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新型冠状病毒为什么印度没有大面积爆发?印度的人口密度和生活环境更容易传播才对?

LILI539


应该是温差的问题,病毒在低温的地方生存时间长,在高温的地方不容易生存传播。


变化大侠


这个问题确实匪夷所思,但却也合乎情理。

因为就像穿着短裤拖鞋的邋遢老头可能是身家亿万的房东一样。印度人口密度极大和大部分生活环境脏乱差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但也无法掩盖其在抵抗病毒方面所具备的特殊优势。

从2019年12月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随着病毒的大规模肆虐,世界上陆续有国家发现和确诊了感染病例,当然也包括印度。

不过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除了1月30日、2月2日和2月4日分别确诊了三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后,印度就再也没有了病例增加或死亡的报告。

作为世界上人口仅次于我们的国家,一直以来印度人口都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但因为印度自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水平始终相对之后,所以印度的基础建设水平也始终落后于社会需求,导致印度成为世界上出了名的脏乱差的国家。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的“人传人”、“粪口传播”等接触和飞沫传播途径,还有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而如果新型冠状病毒真的能通过气溶胶传播,因为其传播距离更大,病毒存活时间更长,所以这在理论上意味着印度更容易爆发病毒且大规模蔓延。

但迄今为止3例感染病例的情况似乎在明白无误地告诉全世界:印度没事!

那么,印度为何能幸免?其优势又体现在哪里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非传染源

印度与新型冠状病毒大规模肆虐擦肩而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印度不是病毒爆点。因为新型冠状病毒不是首先在印度发现并爆发,所以印度首先就避免了被病毒攻陷的惨重灾难。

虽然和我们是邻国,但印度距离武汉也是真正的天各一方,如果没有飞机等交通工具跨越高耸入云的青藏高原,印度几乎不可能被邻国的病毒感染。

而印度的另一个优势,就是不仅和病毒爆点远,和我们的心更是十万八千里。

长期以来,虽然都坐拥文明古国之名,但名不副实的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就时刻以应属印度继承者自居,疯狂地在南亚横冲直撞,并和我们发生过大规模战争。

而被打得屁滚尿流的印度时刻以我们为假想敌,加上美俄等国的捧杀,印度对我们有一种蜜汁自信,这导致两国的关系始终很不融洽。

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国虽互为邻国,但始终沟通寥寥,再加上印度拒绝一系列国际协议,更加剧了两国的隔阂,例如2019年前往印度人数仅有20万。

在两国几乎罕有来往尤其是人员来往的情况下,印度自然也可以高枕无忧了。

2、管理特色

印度政府虽然是举世公认的弱统治力,但在本次疫情中的表现却可圈可点。

在武汉疫情爆发后,印度并未像其他国家一样“按兵不动”,而是用两架包机将645名印度人接回了国内,而在这些印度人回到国内后,全部都进行了严格的检测,并得出结果全部为阴性的结论。

而除了撤侨,印度还对1月15日后所有返回印度的人员进行检测和隔离。

应该说,因为病毒爆点不在印度,所以印度政府首先有了充分反应的时间,而印度政府对回国人员的检测和隔离基本上在第一时间及时进行了潜在传染源的控制,这使得病毒难以大规模传播。

不过因为印度政府的统治力弱,所以静夜史认为还有一种非常不乐观的可能,就是印度已经出现病例但却没有能够上报形成数据。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印度教国家,超过82%的印度人口信仰印度教,而印度教又将印度人按照种姓制度划分为等级森严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4个等级以及达利特阶层。

因为印度始终未能破除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因此印度底层尤其是贱民阶层的很多人不仅没有固定的住所,更没有户口本、身份证等表明身份的东西,这一点在莫迪政府的废钞运动中暴露无疑,所以如果一旦疫情在底层爆发,必将是印度的巨大灾难。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约为14天左右,这意味着很多回到印度的人员还有发病的可能。

3、生活方式

虽然印度国土面积达到了298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七,但其绝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

而热带气候的最大特点就是炎热,印度的大部分国土全年平均气温在30度以上。

虽然迄今为止尚未确定新型冠状病毒生存的温度上限,但高温无疑对新型冠状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而高温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较多的病毒和细菌的存在,特别是印度的“圣河”恒河,其平均每100毫升恒水老白干中大肠杆菌数量超过10万,而世卫组织定下的饮用水标准是500。这样的细菌量,外国人根本就无法承受,腹泻等病痛是常事,但印度人却甘之如饴。

