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品质的生活,如何重建疫情过后的心理?

中小企业思维拓展专家


因为疫情引发的心理不平衡状态包括:

恐慌:由长期病毒的传播疫情的蔓延以及各类新闻报道导致的内心慌张引发恐惧的一种精神状态

焦虑:由于长时间刷手机、关注各类媒体新闻报道、作息不规律、长时间无法与他人建立联结引起的一些列情绪反应,具体表现无法安心做一件事情、很疲惫却无法入眠、容易暴躁、脑子里不断重复一些无意义念头

自我价值感低:面对疫情一方面无法伸出赞助物资之手一方面无法奔赴一线,感觉自己对社会没有什么价值,只能在家闭门刷手机

疫情不会突然结束,可能持续几个月疫情才会慢慢消失。

这段时间里,我们应该将自己的时间更合理的划分,我们的行为塑造了我们认为自己是谁,也会帮助我们重建健康的心理。

1.建立稳定持续的学习 如果无法工作,可以拿出一定时间来提升自己,如何提高写作能力,英语口语等等

2.建立与家人的共同相处时间 一起准备晚饭 一起看一个节目 一起玩一个游戏等等 拥有一个亲密的社会支持系统是我们能安住身心的基础。

3.关注自己的呼吸与想法 如果外出散步不方便 可以在阳台或者空气好的地方每隔几个小时多做深呼吸与放松或者冥想 看到脑子里的想法,让念头出现,不要评判,然后专注到自己的呼吸上


合一身心


疫情之后的心理健康建设不能等到疫情之后,而要在疫情当中就要提前做好准备,主要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一要做好疫情的情况的介绍,防控的知识以及措施,各种相应的医学防护的知识宣教宣传,这让人们能够重视疾病,但又能够放下对疾病的恐惧;2,增加心理工作人员对于民众心理健康知识的宣讲,提升广大民众对于心理健康的了解,认同和重视,为人民群众开通获得心理咨询,心理支持的途径和解决办法;3,针对疫情比较严重的,比如说湖北省,要派驻专业的心理辅导工作人员,对于相关的人员进行针对性强,覆盖精准的心理精神支持服务。


Xiaoming哥哥


修心 是最重要的,请欣赏我对阳明心学的理解,感谢各位

王阳明心学三大核心命题精解

(阳明心学的学习者屈波)

王阳明(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名守仁,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宁波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心学的集大成者。曾筑室于故乡绍兴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

下面就由阳明心学学习者屈波先生为大家一一精心解读。

精解之一:心即理篇

“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以及“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

王阳明在陆九渊的思想上,提出了“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的理念。

所谓心即理,王阳明认为“心的本体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人们所苦苦追求的圣人之道,就是宇宙间最高的“天道”。正所谓“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心即理也,可以说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

所谓“心外无理”,就是说外部的具体事物或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不会产生“理”,“理”是我们主观对客观事物或规律的认知,是我们心里的想法,没有心也就没有“理”。

而“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是说,一切物和事都与你的心同为一体,对你来说,你能看到的物才是物,你能想到的事才是事,所以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这句话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你大脑里的全部就构成了你的全部世界。除此之外,对你来说,不存在另外一个世界。或者说,另外一个所谓的客观世界,对你来说不存在任何意义。

这句话其实可以证明,王阳明心学并没有否认“物”的客观存在,只是针对于一个特定的人来讲的。比如一本书,张三看到它了,那么它就存在张三的心里,李四没有看到它,那么它在李四的心里就不存在。但客观上讲,这本书仍然是存在的。过去王阳明心学曾长期被简单地贴上唯心论的标签,其实是不公正的,更是不科学的,王阳明心学也是唯物的。

王阳明悟道处——贵州龙场

深层解析:

王阳明当年在贵州龙场悟道,他所顿悟的“道”,是“吾心之道”。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一颗“本心”,这一本心实际上就是我们生命的本原。我们之所以具有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能通过人的六种感觉:眼、耳、鼻、舌、身、意去认识世界,去分辨善恶,去做出各种是非判断和复杂推理,就在于我们具有这样一个“本心”。所以说,圣人之道原本就存于每个人心中,心外无理,故不必向心外去求什么,“吾心即道”。求理于吾心,就是“圣人之道”。所以人人皆生而具有一颗圣心,人人皆生而具有圣人之道,人人皆有成为圣贤的潜力,人人皆可以成为圣贤。“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根基。他认为,理全在人心,应该向心内去求。“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

直白点说,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决定的。你认为你是快乐的,再苦再累你也感觉幸福。你认为自己是痛苦的,锦衣玉食你也不满足。你的心,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王阳明所说的“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 “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

