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了之后,物价会否大涨?

一生无悔林


疫情过后,随着复工潮的开始,物价应该会慢慢稳定才对。疫情过后,消费领域应该持续良好。


红魔女520


疫情过后,要看是哪方面的物价,如果是食品的物价,耐储存的食品大概率不会上涨,而且还会有下降的可能,耐储存的食品比如方便面、榨菜、火腿等。其它的物价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不至于暴涨。

主要是我国经济会在这次疫情解决之后有补偿性上涨,也就是说疫情结束之后短期的增长可能突破6达到7的可能。这主要是因为有些消费会在疫情以后集中发生,而GDP的计算,有一项就是和消费有关。

因此,疫情以后的集中消费会带来物价的上涨,但是这是短暂性的,由一时的稍微的供不应求导致的。上涨的商品可能是电器和其它普通日常用品等。由于疫情期间很多人不能出门,还有线上网购减少,在这段时间都把消费压制了。疫情之后,需求就会释放。

但是,耐储存的食品价格不会涨的可能性大一点,甚至还会有大概率下跌的可能,比如榨菜。

同样的道理,就是因为这段时间不能出门,很多人都在家里储存了大量的食品,特别是容易储存和能长时间储存的食品。相信很多人都吃了不少这方面的东西,估计疫情过后,很多时间都不会再买这类东西了。


投资社论


物价的涨跌是有其背后原因的,简单来说,就是依托两大逻辑,供求和货币,我们可以来逐一分析:

一、供求关系,这个很好理解,市面上东西多了就跌价,东西少了就涨价,物以稀为贵嘛。那疫情过后会有哪些现象发生呢?我们来罗列一下可能影响供求的因素。

推升上涨的因素

1.生活恢复正常,前期被压制的消费需求,得到集中释放。你现在去问四川人,他们走出家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估计十有八九是:吃顿火锅!

同样的道理,春节本应是释放心情的时间,而今年却被双重压抑。这种补偿心理,释放出来的能量是难以想象的。由消费终端而带动的各种材料的集中供应必然产生瓶颈,促使短期价格上涨。

2.由于疫情的影响,与很多国家的跨国贸易受到阻滞,原材料与商品的进口受到削减,势必导致相应产品供应短缺,推升价格上涨。

3.各个工厂的生产已经逐步开始恢复,但这期间有个过程。很多工厂即使复产都面临着人员、原材料等问题开工不足。使得产量需要逐步恢复,市场供应也有一个递增过程。

4.春节期间该花的钱没花出去,一切正常之后花起钱来应该会比以往大方很多。这是物质和心理因素的双重叠加,价格会成为消费考虑的次要因素。

促使下跌的因素

1.中国作为制造大国,大多数产能都是超出需求的,生产的全面恢复,只是时间问题。

2.受到市场消费需求暴增的刺激,工厂一定会创造条件开足马力,全力生产。

3.外贸的恢复一定迟于国内消费的恢复,

在此之前所有商品都会着力拓展内需市场。

4.春节期间有大量商家会事先囤积商品,以应对消费高峰,这个消费高峰在有些商品品类甚至占到全年销售额的1/4。春节档计划落空后,除了有保质期的商品,库存产品会集中投放市场。

5.可以想象当生活恢复正常后,商家尤其是线下商家都会不遗余力的投入促销活动中,以期望把损失补回来。

综上所述,从供求关系的角度来分析,物价应该是一个短期上涨长期向下的走势。

二、货币增量,钱多了,东西的价格也会被推着上涨。

春节期间的这场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一定是非常深重。按2019年的统计,春节消费金额首超1万亿,而今年集合餐饮娱乐旅游住宿等线下商业损失,起码在5000亿以上。

同时还有外贸、制造、物流这些方面的损失叠加,数字一定惊人。目前已经开始实施"防疫+复工"的双重点模式,相信疫情之后,会有一系列促进经济消费快速恢复的措施出台。

为了促进疫情后的经济恢复,金融端加大投放,通过投资拉动是比较快捷有效的方法。可以预见市场的流动性不会短缺,这会让通胀率温和放大,物价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

非典时期的参照

非典时期的食品价格走势,显示出短期先快速上涨而后缓慢下降的趋势。

非典时期的CPI也显示出温和上涨的曲线。

价格的涨跌有诸多复杂的因素左右,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大可以吃个定心丸。我们身处一个蓝星最牛的制造大国,又有从困难中快速恢复的无与伦比的能力,这早已被无数次证明过了。

