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容妃死的那一刻,康熙为什么只说了句朕累了,寓意何为?

历史爱好女


《康熙王朝》里最扎心的就是康熙与容妃的关系,康熙这一句“朕累了”饱含了多少深意与不舍,令人看来唏嘘不已,百感交集。

康熙作为千古一帝,他要抗得起整个大清江山,要衡量各方面的关系,要把大清交到一个可托付的人手中。

皇太子胤礽本是康熙最爱的一个孩子,在他刚出生时便将太子之位传给了他,在他的整个成长过程中付出太多的心血,可是这位皇太子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要么被兄弟们算计,要么做出让康熙痛心的事情,一次次的失望让康熙痛下决心废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可是孝庄皇太后生前最怕因为废了太子而引起天下大乱,所以一再嘱托容妃务必要阻止康熙。

(皇太子胤礽剧照)

容妃为了完成孝庄的嘱托,不惜冒天下之大韪,一而再再而三地触及康熙的底线,让康熙不得不以牺牲容妃为代价,来堵住悠悠之口。

孝庄的但心是多余的,她不该把这千斤重担让容妃来抗,以容妃执拗的性格,她必会以死来守护孝庄的命令,可是这也让她走上了不归路。

康熙知道孝庄的命令是真的,可是在大局面前,康熙有自己的打算,皇太子已经如此不堪,他不能将天下重任交给这样一个人,哪怕孝庄生前有令不得废太子,他也只能违背皇祖母的遗愿。

容妃不是不识大体之人,为了清朝,她牺牲了自己唯一的女儿,远嫁给噶尔丹。为了守护孝庄的命令,她不惜牺牲康熙对自己的宠爱,一次次被贬至奴才,也要恪守那一份坚持。

这样的一个女人,在后宫之中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康熙怎会不知容妃的好,正因为她太好了,康熙在惩罚她的同时,也在深深地自责。

因为他这是在利用自己最爱的女人,也在伤害这个对他死心塌地的女人。

可是他是皇帝,他要顾全大局,他要给所有人一个说法,只能牺牲容妃,甚至不惜让她去刷马桶,也就是告诉大家,这个太子废定了,谁都不许再开口,否则就是容妃的下场。

可是康熙的心在滴血,容妃是他心中最深的那根刺,已经无法拔出,他好累啊,看着自己最爱的女人在受苦,他却无能为力,而且还是自己亲自让她走上这样的道路。

康熙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有谁能真正明白他的心,也许只有长年陪在身边的老奴才懂得一二。

所以容妃的消息总是被不经意地传到康熙这里,让他时刻知道容妃的动向,在康熙的心里,只要容妃活着就足够,他知道这个女人在皇宫的某一处,他始终对她有着牵挂,只要她活着便是对康熙最大的鼓励。

可是当这个最牵挂的女人突然走了,支撑着康熙一路走下来的支柱便轰然倒塌。就好像一个皮球突然泄了气,心里的支撑没有了,那种感觉自然是极累的。

容妃走了,康熙也老了,他知道自己时日不多,自己死后终于可以和容妃地下相聚,再不必管这世间的纷纷扰扰,他们可以像蓝齐儿小时侯一样,恩恩爱爱地在一起,不必再管世人的眼光,也不必再管这天下如何。

康熙追封容妃为“孝慈仁皇后”,这是他能给予容妃最尊贵的称号,也是在昭告天下容妃在他心中的地位。

容妃是懂康熙的,尽管受了这么多的苦,她始终不怨康熙,她知道康熙的无奈,懂得他的不易,这样的两个人即使经历诸般苦难,心中始终都有对方,容妃甘愿牺牲自己成全康熙。她是一个很伟大的女人,她要完成孝庄的遗愿,也为康熙付出了所有,这样的女人让康熙如何放得下,生前不能同床共枕,那就死后同眠于地下,相依相伴吧。(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千水千山


《康熙王朝》中的康熙,他对于容妃,不仅有着真爱,也有着深深的歉疚。

如果说康熙对于赫舍里皇后的感情,是爱情中带着感激和利用,那么,康熙对于容妃绝对是彻彻底底的真爱。

康熙与赫舍里皇后的婚姻,实际是一桩彻头彻尾的政治联姻,作为代表皇权的康熙皇帝本人和孝庄太后,为的是借助首辅索尼以及整个赫舍里家族的实力和势力,打击鳌拜,维系皇权统治;而作为赫舍里氏家族的利益代表,为的是借助皇家的势力,光耀门楣,同时让自己的爷爷索尼和父亲索额图在朝堂上能够立于不倒的地位。这才是二人走向结合的真正原因。

