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銀行的人均薪酬這麼高,但是網點的櫃員客戶經理收入那麼低?

餘榮志


知道為什麼嗎,我來告訴你們吧,我金融從業也有很長時間了,銀行業收入高並不是人均,再次強調不是人均!其中 一般員工跟領導工資是差距很大的,銀行分很多網點,每個網點都由直接行長管轄,這麼說吧,一個網點的工資分配權利是由銀行行長說了算的,裡面很多不透明的地方,有些基層員工都不知道,銀行中層可以參與員工績效,計件分配,可以直接分配,說白了就是,你只要是普通員工,你是拿不到全部工資的!上級領導會隨心所欲的 分配你的工資,除非你不想在本單位繼續幹下去,一般都會忍氣吞聲。


夜裡的小吃貨


那是因為銀行的高層領導拉高了平均收入。

我老公是銀行系統的,老公的很多親戚也是,有的是領導層,銀行業與客戶接觸的兩個崗位就是櫃員和客戶經理,這兩個崗位工資都不算高,都算普通的收入吧,但是他們的領導卻是他工資的兩倍,何況還有更高的好多層次的領導。

一般國有銀行的員工工資較低,私有的商業銀行工資員工工資高。


在農村的3歲胖寶


不要說銀行,全社會都是這個樣子,每次發統計數據說全國的平均收入,至少有80%的人眼睛碎一地。因為這80%的人就是被20%的高收入者平均的。這還只是薪酬,不包括其他的收入。

這個是2019年春季招聘的平均工資,我有個朋友在廣州,當時看到這個表有點懵,於是發了一個朋友圈,說在2018年的時候廣州的平均工資是6300,當時他的工資就已經拖了廣州的後腿,現在一年過去了,廣州的平均工資漲了2000,而他的工資還是一分錢沒漲。我看了一眼,我生活在南京,現在平均工資是8100,但是想一想我們單位,想想合作伙伴的單位,想想好朋友的單位,想想前同事跳槽的單位,似乎無論在哪一個單位能夠拿到8000工資的都是少數。可見絕大多數人都是被平均的。

所以這個事情不光是在銀行系統,其他單位也一樣。在銀行工作的小夥伴不要心裡不平衡,畢竟比起其他很多工作來講,銀行還是不錯的。


金融見聞錄


我是14年進的建設銀行,18年底辭職,中間一直在幹對支行公客戶經理。每年銀行發財報的時候,我們基層員工都會吐槽一番,感覺工資被平均了。其實,人均薪酬高,但是員工普遍感覺不到,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據瞭解,在我們行,二級分行的行長已經是年薪制,也就是他們的薪酬很高,是普通員工的幾倍乃至十幾倍,而二級分行行長級的人也不是太少,每個地市基本要有7到9人。其次是支行行長,行長的薪酬是吃員工的倍數,而且績效也是員工倍數,支行分績效一般也就是分行下放,支行自由支配,也就是行長可以給自己的績效打高分,那他們那一部分的薪酬肯定比普通員工要多很多。而在我們這個地市,基本上20人左右就有3到4個支行行級幹部,所以員工被平均也很正常。

還有,不同崗位和不同支行的薪酬水平也不一樣。同一個支行,不同崗位完成的任務數不同,可能會帶來幾倍的收入差距。同一地區不同支行的收入也可以差很多,所以,平均工資很高,大部分員工是感受不到了,因為精英型的員工績效很有可能是普通員工績效的幾倍。

另外,銀行支付的薪酬是稅前工資,包含了養老、企業年金及公積金。銀行員工普遍公積金計提基數都很高,一般我們這地市公積金一個月大概2500左右(普通員工),所以這部分也是感覺到手工資低的原因。


白菜寒


其實這是一個被平均的悲劇故事。


我們舉個例子,根據中信銀行的2018年報告,中信銀行18年高級管理人員10人,從本行實際獲得的稅前報酬合計3,858.54萬元(這是不含激勵股權的),支付職工薪酬本年支付額是2162400萬元,員工56415人。那麼,包括高管在內,人均平均薪酬是38.33萬元,不包括10人高管,人均平均薪酬是38.26萬元。就是說,10個高管“一己之力”提高了5萬六千人700塊的收入。那麼,中信銀行有多少管理人員呢?管理人員11,127人,想一想,這些人總共能提高多少薪酬平均數?

