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农村春节,不一样的年味……

本人坐标广东肇庆,老家江西中部某千年古镇农村。年前返乡陪父母过年,现将返乡见闻与大家分享。

1.小年返乡

老家的小年是农历二十四,小年与弟弟一家自驾返乡,全程760公里,主要途经乐广高速、大广高速,一路走走停停,历时16个钟才到家。江西是广东省的人口输出大省,在广东省的人口超过200万,每年春节的返乡大潮,堵车是必须的,现在很多在外打工的农民朋友也买了小车,回到老家看到各地的外地车牌就能感到浓浓的的年味。

疫情之下的农村春节,不一样的年味……

2.农历二十八当街

农历二十八是当年最后一个赶集日,在我们老家叫做的“当街”。那一天,大家都会去街上把没有买齐的年货给备齐了,当然一般长辈会去安排这些,对于我们这些长年在外工作的人来说,肯定是去街上寻找家乡的美食。每次回家,我都会去吃一回家乡的拌米粉,伴冻粉,这些都是在广东吃不到的。那时候疫情还没那么严重,并没意识到逛街的风险,后面听说菜市场有一例疑似病例,现在想想都后怕。

疫情之下的农村春节,不一样的年味……

3.农历二十九贴春联

家里一般农历二十九开始贴春联,以前读书的时候都是自己裁纸,自己写对联。老爸总说,咱家几个大学生,还要去买对联,岂不是白读书了。结婚生子后,也没这个兴趣写了,都是买好直接贴上去。弄完之后,搞卫生,洗个澡,干干净净等待过年。

疫情之下的农村春节,不一样的年味……

4.除夕团圆饭

准备除夕的团圆饭是每年这一天的头等任务,老爸已经提前拟好了菜单,按照菜单杀鸡宰鹅切菜洗菜,把所有的食材备好,晚上直接就可以开炒了。按照老家习俗,还要拿整只杀好的鹅煮熟去敬菩萨,然后才能到我们吃。吃完团圆饭,重头戏当然是看春晚咯。疫情原因,今年的春晚部分是采用录播的,片头也是临时加了防控疫情的感人片段,也是这个时候,我们才意识到疫情严重了,第二天我们还想去买多点口罩,已经没了,一个小镇的口罩居然都断货了。

疫情之下的农村春节,不一样的年味……

5.初一拜年

老家农村大年初一,村里的年轻人早早的就起来,家家户户去拜年。疫情当前,本来犹豫着要不要去拜年,结果很多人都过来拜年了,我们那里拜年讲究回拜,我们也只能一家家去回拜他们家的长辈,当时还是心存侥幸,觉得都是熟人,没有来自湖北的。

中午还去隔壁的姑姑家吃了饭,姑姑家准备初六摆酒做寿,我们还善意的提醒她,现在这个时候摆酒风险大,姑姑执意要我们参加,让我们骑虎难下。

晚上表姐回来了,她是隔壁县的,姑姑叫我们过去接她回来过年,后来又说那里封城了,不用去了,姑姑这才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

疫情之下的农村春节,不一样的年味……

6.初三返程

初二的时候,村干部挨家挨户过来宣传,不要去串门拜年,这才彻底的打消了姑姑摆寿宴的决定。各地也传来了封城封路的消息,于是我们决定提前返程。初二在家呆了一天,初三返程的时候,家里老人给备的土货塞满一车,当时嚷着说不要,回来之后开始居家隔离,现在想想应该多带点,呵呵。

疫情之下的农村春节,不一样的年味……

结语:农村消息闭塞,加上对传统习俗有坚定的执念,疫情初期,对疫情防控重视不够;后期政府宣传到位,各地农村自发封村封路轮流值守,这也体现了近些年来,农民对政府的认同感逐步变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