起初对于赫舍里氏还有抵触的康熙皇帝,对于其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也有了真正的爱情,只不过,这份爱情也是建立在利益共赢的基础上的。哪怕是后来册立赫舍里氏皇后所生的胤礽为太子时,除了处于对两人之间深厚感情的考量,也有着争取索额图等赫舍里氏家族支持的原因。

然而对于容妃,康熙却没有任何利益的牵绊,有的只有真爱,而这实际上,与容妃自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

容妃温柔,可以让外强中干的康熙找到倾诉的对象;

容妃贤德,可以让饱受朝堂上繁杂事务困扰的康熙找到心灵停驻的港湾;

容妃聪慧,可以帮助康熙出主意,想办法,堪称后宫中的“智囊”。

当然,容妃能够为康熙所钟爱,还因为他的宽和与大度,能够识大体,顾大局,这一点就连孝庄太后都非常的钦佩。

当一位强势的帝王,面对这样一位贤惠的妃子,不会不动心,同时,也不会不为之投入感情,康熙皇帝亦是如此。

容妃为康熙皇帝真的付出了很多,然而康熙所能给到容妃的却是一次次的“失去”和“退让”。

首先,就是蓝齐儿的远嫁。

蓝齐儿是容妃与康熙皇帝唯一的孩子,同时也是二人的掌中宝贝,然而康熙却要将容妃这仅有的女儿远嫁给到蒙古,并且,这还不是普通的蒙古贵族,还是即将成为大清王朝敌人的噶尔丹,以此换取双方的和平共处的时间好让康熙着手解决台湾问题。

容妃并不是政治家,她只是一个母亲,她能想到的只是自己最爱的女儿要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受苦,嫁给的是一个自己完全不知所以的男人,甚至在康熙和噶尔丹相争的时候,她失去的不是自己的父亲就是自己的丈夫。

只是最终蓝齐儿还是成为了政治统治的工具,对此容妃也是无可奈何。

其次,就是关于太子胤礽的事情。

太子胤礽与索额图密谋弑君篡位的事情败露后,招致了康熙的极度不满与愤恨,康熙也准备将胤礽的太子之位废黜掉,这个时候容妃站了出来,借由孝庄太后的名义告诫康熙不能废除胤礽。

可是康熙的态度却是无比坚决,不仅继续废黜了胤礽,同时还严厉的处罚了容妃,在将容妃一降再降后,曾经风光无限的宠妃,只落得刷马桶的结局,还被各种太监宫女戏弄,最终的结局也是被马桶砸死,不禁让人唏嘘。

容妃并没有假传孝庄太后的懿旨,这一点康熙非常清楚,但是此时的康熙也有自己的苦衷。孝庄不让废黜胤礽是处于对政局稳定的角度,不希望皇子为了争夺皇位而兄弟阋墙,同时也是对赫舍里皇后的感念,毕竟康熙的这位结发妻子是她选定的。然而,作为一国之君的康熙却不能相信这份懿旨的存在,一方面胤礽难堪大任,处于对国家负责的角度必须要废黜,另一方面,作为一位孝子孝孙,如果真的有如此懿旨,康熙又不能不从,同时他也不想孝庄背上“后宫干政”的罪名。于是,这个时候的康熙能够处罚的只有容妃。

但是康熙知道,处罚的不仅仅是容妃,还有他自己,容妃在遭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压的同时,康熙的内心也在接受的煎熬,正如康熙自己所说的,容妃这根“刺”扎的太深了,扎到了康熙的痛处,也真正刺痛了康熙。


康熙说自己累了,是放下了对容妃的挂念,也放下的帝王的包袱。

此时的康熙说自己累了,恰恰是一种内心的解脱。

自八岁登基,他已经做了六十多年的皇帝,而他也认为自己的帝王生涯足够的伟大。智擒鳌拜,将权力收归所有;平定三藩,维系了国家稳定;收复台湾,确保了国家的一统;亲征漠北,解除了王朝最为强大的敌人。对外他创造了安定的周边环境,对内他开创了一代“康熙盛世”,种种功绩的取得,与康熙本人六十年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而他要面对的却远远不止这些。除了外部的敌人,还有内部一系列问题,皇子争储,朝臣夺位,后宫争宠,康熙每天要应对的事情太多太多了,而此时已经过了花甲之年的康熙是真的累了,也想这些问题留给后来的继任者来做了。

