到飞起,可是咖啡馆、整容医院开起来后的经营情况呢?经营是要有真本事的,股东的一次性投资容易忽悠,可是消费者的满意度是无法忽悠的。任何实体经营,没有好的产品和服务,注定是走不下去的。对于一个无经验、无投入的老板,他其实是靠忽悠赚钱,不是靠经营赚钱,所以倒霉的只有那些众筹股东们。

股东们,小心成为

总结一下这个忽悠王的"空手套白狼"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1. 口才,也就是忽悠能力。

2. 商业计划书,一定要会画大饼。"忽悠+画饼"的能力算是"空手套白狼"的核心竞争力。

3. 一定要找外行投资人,内行人哪里会跟外行人玩?但是各行各业总有很多外行的韭菜想入场,所以忽悠目标要精准。

4. 投资额要足够小,正经投资没有一定的资金量人家肯定不理你,但是想"空手套白狼"的却不能将门槛定太高,并且因为投资小股份小,后期也无法形成一股大的势力去对抗他自己。

股东们,小心成为

总结

"空手套白狼"除了金融骗局之外,也真的是有合情合理合法或者是擦着法律边缘的模式,所以作为投资者的善良单纯的我们,不论是投资股市,还是投资实体,都要睁大眼睛看清楚。太过高调的名人效应必定有古怪,毕竟资本市场不是慈善机构,股市本来就是吸血的而不是撒币的。

再看我们身边的小老板或者创业者,如果创始人或者运作人自己不出钱的项目,千万别跟,试问你自己,如果轻易的就有人送钱你给,你是不是要么想私吞,要么想挥霍?这就是人性。创业者可能会很穷,但如果他仅仅凭着一张嘴、画一个大饼,而不是投入全部身家的,都是不可能成功的。想投资躺赚的股东们,醒醒吧,别那么轻易就成了被下套的"白狼"。

股东们,小心成为

延伸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