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星”和“槓”的肩章怎麼表示軍銜?

牟平小夥最迷人


我軍軍銜用“槓”和“星”表示準軍官和軍官軍銜。軍銜級別從高到低分別是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學員或見習排長。

將官只有“星”沒有“槓”。三顆星為上將,兩顆星為中將,一顆星為少將。

校官為兩條“槓”+“星”。從高到低分別為大校(兩槓四星)、上校(兩槓三星)、中校(兩槓兩星)、少校(兩槓一星)。

尉官為一條“槓”+“星”。從高到低分別為上尉(一槓三星)、中尉(一槓兩星)、少尉(一槓一星)。

學員或見習排長為一條“槓”。學員或見習排長不算軍官級別。

尉官軍銜對應的行政級別分別是:少尉(正排、副連)、中尉(正排、副連、正連)、上尉(正連、副營)。

校官軍銜對應的行政級別分別是:少校(副營、正營、副團)、中校(正營、副團、正團)、上校(正團、副師)、大校(副師、正師、副軍)。

將官軍銜對應的行政級別分別是:少將(正軍、副戰區)、中將(副戰區、正戰區)、上將(正戰區、軍委副主席)。

文職幹部和士兵軍銜不涉及“槓”和“星”,在此不贅述。


李連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現行軍銜制,軍官軍銜共分3等10級。

將官:上將、中將、少將;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海軍、空軍、武警軍官警官在軍銜前分別冠以“海軍”、“空軍”、“武警”。專業技術軍官,在軍銜前冠以“專業技術”。還另設有文職幹部與學員軍銜。

士官軍銜設置由低至高為:下士、中士、上士、四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一級軍士長。武警部隊還設有禮儀士兵軍銜,分為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2等5級。

由圖可知,尉官軍銜由一道槓加星組成,俗稱“一毛”,例如“一毛三”是指上尉軍銜;校官軍銜由兩道槓加星組成,俗成“二毛”,例如“二毛一”是指少校軍銜;將官軍銜由金星與金色枝葉組成,例如金色枝葉加三顆金星便是我軍現行軍銜制度中的最高軍銜一一上將軍銜。

此外,在校期間的學員兵不參於授銜,僅著一道槓。


撿垃圾的人


單論“星”和“槓”的肩章一般表示我軍軍官的軍銜大小,是指我國的校級軍官和尉級軍官。當前我國的軍官軍銜分為三等十級,分別是將官、校官、尉官。

副師級的上校軍官


只有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和尉官(上尉、中尉、少尉)的軍銜以“星”和“槓”組成。而將官是軍銜是以“星”和“金色枝葉”組成,以“星”數量的多少來確定是少將還是中將亦或上將。


比如一個肩章上綴有“金色枝葉”,只有一顆星時,此肩章為少將,二顆星時為中將,三顆星時為上將,上將是我軍將領中級別最高的將軍。


當一位少將的肩章是金色枝葉綴有一顆星,又怎麼識別他是哪個軍種的少將呢?這時候我們就需要看肩章上的底色。

上將軍銜肩章(有三顆星)


  • 我國陸軍少將的肩章底色是松枝綠色,綴有金色枝葉和一顆星徽。

  • 我國海軍少將的肩章底色是深藏青色,綴有金色枝葉和一顆星徽。
  • 我國空軍少將的肩章底色是深藍灰色,綴有金色枝葉和一顆星徽。
  • 我國武警少將的肩章底色是深橄欖綠色,綴有金色枝葉和一顆星徽。


所以,我國將官軍銜的高低是隨著“星”的變多和變大,而金色枝葉是固定的,這就是將官的識別和組成。而校官和尉官又是怎樣的呢?