而他心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包袱,那就是容妃,容妃的去世让康熙感到的伤感,也让康熙感到的解脱,他的担心,他的挂念,他的忧虑也就此可以全部放下,毕竟前文中也说到了,他对于容妃有的是真爱,更是有着众多的歉疚,而此时的康熙也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来弥补这一切。

然而,真正能让他来回报和感怀容妃的,也就是将其册封为“孝慈仁皇后”,以供天下人瞻仰以及后世的膜拜,他用这样的方式在补偿容妃的同时,也是让自己的心里好受一点,也让容妃这根扎在他心中的刺,能够慢慢拔出来。


雍亲王府


康熙的一句“朕累了,该歇歇了”,暗指有三种寓意,首指容妃背负孝庄太后的临终使命,次指容妃以命护主的“逆天作为”,再指康熙“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

这三重压力让原本恩爱的康熙和容妃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容妃死守孝庄太后的遗愿,为康熙和大清不惜牺牲了自己的女儿和自己的生命,可以说是处心积虑,呕心沥血,但终未能如愿,最可恨的是死后夜里“无人问津”,死寂被喧嚣的宫廷酒宴所掩埋!

“孝庄太后懿旨:让容妃好生劝说康熙,不要行废立之事,不然会上演骨肉相残的可怕后果。”

自孝庄太后死后,容妃一直恪尽职守,一心想护住胤礽的太子地位,可惜烂泥扶不上墙,

太子胤礽上不能承王道,下不能安抚民心,与索额图勾肩搭背,意图谋害康熙,预想提前登基。

可惜索额图和太子胤礽的一举一动均在纳兰明珠的监控之下,明珠知道了就等于康熙也知道,因为明珠和索额图可是“忠奸不两立”的冤家,最终康熙对胤礽的不仁不义,不忠不孝而将其废黜。

容妃为了阻止康熙立太子,不惜多次抗命,干涉朝政,最终将容妃从皇贵妃贬为奴才,而太皇子胤褆的母亲一直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借此机会让容妃去洗刷马桶,可惜不曾干过苦力的容妃加上心中的多愁善感,最终死于马桶堆里。

康熙人称千古一帝,饱经沧桑的他岂能不知废黜太子后的局面?

康熙也是忍痛割爱,就像康熙之前说过的一句话,如果内阁大臣坏一个,天下就坏一片,如果太子坏了,登基了,那整个天下都要坏在这个后继之君的手里了。

晚年的康熙对孝庄天后可谓是又敬又怕,容妃口中说的懿旨,康熙心里是相信的,但是口中却不能承认,也不敢承认,至少他不敢当中承认容妃口中的懿旨。

再者康熙对太子胤礽了解,情愿违背孝庄太后的懿旨也要废黜这个无德无能的太子。

其实容妃在洗马桶的事情,心中和容妃有着一样的苦痛,只是口中不愿说出,心中在无奈的滴血,或许这种苦痛,唯有容妃的死讯才得以终结,所以在李德全告诉康熙死讯的时候,康熙恍然从千叟宴的欢笑中醒来,因为自废黜太子以来,可以说一直在自我催眠,一直对容妃有千百万的愧疚感,现在容妃去逝了,他终于可以让这件事长眠地下,终于再也不用违心的装下去了。

康熙对容妃的爱,从始至终都未曾减少一丝一毫,死后反而更是与日俱增......

我是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一家汽车公司的失效分析师,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吐槽。

有关汽车,日语,英语,自考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谢您的阅读。


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


康熙是勇于担当的皇帝;康熙是重情重义的皇帝;康熙是气吞山河的皇帝。

仅仅容妃一个人,就将三座大山压到了康熙身上。康熙扛住了,扛得平平稳稳,但也扛得心力交瘁。

容妃加给康熙的第一座大山是孝庄太皇太后的懿旨

本来孝庄太皇太后的懿旨,不能算是大山;

但是,当懿旨与大清江山相冲突、相对立的时候,懿旨就成了康熙不得不扛起来的大山。

康熙是奶奶一手拉大的,一手扶上皇位的,一手培养发展的。

康熙奶奶孝庄太皇太后不遗余力支持孙子的江山伟业。

自己平时十分节俭,但是,平定三藩时,孝庄太后把私房钱都用来奖赏征战的将士;

