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呼吁以史为鉴尽快减产,但俄罗斯缄口不应,这是为何?

琅琊榜首张大仙


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层面来回答。

一般情况下面对油价下行的压力,欧佩克国家往往会迅速达成减产协议,通过控制原油的供应来让油价重新上涨。

但是对于减产协议,本身各个国家的观点却不太一样,首先像沙特这种国家,它的石油开采成本是比较低的,大概每桶只有3~4美元,而俄罗斯的石油开采成本则较高,大概在40~50美元之间,因此对于油价的问题,各国的压力并不是完全一样。其次沙特,在过去大量出口原油拥有比较多的财富积累,现在可以说是富的流油,而俄罗斯相比之下,由于国防开支巨大,更多的资金压力让俄罗斯很难持续的减产,因为继续减产下去,再加上外部美国的制裁,很可能国内会出现财政危机。

另一方面俄罗斯现在的观点很可能是正确的,因为从美国页岩气革命以来,欧佩克的减产对于油价的控制能力本来就在下滑当中,进一步的减产只会带来页岩油的大量产能上升,占据本来属于欧佩克国家的市场份额,而油价却不会进一步提高。所以对于俄罗斯来说,减产忌讳让自己的财政受到明显的压力,又不一定能够明显抬升油价,显然不能够符合俄罗斯的利益。

实际上对于国际问题来说,沙特作为一个小国,显然没有俄罗斯那样的洞察能力,目前即使减产也无法左右油价的背景下,可能对于产油大国更好的策略就是任由油价继续下跌下去,让低油价摧毁大部分页岩油的产能,由红配合国家重新捡回市场份额,这样才可能有更高的利益。



咨询师天生


这次新冠状病毒疫情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尚不可知,但是资本和期货市场的反应来看是显而易见的。国际原油自1月20日起开始持续下跌。伦敦布伦特原油从1月20日的66美元一桶跌到2月10日最低点的53.11美元,幅度达到19.5%。纽交所西德克萨斯原油从59.77美元一桶跌到2月4日最低点的49.31美元,幅度达到17.5%。油价主要受供求关系影响,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使得亚洲整体原油需求量下降90万桶每天。这无疑是影响油价下跌的主要因素,毕竟第二大受到这次事件的波及。除此之外还有印度今年GDP预期只有5%,而欧洲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指数只有46,低于50拐点。

(布伦特原油走势,新浪财经)

油价持续低迷,对于沙特等产油国而言,无疑是最不愿因看到的。据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内部消息人士称:沙特希望削减石油供应,以“为油价筑底”,该消息人士还透露,沙特希望采取主动行动,将油价维持在每桶60美元以上。沙特是OPEC内第一大产油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常制定和规划OPEC内部的减产或者增产计划,以便让油价保持在一个最优水平,来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石油作为一种商品,毕竟受市场供求的影响,低了不行,太高了也不行。

(OPEC)

沙特所谓的“以史为诫”主要指的是2014年的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崩盘,布伦特原油从6月最高的115.19美元一桶一路下跌,到2015年12月最低时只有27.1美元一桶。导致这次原油崩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沙特方面误判形势有直接关系,在美国页岩油革命,持续增产,国际原油供过于求的状态,下依然还坚持增产,最后酿成苦果。不过对于沙特而言,其石油成本只有7到10美元(包括运输成本)每桶。所以即便跌倒27.1美元时,沙特依然可以保证盈利,只不过赚少了很多。

(阿美石油)

沙特这次拟在三月底自行减产40万通每天,并希望OPEC其他国家跟进徐建170万桶,减产计划维持到今年年底。然而仅OPEC减产是不够的,沙特希望俄罗斯能够配合。然而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周二表示,俄罗斯仍在研究OPEC的提议。这一“迟疑”的表态让OPEC方面感到失望。因为自上次原油价格崩盘后,OPEC与俄罗斯之间一直保持紧密合作,然而在当前的困局面前俄罗斯却坚持自身的利益。

(俄能源部长诺瓦克与沙特石油大臣法利赫)

对于俄罗斯而言,石油以及石油产品是其重要的出口商品,其比重占到对外贸易的50%。可以说减产就意味着其贸易的减少,对于本就陷入困境的俄罗斯经济影响是非常大的。俄罗斯不同于沙特,前文也提到了沙特的成本不足10美元,而俄罗斯石油成本价在20到30美元左右。有人可能会问,俄罗斯本身就利薄,为何不减产,保价格呢?原因很简单,俄罗斯本身缺的是外汇储备,其并不过分计较价格,薄利多销,而且还可以抢占市场。事实上在以前俄罗斯对于减产协议就不怎么积极,并没有严格去遵守减产。还有重要一点就是,俄罗斯低价石油本身相当一部分并不是其自产的,而是来自伊朗和委内瑞拉,通过相关协议,用贷款或者其他商品来换取的,成本非常低。

(诺瓦克与法利赫)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古姿


俄罗斯需要钱用!产出石油才有钱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