疫情之所以后,即便物价会有些波动反复,但从长期看,不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多大的冲击和影响。

我是 ,商业地产20年运营,头部金融企业合伙人。

严肃财经,有趣分享


玄同商道


疫情这段时间物价有一定程度的上涨,最近公布的一月份CPI更是到5.4%,看着这么高的物价上涨,很多人都在说去超市感觉比5.4%更高,所以也在担心接下来的物价会何去何从。

小墨在疫情期间过了两趟超市,一趟是在春节期间,一趟是在昨天。

春节期间北京人已经很少了,物流快递都没完全上班,超市的场景吓我一跳,调料不全,奶制品很少,面包架子基本空的,菜都是歪瓜裂枣还贵。

昨天再去超市,发现货架上已经摆满了商品,上次没有买到的这次都买齐了,虽然平时习惯打折的奶制品不再打折也卖的快,但我相信随着货物进货通畅、工人复工,物价很快能恢复到春节前的状态。

所以,小墨认为,疫情过后,物价可能在一段时间持续相对高价以后还会回归到正常价位,毕竟现在是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好处,价格取决于供需关系,这段特殊时期工厂、物流大面积休息,供货量跟不上需求,价格自然水涨船高;过了特殊时期,工厂、物流大面积复工,供货量大于需求,价格自然就下来了。

不过,这次疫情也的确给不少人敲醒了警钟,带来了更多的思考,普通人还是得做好资产配置,留够足够的资金,才能在遇到突发状况以后,从容应对物价上涨。


墨非鸣


今年物价肯定会有涨幅,现在已经看到迹象了。但是应该不会大涨,到底我们是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管制在那里,他们会看好最后底线的。如果放任不管的话,那肯定是大涨。

1.今年的资金面是极其宽松,不断的降准(3个月内2次降准),不断的央行逆回购操作(已经释放了超过2万亿资金),未来还可能有降息的政策公布。这样今年的资金面还是很宽松的,市场中的钱是足够的。在这种情况下,利率也是会逐步下降的。在2月LPR的下降力度可能超过前几个月。按照经济学规律,在此情况下,各类商品的物价会有所上浮,否则如何吸收多投放到社会中的货币资金?

2.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月份社会经济大数据中,我们的CPI(物价上涨指数)就上浮了5.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0.6%,影响cpI指数上涨约4.1%。其中因为两节(元旦和春节)的影响所导致,那么还有应对此次事件的正常市场无价反应。未来月份应该不会有这么高的上涨指数,但是估计全年的上涨指数可能会同去年持平。官方宣布2019年全年同比涨2.9%,但实际素质应该还会更高一点。那么2020年应该也维持在2019年的水平上。

3.那么从衣食住行等,关系到每个居民的日常生活商品价格来预测,这方面的物价上涨应该是幅度最大的,就同2019年一样。例如猪肉,自去年大幅涨价之后,好不容易经过政府的努力管控,价格开始回落。但经过此次公共安全事件的影响,又一次价格上涨,参考去年的管控过程,最少还得经过大半年才有可能回落。

4.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房地产价格不会出现大的波动。2019年有很多城市的房价还是有了明显上升,虽然也有很多地方在下降。但这个城市价格分化趋势在2020年会更显著。

2020年,如果从政府的思路来说,就是一个字“稳”。尤其是经历了此次公共安全事件之后,那么今年各项指标都会要求稳定。例如GDP保持去年水平(抢回此次受影响的损失),房价保持稳定可控,那对于物价肯定也是一样,要稳定可控。才是真正的大基调。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点点下面广告,让德先生再赚点钱!


匀枫财技大兜底


疫情过了之后,物价是否会大涨?

看着超市空空荡荡的货架,很多人都在担心这个问题,疫情已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疫情过后,如果物价再出现飞涨,对于老百姓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0年1月份全国CPI,CPI同比上涨5.4%,涨幅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0.6%,涨幅扩大3.2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116.0%;鲜菜价格上涨17.1%;鸡蛋价格上涨2.8%;牛肉、羊肉、鸡肉和鸭肉价格涨幅在10.4%—20.2%之间。

当然,本次CPI上涨,受春节及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影响,要客观的来看待,但也不能等闲视之。

受本次疫情影响,很多企业的生产经营基本都处于停工状态。到现在基本上影响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了,人们生活必须的消费和物资用品,也已经处于短缺状态,灾备库存也基本消耗的差不多了。

