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一瞬间,你忽然原谅了原生家庭给你的痛?

用户7464157977598


自从看了一本书,我学会了放下。

那本书的名字叫作不成熟的父母。我妈被我爸宠成了小公主,她在家里当女王惯了所以并不大能理解我的想法,很多时候她比我还要任性。给我伤害最大的是她的脾气,总会莫名其妙的发火,而且不一定是你的原因,这让我从小到大都没有安全感,而且至今为止我也害怕和人交流,潜意识里我认为我会遭到拒绝,因为我害怕我说的哪一句话不对就会惹别人生气,我特别害怕别人生气,哪怕一个陌生人。最严重的时候是我在饭店的时候甚至不敢大声说一句服务员。

我活成了讨好型人格,外加自卑。后面看了书之后我看开了,我其实一直想从我妈那里获取理解,我甚至想改变她,但是这些都是徒劳的,因为最后她还是想反过来控制我。所以书里提到过,远离她并不代表不爱她或者不孝顺,当她让你觉得不舒服了,找个理由离开她,就是离开负面情绪。而且不用每次说话都把事情想到最糟糕,毕竟所有人都不是我妈妈,他们不会永远都是生气、或者拒绝我。总之看完那本书,我感觉心里突然轻松了,原生家庭带来的痛苦不再伴随着我,我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


咿呀咿呀哟哟哟喂


小时候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爸爸,有妈妈,还有哥哥。

我两岁的时候,爸爸在外面染上了赌博的习惯,我老家在四川的大山上,靠种菜卖菜为生,爸爸每次把卖菜的钱都去打牌输完再回家,导致我们的生活都是问题。

妈妈是个好脾气的老实人,管不起爸爸,过年我家连买糖的钱都没有,妈妈就拼命地种菜,然后自己挑着去城里卖,要走三个小时候的山路,才能到城里。妈妈一个人支撑着全家的生活。

妈妈的辛苦,换来的刚好维持家里生计,有一次妈妈去城里卖菜,换来了一百多,把钱放到屋里,爸爸看到了,偷偷把钱拿走打牌输掉了,妈妈知道了很伤心很绝望,心死了,爸爸不往家拿钱,还输掉妈妈的辛苦钱。

日子勉强过了几年,爸爸还是爱赌博,我马上到了上学的年纪,学校让交80元的学费,可是家里拿不出来,哥哥辍学了,赚钱帮我交学费。

爸爸这个人很厉害的,谁都管不起,村里人都怕他,他也不同意跟妈妈离婚,妈妈在爸爸身上看不到希望,就带着我偷偷跑掉了,来到了河北,妈妈带着我从此就在这里安了家。

爸爸找过我们,但是没有找到,爸爸在我心里就像恶魔一样,多年过去了,我也成家了,我主动联系了爸爸,我们联系也频繁起来,对他心中的那份恨也释然了,妈妈对他的恨也慢慢地放下了。


爱生活的灰灰


那年我实习就在离开家半年后,那天我好不容易熬到了下班疲倦的我只想快点回家休息,冬天的寒风呼啸着公司的玻璃门被风撞击的啪啪响,从玻璃门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位中年男人正站在公司门口的平地上,我也没太在意就低头拿着手机打卡走出大门,这时一个红色的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一个中年男子穿着一件薄薄的外套推着像是踩了几十年的单车手上拿着一个红色的塑料袋,淳朴的他用灿烂的笑容看着迎面走来的我,他一把拦住我问道:“美女,尼们这里下班了没有,怎么窝女儿还没下来嘞”。我看了看这位父亲还是注意到它修的很短的头发用黑色头发挡住的后是故意隐藏的白发,那一刹那有种莫名的心疼和亲切。我笑着回答道:“下班了叔叔,你女儿等一下就来了”。这位父亲带着浓厚的家乡口音:“好嘛,谢谢美女,窝怕她饿给塔带了一些吃滴,尼看就用则个红色袋子了”。一番交流后我独自走向了回家的路。