再加上印度人基本使用卫生纸,这使得印度人肠道内的大肠杆菌也远超其他国家。所以就像“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俗语一样,印度独特的生活方式使印度人体内早已产生了强大的抗体。

而在饮食习惯上,出于宗教的规定,印度人不吃肉,穆斯林不吃猪肉,耆那教忌杀生,佛教徒更是忌荤腥,所以印度是典型的素食大国。

而从新型冠状病毒爆发的情况来看,野生动物是重要的病毒宿主,而饮食比较“保守”的印度自然也得以幸免。

所以,印度并未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的大规模传播,不是偶然。不过也需要严加注意,因为一旦爆发就是不可挽回的巨大灾难。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受疫情影响,新冠肺炎冲击了全世界,多国都出现了确诊病例。然而在我们印象中“脏乱差”的印度,在此次疫情防控上的成绩却是可圈可点。印度在1月30日确诊第一例新冠肺炎,2月3日共确诊3例假,之后没有新增确诊,也没有疑似病人的出现。病毒如此肆虐横行,为何在印度没有大面积传播呢?


1.印度政府采取了科学的防控措施

在疫情爆发之后,印度第一时间将侨胞撤回国,这群人在回国之后接受了隔离观察,印度的3例确诊也都是从这群人中产生的。确诊之后,印度政府也对与患者接触过的人群进行了追踪,统一进行隔离观察。确诊病例基数小,便于追踪和控制,这也是印度政府能够有效防控的原因。

2.可能存在没有检测出来的病患

印度政府的监控焦点是从中国回国的印度人,其余群体的监控与检测都存在漏洞。虽然中国和印度民间交往并不多,但肯定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做生意的人存在。印度人没有看病的习惯,尤其是穷人阶层,得病了都是自己熬过去。虽然印度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但是医疗设施和医疗水平让人不敢恭维,所以有些人宁愿自己扛也不愿意去医院。

3.印度人身体免疫力强

印度大多数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尤其是公共厕所的数量无法满足老百姓日常生活所需,再加上公共卫生意识和疾病预防意识不强,所以印度人的卫生环境并不理想。但就是在这种生活环境中,在经常与病毒为伴的日子里,锻炼出了印度人超强的免疫力,所以不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害。


国际视角浅说



印度2月3日宣布有3人为新冠状病毒的确诊者,至今没有再增加。很多人对此很纳闷。其实,如果根据冠状病毒的特征和传播过程来分析的话,印度出现的这种情况并不奇怪。

从基本常识来讲,不管是哪种病毒,都必须要有寄生的环境和传播的条件。显然,温度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据一些专家分析,此次爆发的冠状病毒比较怕高温。而印度的很大区域内温度大都在摄氏30度以上。所以,这种病毒在印度的气温条件很难在“宿主”身上站稳脚跟。

印度的3例确诊者均在卡拉拉邦,不过,都是输入性病例。有的可能已经是二代以上的传播源了。病毒的毒性肯定已经下降。再者,卡拉拉邦的气候条件显然与此次病毒源头地的气候条件差异过大。这可能就是除了那三人外没有再蔓延的根本原因之一。这个道理很好解释。因为,这三例得病者不可能没和其他人接触。也就是说,被隔离的接触者也并没有疑似的。这足以说明,这个病毒在印度的气候条件下“无法传播”。


印度国土面积并不大,所以,人口密度特别大,医疗条件也不好。如果一旦蔓延的话,后果则是很难想象的。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特别担心印度。在此次疫情刚开始蔓延时,世界卫生组织就对印度进行了特别关照。可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印度反而是疫情最轻的一个。最主要的是没有“新感染者”。想来,气候条件应该是主因。当然,与印度人的自身免疫力肯定也有些关系。