校官的組成和識別


校官的肩章軍銜是以“兩條槓”和“星”組成。兩條槓是固定的,星的數量是變化的。校官的級別的大小和將官級別的大小一樣,都是以“星”的數量來定級別的大小。


  • 當一個軍銜肩章上是兩條槓,槓中間鑲嵌有一顆星時,此軍銜為少校。

  • 當一個軍銜肩章上是兩條槓,槓中間鑲嵌有二顆星時,此軍銜為中校。

  • 當一個軍銜肩章上是兩條槓,槓中間鑲嵌有三顆星時,此軍銜為上校。

  • 當一個軍銜肩章上是兩條槓,槓中間鑲嵌有四顆星時,此軍銜為大校。

韓紅的軍銜肩章為大校(兩槓四)


通常,我們稱呼校級軍官時,有一個俗稱為“兩槓幾”。比如少校就稱呼為“兩槓一”,中校就稱呼為“兩槓二”,這裡的“一”和“二”其實就代表著槓中間的星徽,同樣也是代表著校級軍官的大小。


尉官的組成和識別


尉官和校官最大的區別就是少一條槓,尉官的肩章軍銜是以“一條槓”和“星”組成。一條槓是固定的,同樣,星的數量是變化的。星越多,尉官軍銜就越大。


此外,尉官和校官還有一個區別是槓和星的組合上。尉官的肩章軍銜是星鑲嵌在槓中間,就是星和槓重合,而校官是槓和星不挨著,有一定的空間距離。

  • 當一個軍銜肩章上是一條槓,槓上面鑲嵌有一顆星時,此軍銜為少尉。

  • 當一個軍銜肩章上是一條槓,槓上面鑲嵌有二顆星時,此軍銜為中尉。

  • 當一個軍銜肩章上是一條槓,槓上面鑲嵌有三顆星時,此軍銜為上尉。


關於尉官的俗稱,其實和校官也相差無幾,都是以“一槓幾”來稱呼,比如上尉軍銜就稱呼為“一槓三”,中尉軍銜稱呼為“一槓二”……


綜合以上尉官、校官、乃至將官的識別特點來看,星的數量決定著肩章軍銜在同級別中的大小,槓決定著肩章軍銜職級的大小。

但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就是,“有槓無星”的情形,當一個肩章軍銜上只有一條槓,沒有任何的星徽,這種軍銜則代表的是軍校的學員,屬於準軍官。


襄遇阿雨


在我國的軍制中,“星”和“槓”主要是用作標識中下層軍官的軍銜大小。當前我國的軍官軍銜一共分為三等十級,分別為將官、校官和尉官。




其中校官和尉官的軍銜就體現在肩章的“星”和“槓”上。

民間稱呼軍隊軍官有個玩笑式的叫法,比如“一毛一”是少尉,“一毛二”是中尉,“一毛三”是上尉;而“兩毛一”是少校。


不過從民間的稱呼也大體上看出我國軍隊中肩章的分佈排列是怎麼區分校官和尉官的。

“一毛一”就是一槓一星,“一毛二”就是一槓兩星;而“兩毛一”就是兩槓一星。


從這個排列我們可以看出,“槓”的條數是用來區分校官和尉官的,而星的多少是用來標明同一等級內部級別的劃分的。

其中,尉官中從一顆星到三顆星就截止了,依次排列為少尉、中尉、上尉;而校官在星的顆數上還要多出一顆,從一顆到四顆,依次排列為少校、中校、上校、大校。

比如我們看戰狼2,其中吳京扮演的冷鋒,軍銜就是中尉,而著名歌手韓紅,她肩章上就是兩槓四星,妥妥的大校。





其實,“星”和“槓”僅僅表示了校官和尉官的軍銜,而更上一層,將官的軍銜則是以松枝和星來表示的。

如果肩章上有松枝,那一定是將級了,從一顆到三顆分別表示少將、中將和上將。

說完了“星“和”槓“,其實單獨的肩章也有個重要作用,就是用肩章顏色區分軍種,目前我國的肩章共有四大底色,其中松枝綠色代表陸軍、深藏青色代表海軍、深藍灰色代表空軍,而深橄欖綠色代表武警等等。


說完了“星“、”槓“、”松枝“和肩章底色,讓我們再來看看各個軍銜對應的職級。

一般而言:在尉官級別,少尉、中尉、上尉在軍隊中對應從排職到副營職不,在軍隊內部可能劃分有所不同;

到了校官級別,從少校到大校,對應的分別是從正營職到副軍職不等,不過這也不是絕對,比如歌手韓紅,雖然是個文工團副團長,但軍銜就是高配;