小时候家里最多的就是红色袋子,爸爸送饭给读书的我时总会用红色的袋子装着,每次去集市上买衣服妈妈也总会要红色袋子装。因为爸妈觉得红色袋子象征着喜庆,有福气。小时候我觉他们傻,迷信,难道拿黑色带着福气就没了吗。

回家途中路过一家面包店,买了一块面包充饥我在各色袋子中选了红色。手上提着红色袋子,拿着手机按下了那个已经很久没有主动打过的电话。

“喂,爸妈…………”

多久没有给父母打电话了

有没有和父母说过一句谢谢,一句我爱你……

——————红色袋子





M猕猴桃女孩


突然发现父母真的老了的那一瞬间。

小时候天天被我爸妈打,这几年天天被他俩催婚。

我以前一直觉得我就是为了我父母而活的,从来都没有得到过他们的理解和陪伴,他们很忙。

小学之前,我都是我姥姥奶奶带大的,他们俩离开老家打拼去了,也就过年见上几面。

小时候的事就不说了,就拿被催婚来说吧,我父母觉得以后我老了没人照顾我怎么办,我觉得我可以照顾自己,但是身为父母还是会觉得我是个孩子,不放心。不管我怎么解释和证明,他们都不听不管。我极度渴望被理解,所以老是跟他们吵架,让我妈哭。

我自己对婚姻一直抱着宁缺毋滥的态度,不喜欢不满意绝对不结婚。但是这两年,看到我爸妈真的老了许多,眼睛也花了,也开始有白头发了,尤其是当我看到我爸手臂上慢慢长出老年斑的时候,我就很想哭。

以前谈过几次恋爱,我以前总觉得男朋友对我最好了,但最后才发现,他们的付出都是要求回报的,甚至是高额回报的,当我被指责、被背叛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世上真的只有父母的爱是最无私最伟大的。我也开始懊悔自己给男朋友洗衣做饭买东西,却从未给父母做过什么。

所以,我很难想象,我父母百年之后,这世上真心爱我的人离开我,我该怎么办。我也开始理解我父母希望我赶紧找个能对我很好照顾我的男人结婚,哪怕我不喜欢那个男人也好,起码真到那个时候,这世上还有个人会继承他们的爱,继续爱我照顾我。

人老了就会想很多,有很多事想为子女做却又感到力不从心,可能要我不要再挑找个好男人就嫁了,是他们唯一能想到继续爱我的方法了吧,毕竟他们已经50多岁了,身边的朋友已经有离世的,我们还20来岁,很难去感同身受,很难去理解生命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或许长命百岁,又或许转瞬即逝。

就算你的父母能长命百岁,也没有能力在你生病的时候照顾你了,也不希望自己到时候给你带来太多的负担。


橘子微视频orange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人生在世什么都要经历,原谅是因为看透了,知道自己要什么,自己成长了,我出自农村家庭,儿时也算快乐,衣食不愁,家庭合睦,可是妈妈离世,父亲另找,一系列的问题来了,家里有了吵闹声,吃的水果被藏了起来,我的读书钱被限制,知道汶川地震那年爸爸也离开了,我瞬间变成了孤儿一般,读大学我半工半读,出来我也没有回过老家,因为后妈给我的阴影很大,一个人努力工作赚钱,可是命运总是多劫,几次起死回生,最终我才明白自己以后路怎么走,任何事换个角度?换个心境去想,豁达一些,宽广一些,自然就不回活在过过去,原谅别人也是放过自己,分享我自己只是希望还没看透的朋友,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


