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对妈妈大声说话?

wucf72


你好,虽然没有邀请,但看到这个问题,有一点点小感受,姑且聊聊吧,如果能够帮到你就最好了。

我想,能够让人控制不住自己情绪,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吧。

第一,妈妈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她可以无限包容我们,不会抛弃我们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妈妈是我们最亲近的人。

在她面前,我们可以撒娇,可以耍赖,我们可以把我们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她面前,而不担心她不要我们了。

我们在外面会怕,会不敢露出自己的真实情绪。因为我们知道他们不是我们的亲人,他们不会包容我们,也有可能会抛弃我们。

譬如恋人,你惹她生气之后,她可能会毫不犹豫的就甩掉你。

譬如职场,你犯错误了,上司会毫不留情的批评你,甚至有可能会解雇你。

第二,妈妈是我们的避风港,我们可以在她面前表露我们最真实的情绪。

我们经常说,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有她在的地方,就是家,就是港湾。无论我们在外面多么累,多么无助,只要回到家,我们就可以像个小孩一样,接受妈妈的照顾和帮忙。

而正因为这种情节,我们觉得我们可以在妈妈面前表露我们最真实的情绪。

一个人最真实的情绪,就是喜怒哀乐都有。我们在外面受的委屈,我们的无助,我们的悲伤,都可以向妈妈诉说。

所以我们也经常回会把愤怒也倾诉在他们身上。在外面说话,我们学会了委婉,学会了隐藏我们的真实情绪。而在面对妈妈时,往往就会不受控制,或者说我们也没想去控制愤怒的情绪。

第三,和妈妈一起相处时,我们不是在想解决问题,而是在想解决情绪。

对外,我们即使有情绪,也会以工作当先,先把工作处理好。

譬如在公司,当我们跟同事起了冲突,我们就在想先把问题解决,而不是先吵架。

对妈妈,我们没有必要要做的工作,那么解决情绪就是最主要的工作。而大声说话,就是最简单,最直接的解决方法。

心理学家把人们用于应对焦虑的积极策略分为两类:一类的目标是解决问题以消除焦虑,而另一类则集中于减轻体验到的情绪压力,根据目标的不同,形成了问题中心策略和情绪中心策略 。

所以我们在外,是解决问题以消除焦虑。而面对妈妈时,是为了减轻体验到的压力。

但说了这么多,我们也并不是为“控制不住自己向妈妈大声说话”这种行为正名。

我们是一名成年人,学会控制情绪是我们的基本本能。虽然妈妈可能并不会在意你的大声说话,但我们也要尽量学会不把妈妈当我们的撒气筒。

即使妈妈一再包容你,也有可能会有伤心的一天,就像滴水穿石的道理一样。

你可以试着在跟妈妈说话的时候,语速放缓一点,尽量平静的跟妈妈说话,慢慢的去调整。如果真的是很难平静,可以跟妈妈说,等一下再聊天。

最真实的情绪不代表就是大吼大叫,也可以是和风细雨,娓娓道来。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瑾瑜与我


情况一: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没有对这种情况进行纠正。

我讲讲我儿子的事,我们家的规矩就是吃完饭之后,要自己把自己的碗筷拿回道厨房里去。有一天早上,刚从厨房走出来的我,看到儿子吃完了早饭后径直走到了沙发的那一边。我以为他是要去玩玩具了,立刻喊住了他“把碗筷拿回厨房去”。儿子也立马回了我一句“我难道不能先擦嘴巴么?”原来他是去沙发那边拿抽纸。短短的两句话,我们俩的话语中都没有一丝温柔,好像立刻能吵起来。
他拿着碗筷到厨房后,我和他说,如果下次遇到这种情况,你就说“我先擦了嘴,再把碗筷拿过去。这就是说话技巧,你说的不好,就会惹别人生气”。
其实,我也觉得我自己的话语很生硬,孩子平时是怎么说,那肯定是跟大人学的。所以,我以后也要特别注意我的说话方式。

情况二:和妈妈谈话的过程中,刺激了题主内心不可碰触的地方

每个人的心理都有一个,需要自己保护的地方。不能被别人触碰,也不能提及。我也曾经因为这个事情,和我的妈妈有过激烈的争吵。事情过后,我平静下来,还是和我妈妈聊了聊。我告诉她我愤怒的原因,她也明白了,表示以后不会再提及。母女之间,没有多大的仇怨,小疙瘩,说开了,就好。

情况三:体内激素导致

青少年走身体成长的过程中,由于体内激素的原因,导致有时候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况。跟叛逆期的孩子沟通,家长得有足够的耐心。家长需要足够的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隐私。父母要在内心里接受,他已经慢慢的长大了,他将会有自己的人生,不再依赖于父母。
那如果是这个原因的话,我建议孩子们在说话前,在大脑里想一遍。想过之后再说,就会减少大声说话的几率了。
所以,找到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大声说话的原因。针对具体原因,找解决方案。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方法和方式,会被孩子带入到社会中去。想让孩子在社会中有良好的待人接物,那么家长朋友们从当下开始改变吧。

