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明妃出塞圖》

張大千《明妃出塞圖》

張大千 明妃出塞圖

作者 張大千

尺寸 107×42.5cm

創作年代 1945年作

估價 RMB  12,000,000-18,000,000

成交價 RMB  17,825,000

專場 中國書畫

拍賣時間 2011-12-06

拍賣公司 北京傳是國際拍賣有限責任公司

拍賣會 2011年秋季拍賣會

著錄:

1.《張大千的世界》P147,羲之堂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9月

2.《中國名畫家全集·張大千》P114,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3.《行走的畫帝—張大千漂泊的後半生》P42,花山文藝出版社2006年

4.《張大千繪畫世界》P98,臺灣藝術家出版社2011年

5.《中國當代畫家圖典名家卷—張大千》P27,四川美術出版社2005年8月

6.《絕美的生命交集—孫雲生與張大千》P7-35,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

7.《張大千繪畫鑑賞》P22,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年

8.《大風堂叢書—美麗的粉本遺產—張大千仕女冊》P113,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

鈐印:張爰之印(白文)、大千(朱文)

鈐印:溥儒(白文)、心畬(朱文)

展覽:張大千畢卡索—東西大師聯展,臺北故宮博物院,1998年9月

作品鑑賞

張大千筆下的仕女人物畫很美,雅俗共賞,仕女人物也是他最受歡迎的繪畫題材之一。他在“求精中學”時期就常畫美人,早有“張美人”之譽。成年後的仕女畫則兼攻寫意與工筆、時裝與古裝,寫真對像更是不分國內、國外。不但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之感,也為中國傳統仕女畫再創高峰。張大千早年仕女畫是學清人改琦、華嵒,約三十年代中期力學明人唐寅、仇英、吳偉等人,此時,他畫人物的線條已一洗前期之柔媚而趨爽利,到三十年代末期,又上追元人趙孟頫、錢選,以春蠶吐絲的描繪法配合精謹工緻的服裝紋樣,力求畫中人高華的氣質,此時已完全脫去明人職業畫風。

“昭君出塞”是漢匈交往上的大事,王昭君遠嫁匈奴單于呼韓邪,此舉暫時結束了與匈奴的多年征戰,為漢王朝贏得了半個多世紀修養、生息、重整軍備的時間,對漢匈兩族人民和睦親善與團結做出了巨大貢獻。昭君出塞也成為我國曆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的佳話,而王昭君也以其絕代風華與多舛的命運長留史冊,成為歷代文人騷客不斷吟詠的對象。華嵒、費丹旭、倪田等人都曾表現過這一題材。

張大千《明妃出塞圖》

1945年,抗戰勝利後,張大千回到北平,寓居頤和園萬壽山養雲軒,此《明妃出塞圖》即在此時創作,故張大千在款識中題“時乙酉冬日在昆明湖上”。自題用筆犀利,橫劃斜上,結體右聳,基本上是出於石濤書法的變體。12月,張大千為籌集資金購買由長春溥儀偽滿洲國宮內散出的名畫,在中山公園與於非闇合辦畫展,此作品有可能是當時展出的作品之一。作品上的題詩為溥儒所寫,溥儒、張大千在抗戰前就交往甚密,常常合作作畫及題詞,這是南張北溥交誼的第一階段,至抗戰勝利以後,張大千又與溥儒近鄰,故有其題詩,此為兩人第二階段的交往。

此《明妃出塞圖》描寫了漢使與昭君即將分離一景,作品是張大千從敦煌歸來之後所作,該圖線條流暢精細,人物姿態優雅,髮絲清晰可見,線條優美流暢,在造型上取的是盛唐壁畫雍容豐腴的特徵,設色明顯地受佛教造像及藻井圖案的影響,並參考了藏傳佛教施用礦物質顏料的技藝,所以作品顯得非常華彩富麗。張大千將明妃畫得明豔照人,神色卻流露內心淡淡哀怨的楚楚可憐,發黑如絲絨,是以突顯人物神采專用於仕女眼睛和頭髮的檳榔墨所染,與泥金勾勒的石黃、硃砂、石青鳳冠,形成強烈的地比。在人物關係處理上也受唐代人物畫影響,畫面特以細緻的花紋裝飾明妃的華服,而深厚的侍女體型較為矮小,服飾亦無紋飾裝扮,以此強調明妃的身份,讓人聯想到唐畫《步輦圖》。張大千此畫完美表現出中國傳統美女的氣質,開相的妙曼,線條的端穆,賦彩的明麗,格調的清雅,皆為前人所未能夢見,一洗近世流滑孱弱之習氣。

此畫是張大千仕女畫創作黃金時期的作品,四十年代初期,張大千帶領弟子到敦煌石窟,用了兩年六個月的時間,精心臨摹了大量的壁畫,成功吸收了唐人物畫的造型、設色特徵,提升自己仕女畫的格調。謝稚柳先生曾這樣評論:“大千的人物畫本來就畫得很好,但到敦煌後,目睹了從來簡籍所不備的丹青千壁,北魏的冷以野,山林之氣勝;隋人的溫以樸,寧靜以致遠;唐人的還煥其文,濃褥敦厚,清新俊逸,並擅其妙,嘆為‘先跡之奧府,繪事之神皋’。尤其是唐代的作品,那種輝煌而燦爛、豪邁而雍容的氣度,他認為是最高的藝術境界。所以,當他臨摹了大量壁畫之後,他自己的人物畫風,也完全捨去了原有的格調,變得更加光彩照人。他後期的人物畫格,正是從此而來的”。該作品還曾在1998年臺北故宮博物院“張大千畢卡索—東西大師聯展”中展出,並在《張大千的世界》一書中有所著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