遇到荒年灾害,孝庄太后就会把压岁钱奉献出来,用于赈济灾民。

康熙皇帝对孝庄太后无比爱戴、无比崇敬。

康熙到盛京出巡,每天派人骑马回宫、问候奶奶、并报告行踪;康熙亲自抓鱼,命人送回京城,给祖母尝鲜。

孝庄太后病危之际,康熙皇帝昼夜服侍,带领群臣走到天坛,祈求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奶奶寿命的延长。

康熙皇帝朗读祁文时,涕泪交加,几度泣不成声。他说:祖母之恩,毕生难报!

尊敬到无以复加的孝庄太后,临死前交给容妃一道懿旨:力保胤礽的太子之位。

如果胤礽是一块大器,哪怕就是平平常常,康熙一定会谨遵孝庄太后的懿旨,保持胤礽太子之位,孝庄太后的懿旨断然不会成为压到康熙身上的大山。事实上,胤礽与康熙的要求相差实在太远!

容妃加给康熙的第二座大山是不能废黜胤礽太子之位

胤礽能不能当太子,那是事关大清江山的大事。胤礽到底是什么人?

胤礽凶暴残忍:对于各位王爷、贝勒、大臣,甚至于士兵,都是任意杖责;

胤礽贪得无厌:任性截留外族贡品,放纵手下敲诈勒索。

康熙皇帝十分生气,最不满的是胤礽大有取代皇帝的企图。康熙说:(胤礽)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

康熙皇帝决定废除胤礽太子之位,容妃便拿孝庄太后懿旨,劝谏康熙千万不要废除太子。

容妃的劝谏、对孝庄太后的深情思念,使得康熙皇帝梦见祖母孝庄太后十分不悦。

康熙皇帝经不住思念之情的折磨,复立胤礽为太子。

复位之后的皇太子,变本加厉,竟然暗中策划逼迫父皇尽快让位。

康熙皇帝实在不能容忍胤礽的所作所为,再度废除太子。

康熙皇帝宣布:胤礽大失人心,祖宗大业万万不可托付于他。

康熙做出这项决定的时候,又与孝庄太后的懿旨格格不入。

因为容妃拿出孝庄太后懿旨,使得废黜胤礽太子之位变成了又一座压在康熙身上的大山。

容妃加给康熙的第三座大山是固执地用懿旨阻止废黜太子

容妃是康熙的最爱:容妃美貌与智慧并存、宽容与贤惠同在。

容妃深爱着康熙、深爱着康熙的江山、牢牢记住孝庄太后的嘱托。

容妃劝谏康熙遵守孝庄太后的懿旨,不能因为废黜太子,导致皇子之间骨肉相残。

康熙皇帝深爱着容妃,也理解容妃的良苦用心。

可是,康熙皇帝更要考虑大清江山。

康熙非常清楚:君王无德、君王不才、君王邪恶,毁掉的就是一个王朝、遭殃的就是一个国家、受累的就是全国臣民。

面对大清江山与挚爱容妃,选择变得异常艰难,容妃的真情与厚爱又变成了一座大山。

康熙皇帝是勇于担当的皇帝,他选择了大清江山,牺牲了挚爱的容妃。

康熙皇帝是重情重义的皇帝,他牺牲了挚爱的容妃,维护了孝庄太后至高无上的尊严。

康熙皇帝宣布容妃假传懿旨、削夺贵妃、贬为常在、逐出后宫、降为奴才。

这一切正是慧妃所期盼的,慧妃命令从前的容妃去为皇宫洗刷马桶。

为了大清江山,处罚了容妃,可是,康熙思念容妃、牵挂容妃、放不下容妃。

容妃、懿旨、太子,成为时时压在康熙身上的三座大山。

当李德全禀报康熙,容妃被马桶砸死的时候,康熙的思维凝滞了。

康熙觉得随着容妃的死亡,长久以来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全部移走了;所有的压力全部荡然无存;苦苦挣脱的精神枷锁瞬间灰飞烟灭。

康熙最想要的就是:应该歇一歇了、可以歇一歇了、必须歇一歇了。

听到容妃死亡的那一刻,康熙一句:朕累了!表明压力彻底释放,自己需要好好歇一歇了!

