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的“神靈”,到底是什麼?

宗教,聽上去似乎離我們有些遙遠,但是仔細想想,無論是歷史還是當代,好多事情都和宗教有關係

比如,今天美國經濟這麼發達,其實是從最早到美國的那批清教徒這個原點上開始的。再比如,1980年爆發的兩伊戰爭,宗教就是其中影響很大的因素。那麼,為什麼宗教可以對人類社會產生如此重要的影響呢?


人們常說的“神靈”,到底是什麼?


什麼是宗教學

不論你是否關注宗教學這個學科,我想你一定都接觸或者聽說過一些具體的宗教。

比如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等等。這些都是擁有世界級影響力的大宗教,有著幾千年的歷史。

在宗教的歷史中,我們看到古人也會對宗教知識進行研究,比如佛教的高僧會精研佛法,基督教的神學家也會辯論教義。但是,我要告訴你:這些都不是宗教學。

宗教現象很古老,但宗教學卻很年輕,從它誕生到今天,只有一百多年。


人們常說的“神靈”,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會這樣呢?

宗教學是一門現代的學科,這門學科剛剛誕生的時候,叫做“關於宗教的科學研究”。

它和古人研究宗教知識不一樣,最大的區別就是,宗教學研究的是人類社會所有的宗教現象;研究宗教學必須滿足一個最基本的前提條件——對所有宗教一視同仁。

也就是說,宗教學家要跳出宗教之外,才能得出客觀可靠的結論。

跳出宗教外,說起來簡單,實際上卻沒有那麼容易。過去,每個人從出生那天起,就生活在特定的宗教環境中,很難避免自己宗教的影響。

比如說,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時,看見當地的土著居民全裸著身體,就斷言這些人沒有羞恥感,也不可能有信仰。

但後來學者們發現,在美洲原住民的生活中,同樣存在宗教信仰。你看,如果不跳出自己特定宗教的視角,就很難客觀地對待其他宗教。

現代宗教學做了一件前無古人的事情:跳出宗教之外研究宗教,把人類歷史上所有的宗教現象都納入考察範圍,探索宗教在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中產生的作用,找出宗教共通的規律。

宗教學不是要鑽研某個宗教的教義,宗教學也不關心神靈究竟存不存在。宗教學研究的是,當人們認為神靈存在的時候,他們的行為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換句話說,“神”這種預設,到底對人和人類社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人們常說的“神靈”,到底是什麼?


宗教怎麼生產意義

一句話,宗教給人類帶來了什麼?這是我們宗教學關心的。

我先把答案交給你:宗教為人類提供了一套意義生產機制,它能夠給人和人類社會源源不斷地提供意義。

這種“意義”,能夠幫助人類克服有限性,給出一套對於世界的解釋,還能夠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合作。

這麼說可能有點抽象,我給你舉個例子。

在古巴比倫宗教中,有一個著名的神話故事。生育女神到陰間尋找死去的愛人,她經過七道大門來到陰間之後,卻被困在了這個“有去無回”的地方。

沒有了生育女神,大地上的所有生命都不再繁殖。主神只好命令死神將生育女神放回,萬物才恢復了生機。

有意思的是,古希臘宗教裡也有類似的神話,不僅同樣解釋了萬物的凋零和復甦,還發展出一種神秘宗教:入教者相信通過吸取神靈復活萬物的能量,就可以在今生享榮華,在來世得永生。

這裡,宗教這個意義生產機制就發揮出了自己的作用。

首先,它處理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死亡。

死亡實際上指的是生命的有限性,這種有限性,是人類面臨的最終極的生存危機。

在這個神話故事中,生育女神進入陰間,意味著生與死的較量。她最終回到大地,象徵著生命最終超越了死亡。

有了這樣一個宗教性的解釋,面臨死亡這件事時,人就從宗教解釋中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支撐,不會陷入到無法克服的恐懼之中。


