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保险公司永远在招人,永远也招不够?为什么?

老万


保险公司的确总是在招人,当年干货君曾陪老妈去过一个保险公司办理业务,结果办业务的时候就被他们的一个经理看上了,问我平时有没有空,想不想来保险公司上班,不过对保险公司招人模式比较清楚的我,还是笑了笑拒绝了。

保险公司为什么一直在招人?说直白点,他们招的不是员工,而是客户,没有哪个公司是会嫌弃客户多的。

假设你作为一名新人,被招进了保险公司,由于保险这个行业属于一个纯销售的行业,保险公司不会养闲人,你只能有了业绩才会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才会有比较体面的收入。一般的人刚进一个岗位总不好什么都没干就被公司开了,面子太挂不住了,于是就会钻空心思去销售保单。

而你刚进入这个行业,对这个行业了解的比较少,还不是很清楚如何去拉客户,为了提高成功率,极大的概率会向身边的熟人下手,这就正好是保险公司所需要的效果!

比如一个陌生人想要将保险卖给你爸,你爸很大概率不会鸟他,但如果是你自己要将保险卖给你爸,你爸就不得不仔细考虑了,说不准为了帮你完成业绩,咬了牙也就买了,美名曰是为了支持儿子的事业,实际就是入了保险公司的彀了。

等到你将你身边能卖保险的人都卖完了以后,如果业务能力上去了,也好说,如果没上去,可能最后没办法就给自己买一份保险,算是完成一个业绩,到这个时候你就真的成了保险公司的客户了。

等到你自己的、你身边的人的保险都买完了以后,再卖不动保险了,你对于保险公司就没什么价值,也就可以滚蛋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保险公司的人员流动性如此之大。


EXCEL干货君


因为保险公司没有单子就没有底薪,并且还得给你要押金,我今年春天就被熟人介绍去中国人寿了,她当时说,前三个月因为新人业务不熟练会有八百底薪,但是要天天去公司报道,三个月以后就是凭保单拿提成了,没有底薪,而且培训免费,去了以后才知道被骗了,一开始说培训免费去了说要二百押金,培训完了给退,我说行,给了钱,培训完了去退押金,说办了入职有了工号才给退,入职需要500押金,要是以后不干了,销了工号五百押金就给退了,不入职不给退培训费,那行吧!给了五百押金退了培训费,入职以后告诉我没有底薪,新人也没有,这不是骗我吗?那行,我不干了,销工号吧!押金退给我吧!那也不行,天天上家里来找我让我游说我亲戚朋友买保险,我经过培训已经了解,连我自己都不想买,我才不要骗我亲戚朋友呢!最后我强烈表示不干,我要辞职销工号,结果嘞,押金迟迟不给退,大半年了啊!我一个人五百不算多,但是那么多人一个人五百加起来不少了,吃利息也不少钱了,保险就是骗子


盛开芬芳花朵的小草


我曾经在保险公司工作了三年,我用我的亲身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保险行业保障机制不健全,员工流动性大。

中国的保险公司引进了国外的管理机制和竞争方式,但是没有引进国外的保障机制,员工缺乏保障,尤其是业务人员。公司在合法的制度下晃悠员工,员工在利益的驱使下忽悠客户,致使卖保险的员工没有保障,买保险的客户得不到合适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

为什么业务人员流动性大,做业务不长久,辞职率居高不下呢?业务人员刚入司在保护期(学习期)内有极低的底薪,然后过后就没有底薪了,旱涝不保收,如果没有业绩,就没有收入,但是你的衣食住行都有开销,只能自己往里面贴钱。没有收入来源,但是生活要继续,一个月挣不到钱可以忍,两个月挣不到钱可以咬咬牙坚持下去,时间再长点熬不下去就辞职了。保险公司不需要付出多少成本,员工能为公司创造利润,公司就拿出利润的其中一部分作为员工的提成收入;员工不能为公司创造利润,公司也不给员工任何回报,所以对保险公司而言人海战术也是最好的选择。

我刚入职一个保险公司时,同一期参加培训的总共84人,第一个人走了一半,第二个月后剩百分之二十多,三个月后剩十个人左右。这样的新人培训班几乎每个月一期,但是真正留下来干够一年以上的屈指可数。那会我刚毕业不久,没有任何客户来源渠道,就是陌生拜访,三个月总共做一单,提成1600元,连基本的生活费都不够,还借了外债两千,最后为了有口饭吃,和另一个同事到一个酒店里当服务员端盘子去了,两个大学毕业生去酒店端盘子与酒店里的环境气氛也是格格不入。