余秀丽


我的原生家庭给我的痛主要两方面,30岁之前,我一点都没有发觉。 人至天命,经常思悟才蓦然发觉,。

一个痛是,我是一个讨好型人格,这源于我的母亲,因为她是一个讨好性人格。母亲自幼家贫,被村里人看不起,因此特别想让别人看得起她,她对来我家的随便什么人,特别热情之外,总是讨好的恭维人家,即使对她和家里曾经有过伤害的人,她不但不记仇,事后,她不仅主动和人家说话,还极力讨好人家。这让我们家人很受伤,可是,我小时候,夫父亲常年在外面打工,母亲陪伴我们成长,她这样的讨好型人格,慢慢的影响了我,让我在为人处事中,总是忽略自己的感受,拼命讨好与我打交道的每一个人,因此我的性格很软弱,我还经常活得很委屈,我不敢随意得罪人,总是怕别人不高兴不喜欢我。这是一种畸形的生活感受,这样的人活的累而且委屈,于健康很不利,所以我早早的得了慢性病。但是我不恨我的母亲,她的成长环境注定了她无法活的勇敢自信从容,患得患失,是因为她各方面都弱,差,没有底气。我在岁月里慢慢成长,读了很多书,开始变得自信勇敢,我慢慢走出了原生家庭带给我的性格上的缺憾,我知道,热爱阅读的我,成长中的我,会越来越好。

第二个痛,是我过于吝啬小气。我30岁之前,因为和老公没有家底,因为工资低,因为我有病,没有安全感,我们过的紧巴巴,我小心的算计每一分收入和支出,能坐公交我绝对不打出租,能买便宜衣服我绝对不买贵的。但是,30岁之后,我有了房子,和老公工资收入也算中等,但是我换是花钱斤斤计较,对儿子买书都找便宜的盗版书,儿子喜欢飞机模型,80元,其实我买的起,但是一听那个价钱,我一口拒绝。给孩子小学零花钱是一周一块钱,这让儿子很受伤。当然主要是我不想惯他大手大脚。我的吝啬小气这个毛病,来自于我的父亲,父亲做包工头,80年代,我家已经有二层小洋楼,但是,父亲除了吃饭不吝啬以外,花5角钱买一个手绢都不舍得,他去大城市打工,从来不会给我们几个孩子买零食和礼物,他吧攒钱看的很重。从来不告诉我们他能赚多少钱,只是拼命让我们节省。他特别享受银行存款增长的快乐。这个毛病传给了我,对30岁之前的我有帮助,帮助我很快有了储蓄,心里不慌。可是,人到40以后,家里有了房子和车子,我应该随收入改善生活,但是我依然不舍得花钱,婆婆公公谁要是花了我的钱,我就在心里嫉恨他们,觉得我的存款又减少了。我对存钱太过于渴望了,不懂得人生不是为了存钱,是为了活的高兴,是为了活出质量,。人有一定积蓄后,就应该适当多花一点,提高生活质量,让生活随心随意,才是我们对得起自己的生活方式。

现在,年近半百,终于懂得了这些,但是我不记恨父母,他们是爱我的,他们只是能没有能力站在生活之外,去认真的俯视生活,思考人生,总结人生之道,从而给子女更好的建议和引导。我不责怪他们,我怪自己成熟的太晚,许多早应该懂得的道理,迟迟不明白。自己生活经历了痛苦,可是,有些事情注定是命运,人可能永远无法逃脱,因为我是我父母的孩子,所以我受了这样不太正确的影响,。我只有走过痛苦,走过错误,慢慢醒悟,才能活好人生。但是,我总是算醒悟了,我可以纠正这些,我把我的思考告诉我的孩子,甚至错误的给孩子道歉,让我的孩子不再犯这些错误,让他少走一些弯路。

