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两道门 保护一城人 贡井区交警大队开展疫情防控侧记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这个春节蒙上了一层阴影。纵然病毒来势汹汹,各条战线依然坚守一线。自全市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后,贡井区交警大队充分发挥党员民警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群党员一个堡垒”,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始终坚守抗疫一线,勇当最美“逆行者”,为贡井区至今未发现一例疑似或确诊病例打下了坚实基础。

24天设卡严防死守

时刻紧绷神经应对任何突发状况

“今天早上8:30之前,雷公滩点位引导检测车辆数为69辆,人数123。桥头收费站昨天白天总共测了12辆,19人……”2月12日上午,位于贡井区桥头的乐自高速桥头收费站外,党旗飘扬。贡井区交通运输疫情防控党员联合突击队的队员们静候过往车辆,有序测温,检查登记。接近10时,贡井区交警大队大队长董源匆匆赶来,了解点位工作情况,与同事们分析统计数据,并叮嘱执勤交警们一定严防死守,注意个人安全防护。

守好两道门 保护一城人 贡井区交警大队开展疫情防控侧记

来到桥头收费站之前,董源去了雷公滩路。因那里紧邻内江市威远县,车流量较大,道路条件相对较差,所以有更多的细节需要考虑和关注。据大队统计数据显示,春节高峰时期,桥头收费进出车辆白天会达到300-400台,人流量约700余人,而雷公滩的量还得乘以四。

春节前,在接到上级关于在S66乐自高速桥头收费站和S207雷公滩路口设置2个24小时疫情检查监控执勤点的命令后,贡井区交警大队党员民警带头请缨参战,带领民、辅警立即奔赴执勤点位,联合交通、医疗、治安等部门开展车辆的防控检查工作。截至采访当日,已整整24天。

2月7日中午1时许,大队接市交警支队指挥中心指令,称有一号牌为苏EH****的小型客车上载有疑似发热病人,在大安区体温检测点冲关拒检,要求协查。

守好两道门 保护一城人 贡井区交警大队开展疫情防控侧记

接警后,大队立即对该车进行布控,通过视频巡查发现该车停靠在塞纳河畔小区正大门前,董源带队与相关部门一同前往处置。

1时20分许,由街道、社区、卫生防疫部门、公安分局及交警组成的处置组到位,随即通知车主到小区门口前来接受体温检测。经水银温度计检测,该车主体温为36.3℃,同时卫生防疫部门在社区的陪同下对其进行入户检测,其家中三人体温均正常。

“什么突发状况都有可能遇到!”细数这些天的经历,董源瞪大的双眼里能看到血丝。在他看来,这位拒检车主的心理并不令人费解。因此,贡井严守的两个监测点,绝不能遗漏任何一辆车,“必须时刻绷紧这根弦,应对任何突发状况”。

忙碌中激发创新力

交警“亮先生”vlog解“体温高”尴尬

从春节前就开始为防控疫情忙活的他们,如今依然忙碌。

守好两道门 保护一城人 贡井区交警大队开展疫情防控侧记

走近这群可敬可爱的人,你会发现,疫情之下紧绷神经的他们,还有着无穷的创造力。疫情防控宣传中,贡井区交警大队就亮出了“亮先生”这张牌——

“近期小伙伴们遇到体温检测了吗?亮先生今天驾车时就遇见了……后来亮先生拿起喇叭喊话:‘请提前打开车窗,关闭热空调,主动接受体温检测!’为了抗击疫情,交警蜀黍可费尽了心,请广大驾驶人配合检查。”

这则vlog(意为视频博客)的拍摄与传播,源自执勤民警的一个发现。“冬季驾车时,驾驶员们习惯开启暖气,遇到测温时一般会显示体温偏高。如此一来,几乎所有驾驶员都会遭遇二次测温的尴尬与等待,路边排长龙,监测效率很低。”董源介绍,“亮先生”是队里的一名辅警,名叫陈亮,由他客串演员,拍摄通俗易懂的短视频于网络广泛宣传,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网友直呼“接地气”“很受用”,被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转发。