二、员工是保险公司的客户,而且是优质的客户

你去面试以后,保险公司会想尽办法让你参加培训,告诉你保险行业的培训是最出名的,而且也是免费的,你经过一次这样培训可以学到好多东西,对你的人生改变也非常大,也会彻底改变你自己,如果你参加培训后感觉不合适,可以再走,对你来说什么都不损失,就只是浪费了你几天时间而已。很多人一想反正又没有一点儿损失,不行了再走,就抱着试试的态度参加培训。但是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所有的人都是他们的客户,尤其是刚入职的员工更是保险公司的准客户,经过几天的深入培训以后,让那些血与泪的事故场面摧残你的心灵,让你感觉事故无处不在,所以培训没结束很多员工已经成为了保险公司的客户,继而发展他们的家人亲戚朋友去购买保险。平常又有谁能抽出半天时间去保险公司主动了解保险产品的?少之又少。现在这些新人花十天半月来参加培训,真是求之不得,于是一个个高层轮番上阵,势必让新员工缴械投降,几天之后你会感觉到保险产品真好,特别好,恨不得给家里的所有人立即都买上保险,包括家里的那只狗!

三、金字塔型的提成模式,促使野心勃勃的人疯狂的扩展团队。

类似于直销组织模式,处在金字塔顶端的人从下面的员工处抽提成,队伍足够庞大时,顶端的人不用直接跑业务就可以拿很高的收入。所以他们美其名曰叫创业,不需要投入成本的创业,公司为你提供平台和产品,你只要好好干就可以了,即使你自己业绩不好,如果你能善于招人也会有很好的发展。所以很多员工人都在创业,很多人都在招人,你要是打算求职保险类的工作,只要在网上注册的有简历,你会每天收到好多个电话。只要下面员工人数够了,就可以升为主管。作为刚入职的员工,只要我的下面有五个员工,我就可以成为主管。大概下面有三十个人就可以成为部门经理。这对很多想带团队的人很有吸引力。所以一直在疯狂的招人,没进去之前不理解他们的激情和热情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激活了他们的激情与活力,最后才知道是还是金钱和地位。


劲松有话说


先说一下我自己的经历吧,我的高中同学兼闺中好友2015年的时候入职中国平安做业务员。2017年11月份的时候,她升主任增员人数不够多次联系我让我去给她凑人头。那个时候我的本职工作已经进入淡季,加上她几次三番的软磨硬泡,我又不想丢了她这个多年好友就答应了下来。

 我进入了平安之后就开始了无休止的培训,培训的目的无非都是让新人快速的出单。在培训课程上,老师除了教一些保险知识之外,给新人们讲的最多的就是通过保险怎么挣钱,怎么给客户做方案能够达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这些培训讲师真的是一个比一个鸡贼。

 在培训的同时,拉你进入保险公司的上线领导会不断地催你出单,如果你实在销售不出去保单,他们会要求你买自保件。说拿着你自己的保单出去销售才会更容易引起客户的信任,每招进来一个新人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招进来的新人开发成客户,保险公司的新人很多为了活下去都是先拿自己开刀,然后给再慢慢地让你自己、亲朋好友都在他们这里买保险。这时候我才发现保险公司招聘的根本不是员工,而是在招客户,保险公司开展业务用的就是人海战术,用他们的话说这叫“收割新人。”

 还有就是保险公司的升迁机制也是靠人海战术,要想升职,必须得发展多少人力,左右人力有多少业绩才能升上去。升上去才意味着拿管理津贴和高薪,所以对保险公司来说,招人是他们发展下去的必要条件,并且招的是越多越多,并且永远都招不够。

 


杨若冰


看到这个题目让我想起,大学的时候投简历,第一个收到的电话就是保险公司打来的“招人电话”,当时刚毕业没什么社会经验,就真的去面试了。

还记得那会面试的主管跟我讲了很多公司高大上的成绩,也有提到我入职以后会月入几十万,另外给了一张问卷,上面让我填家里的情况,但是我发现上面是让填写很多亲戚的信息。我就拒绝填写,之后草草面试完就离开了。

现在想起来,才知道保险公司名义上招的是员工,实际是在招客户。等于招到一个人,就相当于搞定一个家族的保险。

另外,保险公司永远在招人,似乎永远招不够的感觉,背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

一、保险公司靠业务员的关系吃饭

入职的新员工通常都是业务员,而真正挣钱的只有团队的主任、总监级别的人物,又或者保险企业。

之前我们家一个大姐进了保险公司,她们是怎么靠这位大姐开拓事业的疆土呢?