精解之二:知行合一篇

知行合一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圣人的学问只有一个功夫,知行不可以分开看作两样事情。它很好的诠释了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王阳明提倡以知为行,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是认知,行是行动。“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所以知行其实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深层解析: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他认为知行是一个整体,是不能分割的,批判了“先知后行”和“重知轻行”的观点。王阳明认为,人不仅要认识“知”,更应当以“行”去实践“知”,只有把“知”“行”统一起来,才称得上“善”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你明白了一个道理,就应该用行动去实践它。若实践符合这个道理,那‘知’就是真知。若实践与道理相悖,那‘知’就不是真知。”如果内心里面道理都懂,但却不去行动和实践,只是“知” ,而没有“行”,无异于纸上谈兵。如果行动了,实践了,但是却力不从心没有做好,说明“认知”还不够,还需要再学习、再思考。

举个例子:你非常清楚孝道的重要性,但却置父母于不顾,不愿意尽孝道,说明没做好“行”。如果你尽了孝道,但是却没有做好,父母只是想让你多陪陪他们,你却总是以忙为借口推脱,说明你还没有真正理解孝道的重要性,没有真正做到“知”。

王阳明认为,天下“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身实践而空谈学问,因为知与行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只有去实践了,你才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你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左传》云:“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意思是懂得一件事的道理并不难,难得是按照道理去做。大道理人人都懂,知而不行,就是没有认识到,真正懂得了,谁人不行?纵观古今中外,但凡两者做全者,无一不是成功之人。

精解之三:致良知篇

“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王阳明认为,天下间没有比良知更好的东西了。圣人要教导好别人,自己首先必须要做到致良知。从上面这两句话中,就可以看出“致良知”三个字在王阳明心中至高无上的分量。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他解释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所谓“致良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也就是要达到良知,时时刻刻接受良知的指引。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

深层解析:

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有良知,这源自于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王阳明进一步发挥,认为良知人人皆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而且良知无所不能。通过良知,一个人就可以自发而本能地知道什么为是,什么为非,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他说道“人皆可以为尧舜”,他认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也可以达到的,并不是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又说“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一个人只要心有善念,心存良知,即使是身份卑微的凡夫俗子,也可以成为圣贤。这与佛家中“万物皆有佛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天理即仁心。有些人之所以成不了圣贤,是因为这些人的良知常常被内心的私欲所侵蚀、所蒙蔽了,所以需要去除人欲,恢复良知。

当你看到幼儿落井,你的第一反应是想去救;当你看到飞禽走兽悲鸣,就会起不忍直视之心;当你看到好端端一个物件,被无辜打碎,会起惋惜之情,这都是人的良知在起作用。这些心情完全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中间过渡过程的。比如你看到美女,自然会多看几眼;看到美食,自然会咽口水;看到老太太倒在地上,自然会想去扶。

有人可能会说:“老太太躺地上,我的良知告诉我不能扶,扶了就要吃大亏。”我却要说:“这并不是你的第一感觉,故而不是你的良知,当你看到一位老人躺在地上,想起来又起不来,十分痛苦的时候,你的良知会告诉你赶紧去扶,但生活经验会告诉你扶她有风险,即使你没有去扶,也不能说你没有良知。”但话说回来,王阳明心学就是要人跟随自己的良知,如果你想“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就必须跟随自己的良知,而不能以利益为第一出发点。

精解之四:三者之关系篇

深层解析:

“心即理”是开端,是起因,即意之动;

“知行合一”是认知过程,是实践;“致良知”才是根本目的。三者再各自不同层面表达阳明心学,我觉得缺一不可。

浙江会稽山

王阳明曾说:“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天理”其实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知行合一”则是人们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内心修养的根本途径,如果能够去除心中的私欲与杂念,就达到了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那么,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圣人。

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场灵魂的修行。面对浮躁虚华的当下世界和应接不暇、眼花缭乱的未来世界,我们都想选择一个既可以修养心性又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修行法门。这个法门,就是王阳明的心学。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变幻、如何复杂,只要我们能够守住自己的“本心”,不为外物所动,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意之动),在致良知的前提下,知行合一地用行动去实践


中小企业思维拓展专家


1、走出去

与他人多交流,多分享。当你与他人在一起的时候,你的心情就会慢慢打开,你就会发现不是你一个人,而是大家都会有类似的经历

2、做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

这是我们都会的方法,避免把自己一直陷入在情绪里

3、多运动

运动会让人体分泌多巴胺化学物质,帮助从生理层面调节你的情绪

4、多听音乐

5、多读书

6、多晒太阳

短期完成上述后,我们可以重新面对发生的一切,从中去看对个人的启发和帮助是什么,对社会的提醒是什么,如何避免下次类似情况发生?


小刚成长教练


相信每个人也都有过“岁月静好,一杯茶,一本书”的梦想。但是,疫情之下在家宅太久,也许生活、工作都内分泌失调了。过多的情绪无处安放,刚适应当下的不适应,刚调试好在家办公的状态,接连而至的是“宅后复工”大潮……你预备好坐“情绪过山车”了吗?“宅后复工”心理免疫秘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