目前,还没有抑制冠状病毒的特效药。治愈康复者大多数都是通过自身免疫力战胜病魔的。所以说,在未知情况下,个体的自身免疫力是个关键。印度的人口很多,已经达到了13.8亿。而GDP则只有2.68万亿美元。可想而知,它不可能富裕。确切的说,还很贫穷。不过,有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最近的四次世界性传染病爆发过程中,印度人均没有被大面积传染过。大家知道,印度是世界上侨民数最多的国家。可以说,印度人遍布世界各地。但奇怪的是,即便是在疫情爆发的源头地,在那里打工的印度人也很少被感染。因此,有专家认为,可能与印度人的体质有关。


其实,在对抗病毒时,所谓的体质并非是指你的肌肉和体魄。而是指每个人的免疫系统。所以说,别看有的印度人很瘦弱,但他的免疫系统却很强。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正常人如果吃了不干净的食品的话,很可能就会拉肚子。可是,那些常常在垃圾堆里捡食物吃的人却不会有明显的反应。道理就是在不断的反应中已经不知不觉的产生了抗体。也可以说是免疫力增强了。

印度人的饮食不太讲卫生,可以说是世人皆知的事实。但在印度,却很少爆发病毒性传染病。据有的专家分析,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印度的物质虽然比较贫乏,但由于宗教方面的原因,他们并没有“乱”吃东西的习惯。所以,印度很少接触到一些罕见的病毒。二是印度人自小养成的生活习惯(不太讲卫生)已经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自身的免疫力。这并无嘲讽印度之意,但也确实具有生命学原理。我们从古人来说,那时候没有科学,自然也没有治疗病毒的药物。一旦发生了瘟疫,都是靠自身的免疫系统调节的。能够活下来的,肯定都是自身免疫力强的。综上所述,印度的疫情控制的较好,并不是他们措施有多么得当,而是人口流动性,气候环境条件,病毒的代差,印度人的自身免疫力等综合因素的原因。


卞竞婉


首先,因为印度不是传染源。

其次,印度也并不是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那 么片面。没有防御措施。

并且,我国在发现到发展极快速的采取了行动,遏制住了传染源。阻止了大量病毒携带人群四处扩散。




姑娘,缘来你缺我


在以往国人眼里,印度绝对是个开挂的国家。

高低种姓过得日子是天壤之别,印度的贫民区几乎遍地都是。

网上的图片中,经常是印度人用恒河水洗澡,然后还大口地饮用......

这难免让大家觉得印度脏乱差、不注重卫生,是细菌的温床。

但是这次病毒的传播,却又一次刷新了我们对印度的认识。

截止到目前为止,印度竟然只有3例感染者,并且没有进行扩散。

印度的确人口密度大,生活环境也比较差,但是病毒却是没有在印度大面积爆发,甚至连传播的迹象都找不到。

原因有四点:

第一、疫情开始的时候,印度发现得很及时

印度三例感染者,都是来过中国,回印度之后身体不适,被检测出感染病毒的。

而且这三例发现的时间很紧凑,仅仅间隔5天,就被隔离治疗。

病毒几乎还没开始传播,就被扼杀了。

第二点、中国去印度的比较少

这次疫情爆发之后,不管是为了避难,还是旅游吧,有很多明星去了各个国家。

但是几乎没有人去印度,没有感染源,自然也就没有扩散的可能。

第三点、印度人抵抗力高

这点不得不服,印度人普遍身体好,去印度你会发现有很多苦行僧,烈日下衣衫褴褛,就这么晒着,身体却倍棒。

目前治愈的病人,都是因为自身抵抗力高,因此可能病毒没有扩散。

第四点、印度温度高

这个病毒在50度以上就难以生存,而印度常年高温,几乎全是夏天。

温度高对病毒传播,有一定阻隔作用。


十点历史君


冠状病毒其实过去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疫情,都很印度没啥直接关系。

一次是大家耳熟能详的sars,这个是2003年从南方起来的;