欢豆妈妈育儿


其实我到倒是想和妈妈发脾气,可是我的妈妈在我七岁的时候,得了精神病现在已经16年了,中间的时候她走丢了两年多,后来她自己有走回来了,到现在每天在家睡觉,还时不时的骂人,但她有时说的话我们都听不懂,我倒是想让妈妈反过来骂我,说我可是我想这一辈子都不可能了,她现在啥都不知道吃饭做饭去地里干活她啥都不知道,我想在这里许个心愿,我想用的20年的生命换回我妈的一年正常生活,我知道这个不可能的[流泪][流泪][流泪][流泪][流泪][流泪][流泪][流泪]


小丽的乡村生活y


心智水平不够成熟的人,容易欺软怕硬。实际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父母是社会上少有的无条件对你好的人。倒霉的人父母也是有条件的好,但是之前也会对你好。

比较微妙的是怕生其实是生物保护自己的手段,这个怕生连我一岁半的女儿都懂。也就是说知道自己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说话都不敢大声,等爸爸妈妈过来了,她就会大声哭闹。我也不是想讽刺题主跟我一岁半的女儿差不多,我的意思是其实大家都一样,善良本来就是稀缺品,其实感恩比善良更稀有!

只是题主现在会提问出来供大家讨论,一定是因为他也觉得自己不对,这是好事情,以后对妈妈好一点,多做做家务,让妈妈的颈椎病腰椎病减轻痛苦吧。


目目教唱歌


很多人在外人面前可能是个说话柔声细语的恬静姑娘或者温文尔雅的小伙子,但是在和父母相处的时候,有时候总免不了化身”喷火龙”,开口就带着火气,忍不住拔高音量,大声说话。“控制不住自己对妈妈大声说话”可以说是很多为人子女的通病。

那为什么我们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对妈妈大声说话呢?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和观察,以及聆听其他朋友的诉说,总结出以下几点:

第一,妈妈因为身为家长的天然权威身份,在和子女谈话的时候,总免不了几分居高临下的指导训诫意味。在中国传统家庭里,父母很少会想着自己和子女都是家庭里平等的一员,要以平等的姿态对话交流,面对事情时要以商量的口吻对话,而是总喜欢用命令的语气来和子女说话。从小事上来说,比如做饭时,妈妈会说你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吃东西时,你应该吃这一样,不可以吃那一样;你要几点去睡觉,不能熬夜。虽然说妈妈本意是为子女着想,但是一直听着方方面面的命令语气,总免不了感觉被束缚,听着听着就心烦意乱,情绪慢慢积累,就忍不住大声对妈妈说话了。

第二,妈妈和子女认知观念的不一致,在谈话的时候总免不了火花四溅的时刻。理论上来讲,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由独立的个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妈妈认为自己吃过的盐比子女走过的路还要多,面对子女的选择和一些事情时,总免不了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两代人之间,面对同一件事情,所持有的价值观必然不尽相同,有分歧就会有争吵,就免不了大声说话,据理力争。比如,妈妈认为一个人到了一定年龄就要结婚生子,而你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结婚繁衍,人要有其他更高的追求,结婚先放到一边。妈妈会对你不停的催婚,花样催婚,聊天聊着聊着就会回到结婚的话题上,面对此情此景,子女感觉妈妈真是毫无道理可言,忍不住心里冒火,不自觉对妈妈大声说话。

第三,子女面对妈妈时,从来不会下意识克制自己的情绪。这个世界,人那么多,我们总是免不了和其他人接触,进而产生矛盾的。但是,面对其他人时,我们会有诸多考量,想着如果我对老板语气不好,老板分分钟会把我辞退;如果我对同事发脾气,说不定就弄僵了关系,工作不好开展;如果我对爱人使性子,他或她说不定就会和我分手。所以,我们总是把情绪囚禁在理智的牢笼中,不让它挣脱。但是,面对我们最亲爱的妈妈时,仗着母爱的无私与包容,我们总是肆无忌惮的展露内心最真实的情绪,有点不顺心或者听着不如意,就忍不住发泄出来,最常见的就是通过音量和脸色显露出来。

那我们如何能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去无意中伤害自己最亲爱的妈妈呢?不妨找个时间分析一下妈妈和自己的性格和认知观念,看看碰到哪些问题时,自己很容易和妈妈产生分歧和争吵,这些争吵到底值不值得,有没有方法可以稍微心平气和的解决。下次遇到相似的事情时,自己有没有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最后,就是努力自我修炼心境,让自己慢慢平和开阔起来,让自己在无论面对什么事情时,都可以有一个好态度。


和则久


最好的方法就是你想对妈妈大声说的时候,握紧拳头,转身离开,立马拿起扫把或抹布,把地板,桌椅,窗户门一一擦洗干净,通过身体力行去把不好的情绪抹擦掉,同时也清理了家里的卫生,一举两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等情绪排泄掉,再过来跟妈妈好好说话,这样子对双方都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当你大声对他人说话的时候,他人也会有一种抵抗的情绪,也无法接受你的观点


尚学派葵花姐姐


因为妈妈是自己最亲近的人,还是要好好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17b1da0466842519c6c426aa01ee84b\

我是彤妹妹O


这是家风的问题,如果父母能对爷爷奶奶孝顺。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孝顺。


本地学车


因为妈妈对我很好,最爱我,妈妈永远不会真生我的气,对妈妈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往往都是把最坏的一面给了家人,伤害最爱的人。


芷晴妈妈育儿


我们的意识里知道妈妈对我们的包容,所以肆无忌惮,把自己脾气差的一面给了我们最亲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