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or無用?自制“消毒屋”或更易導致感染

近日,企事業單位陸續開始復工,人流量驟增。很多人在朋友圈秀起自己所在地區“硬核”防疫措施。各路大神顯神通,各種奇葩工作陸續登場。其中一個“雲霧繚繞”的“消毒屋”成了網紅。

重慶榮昌一個小區的物業,在門口搭起了長約5米的消毒通道,裡面有機器不斷噴出消毒氣霧,居民回家都要先穿過這間透明的帳篷小屋沾沾“仙氣”,給全身來一個消毒“大保健”。

硬核or无用?自制“消毒屋”或更易导致感染

入村路口設置臨時自動噴灑消毒通道

硬核or无用?自制“消毒屋”或更易导致感染

某創意園內設置了自制消毒通道

硬核or无用?自制“消毒屋”或更易导致感染

為了成為“別人家的物業”,各地爭相效仿,物業努力打造屬於自己的“消毒屋”。有居民在接受採訪說“我們小區居民出入都先消消毒,這樣我們就更放心了。”

這些自制的“消毒屋”靠譜嗎?

想要探究“消毒屋”是否靠譜,需要先看看診療方案。1月27日發佈的《診療方案》第4版明確提出了飛沫和接觸傳播是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2月5日,《診療方案》第5版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氣溶膠和消化道等途徑尚待明確”。新冠肺炎目前主要傳播途徑為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氣溶膠傳播和糞口途徑方式還有待確定。

飛沫傳播:簡單說就是患者咳嗽、打噴嚏噴出來的帶病毒的水滴,大的飛沫會迅速沉降,小的飛沫可以在環境中短暫停留。

因此,如果新型冠狀病毒汙染小區、企業、辦公場所和街面,大概率是在病人的飛沫能夠到達的或者手經常接觸的,並且有利於病毒留存的部位或地點。如:門把手、門鈴按鈕、電梯按鈕、電梯轎廂、樓梯扶手、病人停留過的室內環境等。對這些部位、地點,可根據需要進行消毒。而室外環境、綠化、道路等等,因空氣流通、紫外線等因素,極不利於新冠病毒存活,一般無需消毒。

氣溶膠傳播:簡單說,氣溶膠是

但是否存在氣溶膠感染途徑,要看以下兩個條件,一是病毒的感染能力,一般來說,飛沫所帶的病毒量較大,近距離容易感染;而氣溶膠帶毒量較小,在傳染源集中的地方的情況,有可能通過氣溶膠傳播。但戶外空曠環境下,傳染源一般不會聚集,空氣流動也會稀釋病原體的含量,氣溶膠傳播方式不易實現。

二是病原體對外界的抵抗力,如果病原體可以長期存活,且耐乾燥和紫外線,則可以較長時間存活在戶外。理論上講,一般病毒是不完整的生物體,在外環境中無法長期存活。只有微小病毒量致病+病毒戶外長期存活兩個條件都滿足,才可能存在戶外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硬核or无用?自制“消毒屋”或更易导致感染

判定個人的感染風險要根據疾病流行的三個環節的風險度來綜合判斷

摘自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網絡版,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專欄,《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當前的流行特徵和傳播要素的簡要分析》作者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 李佳圓 郝宇

根據已掌握的新冠病毒傳播特點,目前防控階段沒必要在小區、企業、辦公場所等入口設立消毒通道,或是在街面進行大面積消毒。

2月9日,濟南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發佈《關於禁止在小區內設立消毒通道的通知》,明確規定,禁止在小區內設立消毒通道,對已經設立消毒通道的小區,立即責令撤除。

為什麼禁用消毒通道?

濟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給出了四條說明。

一、化學消毒劑對人體有害,化學刺激作用可損傷呼吸道黏膜,導致更易感染;有文獻報道含氯消毒劑對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的人員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使用濃度越高反應越強烈,消毒劑使用不當極易對人體及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目前沒有用於對人體進行噴霧消毒的化學消毒劑,皮膚黏膜消毒劑可以用於人體處理傷口、注射消毒等,其他用於外環境、無生命物體及空氣的消毒,消毒過程中有人吸入消毒劑或往人身上噴灑消毒劑,這樣的風險目前無法定量評估。

二、消毒劑使用說明中規定,對環境和空氣進行噴灑消毒時,必須在無人條件下進行。

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措施包括良好的衛生習慣、手衛生、對人們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及物品進行定期消毒、戴口罩、開窗通風等,消毒人體外表面對防控的意義不大。

四、消毒劑要達到一定的濃度且消毒作用到規定時間後,才能起到消毒效果,在濃度極低的霧化消毒劑中通過,消毒效果很難評估。

深圳市疾控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防制所副所長朱子犁認為,這類防疫通道的做法更適用於物品消毒,對人消毒欠妥,違背了消毒操作的基本原則。“因為化學消毒劑對人體有害,嚴重的可能會損傷呼吸道黏膜。根據專業指引,我們使用化學消毒劑的噴霧消毒,必須要進行‘避人’操作,這一點不可違”。

噴霧化學消毒劑,可能會引起眼睛、皮膚刺激、吸入性肺炎、皮膚炎症、過敏反應等,嚴重的會導致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的復發,兒童哮喘發作;噴霧消毒,需完全噴溼全身並作用一段時間,短暫時間通過噴霧通道沒有消毒效果。通民眾日常外出,全身被病毒汙染的可能性較低,完全沒有必要全身消毒。

據上海市疾控中心和成都市疾控中心介紹,是否消毒的依據是看周圍環境有多少傳染源。預防性消毒只在疫區適用,非疫區內傳染源並不多。在非疫區消毒猶如拿大炮打病毒,除了導致人體刺激和疾病,帶來環境汙染、人力物力財力浪費及公眾恐慌外,對疫情防控並沒有幫助。

哪些消毒措施有必要?

消毒通道不可以,那我們可以採取哪些靠譜的措施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呢?

1.洗手、用免洗手液消毒手

手是我們日常接觸物品的主要途徑,也是細菌傳播的主要途徑。

保持手衛生是避免病菌傳播以及預防醫源性感染最重要的措施,因為手是最容易傳播病毒細菌的身體部位,80%的病原體都是通過手直接或間接傳播的。從公共場所返回、打噴嚏咳嗽手捂之後、飯前便前便後,用洗手液和流水洗手,或使用速幹手消毒劑;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應避免用手接觸口、眼、鼻等面部暴露器官。

2. 對常用手機、電腦進行酒精消毒

手機、電腦是大家幾乎每天“形影不離”的東西,更容易沾染細菌,也更容易成為病毒傳播的一個媒介。BBC報道稱,日常使用的手機屏幕細菌,竟比廁所馬桶上的細菌還多出10 倍!如果更乾淨,能減少間接接觸傳播的機會。

所以定期用消毒劑,比如75%的酒精擦洗這些物體,對減少接觸傳播有一定幫助,當家裡或辦公室有人生病時,這類消毒可以做得更頻繁。

新冠肺炎這場突發公共事件給很多人帶來了恐慌,但愈是恐慌,愈要掌握科學的防控方法。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