康熙没有歇,他又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把所有看见容妃刷马桶的人全部处死。

康熙处死这些人的用意是什么?我猜不出来。


数学张教员


康熙也是人,是人就会累

这既然是电视剧的情节,我们不妨抛开历史,根据剧情才推测一下康熙帝的内心。康熙爱容妃吗?康熙和容妃可以说是知己,对于康熙来说,容妃给予了无尽的爱和陪伴,康熙不是木头,在太子夺权失败后更是体会到了亲情的珍贵。毫无疑问,康熙一直以来都深深地爱着她。

但在如此大的国家,康熙不仅是孩子的私事,而且还必须考虑国家和社会。

康熙帝虽然八面威风,掌握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但实际上,康熙帝更像是这个国家的奴隶,少年即位,剪除鳌拜,剿灭三藩,收复台湾,驱除沙俄,征服准格尔,每一次丰功伟绩背后都是无尽的汗水和计谋,康熙帝早就该累了

可是康熙不能休息,因为国家还在,百姓还在,贪官还在。每当康熙心累时就会找人倾诉,容妃是最好的人选。但容妃死了,自己永远失去一个爱人,一个知己,康熙不由得感叹,自己为这个国家付出了太多太多,太累太累了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康熙真的很爱容妃,但是自己也无可奈何

在《康熙王朝》前半部分,皇后赫舍里死后容妃就成为了康熙最为宠爱的人,以至于慧妃看到了也很吃醋,但是也没有办法。因为容妃理解康熙皇帝,皇帝虽然富有四海,但是每天也是公务缠身,所以皇帝来到后宫只是想好好的找一个人聊聊天,释放一下自己压力,善解人意的容妃经常开导康熙皇帝,这也是康熙皇帝喜欢去找容妃的原因。

整部《康熙王朝》看下来,康熙、容妃、蓝琪儿三人最像是一家人,康熙像一名慈父,容妃是一位慈母,而蓝琪儿活泼可爱,这是多么和谐的一幕啊,最让我感触的一句话是康熙说的,蓝琪儿生日,康熙皇帝送了蓝琪儿一只玉兔,蓝琪儿嗔怪的说到:宫里不是送过礼物了吗,皇阿玛为什么还要送那个我。康熙皇帝认真的说:哪些礼物是皇帝送的,这个是父亲送的。让人感受到了帝王家的温暖。

容妃、蓝琪儿是康熙最爱的人,最后却一个个离他而去,康熙在最后真的变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但是蓝琪儿被康熙作为一个工具远嫁戈尔丹,蓝琪儿恨死了康熙,最后当蓝琪儿爱上了戈尔丹,还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康熙又将戈尔丹的人头砍下,蓝琪儿万念俱焚,独自带着阿密达回到了乌兰木通。

容妃因为后宫干政被康熙罚入辛者库,日日夜夜干着洗马桶的贱活。康熙也知道容妃并没有矫旨欺君,老祖宗也交代过不能够废太子,但是太子的行为已经太让康熙失望,皇位传于他天下必定大乱,在天下百姓和自己最爱的女人面前,康熙选择了前者,因为首先是一个皇帝,其次才是一个丈夫。

最后在康熙的寿宴上,辛者库太监叫正在洗马桶的容妃快点,容妃大喜,以为皇帝回心转意要召见自己,换来了太监的大骂,原来是叫容妃洗马桶快一点,容妃最后面无表情,让人落泪。容妃不知道的事,皇帝虽然会犯错,但是皇帝是不会承认的,虽然自己是对的,其实自己也是错的。

寿宴上,李德全禀报容妃被马桶砸死,康熙愣住了,因为他知道现在他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听到消息后也无心寿宴,只是说了一句“朕累了”。

在容妃的棺椁前,康熙颁布圣旨将容妃立为皇后,容妃一辈子没有生下一个儿子,这是对她最大的殊荣,也算是对她的一种补偿。

愿来世不生帝王家


七七谈历史


  • 《康熙王朝》中康熙的一句朕累了有多少感情包含在里面,从字面意思可以看出康熙适逢晚年又遭遇妻子去世,是人都会累啊,皇帝也是人啊!也有七情六欲,但是作为皇帝又都要以国家为重,在容妃棺材前康熙说出了实话,容妃是冤枉的,为了国家的前程,为了皇子不骨肉相残,只能委屈了容妃,康熙对容妃不仅有爱更多的是愧疚,把她关入冷宫刷了那么些年的马桶,最后却累死在里面,心里愧疚万分。处死所有见过容妃刷马桶的太监宫女说明康熙对容妃的爱,也恨这些势利眼,不能明白康熙的真正意图,人生得一知己难得,得一真爱更难得,所以康熙才会说一句朕累了,身累、心累、精神更累,很好的诠释出了康熙对容妃的思念和愧疚。