大姐一家上了保险,大姐的亲戚们也上了一圈保险,邻居也买了大姐的保险。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突破口就是大姐,然后才是大姐身边的亲朋好友。就是这样推荐着买保险,最后收益最大的是保险公司》大姐的上级》大姐本人。

所以,一家保险公司的存活在于业务员,新的业务员越多,证明潜在客户越多。

二、吃完了“人脉”生意,遇见“瓶颈”开始建团队

新员工的关系网攻破以后,这位员工该如何得到更多的收入呢?就是搭建自己的团队!

比如某保险公司,介绍新员工入团队,介绍的这个人成功了可以拿到几百块的推荐费,其实就是谢谢你推荐员工给他们。然后这个员工被纳入团队以后,开始加油开单做销售卖保险,慢慢的就形成了团队关系网。

想要升级拿高薪一定需要建团队,基本招纳4~5个人就可以建立小组了,团队的老大只负责管理,就算不去跑业务,只要小组的业绩达标他自己就可以躺赢拿奖金。

这就是保险公司为什么总是招人的原因,需要团队新血液作战,员工越多团队老大奖金越多。

三、卖保险压力大,人员流失速度快

之前有个同学在香港做友邦的保险,开始还不错,后来业务开拓完了,就回来继续在企业上班了。他和我说,卖保险是真的挣钱,但是同时压力也很大,如果做不到业绩,淘汰机会高,经常导致人员流失速度快,一旦缺人,保险公司就需要储备新员工人才。

另外,新员工辞职了,业绩就归公司经理,这就是为什么保险公司经理都那么有钱的原因了。

所以,保险公司只有不断招新人,才能更有活力和业绩。

不管最后新员工是不是能留在公司,公司都能获得巨大利益,所以笑到最后的赢家还是保险公司啊!

以上回答希望能帮到你!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焱公子


这个问题,我在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就想明白了。


我有个朋友,虽然关系不是很好,但是为了冲单,他硬生生,让我买了保险,因为,当时他说能退,我也就答应帮忙了,那时候,我也还是个穷学生,并没有什么钱,投进去也就100块钱,什么保险就不说了,以免被人打,但是后来我那个朋友自己都跑路了。


为什么讲这段故事呢,因为后来我才接触到真正的保险人员是怎么给你洗脑的!


因为后期还有一些手续,所以就有2个穿戴职业的保险人员来到我们学校,给我介绍了对保险,然而我并没有钱,他们也就此作罢,我并不是他们的菜。可怕的是,她们不给你推保险了,居然开始让你卖保险了。


那时候,赶上校招,全校都贴着XXX公司诚聘啥的海报,这俩人,问我,毕业有打算吗?我当时单纯的,我都想抽自己几巴掌,我说,还没想好,去哪家。


结果,她们掏出她们的笔记本就开始给我上课,给我讲她们的成功史。


一个年龄不大的妹子说,我学历低,以前也就做做行政的活,3000块钱,现在干了保险了以后,我一个月都是上万的工资,这都还是少的,每天出去走走,也不是很累,要是早干保险就好了,


还有个年龄稍大的姐姐说,我也干过一天赚十几万的活,但是现在看看还是保险赚的多,说完就秀出了她满脸的优越感,


我当时,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啊,嘴贱,说能带我一个吗?


她们顿时,眼睛发亮,立马加了我的微信,结果3个人吃了一顿愉快的午餐。


为什么他们对拉人比卖保险还感兴趣?


1、他们是招的不是员工,是代理。


什么是代理?


并不是什么员工,而是把东西授权给你,让你去卖,你卖出去,就有提成能拿,卖不出去,不好意思,你连个底薪都没有,可能有的保险公司有微薄的底薪。


保险行业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


新人先做外勤,也就是出去跑单子,名片上印着的是客户经理,


然后开始卖保险,也就是上面那个妹子的级别,同时,在卖保险的同时,你也开始推销自己,把自己变成活招牌,去招人,招到的人开单了,你就能分到相应的提成。


招到的人达到一定的数量,并且这些人开单了,你也就会上升一个级别,底下招到的人越多,你能分到更多的提成,就像一个金字塔,能吃香喝辣,不用干活的,永远是顶上那个人。


明白了吧?为什么两位小姐姐会眼睛发光?


这哪儿是看到了你,而是满眼的钱的发光啊!


2、招的不是人,而是资源!


很多家长死活不让不让孩子去做保险,不是没有原因的!


卖保险第一步,给你洗脑,让你觉得自己也可以,但是事实证明,你不可以,为了分到点提成,你打开通讯录,只能先从熟人,亲戚朋友。


就像我一样,虽然和那个朋友不是很熟,但是碍于所谓的友谊,就帮忙了,但是人家不这么想,在他眼里,我只不过是一个刷单的机器而已。


随便提一句,更可恶的是,过了2年,这家伙,换了一家保险公司,又找我刷单......


