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在武汉启动:入组患者761例

最新,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在武汉启动:入组患者761例

据澎湃新闻晚间最新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力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的三期临床试验正式在武汉启动,一共入组患者761例,其中轻、中症患者308例,重症患者453例。

2月5日下午,中日友好医院王辰、曹彬团队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宣布启动瑞德西韦治疗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研究。这意味着,这个近日网络热议的抗病毒药物,正式开始进入临床试验。

最新,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在武汉启动:入组患者761例

吉利德公司

吉利德科学也证实,吉利德已与中国卫生部门达成了协议,支持对2019-nCoV感染者开展两项临床试验,以确定瑞德西韦作为冠状病毒潜在治疗手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吉利德无偿提供研究所需的药物,并为研究的设计和开展提供支持。

研究将主要评估以下两项内容:

  • 瑞德西韦用于确诊感染2019-nCoV且已住院但未表现出显著临床症状(如,需要额外吸氧)的患者的治疗效果;
  • 瑞德西韦用于出现较严重临床症状(如,需要吸氧)的确诊病患的疗效。

这两项临床试验由中国研究人员牵头,均在武汉进行。

上述临床试验将一共入组患者761例,其中轻、中症患者308例,重症患者453例。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介绍,这项研究将执行严格的随机双盲试验,以评价瑞德西韦在新冠状病毒性肺炎的

疗效和安全性

最新,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在武汉启动:入组患者761例


据专家介绍,随机双盲是新药研发时的常规方法,是指需要设安慰剂对照组,把病人分为两组,一组用药物,一组用安慰剂。病人事先并不知道自己分在哪个组,同时给病人治疗药物的人也不知道他们给的是什么。旨在消除可能出现在实验者和参与者意识当中的主观偏差和个人偏好。一方面吉利德的药物还在临床实验阶段,另一方面是可能在以前美国的二期实验中结果不确定,所以必须选用随机双盲临床方案。

瑞德西韦是一种在研的广谱抗病毒药物,目前在国外还没有完成全部的临床试验。尚未在全球任何国家获得批准。在体外和体内动物模型中证明了瑞德西韦对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非典(SARS)病毒病原体的活性,它们也是冠状病毒,在结构上与2019-nCoV类似。针对MERS和SARS有限的临床前数据表明,该药可能对2019-nCoV具有潜在的活性。

最新,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在武汉启动:入组患者761例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官网截图


1月31日,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在线发表了多篇关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病例的论文,其中一篇介绍了美国首例确诊病例的诊疗过程以及临床表现,说明了瑞德西韦药物在抗新型冠状病毒时展现出较好的疗效,瑞德西韦进入国人视野。

2月1日,瑞德西韦官方发表声明:“吉拉德正与全球卫生当局密切合作,通过适当试验使用我们的研究化合物,应对新的冠状病毒(2019年nCoV)爆发。”

最新,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在武汉启动:入组患者761例

吉利德科学2月1日Twitter发文

2月2日上午,国家药监局药品评审中心(CDE)网站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潜在有效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临床试验申请已经获受理。受理文件显示,注册企业为吉利德科学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2月4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会表示,已经同意中日友好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可以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中开展临床试验。

当日下午,瑞德西韦运抵国内。据报关单显示,该批次的瑞德西韦一共2843盒。

2月5日,针对大家关心的药品存量问题,吉利德科学向媒体表示,为了应对近年来在西非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吉利德扩大了瑞德西韦的生产,建立了产品库存应对未来的疾病大流行,同时也增加了制造吉利德的原材料库存。公司正在利用这部分库存满足“同情用药”的需求,以及目前计划在中国进行的两项临床试验的需求。

吉利德方面表示,虽然尚未确定该药物是否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2019-nCoV感染,但考虑到当前情况的紧迫性,公司正在采取多种措施加快生产进度,增加供应,包括拓展了外部制药合作伙伴网络,以加快原材料的采购,原料药和药品的生产;同时,吉利德开始在内部制造瑞德西韦,以作为外部生产网络产能的补充。


  • 相关链接:

吉利德(Gilead)由内科医生迈克尔·瑞沃丹(Michael L. Riordan)成立于1987年6月,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福斯特城。与其他一些诸如葛兰素史克和强生等传统药企巨头比,它仍然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公司。尽管如此,公司早在1992年1月便上市,目前是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和标普500指数的成分股。

(本文综合澎湃新闻、第一财经、新浪财经等报道)


最新,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在武汉启动:入组患者761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