守好两道门 保护一城人 贡井区交警大队开展疫情防控侧记

被同事们亲切称为“董大”的董源,将这个称呼看作是兄弟们对自己的信任。他几乎每天都要到两个疫情检查监控点上去查看。此前在桥头执勤点检查时,他动脑筋、想办法,建议卫生防疫部门印制“高速出口登记卡”,在S66桥头收费站出口发放到每台已检查车辆,避免当天车辆行驶过程中重复检查,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减轻设卡人员工作压力。贡井区在全市率先推出的“高速出口登记卡”,受到群众好评,也避免了因购车地点在湖北,却常年在自贡活动的“鄂”字头车牌被多次举报的困扰。

从只登记车牌、车内人员数量,到人员详细经历,从仅监查湖北籍车辆,到监查外地车辆,再到所有车辆,疫情检查监控执勤点的工作要求越来越细。随着车辆量的变化,董源及时调整执勤警力,将车流量相对较小的桥头收费站警力调整为两班12小时轮换,将车流量加大的雷公滩卡点,警力调整为8小时轮换。此举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警力,避免了全员疲劳作战。

交警蜀黍也有“各种难”

他们艰难抉择的故事直戳泪点

“守一道门,护一座城。先顾大家,才有小家。”四句简短的话语,就是贡井交警心中的信念。疫情期间,秩序中队长、青年党员汤枰顾不上正在做癌症化疗的妻子和患有先天疾病的儿子,坚守岗位,在雷公滩疫情监控检查点参与24小时执勤。

守好两道门 保护一城人 贡井区交警大队开展疫情防控侧记

每一名“逆行者”都是儿女,也是父母、丈夫或妻子。汤枰身后的家庭让他作为父亲和丈夫的角色变得异常沉重。其五岁的儿子在2019年上半年诊断出先天性疾病,本计划下半年到医院进行治疗。不料其妻子又于2019年11月中旬被确诊为鼻咽癌。妻儿的病情对汤枰造成了极大的生活和精神压力。

眼下,其妻子每天需要到医院进行化疗,间隔两周需作放疗。可以想像,这时的她多么需要丈夫在身边陪伴,哪怕不说一句话,都能给她多一点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放化疗期间,妻子的头发脱落和药物反应致使其情绪波动较大,太需要丈夫的体贴关怀和照顾。面对“大家”和“小家”的选择,汤枰作为一名党员,做出了艰难的抉择。他毅然选择了回到自己熟悉的岗位,默默无闻地与同事们一道参加到S207线雷公滩24小时执勤点设卡行动中。

守好两道门 保护一城人 贡井区交警大队开展疫情防控侧记

面对雷公滩疫情监控检查点执勤点实际情况,汤枰动脑筋、想对策,及时调整卡点设置,在大桥上摆放锥桶,将途经雷公滩大桥的威远方向来车,全部引导到检查点进行检测,然后由空压厂转盘处掉头驶往大安方向。这个办法虽然增大了贡井执勤点的工作量,但避免了重复设点,节约了警力投入,效果较好。截至2月12日,汤枰和他的战友们在雷公滩疫情防控执勤点共检查车辆9100余辆,人员23000余人。

戳中同事们泪点的,还有大队长董源。

大年初五,桥头收费站的一幕让人泪目。为了见一面,董源的妻子刻意选择在他执勤的桥头收费站下高速,短短三分钟。

守好两道门 保护一城人 贡井区交警大队开展疫情防控侧记

“特殊时期,我要回去和战友们共同作战,你好好保重,等疫情松点,我一定接你回来……”疫情发生之初,董源对妻子说完这句话,便全身心开始一线战“疫”。他将刚做完肾部肿瘤手术的妻子送回重庆老家。谁料,疫情的发展出人意料,重庆疫情比自贡更为严重。“她想回自贡,我没法去接她,只能一拖再拖”。董源说,大年初五,自己只能委托妻子的妹夫将其接回自贡。

从1月20日至今,董源吃住在大队,除了4次回家洗澡拿换洗衣服外,连续24天以队为家,带领大队全体人员开展疫情阻击战。

在这场“新冠”病毒阻击战中,贡井交警大队民警郝轶、辅警刘荣欢等人刚完成除夕夜西环路天池寺值守任务,准备轮休,接到返队参加疫情阻击战命令后,迅速投入到雷公滩和桥头收费站24小时设卡勤务中……多少人的坚守,换来了疫情的向好发展。“守好一道门,守护一城人”。普通一线交警的心声,发自肺腑。(李华 记者 缪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