这样的模式,金字塔底下的人,会拉更多亲戚朋友入伙,或者是买,或者 是卖,谁知道呢?


但是人为了生存,可是什么都琢磨的,


我是破浅,专注年轻人的职场、情感,一起成长,一起吐槽!


破浅


保险公司是一个很神奇的公司,据说有一个公司一年收入几百亿,赔偿了几千万,这公司只赚不亏。

平安保险当初几十个人,一年收入几百万元,现在富可敌国。

保险公司是属业绩提成,底薪不够车票钱,刚进去的人完不成任务就自己买,有的人进去工作一年多自己买20多万元来冲业绩,老公非常不满。

因为刚进保险公司有一个熟悉过程,告诉周围朋友我在保险公司上班啦,有买保险的照顾一下,没有三年两载混不到一个脸熟。

有的人天生会做保险业务,充分利用自己和朋友资源,把保险业务做得风生水起。但是很多人放不下身段,不去迎合买方要求,业务肯定是难以为继,自己的钱买完了,亲戚六转买光了,没有买的人了,混不下去了,只有离开保险公司,自己落下的一堆保单。

保险公司除了业务骨干,大多是一波新人换旧人,因为提成诱惑太大,每年都招新人是完全必要的。


王老歪49681976


进去过的人才知道那种坑有多深,我就是其中之一。只有当了主管才有底薪和管理工资,还要下面有人,也要有业绩。招过几个所谓徒弟,带得也不错。警告他们不允许以自购方式通过转正考核,那没有真本事,无法长久生存。徒弟以家里人正需要为由,给自己老公花了近一万一年买了保险。然后,季度考核快到了,找不到客户,又给自己女儿买。勉强通过考核后二季度实在混不下去就离职了。每一个进去保险公司的人都被当成储备主管洗脑加培训。安排各种看似重要的部门负责工作给你,美其名曰升迁预热。其实是让普通员工分担了原本属于部门主管或经理的一部分管理工作。比如本人,全分公司约一千人的手机app操作指引和数据追踪是我负责,早会主持也是本人。但我就只是个五级业务员,做这些没一分钱工资的。大多保险公司差不多都一样,以各种方式说培养你,灌输你金字塔概念,让你以更上一层为目标。只要考核期没有目标业绩,业务员等级再高也是一脚踢出。本人当天早上主持早会,结果进不了系统,查询得知被公司系统清退了,尴尬不。早会随便谁临时上吧,直接走人,爷不玩儿了。其实不是零业绩,不过是零目标业绩。在职时个个还关系不错,人走茶凉没人鸟。就连平常说最器重我的直接主管一个字都没挤出来。说白了,你没业绩他也考核难达标,简单说,我不出单,他没提成和管理津贴。这种纯利益关系,注定没多少人留得下来。说是拿着执照的传销公司真不是黑他。大家上网查查某公司的员工自保率和淘汰率就明白了。去年查是自保率90%,淘汰率70%。


真我无界


资深内勤。是公司正式员工,跟公司签订合同,非劳务派遣,五险两金。我们公司世界五百强内。良心说一下保险从业人员。招聘标准:几乎无要求,要考取从业资格证。要求入职前三个月开单,保险公司叫:新契约。很多都是自己买的,拿3个月的底薪,加开单提成。退保的话,都是现金价值,都会扣一部分钱的。3个月的底薪加提成,完全不会自己赔钱,还赚了一年的保障。再就是说业务,一个几乎没有门槛的入职要求,都是靠自己本事赚钱,只要业务员别忽悠客户,所有条款,都在保险合同内,大部分人看不懂保险合同的,因为是有法律效益,所以,条款都很严谨。不懂,可以直接致电客服电话,做录音。以后万一理赔有问题,都是依据。不要说,现在电话录音只是参考,打保险官司好用。客服也是有电话录音的,都是负责任说话的。接下来,抨击一下说保险是传销的人,如果有车,拜托你们别买车险,传销啊,别买啊。保车和保人一样的,只要别在买人身保险时,隐瞒自己身体情况,正常承包的,保险公司都会理赔,除了没良心的公司,投保还是选择大公司。国有独资或者控股的保险公司,合资的不了解啊,我敢说,没有不好的保险公司,只有不好的业务员,忽悠客户,又有保障又有收益的。买保险就是买保险,投资请去银行或者理财机构,或者选择高风险的股市,基金,期货。买保险,请摆好心态,你买的是保险。保障是第一位,又想保障又想分红的,你当别人都傻,只有你聪明嘛。阐述完毕。


悦享果源860


保险公司永远都缺人,为什么呢?