再舉個例子,民生銀行2018員工薪酬2588200萬元,高管薪酬5924.36萬元,高級管理人員33人(手動統計,有誤差勿怪),員工人數55649人,包括高管平均薪酬46.51萬元,不包括33人高管平均薪酬46.43萬元,33人高管影響了5萬5千人800元的人均收入,普通管理團隊呢?


工行這種大行員工差不多50萬,高管20多人影響“顯得比較小”,10塊左右,所以沒有拿出來舉例,但是背後的管理層人數可是驚人的數字,“被平均”的幅度也不會低。


所以,基層人員都是被平均啊。


Yifei的金融管理雜談


我之前幹過櫃員、客戶經理,現在是銀行中後臺崗位。之前的工資真的是低於銀行業平均工資。而現在的工資,不多不少正好是銀行的平均薪酬。

銀行的人均薪酬比較高,這是公認的事實,但誰都知道這已經是被平均後的數據。最低的人工資可以低到幾百塊錢,最高的一年能掙四五百萬。


從我的經歷來看,櫃員的收入普遍比較低,大部分都是三五千塊錢的收入。客戶經理的收入則呈兩極分化,有三兩千的人,也有三五萬的人,全憑業績。為什麼他們的工資低呢?

這是個最不公平的社會,也是個最公平的社會。

先說櫃員

我幹櫃員的時候,總有一種枯燥、迷茫、焦慮的感覺。日復一日的工作,沒有任何創造性。每天的波瀾就是有客戶來網點投訴。這個崗位不直接為銀行創造收益,只是通過服務來間接為銀行帶來效益。

最近幾年,金融科技發展迅速,很多銀行都推出了無人網點。無人網點首先淘汰的就是櫃員。銀行招的櫃員越來越少,櫃員的崗位將會越來越少。現在很多銀行的櫃員崗位就是一兩個老員工帶著一群實習大學生。

再說客戶經理

這是一個應該為銀行創造效益的崗位。這個崗位的工資績效考核只有一個指標,那就是業績。他的工資幾乎完全代表了個人業績。個人業績少,工資就是低。

客戶經理也有高工資的,我之前聽說過有個客戶經理,光年終獎就拿到了80萬。可想而知他一年的收入有多少。

總結:

在銀行,櫃員應該是最基層的崗位,工資低的客戶經理應該是最不受待見的崗位。這樣的崗位,工資怎麼可能高呢?

銀行研究僧,你學習,我也跟著學習!有任何疑問或觀點隨時交流!


銀行研究僧


從宏觀來看,題目中描述的情況是確實存在的,銀行業確實存在人均薪酬高,基層員工卻表示自己並沒有拿到那麼多錢,自己屬於“被平均”的人群。

下面作者將以自身所知,跟大家聊一聊銀行收入的問題。

1. 高層與基層差別很大


在銀行業,基本要進入到二級分行(省以下的地市)領導班子(副行長)級別,才算是拜託基層,走上領導崗位,在這之下,各支行行長啥的都只能算是管理崗位,離真正的“領導”還遙遠的很。

二級分行領導班子是以年薪計算的,在往上,一級分行(省行)、總行的領導更不必說了,平臺越高,薪酬越高,不單單薪酬,各種待遇與之配套。銀行雖然現在都是股份制,但是大家都知道,四大行基本就是半個體制內,領導們在薪酬之外的種種,在這就不多說了。


如果把銀行比喻成蟻巢,那麼基層,尤其是各個支行及網點,那就是工蟻的所在了,日常工作、完成營銷任務、服務好每一位客戶,還要完成上級機構各種調查、表單、學習、宣傳等各種工作,但績效卻要看所在二級分行的總體發展情況及自己支行的業績指標情況進行分配。


2. 地域之間差別很大


大家都知道,就算是同一個省,不同市之間的經濟總量與發展情況也是有很大差異的,那麼銀行也是這樣,各二級分行依託不同地市,存、貸,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利潤有差異,員工的整體收入水平也有相應差異。比如山東,濟南和濱州、萊蕪,員工收入肯定不可同日而語。