孤星帝


不请自来

容妃去世的时候,康熙也到了风烛残年之际了。当他说了那句累了的时候,不过是他的真情流露,说白了,这61年皇帝当得,的确是太累了。

皇帝是人,可皇帝在某种程度上又不是人。因为他是皇帝,所以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有任何的私情在里面。一切以大清朝,以国家的名义。他得把自己最心爱的掌上明珠蓝齐尔嫁给草原狼葛尔丹,他得把自己不争气的儿子囚禁。他在大臣面前更是得战战兢兢,不能有一丝的喜怒哀乐,生怕大臣们看破了他的心思,然后去结党营私,党同伐异。

也正是如此,康熙皇帝才立下了丰功伟业。降鳌拜,平三藩,收台湾,亲征葛尔丹。这其中的艰辛,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可唯独康熙皇帝,没有任何的感受。因为这就是他普通的生活,他自己不把这些事情上殚精竭虑,恐怕日后坐在龙椅之上的,就换作他人了。

所以,他很累。这种累还不是身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他累到不敢和身边任何一个人说心里话。皇帝没朋友,的确,皇帝要是有了私交了,天下还不得乱套了。

可是任何事情,都会回归到本源。康熙皇帝能耐再大,功劳再多甚至可以青史留名,归根结底,他也是个人,他也会生老病死。而人在年老孤独的时候,也会想起曾经的那些故人,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嘛。

曾几何时,容妃是自己身边唯一能说得上话的人。因为她是汉人,因为她没儿子,更因为她心地淳朴,对于权力没有任何的想法。可惜,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她却被迫的卷入到了大阿哥和太子的权力争斗之中去。

没有心眼的容妃,一会被惠妃忽悠,一会有傻傻的听了老祖宗的话,在太庙顶撞皇帝,让其别废太子。这一切,皇帝都知道她的内心活动,但是康熙却依旧贬斥了她。因为她触犯了皇帝的威严,往大了这是欺君。她破坏了皇帝的驭人之术,他把皇帝当普通人了。

可这一切,在人之将死的时候,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因为康熙孤独呀。那一句累了,可能比千言万语,更有分量。

但如今,突然面对着坟墓, 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 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 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 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 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穆旦《冥想》)


月晓YB


自古皇帝后宫三千佳丽,无数女子都向往宫墙之内的荣华富贵,梦寐以求成为母仪天下最尊贵的女子,但是在封建时代,女子亦是政治利益交换的产物,嫁给谁,爱上谁,不能做主,也不可随心所欲。女子要时刻将母家族人的荣辱放在爱情之上,为家族的仕途官场助力加码。同样在《康熙王朝》中,贵为一国之主的康熙在容妃死的那一刻,只说了句朕累了,亦是寓意深刻,究其原因不免令人叹息。

容妃是皇帝深宫中的红颜知己,容妃一去,便无人可倾诉心事。

在年少时候,康熙皇帝与皇后赫舍里的婚姻是一桩彻头彻尾的政治联姻,为的是借助索尼与赫舍里家族的实力和势力,扳倒鳌拜维系皇权统治,巩固康熙的地位。

幸运的是,赫舍里与康熙两人琴瑟和鸣非常恩爱,不幸的是在生产时,赫舍里便撒手人寰。后来容妃进宫,康熙再次寻找到心爱的女子。

也许在很多人的眼中,天下之大莫非黄土,皇帝拥有无上权威与滔天富贵,但是无人知晓风光之后的康熙,又有多少的无可奈何与寂寞孤独。

同时贵为皇帝的康熙,心事是坚决不能随意吐露出去的,以免被有不臣之心的人利用,玩弄朝政,影响自己对于国家的统治。

《康熙王朝》中容妃像是皇帝的解语花,是走进康熙心里的人

在朝堂困顿难受的时候,找容妃倾诉,边境捷报传来亦是与容妃报喜。在深宫中,容妃成为了康熙最重要的人,是康熙的红颜知己。正因如此,在容妃死后,康熙皇帝才会说了一句“朕累了”。因为此后,康熙只能独自消化喜怒哀乐,再无容妃这个谈论心中琐事,吐露烦恼的红颜知己。

