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宅在家,我需要一個“智能家庭餐飲助手”

開工第一週,受到疫情影響,諸多人員和應該都和我一樣宅在家辦公,而每日在思索自己那些工作的同時,又會引發一個非常切實且觸及靈魂的問題,

我今兒吃啥?

對於平時得我,大多的選擇無非是樓下食堂+美團外賣,而受到疫情的影響,外賣也吃的沒那麼放心了,這時候被迫要選擇在家做飯這種平時幾乎沒有的選項。

ok,那麼問題來了,深入的思考了下“端到端”我的需求,為了能夠滿足這每天的飲食,我發現我需要的信息和內容太多,這時候一個純好奇的想法就崩了出來,我需要一個“智能家庭餐飲助手”,這個我理解應該還沒有現成的,東西當然不是市面上的那種提供什麼菜譜啦,甚至語音告訴你下一步該做什麼這種。他需要能夠智能的回答我幾個核心的問題。

1)我吃啥?

我需要知道什麼東西適合我今天吃!

這一個問題就很有講究了,它不是一個外賣平臺或者類似買菜的那種app,而是基於我的身體情況,或者我的家庭成員的飲食和身體情況的一種定製化推薦內容,可以給我幾個選項的那種,這個時候要突出一下,應該是類似頭條這種智能化的推薦,將內容帶到我們的面前,而不是給一個平臺讓我去全部選一遍,當然你提供兩個選項,最後的決定權還是在我這邊的是沒問題的。現在這個時代,其實各種的軟件是讓人們變懶的,也正是這種讓人們變懶的產品,我覺得會更有前景,因為有些方面,可能人性本懶,因為懶代表著舒服,讓人們總去跳出舒適圈總是難於帶給人們舒適的。

2)吃多少?

我需要知道什麼東西吃多少合適!

這個其實和“我吃啥”中的內容是相輔相成的,之所以提出這個觀點是受到電商行業的一些經驗的影響,現在的電商其實缺少對於家庭用戶的預估和預判,就類似其實不知道一個家裡面有幾個人,生活習慣是什麼,而如果有了這種類似信息,當然他就可以通過智能的算法去評估什麼時候去給你推薦生活的日用品,特別是週期性高頻詞的消耗品。比如衛生紙、牙刷刷頭這種。ok,那如果有了這個評估,當然也可以知道適合我家裡人的每天飯量是多少,能夠指導我去每天買多少東西的菜量是夠的而不會造成浪費,就更不會有隔夜菜這種不健康的東西。原本這些可能只在家中父母的腦海中,現在要把它數據化到系統中,會有難度,但是卻商機無限。

3)乾淨不?

我需要知道什麼東西吃的放心!

相信受到這次疫情的影響,人們對於食品和飲食的衛生將進一步的重視,再也不是什麼“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的年代了,其實覺得能說出這話的我也上歲數了,ok,那麼我怎麼知道我吃的這個菜,從產地到我的面前這段時間它乾淨麼,需要一個可視化,可追溯,或者說類似區塊鏈養菜的這種模式,能夠對於每一個環節的衛生情況進行監控,另外要知道過程的運送途中有沒有人接觸過、碰到過,是不是疑似患者等等,核心是商品的溯源可追溯。

4)那兒拿?

我需要知道怎能讓吃的到我面前!

ok,這裡面我想了有兩種可能,

1)有他/它送給我,這個他未必是人,也可能是車,在我看來,社區內部的智能化配送將在近期內落地,據說demo版本的已經試運營了,這確實可以極大程度上降低病毒的傳播,但是也帶來了中途的變數和不可控因素。另外,智能車輛的區域內統一監控管理在我看來也會是下一步的重心。那這個“智能助手”要能幫我做到實時的追蹤和定位。

2)考慮快遞小哥和車都有風險,我自己去取,那麼問題來了,我去哪兒取,這個時候同樣是這個助手,需要告訴我去哪兒取,怎麼取,同樣取得地點,類似智慧驛站的設施也需要進一步的齊備,當然如何去建造一個智慧驛站並不在我今兒的構想當中。

5)它咋做?

我需要知道怎麼做!

這個應該是最簡單了,現在應該已經有現成的了,我就不指望這個機器人幫我做了,告訴我咋做,讓我能做就行了,當然如果加上實時視頻監控,來指導我們下一步的行動,將會更好,比如油溫、水溫的檢測等等。

剩下的,拍照、洗完,我就不指望了,自己來吧......

其實回顧想一下,這個“一站式家庭餐飲助手”的核心是每日的家庭數據,數據的壁壘很高,而其他的從底層技術實現層面並不困難應該。但是很難有一個平臺去真的把這些數據去真的整合在一起,腦洞下,以一個成熟的技術,例如CV,能夠去在各個節點進行人員的檢測,進行數據的梳理和彙總,最終形成這樣的平臺也許是可行的,但只是停留在概念設想階段。

PS:

先吐槽一下受到疫情的影響,現在出門都需要檢測體溫,而我覺得一個大哥拿著一個檢測器去對著我的頭或者胳膊一頓狂點,這並不衛生而且低效,智能化的自動檢測識別十分之重要,其實仔細思考下,這個真的能夠徹底防止疫情麼,肯定不行,但是一方面對局勢的管控,另一方面能夠提前預知一些情況也是好的吧。

另外,一年一度元宵節,受到疫情影響不能和家人團聚還是倍感傷心的,遙祝家人身體健康,,同時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