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老领导老同事退休了,为什么给人感觉人走茶凉?

旅9归


孤独,自卑,猜想,放不下,也就造成了自已人走茶凉的感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尴尬的境地。


天涯飘零a


实话实说,近几年退休的人,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年轻的时候,单位老同志退休了,要披红戴花,要开欢送会,要拍合影照,还要送纪念品,还要单位门口组织欢送仪式,不论退休的老同志还是在岗位的年轻人,告别时都热泪纵横,互相交换过往的恩恩怨怨。老同志退休后,年节单位发放的福利,领导都要亲自送上门,老同志有病住院,领导和同事一起去探望,老同志百年之事也率领同事们送行。咳,一声长叹,这都是过眼云烟的事情了。如今轮到我们退休了,想起以前欢送老同志退休时看到他们脸上洋溢出来的光荣感,自豪感,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灰溜溜的一脸辛酸。工作四十多年,临退休前一天,单位人事科长只是一个电话通知我明天退休了,仅此而已,好在有一起工作的同事们自发的帮我整理一下,打道回家了。俱往矣,如今人情世故皆无,一切冷漠无情,我们成了弃儿,冷暖自知。


心如6375


单位老领导、老同事退休后,人走茶凉的情况的确存在。但客观地讲,这种事,也因人而异,并非千篇一律的。

最近几年,单位里几乎每年都有三几个老员工退休的,每次办理退休手续前,我们都会开个欢送座谈会,大家在一起开开心心、热热闹闹地回忆一下过往、谈谈内心的感想、话别心里的感激,场面往往都很温馨、很温暖,也很感人。

办完手续了、正式退休了,一两个月后,这些老同志们耐不住寂寞了,三天两头地回到单位里来,到单位领导那问问好,到原办公室同志那喝喝茶,午饭点时间到了,再约上三五个原来要好的同事出去小聚一下,在一起聊聊天、谈谈天,甚至吹吹牛,友好、愉悦、轻松,根本就不存在人走茶凉的情况。

每每有退休的同事到单位、到楼里来,在职的同事们都热情地招呼、真诚相待,那场面比在职的时候热心多了。根本就没有丝毫人走茶凉的样子。

甚至,有几个人是羽毛球、网球爱好者,因为单位工会每周两天定了球场,这些退休的同事几乎一次不落地跟下班后的同事一起去打球,既切磋了球艺、又锻炼了身体,忙得比在职的同事还积极。

当然,回又说回来,这种情况的确还是因人而异的。

单位原来的一位领导,在位时不但明哲保身,而且还非常自私,从不帮人,哪怕是很要好的朋友,也几乎不帮。

但他很会装、很会掩饰,典型的伪君子,只是平时一般人还挺难看穿他,也就是到了退休前的那段时间,很多人才真正看出他的虚伪,才认清他的真实面目。

退休后,单位有活动了,他还是会回来,但很少人跟他打招呼,更少人搭理他。很多时候他都一副很落寞的样子。毫无疑问,这种场面,给人的感觉,的确是人走茶凉的。

但,这也很正常,压根儿就没什么好多想的。在位时你是怎么对别人的,退休后别人可能就会怎么对你。这是人之常情,你是没有任何理由去责备别人的。

所以,无论是领导还是一般人员,在职时都好好善待自己的同事吧,能支持的多支持,能帮人的多帮人,对大伙们多关心关怀、多嘘寒问暖。这样,就算你退休了,同事们也肯定还会经常惦着你,绝不会人走茶凉。


深秋曲豆


这种现象完全正常。

我的看法是,当领导的,在离开岗位前,自己就要做好面对人走茶凉局面的心理准备,千万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不要高估自己在同事心目中的位置。你走了,单位照样存在;新的领导来了,人们又要讨新领导的喜欢。这在今天这个世故的社会,没什么可奇怪的。

说说我的经历吧。我的两位老领导同时离岗退休,我每年都找机会邀请他们出来坐坐,叙叙旧情,汇报汇报工作,说说我的心情,如此这样,直到一位老领导去世。另一位还健在,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流书法、研讨文学、拉扯家常,关系一直很好。

我的看法是,我们或许无法改变这种现实,也不必要求他人都要重情重义,做好自己的事就好。很欣赏这样一句话:让我们在这个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吧!





杏花雨1966


那怎么才算不凉呢?

其实这是一个心态问题,需要自己调整。退休了就是退休了,你还想要单位对你怎么样?依然给你留张办公桌,依然让你去坐坐,依然向你请示汇报?不现实。

既然是当过领导的,过去怎么教育人家的,不妨身体力行一下,指导指导自己。明智一点的是,告别单位,回家去!才60岁,开始人生的新一轮黄金十年。

早早退休的人早已总结过了:60~70岁是夕阳中的朝阳,有时间,有经济能力,有健康的身体,有丰富的阅历,可以去做工作时无暇顾及的却又心系难舍的事。

譬如说去实现过去的理想,旅游旅游,看看世界。也许你会说,在职时早已兜过许多国家,不稀罕。那你儿时有过什么兴趣和理想?书法、美术、唱歌、跳舞、摄影、集邮?老年大学都有培训班,不妨选择一门报个名,也许会激发你的兴致,找到乐趣,幸许还会遇到不少老同事老朋友呢。

再不然在家翻翻书,上上网,写写东西,把自己的经历变成文字,给自己作个总结,给孩子留个纪念。

总之,要把重心转移到“退休”上来,没必要再去想单位照顾的事。单位可能会有一些上门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秋过重阳的慰问和活动,来则不拒绝,不来也不惦记,你也不差那份礼品。如此这般,很快就会适应退休生活的。

应该明白,人走了,茶自然会凉的,自己想办法去添些热茶不就好了嘛。


郭雄333


那是因为你自己平时没做好……整天摆着个臭官架子,以为自己多大能耐,多牛叉哄哄……其实在大家眼里狗屁不是!