尤其是,近年來受經濟下行影響,各地貸款頻頻爆出不良,這些不良貸款的包袱雖然可以通過辛苦的處理後核銷與打包轉讓,但卻大大蠶食了銀行利潤,直接影響員工的收入,比如山東某行,2018年至2019年,收不良貸款影響,從上到下,所有員工一律月收入2500,你敢信?但這是真的。


3. 機關與網點差別很大


同一二級分行,基本就是一個小圈子了,那我們再看看分行機關各部室,比如辦公室、人力部、公司部等後臺部室和各前臺網點的差距。


一般來說,後臺部室的績效是吃全市平均水平的,一般員工就是普通平均,帶級別的員工可以乘以個1.XX的係數,稍微高點。網點的話要看這個網點的業績情況,如果這個網點各項業務指標發展的好,員工收入一般都是要高於分行機關的,除非發展的不行,自己掙不來績效,員工也拿不到多少錢。


4. 網點各崗位之間差別很大


到了支行網點內部,績效的分配是從市分行直接打包發送的,會列明哪項指標掙了多少績效,然而這些績效如何在各崗位員工之間分配,就要看這個支行/網點一把手的分配想法和指定的政策了。


我所瞭解到的是縣裡支行曾存在”大鍋飯“現象,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但是目前優化分配機制後,這種情況應該很少了。


在支行網點,業績統計往往是很明確的,比如誰拉了多少存款,誰辦了個汽車分期。營銷業績高,收入也會相應的高,這點客戶經理崗位的話還比較沾光,手中掌握客戶,就能多出業績,多掙績效,尤其是遇到行內某短時間推行某重大產品的時候,遇到重點買單的機會,客戶經理也是可以大賺一筆的。


再談櫃員,隨著銀行智慧化轉型,櫃員崗位的員工越來越少了,這個崗位的員工在正常辦理先進業務、做好客戶服務的同時,也有相應的營銷指標,並依託營銷業績參與績效分配。


櫃員往往是機構裡最累最辛苦的崗位,一坐就是一天,喝水、上廁所及其不便,有時遇到奇葩的客戶還要受到無端的指責,心裡委屈不說,一不小心走神短了款還要自掏腰包。


業務出了差錯,扣錢;受到客戶有效投訴,扣錢;被監控檢查到服務不標準,扣錢……太可憐了。


但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優秀櫃員,可以通過行內考試提升自己的“星級”,星級越高,星級補貼越高。


櫃員崗位還有相對較多的崗位補貼,相當於“辛苦費”。有了基本工資、星級補貼和崗位補貼,如果營銷業績也算優秀的話,收入在當地來說也算是中等的了。


其次就是行內的各種競賽與活動,一般也會配備相應的績效獎勵,如果一個支行的一把手善於研究上級行政策,帶動員工積極性,將會直接拉動員工收入的增長。

今天就說這些,歡迎大家關注並與我交流,我是陌小年。



陌小年


一說到銀行,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高薪,因為每年銀行年報公佈之時,都會引起一陣陣的高呼,完全秒殺其他行業的薪酬,但是銀行報表的薪酬收入高,是有原因的,報表上的薪酬是包括你扣除的五險一金以及銀行為你支付的五險一金,而銀行員工實際拿到手的是扣完自己繳納部分的五險一金後的金額,所以報表金額與實際到手的金額往往差距很大,甚至高達一倍以上。如下圖所示,把平均薪酬水平打對摺,基本上就是銀行員工平均到手的工資,這個平均薪酬就相對合理了一點。

不過即使是打對摺一半後,仍然有很多櫃員與客戶經理的平均薪酬達不到平均水平,這是為什麼呢?