疫情暂时还没有出现拐点,影响还在加剧。等疫情过了之后,企业全面复工生产,产品出来还是有一定的周期,在这段时间里,商品由于稀缺必然导致物价上涨。

而生产出来的商品,也由于原材料、用工等各方面的影响,成本也会上升,那么销售价格也随之涨价。

当然也不用太担心,近期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措施,保工保价,抑制物价的上涨。

疫情过后,物价即使出现上涨,但也不会大涨。因为这关系到国际民生,社会稳定,政府绝对不会坐视不管。到时肯定会出台一些措施来稳定物价,保障供给,不会让大家在大灾之后再受大难。


南公子


疫情过了之后,物价会否大涨?

物价是不是大涨成为了现在的话题热点之一,依我之见短期会出现涨幅,但是长期看来物价不会大涨。得出次结论有以下几个依据。

第一,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完善的农业体系,农业物资充足,没有涨价的空间,资本也不会进入炒作,这样资本家会血亏的。

第二,我们有着完善的监管体系,如果出现恶意涨价的行为会受到处罚,这样别人也没有这样的胆量,现实情况就是这样物价上涨也就是短期的一个情况罢了,所以大家没有必要过分担心物价上涨会对生活带来影响,这是多余的担心。

第三,物价短期大涨也是有这样的可能的,原因很简单,物资调配需要时间,在这个空间物价上涨是有可能的,但是影响是比较小的,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担心。


喜之郎关注三农


疫情过了之后,最应该预防的就是物价大涨。市场经济不是短缺经济而是过剩经济。适度过剩才有利于竞争,严重短缺就无所谓竞争,比如猪肉,冷冻的、腌腊的、冰冻的、美国的都需要,还不够吃。适度过剩既是竞争的要求,也是竞争的结果;当然竞争结果还有其他,但最主要的就是让消费者有更好的选择。

疫情使得休假时间延长,有些物资可能有所不足,价格会上涨,比如蔬菜、鸡蛋、肉、水果……就是指假期不停消耗,没有及时生产或调运的东西。一些压下来的购买力家电、厨房用品等生活用品也会有一段小释放。

但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效率高,缺什么工业品很快就生产出来了;农产品有较长周期。保持市场信号的透明公开,无形之手就可以发力;从这个角度说,媒体、市场调查、市场统计、灾害损失、投资、倒闭、贸易协议等都公开透明属于市场经济自然而然的要求;市场信号畅通有利于资源配置,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力量。

最新统计一月份CPI5.4%,大家都可以理解,节日加疫情嘛。但这个数字要引起重视了,通货膨胀高企发展速度缓慢就是所谓滞胀,要全力避免。疫情过了之后,物价有上涨动力,我们继续保持关注。


云端美


春节期间由于疫情以及春节的原因,1月份居民消费指数CPI同比上涨5.4%,物价已经上涨了。

至于疫情过后,物价是否上涨,我认为物价不一定上涨,主要原因有二,一是1月份物价上涨非常规,二是疫情过后,会回归正常。

从当前情况来看,由于疫情的原因1月份以及春节期间物价上涨较快,其中猪肉价格较2019年同比上涨116%。不过1月份CPI指数的高增长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去年1月份的低基数,所导致的。二是猪肉价格同比上涨将数据整体拉高的。如果除去猪肉价格的影响CPI指数应该会降到一个比较正常的位置。

其次疫情的影响也是比较致命的,由于疫情的原因各地企业复工延迟,开工延迟,这就导致工厂生产延迟,生活物质将保持紧缺,进一步的导致了供需不平衡,因此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可能物价仍然保持在高位,这一影响将有可能延续到第二季度。

不过重要的物质生产企业在疫情期间并没有停止生产,因此物价虽然会保持一段高位,但终究会降下来的,而且不会太久。

觉得我的回答有价值的话,请点个赞吧。


修行路上的韭菜


市场物价的规律就是绝对的涨价,因为货币是在不断的贬值,通胀一直存在,只是快慢而已。由于疫情影响的时间比较长,会导致生产的不足,库存的减少,出现供需矛盾,物价毫无疑问只能涨价,而且比一般年份涨的幅度更大。如果央行再增加货币的流动性,会促进涨幅加大。不增加货币流动性,经济就会恢复的慢,不管怎样生活物资物价飞涨是肯定的,当然固定投资肯定会减少,就业压力增大,房价会有回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