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理財?

今天我要探討的問題是什麼是理財,為什麼要理財?怎樣理財,簡單來講呢,個人理財學就是個人或家庭資產的經濟學和管理學,我們知道經濟學主要研究的問題是在資源稀缺的條件下,如何進行資源分配和如何實現經濟增長的問題,而管理學主要研究的是組織目標如何實現的問題,從圖中可以看到在資源一定的條件下,一個國家應該投入多少資源生產軍用產品,應該投入多少資源生產民用產品才是最優的呢?

我們經常用蛋糕比喻經濟學,就是籌劃蛋糕如何分配,大家才最滿意,以及什麼是做大蛋糕的最好方法,而管理學就是研究用什麼刀子或者工具,把大家應該分的那份蛋糕,準確無誤的讓大家分到手,以及怎樣把做蛋糕的方法最有效率的來實現,個人理財學主要研究的就是在你一生有限的時間內,如何把你一生有限的財產分配到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各個方面,有效解決這些人生中必須要面對的問題,讓你一生過上富足的生活,還有就是你的財產保值增值的問題,以及如何利用各種理財工具實現你的財務目標等問題,要理財呢,首先從總量上看你一生的收入總是有限的,而你的慾望是無限的,這就提出了理財的要求,需要你對財產做出有效的計劃和安排,事實上越沒有錢越需要理財,因為你的錢相對富人來講更加稀缺,更需要認真的計劃和管理。比如當重大疾病的災禍來臨時,李嘉誠沒有買醫療保險可能沒什麼問題,普通大眾如果沒有醫療保險會是什麼後果呢?從時間來看,我們一生的收入和支出總是不平衡的,下面我們用一個圖示來說明。

為什麼要理財?


年輕的時候上大學買房買車,結婚生子都需要一大筆錢,但此階段我們的收入比較低,所以需要負債來解決,晚年收入下降,年老多病需要花大量的錢來做醫療和保健,此時也會產生資金缺口,壯年中年期是收入最多的時期,這時候支出反而更少,結餘下來的錢就要還年輕時欠下的債和為年老疾病,準備養老金保險金由此來看,哪怕你的總量是足夠的,也需要計劃好收支的安排,保障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都能實現收支平衡現金流。

最後我想談一下為何我國理財市場和理財觀點相對於歐美國家比較滯後,其實在於文化上的差異。中國特別是在市場經濟以前,資金收支缺口往往是靠家族,宗族親屬等階級來解決,所以中國人都比較戀家鄉父老鄉親,親戚鄰居的關係也比較複雜,而中國的家長也是無限責任的家長,除了負責養育子女負責,負責子女義務教育之外,還要我兒女上大學提供學費生活費,甚至兒女們參加工作後結婚生子,買房,家長也必須儘可能的接近或者包辦,這樣就派生出另外一種後果。

中國家長往往比較強勢,往往對孩子的專業選擇,就業地選擇擇偶擇業等也會干預,而且對子女是否孝敬也非常重視,有所謂父母之命不可違,養兒防老,父母在不遠行等等之說,而在歐美國家有著發達的金融市場和豐富的理財工具,所以歐美國家的年輕人18歲以後就能經濟獨立,收支缺口的解決靠的是金融機構和自身的信用,因此西方人際關係比較簡單,年輕人在就學就業擇偶的各方面都是自己決策較少受父母干預,比爾蓋茨就是最好的例子,現在有個創業的好想法,現在就退學去創業,你能做到嗎?我想你的父母可能是你最大的阻力,著名經濟學家陳志武,在他的金融邏輯這本書裡闡述了中國文化和西方國家文化之間的很多差異,其實是由於金融制度和經濟基礎的不同造成的,文化觀念造成的,實際上根源卻在經濟和金融條件的差異,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金融體系不斷完善又有所欲,學有所教,老有所得,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若有所福等等,都將會通過社會化手段來解決,當然我們的許多習俗和理念也會隨之而變,你有沒有想過美國的老人沒有孩子在身邊,他們是怎樣養老的呢?大學畢業後你是否要回到父母身邊工作和生活呢?美國的年輕人父母不掏錢給買房,他們的住房問題是怎麼解決的呢?你的父母沒有能力給你買房置業,怎麼辦呢?以上2點都是從消極和被動的角度來看理財的作用,從積極的角度來看理財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加富有和自由,因為你才會利用一些財富倍增的原理髮揮四兩撥千斤,發揮四兩撥千斤的優勢,比如我們現在開展的每天存錢的一個活動,你知道這樣一個小小的理財活動會帶給你怎樣的驚喜嗎?侯哥後面會給你詳細解釋,我現在要告訴你的是,既然理財這麼重要,接下來我們談怎樣理財,猶太人的5個存錢罐子已經很好的說,理財的基本方法理財主要表現為把你的收入進行合理的分配,以應對收支不平衡,簡單來講,理財的主要任務就是開源節流,投資保險開源就是找到和擴大收入的來源,可比喻成要挖一條屬於自己的河流,水流就是你的收入,節流就是你節約消費支出,就像是安裝一道水閘,不能讓河水流光,無論你的收入有多麼高,如果你總是花光你的錢財,你就是窮人,只有當收入大於支出,你才能不斷增加你的財產,有了財產就像修了座水庫,可以調節豐水期和枯水期投資,更主要的目的是資產的保值增值,就像在水庫裡挖了一口井,水井嘟嘟嘟從地下冒出,不僅可以抵償水庫蒸發和滲漏的水量,甚至會提高水庫的水位保險,這是應對生活中各類的風險,就像給你的河流和水庫修築好堤壩,以防各種人為的災難和自然災害,也就是說理財的主要任務就是挖一條河,建一個水閘,修一座水庫,再住好一道堤壩,除此之外呢,理財還包括借貸融資,子女教育,遺產處理合理避稅等方面的內容,由此可見,理財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你一生都應該堅持做的事情,理財更重要的是一種習慣,包括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理財不等於投資,更不是追求一夜暴富的投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