對於客戶經理

客戶經理其實嚴格來說就跟企業裡的銷售人員一樣,所以說客戶經理的工資是看業績的,有業績的客戶經理年薪上百萬的都不是問題,沒有業績的,每個月領基礎薪酬2000元也有,所以客戶經理的高低完全是取決於你個人的業績,這也是為了彰顯公平,總不能說業績高與業績低的薪酬都一樣吧?那麼業績高的人為什麼還要苦苦奮鬥。

對於櫃員

櫃員其實與後勤管理人員一樣,屬於非營銷系列的崗位,其工資水平主要是崗位所決定的,櫃員的薪酬較低,最主要的原因在崗位技術含量較低,可替代性較強,雖然銀行對於櫃員招收標準一般都是需要大專以上學歷,全國性大銀行甚至要求的是本科以上。但是其實櫃員的工作,只要是初高中以上學歷,認真跟學個兩三個月,獨立上櫃基本沒有問題,因為大部分都輸屬於機械化的操作,獨立判斷或者分析的部分基本沒有,所以可替代性強。

銀行內部按照崗位的不同,基礎薪酬是不一樣的,同等條件下,需要分析、判斷、個人思考部分越多的崗位,薪酬整體水平會越高一點,因為這些崗位除了需要基本的知識以及操作之外,它還需要你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預計研判,以供領導決策,相對而言,可替代性低一點。

話語權以及數量

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櫃員薪酬較低,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話語權以及數量,後勤管理崗位中,有部分工作崗位其實也是機械化的操作崗位,但是薪酬仍然高於櫃員,是因為後勤管理崗的話語權相對而言,高於櫃員崗;再者櫃員人數眾多,而後勤管理崗人數相對較少,調整後勤管理崗的薪酬影響較低,但是如果把全體櫃員的薪酬都調整到與後勤管理崗相一致,那麼銀行的人工成本將大幅度提高,對於不愁替代的崗位,銀行是不會輕易提高自己的成本的。


總結

整體而言,目前櫃員崗位確實是銀行薪酬體系裡最弱的一環;至於說客戶經理,這個屬於以業績論英雄的地方,客戶經理的薪酬並沒有你認為中的那麼低,大部分客戶經理主要任務指標完成的相對良好,那麼月薪上萬甚至上十萬的都比比皆是。


鯉行者


銀行也是一個江湖。

有江湖就有老大,有老大就有貧富差距,這是一樣的。

任何貧富差距都基本符合“28定律”,即有錢人佔“20%”,沒錢人佔“80%”。


客戶經理屬於“80%”?

在銀行,能做到“20%”收入的,通常就是高管,還有一些比較厲害的渠道,另外在銀行的總行業務行政崗位的工資也都普遍比較高,遠超過平均值。

而分行、支行的工資就較低,而且龐大,在這裡面櫃員和後臺的工資次之,然後是一些客戶經理,一些銷售人員。


也有例外

因為客戶經理和銷售人員屬於薪酬沒有上限的,所以真正乾的好的,拿到提成之後,有可能超過行長的工資。乾的好的意思是每月除了完成定額外,還能帶來大量的客戶存款,業績卓越。可見,客戶經理裡面又是一個小江湖,又有“28”之分。而我們最常見到的是那些業績平平、拿著基本低工資的“80%”。



(家族財富密碼:金鐮刀)


家族財富密碼


為什麼銀行的人均薪酬這麼高,但是網點的櫃員客戶經理收入那麼低?

銀行是收入等級最為明顯的一個行業,高管收入很高,一線員工收入很低。說銀行收入高的人,是完全被銀行的平均收入矇蔽了。真正的一線員工,收入真的沒有想象的那麼高,而是明顯偏低。所以還有那麼多人往銀行鑽,完全是被它漂亮的外表所迷惑,或者說在銀行工作有面子,覺得銀行員工是一件很體面的事。

問題的關鍵在於,光有漂亮的外表,沒有實質內容,也是不行的。看著高管們幾十萬、上百萬,甚至幾百萬地拿年薪,要不是現代化水平越來越高。否則,點鈔票就要把手點麻。

然而,普通員工拿到手的工資,手一添,就數完,兩者之間的差距之大,真的是無法形容。也正因為如此,進入銀行工作的人,沒有幾個不想趕快往上爬。一旦爬到上一個崗位,工資就有可能是成倍成倍地往上翻。如果能夠當個支行行長什麼的,就更是收入不知是員工的多少倍了。

所謂薪酬制,可以實行。但是,如何操作,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銀行的操作方式,對留住員工是很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