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對球員說:“掙那麼多為啥不多捐點”了

近日,武漢慈善總會公佈了一批為防控疫情接受的捐贈清單。其中,球員郜林捐款了50萬元。

不要再對球員說:“掙那麼多為啥不多捐點”了

關於這件事,郜林從未主動提起過。如果不是武漢慈善總會公佈,根本沒有人知道。這樣的事在中國足球界很多見,一些球員捐款捐物都是低調進行。

球員不願意說這件事也很容易理解。首先,如果自己捐了錢還要主動說出,會有人認為他們是為了宣揚自己;公佈捐款的數字,會有人認為他們捐款不夠多;如果自己比別的球員捐的少,球迷更容易踩一捧一,給他們分個高下。

當然,他們即使選擇低調捐款,也不會避免被噴的命運。不瞭解內情的網民會說:“你為什麼不捐?”

由於足球在中國的地位和水平,這些球員們動輒得咎,幾乎幹什麼都是錯的。中國球員被罵得多,在“挨噴”這件事上有著豐富的經驗,相信對這些“噴”的套路都已經非常熟悉,也早有預料。但是,噴他們的人,其實連噴子都做得不合格。

不要再對球員說:“掙那麼多為啥不多捐點”了

什麼叫多,什麼叫少?

如果你要批評一個人的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需要有一個量化的標準。比如:大家說中國球員“高薪低能”,可以給出數字來:國足球員1000萬元年薪,巴拿馬國家隊隊員平均年薪才170萬元,但是巴拿馬進了世界盃,國足沒進去。這樣,你的觀點就有兩個有力的佐證:“高薪”的佐證是薪水的數字,“低能”的佐證是場上的成績(進世界盃)。這都是可以量化出來的指標。

可是捐款這件事,有什麼指標可言?比如一個國腳,他的年薪是1000萬元。那麼在你看來,他需要捐出多少,才能符合你心中的標準?10萬?50萬?100萬?或者說,你定一個比例,按收入的百分之多少捐款,才算是合理?

不要再對球員說:“掙那麼多為啥不多捐點”了

這樣的標準,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套,根本就沒法統一。再說,球員們本來就沒有義務向大眾公佈自己每年掙多少錢,你也沒法知道他的收入究竟有多少。這也很正常,我們每個人在公司上班的時候,老闆都不允許公開討論個人收入的數字。球員和我們一樣,都是上班工作,不要總是以另一種標準來要求他們。

所以,當噴子在網上說:“某某收入那麼高,卻不多捐點錢”的時候,其實噴子根本不知道這個人的收入到底有多高。那只是一個印象和概念,而單憑著印象和概念去噴人的人,其觀點沒有什麼可以聽取的必要。

你的言論,是否有助於解決問題?

說到這裡,我又想到了最近的一條新聞。外交部發言人說,美方沒有向中方提供任何實質性幫助。這個時候,卻有一部分人評論:“人家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但一轉頭,他們就會批評國內的公眾人物:掙那麼多,捐那麼少!

這個時候,他倒是不想著“情分”、“本分”的事情了,這是雙重標準的代表性姿勢。

不要再對球員說:“掙那麼多為啥不多捐點”了

這種微博的評論裡,就是觀點交鋒的戰場

中國十幾億人,捱罵的往往是捐了款的。沒捐款的人相信也不在少數,如果說中國有6億人還沒有捐款,你是不是也要把這6億人都挨個罵一遍?

無論多還是少,捐了就是捐了,起碼出發點是好的,無論是否有幫助,有多大幫助,他們都是獻出了自己的一份愛心。幹正確的事情,不應該被批評。當網民感慨“好人沒有好報”的時候,可以回頭想想,這些捐了錢還要被罵的人,就是典型的好人沒落下好報。

網絡上的言論交鋒,大多數的出發點是宣洩情緒,而不是為了解決問題。指責球員捐錢少的人,他的出發點與其說是想幫助武漢解決問題,不如說是表達一種仇富情緒。

現在的中國球員,沒捐錢肯定會被罵,捐了還會被罵捐的少,即使捐得多了,也會有人噴:他哪來那麼多錢?他有什麼資格掙這麼多錢?有這麼多錢不如給醫生漲工資……諸如此類,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噴不到。

人心都是肉長的。當你在做一件正確的事時還要被罵,你會對這件事喪失熱情。本來想捐錢的人,也會認為這是花錢找罪受。這樣一來,網絡噴子成功澆滅了一些人(尤其是高收入群體)的捐款熱情。這就是他們想要的結果嗎?

不要再對球員說:“掙那麼多為啥不多捐點”了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有一個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在一趟列車上,一個大孩子看著窗外的雲朵和樹木,十分興奮。有乘客覺得,這孩子長這麼大了,怎麼可能沒見過這些東西?怕是腦子有毛病。於是他就提示孩子的家長:帶這個孩子去醫院看看。

孩子家長回答:我們剛從醫院回來。他天生失明,才做完手術,剛剛能看見東西。

這個故事告訴大家的道理很簡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不要以己度人,冒昧地去評判和猜測別人。一個人不捐,或者捐款少,肯定有他的理由。或許他不知道捐款的渠道,或許他要保證家裡的供給,或許他停工了沒有收入,又或許他們家最近要急用錢。最重要的是:這些“或許”,別人沒有義務告知你,你也沒有權力要求別人告知你。

有位叫朱子奇的(綽號“老溼”),曾製作過許多吐槽各個電影的視頻。但他從來沒有吐槽過郭敬明執導的電影,這並不代表他認為郭敬明的電影拍得好。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他沒看過郭敬明的電影,因此認為自己無權發言。對於不瞭解的事情,謹言慎行是十分有必要的。不然,你和那些沒來過中國,卻時時刻刻要對新疆、香港問題大放厥詞的人也沒有什麼區別。

孟子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不要總是喜歡對別人指指點點,喜歡做別人的老師。如果人人都管好自己、用高標準要求自己,社會自然會進步;總是喜歡指點別人,用高標準要求別人,不是負責任的行為。指責別人的人,就一定比被指責的人高尚嗎?恐怕他們自己也不敢這麼說。

不要再對球員說:“掙那麼多為啥不多捐點”了

孟子: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當指責球員們收入高卻不多捐錢的時候,希望大家先思考兩個問題:

如果我的收入也這麼高,我會捐多少?

為什麼我掙不了這麼多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