接下來到了將官一級,那不是師長就是軍長了,如果到了中將,很有可能就是戰區副司令,那就是戰區軍事重要軍事長官了,到了上將一級,那人數就非常少了,不是戰區軍事主官就是中央軍委委員。


其次,軍校學員在校期間肩章上只有一道槓,沒有任何星星,這表示其軍旅生涯剛剛開始,後期,將根據其為軍隊做出的貢獻慢慢增加軍銜。

目前,我國出了陸海空、武警四大軍種外還有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等等,目前各軍種的最高司令官都是上將,只不過晉升時間略有不同。


策神歷史


上圖是解放軍軍官軍銜,寫得很明白了,不用我多說了。

上圖的最上排的軍銜分別是上將、中將、少將肩章各一副;

往下第二排的軍銜分別是大校、上校、中校、少校肩章各一副;

第三排分別是上尉、中尉、少尉肩章各一副;

第四排是士官軍銜,分別是一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四級軍士長肩章各一副;

最後一排是上士、中士、下士肩章各一副。

上面這圖是軍隊的文職肩章。請注意看最上面的專業技術三級以上文職幹部肩章,很多人經常將它和少將軍銜弄混。請大家看清楚了:

這是少將

這是專業技術三級以上文職幹部肩章。

將軍軍銜是五角星,文職幹部是寶相花,有六個花瓣。

例如我們熟悉的“李雲龍”是文職幹部

“局座”是少將

入伍一年的士兵是列兵,入伍兩年的士兵是上等兵。他們的肩章是這樣的

請看最下面那兩個肩章。

列兵、上等兵都是屬於義務兵,沒有工資領的。服役兩年後要麼退伍,要麼提幹成軍官,要麼升士官。軍官最高能升到上將,士官最高能幹到一級軍士長,也就是兵王,享受團級待遇。軍官和士官都有工資領。


血染戰旗紅


我軍歷史上,先後共實施了兩次軍銜,1955年9月27日,以全軍首次大授銜最為著名,授予了1000餘名解放軍高級軍官為少將以上軍銜,已經載入了我軍發展的史冊,成了人民軍隊不斷成長壯大的象徵。

其中,朱德等10位我軍高級將領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粟裕等10位我軍高級將領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將軍銜,十大元帥和十大將軍,已經成為我軍歷史上的絕唱,成為軍人心中永恆的豐碑,必將萬古流芳。

此後,1988年7月1日,我軍恢復了1965年6月1日取消的軍銜等級制度,軍隊中就不再設置元帥和大將軍銜,一級上將為我軍最高軍銜,但此軍銜始終未授予任何一位我軍高級將領。

1994年5月12日,人大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的決定,取消了一級上將軍銜。現在,我軍軍銜為三等10級,上將為軍隊中的最高軍銜。

所謂的“星”,都是軍銜上的標誌,具體是在肩章或領章上,只要是將軍、校官和尉官,其肩章上都有星,士官和士兵,其軍銜標識上都是沒有星的。

所謂的“槓”,也是軍銜上的標誌,具體是在肩章或領章上,一槓一星,是少尉;一槓二星,是中尉;一槓三星,是上尉。

二槓一星,是少校;二槓二星是中校;二槓三星是上校;二槓四星是大校;大校,是我軍第二次實施軍銜等級制度中的特殊案例,軍中取消了1955年首次授銜時的大將和大尉軍銜,但卻保留了大校軍銜,一般授予軍中正師職軍官。

