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做到“认真”?(翻转式教育系列分享30)

导读:前面咱们分享了翻转式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看完的家长都挺兴奋,觉得教育孩子这事终于有眉目了,却又觉得缺了点儿什么。

您在面对孩子时觉得缺的那么一点儿,其实就是在实践翻转式教育时所需的依据。

现在就开始跟您分享实战的部分。运用【先天优势.多元智能评量】报告,帮您看见自己的育儿模式,看见孩子的优势,边了解边调整,在家庭教育中实现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都与其他孩子不同,父母和老师都应该得到有关孩子的真实描述及规划建议,知道什么样的经历和活动适合自己家孩子的强项与不足。

父母要从了解自己开始,面对孩子,为‘理解’而教。

如何教孩子做到“认真”?(翻转式教育系列分享30)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女儿对同学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很好奇,想知道是不是同学的家长也像我一样会生气,而且会严厉地批评孩子。她在班里问了很多同学,几乎每个同学都告诉她,父母生气时多么厉害、怎么打自己,同学们描述的特生动。有的同学还说“我妈妈不懂我”。

女儿在学校和同学们聊的有关父母的事,与我听家长们聊的关于孩子的事,几乎没什么一致性可言,这可真是各说各的理儿。我是愿意尊重孩子的感受的,如果孩子觉得父母不理解他,那一定是孩子的真实感受,是因为父母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

父母们常常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殊不知,养育孩子长大成人,是一项更伟大、艰巨而且极其复杂的事业。

对于为人父母这项事业而言,您的目标是什么?希望孩子幸福快乐、成为国家栋梁、有好工作、找个好对象、生活体面、还是养儿防老……

针对目标,您的方法是什么?打骂批评、讲道理、物质交换……这样的方法通常都没得到满意的结果对吗?所以,用对了方法的家长基本都对孩子满意,反之,都在抱怨孩子的问题。

熟悉《窗边的小豆豆》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她是一个多么调皮又淘气的女孩,甚至刚上一年级就被学校劝退,换了几个学校。幸好黑柳彻子有一个理解她的妈妈,才有了她后来的长大成人。

每每聊到孩子,家长们总是喋喋不休地说着孩子的问题。把这些家长们描述的问题归纳起来大概可以分为四种:

第一种,我的孩子很聪明,就是不好好学,只要我一盯着,成绩立马就好了。(模仿型或开放型)

第二种,我的孩子学习很努力,写作业很认真,就是成绩不好。(思维是补或佳)

第三种,我是拿孩子没办法了,给他讲道理没用,跟他急更没用,油盐不进。(认知型或逆思型)

第四种,我家孩子哪都好,就是不认真,明明都会,一写就错。(视觉是补)

您认为孩子有这样的问题吗?

在以往的咨询案例中,我常常发现孩子的问题和问题孩子,往往都是家长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孩子的大脑运行模式,更不了解孩子的个体差异,通常拿惯用的方式与孩子沟通,用自己的经验衡量孩子的需求与成绩。结果导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有些没有及时解决,以至于孩子越大,亲子关系越遭糕。古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您能做到了解自己、了解孩子,也就能做到因材施教,为理解而教了。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因为“不了解”而造成的误会不知凡几。下面说几个案例供您参考。

眼明手快的妈妈,无法理解偏于顿感的孩子,和肢体动觉智能或博物学家智能是补的孩子。于是因为着急为孩子代劳了许多事,导致孩子失去了很多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到头来妈妈特别累,还总是觉得孩子笨、没能力。

认知型的爸爸,无法理解逻辑数学智能或者空间智能是优的孩子需要了解整个事情的过程和步骤的心情。于是爸爸觉得孩子事多,没必要什么事都跟孩子说得一清二楚,导致父子之间总是争执不断、闹别扭。

精神功能强的父母,无法理解精神功能补的孩子。认为孩子不自信、没目标,于是不断的给孩子提出要求,增加压力,导致孩子和爸妈都痛苦不已。

还有些家长,一提起孩子就说孩子不认真,写作业不认真,考试不认真,上课不认真,连扫个地都不认真。

通常家长对“认真”的解释是:专心、用心、不马虎、不粗心、一丝不苟、一心一意。“认真”本身就是个抽象的词,家长又用抽象的词做解释。这些解释都不够具象,孩子听了似懂非懂,理解不到位,当然也就不知道“认真做”是怎么做了。

那么,怎么解释“认真”孩子能理解呢?

首先明确目标(定向定量)、其次程序完整(演示步骤、教方法)、最后结果达标(与目标核准)。您希望孩子做事认真,就需要按认真的这三原则教孩子怎么做,而且不同类型的孩子还要用不同的方法教。

以下案例供您参考。

就说我教女儿倒牛奶这件小事吧(她是模仿兼开放型的)。我家买的是盒装牛奶,女儿每次倒牛奶,总是溅到外面,我说“你小心点!认真点倒!”我这样说有用吗?没有。

于是我反思自己,女儿的天性决定了她遇到新事物时需要有演示和范例才能理解和掌握,而我没有演示,说再多都是废话。反思后,我再看到女儿倒牛奶时,就借机给她演示了完整的过程,女儿便掌握了如何倒牛奶。

再说教孩子洗手这件小事儿。大人通常怎么教孩子?“好好洗,抹点香皂,洗干净,不然肚子疼”,从幼儿园说到上小学,孩子也没学会洗手。因为孩子就没搞清楚什么叫“好好洗”。

好好洗手是抽象的,要变成具体步骤和演示孩子才能学会。从打开水龙头开始演说,及用洗手液反复搓手的细节,再到关上水龙头用小毛巾擦手,边做边讲。这样教完,你就会看到孩子非常‘认真’地洗手了,根本不用大人在旁边指手画脚。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孩子做得好不好,不是孩子本身的问题,而是家长有没有用得当的方法教。用对了方法,孩子和家长都轻松,相比我们用嘴不停地跟孩子重复“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的抽象教育方式,这种具象的方式是一次管一生的教育。

一个男人跟他的朋友抱怨,她的妻子因为减肥天天都不好好做饭了。朋友跟他老婆说:“你老公都愁死了,天天跟我说你不好好做饭。”他老婆委屈地说:“我怎么没好好做饭呀,我每天都给他煮面,让他回家就能吃上热饭啊。”然后这个男人更委屈:“那也不能让我天天吃面啊。”于是朋友说:“那你提要求啊。”这个男人说:“我提了。”“你怎么说的?”“我就跟她说,你减肥可以,但是我不减肥,你能不能好好做饭?”

什么叫好好做饭呢,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一个成年人也无法理解这种抽象的要求,所以提要求时要具体化。这个男人需要换种说法“我每天工作挺累的,希望回到家能吃你做的饭菜,你要是不吃饭呢,就给我做一荤一素一汤,主食米饭或者馒头都可以。” 这样说出来的要求他老婆就容易实现好好做饭了。也不会产生因为不理解而造成的误会了。

如果有人说“戴老师你能不能把课再讲得好一点”,“再好一点”比较抽象,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是如果说“我希望你再多讲两个案例,声音再洪亮些,跟我们的互动再多一些”,这样的要求我更容易做到。

同样,孩子更需要得到这种具体的要求或者帮助,尤其是开放型和模仿型的孩子。

今天咱们就分享到这里,感恩您阅读学习。

分享的内容再有启发性也不能取代您的个人经验。当您愿意改变时,好的结果就会随之而来了。

书籍推荐:《蔡礼旭 家庭教育演讲录》

觉得好看,敬请点赞,与人分享,手有余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