其次,這個神話還解釋了四季的變化。

冬天是因為生育女神去了陰間,等到女神迴歸,春天就會來臨。這樣一來,世界中變幻莫測的現象就有了解釋。人們感到這個世界是可以理解的,獲得了一種安全感。


最後,在這種解釋的基礎上,又發展出了崇拜生殖力的秘密宗教。

生殖力崇拜往往和豐收、財富、永生聯繫在一起。因為相同的追求,人們加入同一個集會,舉行共同的儀式,遵守一樣的教規和禁忌,分享同樣的意義。這些有共同宗教信仰的人,就成為了一個能夠緊密合作的團體。


你看,宗教這個東西,就是這樣幫助人類克服有限、解釋世界,促進人類的合作。

世界上的宗教,無論大小,都起到了意義生產的作用。但我們知道,世界上各地的宗教有各種各樣的形態:有的宗教強調只能信奉一個神,有的宗教卻信奉許多神,有的宗教強調精神修行,有的宗教強調肉身守戒。


人們常說的“神靈”,到底是什麼?


“超餘”是一切的起點

為什麼這些形態各異的宗教都能生產出意義?

宗教學發現,不論是怎樣的宗教,它們其實都有一個共同點,這個共同點就是意義的來源。具體而言,所有的宗教都追求一個超出日常經驗、超越世俗世界的“東西”。

宗教學裡有一個概念來描述它,叫做“超餘”:超出的超,多餘的餘。

中文聽上去有點陌生,但它的英文寫法非常簡單:THE MORE,直譯過來就是“多出來的那個”。

超餘所超出的,就是日常經驗、世俗世界,宗教正是用超餘生產出了意義。

超餘最典型的表現形式就是我們一般說的“神”,但這並不是超餘唯一的形式:超餘可以是人格化的信仰對象,比如玉皇大帝這樣的神靈;也可以是非人格化的信仰對象,比如印度教的大梵;還可能是某種超越世俗的境界,比如佛教說的涅槃境界。


人們常說的“神靈”,到底是什麼?


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基本概念,“超餘”就是宗教學的基本概念。

“超餘”這兩個字,代表了宗教學研究成果的精髓。這個概念,是我從宗教學哈佛學派的創始人,20世紀最偉大的宗教學家之一,W.C.史密斯那裡學來的。

那麼,為什麼宗教需要超餘?

打一個比方,“超餘”就相當於是在世界之外設定了一個“阿基米德支點”,因為它在世界之外,所以能夠撬動這個世界。宗教需要超餘,不是真的要脫離世界,而是借用這個點對現實世界發揮作用。

如果把宗教看成一個生產意義的工廠,那麼超餘就是這條生產流水線的起點,是意義這個產品的原材料。

你可以想象,如果起點出了問題,後面的一系列工序都會受影響,最後的產品質量也會參差不齊。所以,在意義生產過程中,起點不能輕易變化;起點一旦變化,整個意義系統都會出現動盪。

我們知道,基督教中有摩西十誡,第一條就是“除我之外,你不可有別的神”。當摩西從西奈山領受十誡,下山看到以色列人不再崇拜耶和華,改為崇拜金牛犢,氣得怒不可遏,把刻有十誡的石板摔在地上。

過去看這個故事,都是在宗教內部去解讀,說這是信仰的敗壞。

但我們用宗教學的視角去看它,就會發現,這其實是意義的起點發生了變化,所以生產出的意義要出問題。

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是在“耶和華救贖子民”的號召下實現的。如果這個起點變了,教徒們不敬拜上帝了,那麼之前所做的一切就會失去意義。

起點需要穩定,這樣整個意義生產系統才能穩定。然而,現實世界滄桑變幻,永遠處在變化之中;人類社會更是瞬息萬變。

所以,宗教需要世界之外的超餘,因為宗教需要一個不會輕易改變的意義起點。

其實生產意義的機制不止一種。但宗教是最特殊的意義生產機制。

其他意義生產機制的起點都在現實世界之內,或者並沒有強調要超出現實世界。而宗教的意義起點,一定要超出現實世界之外。

宗教是一個獨特的意義生產系統,就獨特在這裡。

通過超餘這個世界之外的起點,宗教不僅能夠提供意義,而且能提供一個終極的意義;它不僅能夠解釋世界,而且能夠給出一個更加完整的解釋;它還能夠最大限度地整合世界內部的差異,讓不同的人聚集在同一個意義之下團結和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