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組建功能性黨組織做到“三無”小區有人管

  海西新聞網訊(州委組織部) 針對目前疫情防控中發現城鎮“三無”小區人員雜、監管有盲區的防疫短板,海西州及時印發《關於在全州“三無”小區組建功能性黨組織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通知》,在無物業管理、無主管部門、無人防物防的小區、單體住宅樓、棚戶區、老舊單位宿舍樓院組建功能性黨組織,做到阻擊疫情“不遺漏、全覆蓋,靶向準、無死角”。

  排查摸底“不遺漏”。各市縣、工委迅速響應,督促指導鄉鎮(街道)黨工委結合地域型和功能型建立網格黨組織,統籌網格資源,安排專兼職網格員對“三無”小區進行地毯式排查,對已建黨組織的進行普遍回訪,對尚未覆蓋的進行重點篩查,摸清企業復工復產人員、外來流動人員、臨時租住戶等底數情況,確保疫情防控不遺漏。

  科學組建“全覆蓋”。探索建立“1+5+N”組建黨組織模式,建立“三無”小區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採取“單獨組建、城區聯建、掛靠組建、駐派幫建、龍頭帶建”等方式,提高黨組織在“三無”小區覆蓋率。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統籌鄉鎮(街道)黨委、機關事業單位和村(社區)、企業黨組織,優化組織設置,完善組織體系,強化黨建工作,確保黨組織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聯合防控“靶向準”。堅持黨建引領,發揮“三無”小區黨組織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的政治功能作用,帶領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全面落實聯防聯治措施。堅持“四步工作法”,實行以小區功能性黨組織為核心,紅色物業、退休黨員、網格員、樓棟長、居民代表和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共同參與的“1+6”小區治理新模式,從根本上解決“三無”小區管理、防控難題。

  組成專班“無死角”。成立市(縣、工委)常委、組織部長任組長的工作專班,實行掛圖作戰,倒排時間表,建立“三無”小區組織建設情況日彙總制度,做到每天有安排,時時有進度。建立鄉鎮(街道)領導班子、社區黨組織組織書記、網格長、網格員為基礎上的四級網格管理體系,實行一級包片、二級控面、三級守點、四級到戶防控機制,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明確值班領導。組織社區“兩委”黨員、共建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網格員、樓院長和普通黨員、志願者、社區工作者、居民代表、業主委員會成員等人員組成聯防聯控隊伍和黨員志願者隊伍,共同做好日常管控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