將級高級軍官,其肩章或領章上沒有用槓,而是用金色的松葉,直接加上金星,一星為少將,二星為中將,三星為上將。


國平軍史


謹以此文緬懷彭德懷元帥。在我國軍隊的軍銜體系中“星”和“槓”是使用於軍銜中的符號,不同的符號組合表示不同等級和級別的軍人。“星”用來表示少尉以上軍官的軍銜,“星”的數量體現軍銜的等級,數量越多等級越高,數量越少等級越低,比如說少尉銜是軍官中軍銜等級最低的,因此它只有一顆“星”,相對應的上尉軍銜則有三顆星,所以上尉是尉官等級中的最高軍銜。而“槓”用來表示所有軍人的軍銜級別,不同形狀和不同數量的“槓”表示軍銜不同的級別,彎槓表示士兵級別的軍銜,彎槓的數量越多、越粗表示士兵的軍銜等級越高,比如入伍新兵授予的“列兵”軍銜就是一道細細的彎槓,它表示士兵軍銜中最低等級的軍銜,而一級軍士長則是三道粗粗的彎槓加一道細彎槓,它表示士兵軍銜中最高等級的軍銜;直槓表示軍官的級別,它與“星”的不同組合構成軍官不同的級別和等級軍銜,比如一道直槓貫穿一顆星表示尉級軍官中的少尉,兩道槓夾著一顆星表示校級軍官中的少校。“槓”在軍官軍銜中的使用不超過兩道,在士兵軍銜中不超過四道;“星”只適用於軍官軍銜,不超過四顆。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隻有一條直槓的軍銜不屬於正式軍銜,它適用於在校深造的軍人,俗稱“學員兵”,我國的學員兵軍銜不等同於國外的“准尉”軍銜,因為不管是士兵學校還是軍官學校的學員都可以佩戴“有槓無星”的直槓軍銜。另外“有星無槓”的軍銜屬於將官等級的軍官軍銜,它需要與金色枝葉組合,比如一對枝葉與三顆星的組合就是我軍最高軍銜——上將。

▼下圖為我軍從士兵到將軍,包括文職軍官在內的肩章、領章軍銜圖譜。

我軍“星”和“槓”軍銜的由來和意義

建國前我軍並無軍銜制度,自建國後的1955年起,我軍才在全面學習蘇軍條令條例的基礎上開始實施自己的軍銜制度,所以由“星”和“槓”組合而成的軍銜形式基本也是全盤照抄蘇軍。軍銜是區分軍人等級、表明軍人身分的稱號、標誌,是國家給予軍人的榮譽,因此嚴格意義上來講每一種軍銜符號都有不同的由來和寓意,比如美軍的軍銜制度中只有將官才能使用“星”,它表示夜空上的點點繁星,寓意著最高權威和最高指示;而尉官軍銜使用“槓”來表示,一道黃色槓表示一個尚未成熟的少尉,一道銀色槓表示已經成熟的中尉,兩道銀色槓則表示已經成為軍隊中堅力量的上尉軍官,它將軍人寓意為一顆正在成長的樹木。此外英軍軍銜制度也有與美軍相同的寓意傳統,各種軍銜符號均有它各自的寓意。

而蘇軍的軍銜制度中的各種軍銜符號並沒有繼承西方的軍銜寓意傳統,或者說是蘇聯人不屑於繼承這些傳統,所以蘇軍軍銜僅僅做為體現各種級別和等級的軍人所使用的、單純的符號,沒有任何寓意解釋。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陣營的一員,自然也十分反感西方資本主義那一套所謂“傳統”作派,因此全盤照抄蘇軍軍銜制度以後,我軍的軍銜符號和蘇軍一樣只具備區別功能,沒有任何古老的軍隊傳統意義。

▼下圖為身穿55式軍裝的老一輩軍人,他的軍銜為一槓四星的大尉,該級別軍銜目前已從我軍軍銜制度中剔除。

我國軍銜中“槓”和“星”兩種符號的組合體現不同級別和等級的軍人

軍銜符號“槓”在我國的軍銜制度中主要用來與軍銜符號“星”形成組合,表示軍官的軍銜。“槓”和“星”的顏色一律為金黃色,“槓”的形態為直槓,“星”的形態為五角星。在表示尉級軍官的軍銜時“槓”貫穿於“星”,肩章上一條槓貫穿一顆星表示少尉軍銜,貫穿兩顆星表示中尉,貫穿三顆星表示上尉;肩章上由兩道槓夾住一顆星表示少校軍銜,夾住兩顆星表示中校,夾住三顆星表示上校,夾住四顆星表示大校。大校以上的軍銜就是將軍,而將軍的軍銜符號不再使用“槓”,而是使用形態如同松柏的金色枝葉與“星”組合,一對金色枝葉加一顆星的組合表示少將,加兩顆星表示中將,加三顆星表示上將,少將以上軍銜就可以稱為“將領”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軍銜中兩槓四星的大校軍銜地位頗為尷尬,它是介於校官和將官的一種過渡型軍銜,在西方國家處於這個等級和級別的軍人一般授予“准將”軍銜,我軍的大校銜軍官在我們的理解中應當與西方的“准將”地位同等,然而將就是將,校就是校,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在西方人眼中我們的兩槓四星大校軍官仍然是低於准將一等的校級軍官,不會因為你的資歷章上顯示的級別為正師級或副軍級就另眼相看,這也許是各國軍隊中存在文化差異最直接的體現吧。

