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兩融餘額增長逾170億元 兩大關鍵詞解析佈局路徑

本報見習記者 徐一鳴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2月11日,兩融餘額達10408.28億元,較2月3日開市以來增長170.01億元。

從市場角度分析,兩融餘額的回升與近期市場持續回暖以及活躍的題材板塊輪動有關,板塊的輪動再度吸引融資盤的買入,其背後的邏輯或是投資者對於後市表現的普遍看好。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2月3日以來截至2月11日,滬深兩市共有610只個股期間呈現融資淨買入狀態,其中103只個股期間受到1億元以上資金淨買入。

寧德時代(10.37億元)、國軒高科(9.03億元)、中國衛星(8.93億元)、TCL科技(6.74億元)、格林美(5.31億元)、亞光科技(5.19億元)等6只個股期間融資淨買入額均在5億元以上,合計融資淨買入額達45.48億元。

分析人士指出,兩融資金可以說最能反映市場的短線風險偏好,尤其是從融資方面來看,兩融餘額的增長顯示出增量資金的入場搶籌動作,其在一段時間內的持續性流入或流出,能夠成為投資者瞭解個股多空轉換的參考指標。

進一步梳理發現,融資客大手筆買入的103只標的中,大市值、績優成為兩大關鍵詞。

關鍵詞一:“大市值”。截至2月12日收盤,滬深兩市A股的算術平均總市值達127.19億元,上述103只個股中,共有78只個股最新A股市值超過127.19億元,佔比75.73%。工商銀行、五糧液、平安銀行、立訊精密、中信證券、中國太保、寧德時代、順豐控股等個股最新A股市值居前。

關鍵詞二:“績優”。上述103家公司中,有64家公司披露2019年年報業績預告,共有48家公司年報業績預喜,佔比75%。報告期內,上海新陽業績預期表現突出,淨利潤有望實現同比增長3130.17%,模塑科技、華海藥業、領益智造、藍思科技、匯頂科技、傑賽科技等公司淨利潤預計實現同比增長200%及以上。

“被資金青睞的個股最大的優勢往往就是性價比高,具有很高的安全邊際。隨著政策面不斷釋放積極信號,市場風險偏好提升將驅動行情反彈持續,部分優質公司的長期潛力將被充分挖掘,其較高的投資價值必然能夠吸引資金的積極湧入。”業內資深人士對記者如是表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