另一方面,康熙皇帝对于容妃是既爱又愧对于她。毫无心计的容妃听从太后的话,顶撞康熙不要废黜太子,亦是尽到为妃子的本分。但是康熙为了以示皇权不容侵犯将容妃打入冷宫。康熙因此存在愧疚的心理。但碍于君主的身份却不得为之。试想,谁会让心爱的女子打入冷宫,经受苦难。

综上所述

这就是康熙帝为什么在容妃死后无力地说“朕累了”。一句累了,道尽了天家无情,一句累了,道尽了深宫寂寞。可这一切,在人之将死的时候,却显得多么苍白无力。


熟史明智


容妃是电视剧《康熙王朝》中虚拟的人物,可就是这么一个虚拟的人物,在后来却被演活了,让观众对她的影响极为深刻,并青睐有加。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康熙在容妃死去的时候,说了一句“朕累了”,其实有多种含义在其中,大家在看的时候要从不同的面去分析这位皇帝的心事。

从他皇帝的身份去分析

大家都知道康熙是在很小的时候便登基为帝,成为了大清朝的君王。他在刚刚登基的时候,因为年龄太小,所以无法去驾驭一些大臣,例如那曾经不可一世的鳌拜,多次挑战他身为皇帝的权威,可是后来还是被皇帝设计给拿下了,这一路走来的康熙帝太不容易,他一面要承受不属于他这个年龄应该去承受的压力,一面还要不断的催促着自己成长,变得强大起来。后来,在皇帝的努力下,一举去除了鳌拜,奠定和巩固了他身为大清国君主的国威,然后在这一系列的基础上他又削三藩、收台湾、剿灭准葛尔丹,他为了大清做了太多太多。在很多人的眼中,皇帝是无上的权威,大多只能看到皇帝风光的一面,可又有多少人能够看到皇帝不易的一面。在剧中,容妃像是皇帝的依靠,皇帝心头上的稻草,他难受的时候喜欢找容妃聊天,他高兴的时候便喜欢找容妃报喜,容妃虽然只是他众多妃子中的一个,却是他最重要的部分,是他心中最温柔的地方,正因如此,在容妃死后,康熙皇帝说了一句“朕累了”。

从丈夫的一面去分析

康熙皇帝玄烨,虽然是大清国的君主,但也是容妃的丈夫,他也有属于自己的爱情。少年缺爱的他俨然已经将自己最为脆弱的一面展现给了容妃,而容妃在生活中也能以此对其进行鼓励和安抚。所以康熙皇帝是爱容妃的,这种爱不仅是男女之间的爱,也是一种羁绊,一种寄托,像是抑郁症病人看到自己最爱的人时就会自动痊愈一样,像口渴的人看到了一杯清凉的水一样。在电视剧中康熙皇帝曾对容妃多次抒情的谈心,而在这些谈心中,康熙皇帝的这一句台词尤为抒情:“容妃!时刻都在朕的心里,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让我算算,我们相守了27年!”

正因如此,康熙皇帝对容妃投入了很多的感情,但是碍于君主的身份,碍于是大清国君的身份也愧对了她许多,所以康熙皇帝对于容妃是又爱又愧对。

她不仅是康熙的女人,也是康熙的朋友

康熙皇帝曾经将容妃比作是他的朋友,是他的知己,这是因为康熙皇帝身为一代国君,所以心事是坚决不能够透露给外人的,这不仅涉及到皇帝的权威,也涉及到国君对于这个国家的统治力,所以一些君主往往会将心事憋在心里,不愿意和别人透露,但是他们也是人,也是感情的,心中也是有苦闷的,这个时候他们就需要有所发泄,正因如此,康熙皇帝才将容妃这个他爱的女人,作为了可以交心的朋友,可以谈论心中琐事的知己。人的一生最为难的是拥有一个知己,而最为难得的,便是自己的知己是自己的妻子。虽然在中间,康熙皇帝也曾将容妃打入过冷宫,但他的心底还是爱她的,这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因为他们不仅是朋友,还是知己。

综上所述,我分别从国君、丈夫还有知己三个层面来分析了康熙帝为什么在容妃死后说了“朕累了”。

而就是那一句“朕累了”,将一代君王的孤独,一代君王的郁闷都表现了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