▼下圖為在希臘訪問的我軍海軍艦艇編隊指揮官李鵬程在歡迎儀式上講話,紅色箭頭指示的是兩軍指揮官的袖口軍銜,我軍指揮官李鵬程為大校軍銜,而希臘指揮官的軍銜為準將,在我們眼裡這是對等交流,而在他們眼裡卻是超規格接待了。

綜上所述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國的“星”和“槓”的肩章是一種以相互組合形成軍官軍銜的軍銜符號,不同的組合能體現出不同級別和等級的軍銜。我國的軍銜制度發展得十分坎坷,基於歷史原因的影響,在很長一段時間中甚至出現過取消軍銜制度的荒唐做法,以至於我國的軍銜制度在擱置近20年以後才得以重新發展和完善。雖然目前我國使用的軍銜樣式仍然是以建國初期從蘇聯人那裡抄來的使用“星”和“槓”兩種符號組合而成,但是在軍銜制度上我國已經根據自身特色修改和完善了,儘管看似區別不大,可實際上已經在國際上形成除了以美英為代表的西式軍銜制度和以蘇聯為代表的蘇式軍銜制度外的另一種軍銜制度——中式軍銜。中式軍銜的好處在於簡潔明瞭,眼前這位軍人當多大的官只要數一數其肩章上的“星”和“槓”的數量就一目瞭然了;當然缺點也是不可迴避的,那就是上述中提到的兩點,即“大校”的尷尬和“星”、“槓”兩種軍銜符合沒有軍隊文化傳統。

▼下圖為美國海軍的軍銜圖譜,出於不同的軍隊文化傳統,美軍各兵種之間的軍銜符號也不相同,但是有一點與我國以及蘇軍完全相同,那就是將官軍銜不使用“槓”這個符號來參與組合。


兵器知識譜


“星”和“槓”是民間對部隊校尉級軍官級別的一種通俗表述,通常一槓指的是尉級軍官,尉級軍官軍銜中間有一條槓,兩槓則指的是校級軍官,兩條槓將星夾在中間;“星”則是表示同級別軍官職別高低的衡量標準,現行軍銜制,尉級有三級,校級分四級,星數越多代表級別越高。

細化下來,一槓一星為少尉軍銜,一槓二是中尉軍銜,一槓三星為上尉軍銜,校級也一樣,兩槓一星為少校,兩槓二星為中校,兩槓三星為上校,在我國軍銜制中校級為四級,多了一個大校,也就是兩槓四星。

另外,軍內還有貨幣式的軍銜表述方式,比如少尉稱為“一毛一”,中尉稱為“一毛二”,上尉稱為“一毛三”;少校軍銜為“兩毛一”,中校為“兩毛二”,以此類推大校就是“兩毛四”。無論是稱呼大校“兩毛四”還是“兩槓四星”,都是為了更為方便的認識和理解這些軍銜以及相對應的職別。

“星”和“槓”描述軍銜的原理大致就是這樣的,在這裡衍生一下將官以及戰士軍銜的一些比較通俗的表述。我們都知道,我國現行軍銜制將官分三級,按照職別由低到高依次分別是少將、中將和上將。上將軍銜元素是由“金星”和“金色枝葉”組成,由於“金星”的尺寸要比校尉軍官的大,這裡的“金星”也被俗稱為“豆”。在佈局上,“金色枝葉”位於肩章外側,“金星”根據數量均衡的分佈在肩章的中心位置。