答案在于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就是人海战术、大浪淘沙。


去年我有一段时间闲着无聊,跟一位在保险行业做得很好的朋友喝下午茶,她把她从入行到现在的工资单晒给我看,确实是每月都在增长,在她的团队做到六十人的时候,月收入已经突破十万元了。


而且她说他们的工作时间非常自由的,每天固定要在公司就是两个小时,只要早上8:30准时去公司打卡参会,十点后散会就可以自由活动了,业绩要求也不高,当然肯定是做得越多收入越高了。收入的最多来源是在于做团队,当你的团队人员稳定,你的收入就呈金字塔式上升了。


我看了一下这位朋友的谈吐举止打扮,虽然说不上很有学识,但也是一个淡定从容气质优雅的女子。当时我看她的工资单确实是最开始也在两万以上了,后来越来越高看上去也是很正常的发展。


当时我也有点震惊,毕竟像我们这些所谓的白领,做到很好的行业、遇到很多的公司,月入两三万已经是超级高的了,还可能每天都拼死拼活在加班。像保险公司这样休闲地谈谈业务就可以拿那么高的收入,确实看上去很吸引。


当时我也想着反正自己闲着无聊,就进去看看吧,见识一下跟自己传统行业完全不一样的工作。去到以后经历了漫长的入职培训考核之后,天天上班参会说的也是各种保险的好处用途,等到快月底的时候,你的推荐人就会跟你说,要开多少张单,做到多少业绩,最快两个月就可以转正了。还会跟你说,前几个月由于你身边的人还没知道你做保险,也不确定你能做得长久,一般都是开自己和家人的单。
听着好像是很理所当然,但是我当时没有太多可用现金,加上保险以前也买过了,所以一直不想靠自己买单来转正,那种心理就是我还没有赚到钱,怎么总叫我给钱呢?把自己的实际情况跟推荐人和其他同事说了,他们就会说,第一个月自己买是最好的,因为可以拿到最高的底薪和佣金,自己给的钱不会少于下月发工资的钱。于是跟我同期入司的好多同事都给自己买了。

后来我刚好有几个朋友要买保险,经历三个月以后我总算转正了。公司就会继续要求你参加各种的晋升培训课程,然后在课程上教你各种话术怎样把身边的亲戚朋友邀请入司加入你的团队,跟你一起赚钱。


当时我们新入职的同事都会讨论各种负面的心态,觉得看到的实际情况跟他们说的差很远。例如保险公司很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都不高,上班的时候西装革覆,下班以后脏话连天。


而且在一个团队的系统里,团队的其他人开了单系统 是会有提示的,很多做了一年以上的代理人都不是每个月有单的,基本上一个团队60个人,平均每月有二、三十人开单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且经常见到很多老员工为了维持业绩经常开自己的单。


那时候我就很仔细地观察了很多所谓团队做得好保险代理人,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征:都是家族人员强大的。很多人先把自己的兄弟姐妹、表亲、堂亲、叔伯姑嫂的单都扫了一遍。


之后 他们都会对家族的人很大方,让别人看到他们的成功,从而放充原来的工作加入保险公司,然后每人又把自己身边的人重新刷一遍。就这样重复轮回,只要你不害怕失去亲戚朋友的信任,告诉他们保险有多好有多为他们的未来着想,业绩和人力都能源源不断的。


其实换个角度,我确实也是觉得保险是刚需,当时才想着到保险公司试试的,但保险公司这样的人海战术,我实在无法认同。


第一,我认为身边人对我的信任感比赚钱更重要,我无法因为需要单冲业绩要求他们必须在我这买保险;第二,我是希望能帮助别人才去做保险的,但如果我说了一遍,亲人朋友无感,说第二遍第三遍他们还是不想买,我就会放弃了,我不想让别人觉得我做了保险以后跟他们保持关系都是为了推销。第三,我脸皮薄,很怕别人也看出了保险公司的这些真相,以后跟我说教。


而且保险公司招代理人,告诉你有底薪其实是半骗人的,那个底薪都是责任底薪,没有达到业绩就无法拿到底薪。你在小公司做份文职工作或许只有两三千块钱的工资,但现在很多公司都会帮你买社保,保险公司跟你签定的是代理人合同,意味着你只是他们的业务代理人,并不是员工,所以保险公司是没有义务给你买社保的。
每个行业确实都有能赚到钱的人,不管怎样,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以上是我在保险公司呆了大半年见尽各种职场冷暖的见解,希望能对想考察这个行业的朋友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