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福&朱木

在戰“疫”一線展現擔當的交通警察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了積極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1月26日,陳巴爾虎旗公安局交警大隊吹響了戰“疫”集結號,作為哈達圖交警中隊長,剛剛做完膽囊、膽管摘除手術還未康復的張繼福,便全然不顧醫生的叮囑、家人的勸阻和身體的疼痛匆匆出院趕往中隊,走下病床到一線,他只用了48小時。

榜樣力量 | 張繼福&朱木

回到工作崗位後,他第一時間組織中隊民警黨員成立哈達圖疫情防控檢查站黨員突擊隊,帶頭衝鋒在防控疫情第一線。從警30年,每一次有艱難險重任務,55歲的他總是衝在最前面。

榜樣力量 | 張繼福&朱木

2月的陳巴爾虎草原天寒地凍,寒風凜冽。陳旗哈達圖防控疫情檢查站作為海拉爾、額爾古納、陳旗等地人員進入巴彥哈達蘇木的要道,每天來往車輛多,車輛檢查任務繁重。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張繼福每天都要帶領中隊民警頂著零下三十幾度的寒風堅守在檢查站十幾個小時,嚴密排查過往車輛,詳細記錄人員信息,進行疫情防護宣傳,會同衛生院人員開展疫情監測。

榜樣力量 | 張繼福&朱木

作為黨齡20年的老黨員,儘管由於術後沒能臥床靜養而導致傷口恢復慢,每天頻繁走動也增加了傷口感染風險,但張繼福卻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擔當精神,強忍著疼痛奮戰在家鄉的防控一線。

榜樣力量 | 張繼福&朱木

“雖然我的身體還沒恢復,但作為一名老黨員,第一時間衝在最前線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疫情不退,警察不退” 。這是張繼福面對疫情防控任務所展現的責任與擔當。

8公里、4平米與403人、203輛,這是市公安局支援基層一線民警朱木的故事

朱木,男,1994年5月23日出生,赤峰市人,父母已故。2017年4月考入呼倫貝爾市公安局禁毒支隊。“危難當前、警察不退,作為人民警察,必須第一時間站出來。”朱木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榜樣力量 | 張繼福&朱木

榜樣力量 | 張繼福&朱木

當得知疫情消息後,朱木第一時間寫了赴基層一線參戰的請戰書,他寫道:我堅決做到敢衝鋒、不退縮、聽指揮,直至疫情結束。這份請戰書承載的不僅是這個青年的一腔熱血,更是身為人民警察的一份責任和擔當。下派到向華街派出所後,朱木被分到暢通小區負責疫情相關工作,然而他租住的房子在新區,距離工作地點有8公里,面對較長的工作距離,沒有私家車的朱木沒有選擇申請到別的工作地點,而是每天提前一小時乘坐公交車上班。

榜樣力量 | 張繼福&朱木

2月6日,全市公交車輛禁行,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務,朱木決定在所負責的暢通小區租住,由於時間緊迫,朱木只能找到一個只有4平米左右的單間,單間內僅能容放一張床和一張桌子。面對困難,朱木沒有退縮,他說:“雖然環境簡陋,但在這住,既方便工作又節省了在路途的時間,我覺得還挺好的。”住在了負責小區後,朱木更是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每天在崗位值守到凌晨,次日便又早早的起床開始新的一天工作。當同事問到朱木你吃飯怎麼解決?朱木回答:買了一個電飯鍋,一碗麵條便解決了我的三餐。

榜樣力量 | 張繼福&朱木

2月的呼倫貝爾,溫度還在零下二三十度,朱木不怕冷、不怕苦、不怕累,就這樣不停地穿梭在小區中,嚴格按照“逢車必檢、逢人必查”的工作要求,做好疫情排查、預警等工作,為小區築起了一道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在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到現在,朱木沒有吃過一頓好飯、沒睡過一個好覺,但面對疫情,他選擇繼續前行,夜以繼日不斷排查,截止目前,朱木已排查暢通小區 403 人、排查車輛203輛,他用一顆赤誠之心、一腔警魂熱血,守護著轄區百姓的平安。

榜樣力量 | 張繼福&朱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