一次大家可能不熟悉,是mers,这个来自中东。

这两次一次在东亚,一次在西亚,就是把南亚的印度给绕过去了。

不是印度有多么幸运,而是印度其实本质上和接触这些病毒的机会不多。

sars虽然现在还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引起的,但基本的判断就是野生动物。至于是蝙蝠还是果子狸或者什么老鼠,那就是细节上的技术问题。

mers也是来自野生动物,是病毒的一种变异。在2012年先是从一名来到沙特回来的卡塔尔人身上发现的,后来爆发了几百起案例,据说都和接触过骆驼或者蝙蝠有很大关系。

因此从常识上判断,冠状病毒的宿主和传播途径,野生动物是重要一环。

印度人吃东西虽然不太卫生,但是他们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乱吃。

印度人的宗教信仰很多还是挺虔诚的,或者长期的社会影响让他们吃肉类不太多,要吃也只是简单的几种饲养的。

印度人不吃什么野生动物,几千年来就没这种习惯,也不怎么接触野生动物,当然就很难具有传播途径。没有传播途径的话,当然病毒和疫情就很难流行开来。

另外冠状病毒有一个特点,就是怕热。而印度的环境特点,正是热。

sars到夏天也就消失了;mers病毒在夏天传播力度也查了。新冠病毒据说也是如此。

印度很多地区的气温常年在30多度,2月份很多地方都突破30度了,更别提6-8月的夏天。

所以这种病毒在印度基本上传播力度比较弱。

看来印度人应该庆幸他们的天气环境吧!否则凭借印度的那种医疗条件,真要爆发类似的病毒,后果很难想象。


木春山谈天下


我认为印度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发现有大规模传播病毒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印度统计部门统计不严,印度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人口大概和我国差两千万左右,但我任务为印度人口要远比这个多的多,并不是每一个印度人都有身份证明的,有许多人根本就没有在政府登记,自己的生日也不记得,因为没有身份证,许多人甚至无法在银行存款,

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不去做这个登记。

印度农村在印度绝大部分这里面虽说有不少富裕的村子,但是在边远的地方农村的生活十分落后,有的生了病也不去看医生,全凭村里的巫医治疗,或者是没钱医治,免费的公立医院的医疗水平,还不如在家里边儿自己喝热水更好。

另外印度并不是一个热门并旅游地点,特别是当印度的卫生和医疗,以及安全问题被世界所熟知后,许多人在选择旅游地点时都不会选择印度,

这也是印度传染人口比较少的原因,因为传染源少,而且他的传染时间也比较晚,据说是留学生去印度留学而传染的。

这种病是有潜伏期的,之前我们所说潜伏期是有14天,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后发现,有人17天或者20多天以后才会发病,有的人携带病原体自己身体素质好没有发病,但是却传染给了周围的人。更有甚者,有从武汉返乡42天才发病的,这说明这种病的潜伏期可能会更长,印度才刚刚传染没多久,所以现在还没到疫情爆发的时候。

另外我是觉得印度人的抵抗力可能会真好一些,对某些病毒有天然的抗体,虽然很多历史上也多次爆发过大型流行病,致使数万人死亡,但是有些特定病毒,印度人还真是没关系,比如外国人去印度,只要食用当地的水,八九不离十的都会拉稀,但印度人就没事儿。

大家都知道印度人上厕所时都是用水,不习惯用手纸,现在印度用手纸的大多都是有钱人。第一是因为没这个习惯,第二是因为是需要花额外的钱去购买纸巾,

虽说用水洗可以减少得痔疮的概率,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并不是那么卫生的,所以印度人的肠胃里所含的大肠杆菌,是世界其它人口的100倍,是的,你没有看错,是100倍。

而这一次冠状病毒又是可以通过粪口传播,就印度广大农村习惯于在野地方便的问题,一旦有了传染源,很容易让他们爆发病毒,更何况他们在卫生方面不那么讲究,从来没有见一个印度小吃摊的摊主带过口罩,或者是用过一次性手套什么的,某种程度上这加剧了疫情传染。

▲虽说用的不是一只手,但是总得有一只手去触摸这个小桶吧。左手右手得去干活吧,说到底两只手之间也是会交叉感染的。

我认为现在印度还没有到爆发疫情的时候,一旦爆发,传染的范围肯定很广,而且是集中式的,未必会传播的多远,毕竟印度的交通不是那么发达,就算是扒火车,也都是短距离的行程,咱们这一次爆发的这么严重,主要还是因为正值新年,春节的时候人们都喜欢互相串门儿,聚会,加上大量的返工人员,这才引发了全国都有疫情,印度这种情况存在的可能性不是很大,顶多是在传染源所居住活动的范围内有集中性的爆发而已。


风云一点通


印度没有大面积爆发新型冠状病毒,与人口密度的关系不大。不止这次,过去爆发的两次大规模的病毒都绕过了印度,这个国度似乎被命运眷顾,有一座天然的保护伞。这样就带有了一定的神秘色彩,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究竟为什么印度会被命运眷顾呢?