因为原生家庭给我的生活方式的痛,我不嫉恨父母,我依然爱他们,因为我理解他们,人生不易,多宽容担待亲人吧。


简爱居古城


每个家庭都是不完美的,都有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在我小时候,父母亲重男轻女很严重,家庭条件也不好。什么东西都是弟弟的,在父母眼里我是个小透明,不被重视,就连弟弟犯的错,被揍的那个人也是我。在这样的家庭里,我渐渐变成了用各种方式去讨好父母亲,事事都要求自己做好。现在长大了,弟弟变成了啃老族,而父母亲仍旧维护着他,我在心里一直怨恨父母亲的偏心,从小到大,不论我多么努力,可是他们心里弟弟仍旧是最重要的。可现在,父母有点什么事,却事事找我,觉得我可以做好,我可以应对。说实话听到到这些觉得好崩溃,很受伤。可又不想看到父母亲那么难过,有时候真想把所有积蓄都给他们,然后和他断绝了往来。直到生下孩子,这个上天给我的礼物,让我变得柔软,随着他一天天的成长,我也能渐渐理解自己的父母。我记得有一天,孩子犯了错,我揍了他,他哭的很伤心,有半天没有理我,我又开始责怪自己,那一瞬间,突然也能理解父母亲了,毕竟我自己也处在为人父母这个角色上。心情复杂又沉重[流泪][流泪][流泪]



3333新新


也不是说,原生家庭给你有多少痛吧,也都理解。家里从农村出来的,小时候基本都一个人,就记得有次,我妈上班回来的特晚。

因为她平常上班怕我乱跑就把我锁家里,那天刚好停电,小时候很怕黑,就七八点左右,家里一片黑。我也找不到蜡烛,就那种感觉,深到骨子里的恐惧,就太怕了,就开始哭。哭了大概一个多小时,就我妈回来,自己突然憋住了,也没理她,她可能也很累吧。但小时候不懂,就不说话,就还有很多但现在想想也就是没办法呀!

高三毕业那年,特别热,我爱打球每次都热的给吞了火一样。因为那一段毕业季,同学都开始办考上大学的酒席,就年轻嘛,喝的大,上午喝,下午打球一样去。轮到我家办酒席,家里来的人多,那天又热,中午自家酒席,就每桌都要敬酒,喝完一圈回到和朋友的那桌就可不舒服。他们又非喊着喝,就又多喝了一杯,头就很难受。但朋友都在这就领他们去KTV,唱到五点左右,男生又喊着打球,我头还是闷闷的。但自己酒席喊别人来的不好拒绝,就有去打完回家,就感到发烧,但光想着睡觉,就回房间了。

趟床上还没睡,表弟和堂弟又进来了要打游戏,我就给他们开电脑,弄到十点多一直吵,但喜庆日子。我也就忍着可头越来越疼,但也没吭声就想着静下来睡一觉。半夜三点左右突然给我痛醒了,头给要炸一样,我就赶紧喊我妈,我妈也吓得要死,后来她给我说我脸色惨白。夜里进了我们镇医院,急诊科大夫,也说不出我是啥病,单纯的感冒发烧不是这样的,就连夜赶车赶到市医院,进去弄了各项加急检查人家说是估计是脑膜炎,但短时间差不出是急性还是恶性。就又要我往省里送,我爸我妈,我就被拉车上打着吊瓶往省里跑,可也得三个多小时,我一路疼的要死,就一直哼唧,没注意别的,就一睁眼看见我爸妈在旁边哭的稀里哗啦的,就长这么大没见过父母哭,就这一瞬间,就楞了好久,反过神来也就没觉得太痛了。




七旻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不知有多少人是因为童年的不幸而形成了自卑没有安全感的性格 ,影响了自己的一生。

不知在哪里听到过说“人的命运分上下半场,你上半场的命运是你的原生家庭,你改变不了,但你的下半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即使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也要勇敢地过好这一生。这些年我也在不断地努力学会去和原生家庭和解,选择释怀这些伤痛,并不是原谅,而是放过自己。因为小时候父母家庭对自己造成的伤害 真的是很难让人原谅。



但是,后来,随着自己的长大懂事我也渐渐明白,然后也不再把生活中所有的不幸福都归咎于自己的家庭,学着去重新审视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也是没有被好好爱过的小孩。


说实在的,越长大也就越能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做法,理解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痛,同时那也是他们的痛。当然正是因为理解这一点也就更想要去改变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痛,让自己活得更好,所以我们不断在和解和改变中求生存。


唤一声乐活


没有原谅也没有释怀,只是把这些都深藏起来了

作为父母他们也有自己的无奈,他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其实他们也不懂

只希望将来自己为人父母的时候不要把这些伤痛带给孩子

越长大才越明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痛苦悲伤自己消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