  • 一顆“金星”即為少將軍銜

  • 二顆“金星”為中將軍銜

  • 三顆“金星”自然就是上將軍銜

我國戰士由義務兵和士官兩級組成,在軍銜的表述上也不盡相同。義務兵由列兵和上等兵構成;士官按照年限總共劃分七級,由於低至高依次為下士、中士、上士、四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和一級軍士長。

由於說法上的原因,有關上士、四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和一級軍士長有時也會依次表述為三期士官、四期士官、五期士官、六期士官和七期士官;其實本質是相同的,只不過是表述上的差異。

義務兵與士官軍銜表述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明顯的識別差異。最明顯的差異就在於士官有兩把槍的元素,義務兵則沒有。識別信息以軍銜上的“拐”的數量來計算,詳情如下圖所示:

義務兵通常用“一拐”、“兩拐”來表述,“一拐”為列兵軍銜,“兩拐”指的是上等兵。

士官的軍銜,與義務兵數“拐”的方法類似也不同,為什麼呢?士官總共劃設七級,通過數拐反而不利於識別,所以就有了“粗拐”和“細拐”之分,細拐”單指一年兵齡,“粗拐”則合併統稱兩年兵齡。

  • 因而,兩槍一“細拐”為下士軍銜(一細拐)

  • 兩槍一“粗拐”為中士軍銜(一粗拐)

  • 兩槍一“粗拐”一“細拐”為上士軍銜(一粗一細)

  • 兩槍兩“粗拐”則為四級軍士長(兩粗)

  • 兩槍兩“粗拐”加一“細拐”為三級軍士長(兩粗一細)

  • 兩槍三“粗拐”為二級軍士長(三粗)

  • 兩槍三“粗拐”加一“細拐”就是一級軍士長(三粗一細)


鷹鴿分析


題主你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題主所說的"星"和"槓"指的是軍官,以前部隊還有種玩笑式的叫法,比如稱中尉是"一毛二",也稱為"一槓兩",也就是"一槓兩星"的意思。而校級軍官則稱為"兩毛幾"或者是"兩槓幾",如少校稱為"兩毛一"或者"兩槓一",指的是"兩槓一星"的意思。義務兵則稱為"一拐"或者"兩拐",士官則稱為"帶槍的"。以上這些叫法只是一些老傳統,玩笑式的叫法。真正的官方叫法還是中尉、少校或者列兵、下士,有的則直接稱職務。下面,我們就單獨瞭解下題主所說的"星"和"槓"是怎麼表示軍銜的。首先來看張圖:



上圖所示為軍官軍銜,其對應軍銜從小到大是: 尉官:一槓一星,少尉;一槓二星,中尉;一槓三星,上尉。 校官:兩槓一星,少校;兩槓二星,中校;兩槓三星,上校;兩槓四星,大校。 將官:金色橄欖枝加一顆金星,少將;金色橄欖枝加二顆金星,中將;金色橄欖枝加三顆金星,上將。 另有學員軍銜為一槓,請看下圖所示:


義務兵軍銜:一拐,列兵;兩拐,上等兵。請看下圖所示,

士官軍銜請看下圖所示:

其中,一道細拐加兩隻槍的為下士,一道粗拐加兩隻槍的為中士,其它的可以此類推。

我的回答完畢,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

注: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另本人在部隊服役十二年,對部隊有一定的瞭解。歡迎各位家長和戰友關注諮詢當兵入伍,考學轉士官和士官轉業等問題。


路漫漫吾求兮


你好,

我國的星和槓肩章怎樣表示軍銜?將官分三級特點是肩章外側有麥穗裝飾,上將三個星,中將二個星,少將一個星,校官分四級,大校兩槓四星,上校兩槓三星,中校兩槓兩星,少校兩槓一星,尉官分三級,上尉一槓三星,中尉一槓兩星,少尉一槓一星,學員一寬槓,這是軍銜的識別,級別的識別得結合左胸的資歷牌,一條是連排,兩條營,三條團,四條師,五條軍,六條大軍區,七一八條為中央軍委,資歷牌最上一條中央有星,一星為副級別,兩星為正級別,這得結合肩章來判斷是哪個級別的,以上是個人的淺見,有誤指教,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