首先,印度宗教的影响深入到社会与文化的每一个领域,宗教在这个国家及其绝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中心和决定性的角色。印度教的信徒约占总人口的82%,他们把牛奉为“神”,称为“神牛”,平均每三个人便有一头牛;印度教的上层人物更是不能沾任何肉类的斋戒主义者;约占总人口11%的伊斯兰教徒戒猪肉。所以,印度人在宗教的影响下,平常连肉都吃的很少,更不用说野生动物了,由此病毒在他们中间的发生和传播的概率极小。

其次,据相关专家研究,新型冠状病毒遇到高温活跃性小,甚至无法传播。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 22℃以上,年较差在 3℃-10℃左右,春秋极短,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2月份很多地方气温突破了30度,所以,病毒传播力度弱,无法在印度大规模传播。而现已在卡拉拉邦发现的三例均被隔离,卡拉拉邦的气候条件显然与武汉的气候条件差异过大,也就是说,病毒“无法传播”。


接着,众所周知,印度是一个贫穷的国度,人口密度大,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级森严且深深扎根于他们心中。尤其是深受宗教影响的他们视厕所为污秽,不在家中修建厕所,而公共厕所的数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犹记得印度领导人在联合国发表讲话时以修建厕所多为荣为功绩。所以,印度的公共卫生环境并不好,卫生意识弱,更不用说疾病预防意识和治愈疾病了。也就是如此恶劣的环境培养出了他们顽强的抵抗力与优质的身体,以至于病毒很难入侵他们体内。
最后,在此次疫情刚开始蔓延时,世界卫生组织就对印度进行了特别关照。并且,印度在病毒蔓延初期就用两架包机将645名印度人接回了国内,而在这些印度人回到国内后,全部都进行了严格的检测,确诊的3例也都是从这群人中发现的。之后,印度政府也对与患者接触过的人群进行了追踪,统一进行了隔离。在印度政府快,准,动的行动下,也制止了病毒的肆虐。以上是小编拙见,欢迎大家多多评论和关注。感谢浏览♥


灼见难寻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同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印度在国际大家庭中的“奇葩”存在,持续不断的为我们提供茶余饭后的笑料。比如印度人将牛尿当圣水来喝,上完厕所以手代纸,以千人为战斗单位的“铁道游击队”,无比庄重的将垃圾和尸体丢进视为母亲的恒河,几十年如一日的用一种姿势表示对信仰的执着,将强奸“合情合理”的归咎于女人的性感,用空中飞人的杂技来展示其强大的军力。更有30年的光辉战机和40年的阿琼坦克。

而人们也在这种自信满满的调笑中收货了满满的优越感。但人们似乎都有一种默认的共识:傻里呱唧的印度人透着一股让人心情愉快的可爱!

但印度人好像觉没得这些有什么不对,佛祖似乎也有偏爱信徒的一隅私心,尽管印度人遭受过被殖民,被分裂,被屠杀,被歧视,但南亚次大陆却很少遭到过感染性病毒的侵害。

当SARS和MERS肆虐亚洲大陆的时候,硬是绕过了印度。

此次的新冠状病毒性肺炎,正在中国和东亚蔓延,所有的人都在竭尽全力抵抗灾难,而印度人仍然毫无压力的休养生息,没心没肺的唱歌跳舞。因为,他们似乎又一次躲过了病毒的入侵。

所有的消息都在证明,在人们认为最容易使病毒传播和扩大的印度,居然只发现了3例感染者。印度虽然也是发展中大国,但印度的卫生条件和医疗水平的确让人不敢恭维。即使印度也在实行全民医保,但简陋的医疗设备和稀缺的人才资源,让印度的免费医疗聊胜于无。原始到令人发指的生活习惯,也是医疗界公认的传染途径。但印度居然在此次抗疫大战中最强的胜出了。

