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平治」王文:“历史将记载疫情下的中国力量”

王文:“历史将记载疫情下的中国力量”

学思平治

「学思平治」王文:“历史将记载疫情下的中国力量”

★★★★★

未来历史学家们会以怎样的笔法记载刚刚过去的2020年中国春节呢?人们很难预测,但我希望有不少感动事件被记录,比如邻国日本,在东京街头许多店铺的广告牌都写着“武汉加油”的字样,以鼓励中国;韩国总统文在寅公开表达,中国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这些感人的事,注定将会以生命至上、人性之善等正面字样记载入历史。

但也有两类令人惊愕、充满恶意的国际论调。一类是“病毒论”。两周前,丹麦某漫画家借武汉疫情,将中国国旗的五星改成了五个病毒。当人们抗议时,该国总理却以“言论自由”为托辞,进行了毫无道理的辩解。类似的“中国病毒论”在欧洲仍在蔓延,德国某周刊用了一张中国人全副“抗疫”照片作为杂志封面,写上“新型冠状病毒,中国制造”的侮辱字样;一位荷兰电视主持人则把歌词改成“病毒是肮脏的中国人带来的”,公开哼唱。

另一类是“病夫论”,在美国发酵。一周前,《华尔街日报》刊发某位学者的评论文章,称《中国是真正的东亚病夫》。这种充满着西方殖民色彩的字样,弥漫着作者难以掩饰的傲慢、自大与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莫名优越感,也暴露了报社与作者借百年中国耻辱史试图再羞辱中国的险恶用心。我对他的文章尤其惊讶。几年前,我曾阅读过他关于美国外交史的著作,那是一本相当出色、视野开阔的作品,想不到他对中国的认识意是如何狭隘。

不过,说实在的,越来越自信的中国人看到了这两类论调,已不会像过去那样气愤了!更多的是觉得这些作者的可笑、无知、伪善。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也不了解世界,更没有作为一名普通的人类应该具备的同理心与关爱之心。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听说某一个家庭里某个成员不幸得了传染病,谁会去嘲笑、挖苦与责备呢?如果当我们听说有人在无端责备、辱骂其他病人时,你的心里会怎样想?一定会鄙视这位嘲笑者的低劣道德。

从这个层面上看,我挺同情这几位写作者的。因为历史将不会以正面的言辞记载下他们的论调。他们的声音必将会像是这个时代“屁”似的恶臭,散布一阵子后,伴随着人们的嫌弃与回避而最终消逝。或许,某些公正的历史学家们还会以类似的笔触讲述,21世纪第三个十年开始,中国爆发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像是凹凸镜那样,映衬了这个世界许多人的伟大,也暴露了一些人的渺小。

我忽然想起了两位认识的美国学者。一位叫章家敦,是位华人学者,20多年前,他曾经写过一本书《中国即将崩溃》。后来的情况,当然不是中国崩溃,而是经常会有同行遇到他时的调侃与嘲弄,“家敦,中国崩溃还有几年啊?”

另一位叫沈大伟。他本有希望像当年哈佛大学费正清教授那样,成为第三代著名美国“中国通”被中国学术界所纪念与推崇的。五年前,他在《华尔街日报》,哦,又是《华尔街日报》,发表过一篇《即将到来的中国崩溃》,成为他一生中最败笔的文章,也使他成为在中国不受欢迎、被鄙视的美国学者,尽管我曾努力帮助他再次来中国。

所以,亲爱的外国朋友们,不要老是以所谓的言论自由来搪塞你们肆无忌惮的批判,相反,应珍惜你们言论自由的权利,去体现人类的爱与平等。现在,中国虽有疫情,但中国人绝非病毒;中国人虽有极少部分人被传染,但中国人绝非病夫。

再过一些年,历史学家们或许还会这么撰写2020年:“那一年,中国人过得不容易。他们在国内需要防疫病毒;在国外还要面对一些人的诅咒。但他们很坚强,这个伟大的民族如同5000年来坚强地度过每一年那样,平稳地度过了2020年,并让所有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王文:长安街读书会成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新书推荐」长安街读书会第20200203期干部学习新书书单

「2019长安街好书」长安街读书会年度推荐干部学习书单(经典篇)

「2019长安街好书」长安街读书会年度推荐干部学习书单(热门篇)

注:授权发布,转载须统一注明来自长安街读书会公众平台:changanjie-rea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