爱钻被窝的猫


我是一个80后,站在晚辈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老领导老同事退休了会感觉人走茶凉。


人走茶凉这个词本身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比喻世态炎凉,人情淡漠。作为一个职场人,我们应该明白:在工作中,是最不讲人情的,你在职场,不管你是不是领导,身边的同事都只是搭档而已,互相之间是基于工作而产生的关系,一旦你辞职或退休,这种关系自然解除,那么,除非你们在工作之外也建立了很深的友情关系,否则,人走茶凉很正常啊!


出生于50、60年代的老同志们一般都会在一个单位工作几十年,每天在单位待的时间比在家待的时间都长,跟同事共处的时间自然也比跟家人相处的时间还要长,所以会让人觉得同事之间很亲近。


当然,当上领导情况是不一样的,领导身边自然会围绕很多人,他们各自都多多少少带着私心和目的来和你亲近,出白了都是围绕工作的相关目的而来。而一旦退休,可想而知,他们还会围绕到新的领导身边去,再说了,你退休在家了,人家没退休的天天还得上班呢,继续努力打拼,巴结领导,谁有那么多功夫来陪伴看望一个已退休的老领导呢?活在当下是不变的真理呀。


至于普通员工退休,就更没有人去搭理了,大家都忙着挣钱呢。说句大实话:退了休的人就应该转变心态,转移社交目标,上班时结交的都是上班的人,因为大家有共同语言,而退休老同志也应该去找同样是退休的老伙伴交朋友,这样才能找到共同话题和共同追求。这也叫活在当下。


人走茶凉既然是一句在中国流传已久的成语,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没什么可感慨的,人情冷漠是一种世间常态,也许并不是人情真的冷漠,而只是个人的一种感觉。毕竟,人心换人心,只有你愿意为身边人付出情感,你才会收获情感。


另外,我很喜欢我以前供职的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那家公司办公室的墙上有这样一句话:工作和生活分开。如果你现在工作中也结交到朋友,那恐怕要在工作之外的时间付出些情感,不要把工作中建立的良好关系误当成是友情。


但工作中的同事到底能不能成为朋友呢?当然可以。我就有这样的前同事,我们之间的友谊就是在工作之外建立的,跟工作无关。不管我们都换了多少工作,友情还在。


至于那些当时在一起共事关系还不错但离职后就不再联系的同事,我从来不觉得悲凉,因为我原本也没把他们当朋友啊,他们在我的人生中就是过客,大家在一起时很愉快就OK啦~我会祝福他们步步高升,但并不在意所谓人走茶凉,人生就是一个个人走茶凉的过程和结果啊,想明白这点就好了。


陈巍老师无人机航模课


红尘滚滚,世态严凉,有权有势,前呼后拥,一旦失势,门可罗雀。真是;当时狸猫赛如虎,去时凤凰不如鸡。

古语说:老要识事,少要学乖。人老了,退休了,应当无官无责一身轻,重入江湖任逍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无事东篱去种菊,抽空携妻去旅游,自寻乐趣多自在,何问他人睬不睬!





顽皮的小老头


其实,这是自然规律之一,冷静客观看待即可。


第一、人走茶凉是规律,不必过分解读

人走了茶必然凉,除非你还不停地向杯子里添加热水,但是如果你这么做了,就是在浪费人力物力,做的是无效动作。

第二、工作人员总有退休的一天,既然退了就好好休息

无论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工作人员到了法定退休年龄,总要退居二线的,既然退,就彻底交接完手头上的工作,将责任和权力交接给年轻人。

退休人员年龄大了、工作大半辈子,无论是身体需要还是心理需要,都需好好休息了,作为同事,我们应该替他们高兴,并祝福他们身体健康,让他们安度退休时光。

第三、不要太相信自己的“感觉”

不要太相信这种“感觉”,因为种“感觉”很可能是你自己臆想出来的,你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你看到了一些“所谓”的“不良”现象,如:在位置上时,因为手中的权力,大家对他是毕恭毕敬,一旦退休,就没人搭理了。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你所在的这个单位“势利小人”太多,风气不好;二是这个退休的同事平时为人、做事不到位。因为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尊重老同志的。


所以,退休如生老病死一样是每个人必然经历的过程,不要太执着于“世俗权力”,淡然面对并尊重自然规律即可。


组职发展之剑


不是感觉,而是事实。“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以前人们有求于你,围在你身边。现在你退下来了,求你也没用,自然就闪人啦!不要说你已经退下来了,就是知道你快退了,这杯茶也就开始凉了!人情世故,就是这样,看开些,看淡些。收拾心情,调整心态,好好安排你的退休生活,不要自寻烦恼,自找不自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