有运气,也有必然

此次病毒的原发地不在印度,属于典型的输入性感染,这是印度的幸运。我们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是1月30号,但印度在1月26就提高了预防级别,31号就停飞了中国的航班。并组织力量对700多名有中国逗留史的印度公民进行了有效隔离。在筛查中,发现两名感染者,随后又发现一名。截止目前,印度仅发现3例感染者。而且3名患者状态良好,指标正常,相信不日就可以康复出院。

遇到一种无法预测传染途径的病毒,我们首先必须无条件相信“人传人”的基本常识,即使之后证明传染途径不是“人传人”,也不会因提前预防而失去什么。印度正是“迷信式”的相信了这一常识,才在得到预警后打了一个提前量,并迅速作出相关反应。这相当于将病毒“拒之门外”,并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将病毒“关门打狗”。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印度的牛满大街悠闲的晃悠,再豪华的车也得为其让道。印度教不但不吃牛肉,甚至将其奉为神灵。这还不算,印度一种宗教派别,甚至为老鼠扬名立万,并修建了“老鼠庙”虔诚的供奉,而且长年信徒众多香火不断。这是对动物的敬畏,同时也是对自然的敬畏。



与文明背道而驰的生活习惯

我们的祖先曾有个理直气壮的低端理论: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但对这句话践行最完美的却是印度人。印度人的“邋遢”甚至超过了非洲人,但印度虽然吃东西不讲究卫生,但他们只吃能吃的东西,从来不会胡吃乱喝(牛尿属于“乱喝”,但事实证明,该“饮料”虽然恶心,但无害)。即使饮食不太卫生,但也不至于要人命。而且长期的“不讲卫生”,身体也具备了一定的抵抗能力(这不是胡说,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尽管我们不能提倡这样的坏习惯,但印度人的确在强大的抗体中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疾病侵害。

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被查出的三名患者,均来自印度南部地区的喀拉拉邦,该地区的平均温度为30摄氏度,而新冠状病毒在这样的气温条件下是很难存活的。

蝙蝠被称为“五毒俱全”的毒王,其身上自带几百种未知病毒,但蝙蝠自身体温就高达40摄氏,这些病毒是不能对其构成威胁的,你只要不吃它,它是不会主动招惹你的。而印度人长期经受着酷热的煎熬,也自然炼就了足以抵抗外部热度的体温指数。“外热加内热”的天然优势,等于上了双保险,病毒入侵的机会就更少了。新冠病毒没有特效药,能够康复的患者大都依靠自己的身体素质。印度人看似单薄,但却无比强悍的身体素质打赢了病毒。也许这就叫“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两国人口往来并不多

印度是旅游大国,但中国人的旅游热点大都选择了欧美和日韩。追求高级文明和现代化消遣方式,是发展中国家公民的天然渴望。但此次病毒的第二重灾区却恰恰发生在高度发达的日本。这种事情既不能怪中国,更不能怪日本,这是两国文明大致趋同的必然结果,也是发展与进步道路上无法阻挡的重合,而病毒也无可避免的乘虚而入。印度再次因“落后”规避了人口往来带来的交叉感染,从而躲过了一劫。

宗教的力量让印度看淡生死

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很难理解有信仰的人对宗教无条件的信赖和高度的顺从。印度是佛教的发韧之地,大乘教法的传承者。而佛教则比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更注重对自身修养的训练。更愿意将此生得不到的幸福寄托六道轮回之后的来世。死亡对于他们来说,不啻于神圣的回归。不怕死,当然不会恐慌。没有恐慌,社会形态就会在自觉自愿中完成“高度自治”。并不是印度人不怕死,而是印度人有一种逆来顺受的天然素养,这种素质也浇筑起了印度人让人肃然起敬的坦然。

可能还有“漏网之鱼”

新冠病毒的潜伏期为14天,我们不能保证印度还有潜在的感染者,但照印度目前的扩散量和预防高度,即使还有“潜伏者”,也不至于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总之,印度“神奇而侥幸的”躲过了一劫,既是上天的偏爱,也得益于阴差阳错的“落后”。我们不会因为印度的“幸运”,就复制他们“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也不能因为他们无惧死亡的淡定,就漠视自己的生命。我们需要向印度学习的东西就是:对于未知的,可能发生的灾难面前,要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预警思想,哪怕“迷信”一回也不伤大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