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湖北收到最真的寧夏情

當滿載25噸新鮮蔬菜的冷鏈車緩緩駛入黃岡市紅安縣覓兒寺鎮,車隊駕駛員於魏長舒一口氣。

“感謝您,一路辛苦了。”前來接收援助物資的當地政府工作人員,得知於魏一路吃方便麵喝白開水後,趕緊安排他到食堂用餐,於魏的疲憊一掃而空。

“看著當地群眾卸菜,我感到很開心。”於魏是一名“80後”,已有17年駕齡,這次駕駛冷鏈車向湖北運送援助物資,他沒有絲毫猶豫。

一路上,於魏把冷鏈車車廂的溫度調至4攝氏度左右,並隨時查看溫度計。其實,他駕駛的冷鏈車裝有智能自動控溫,一次調好溫度後,不需要二次調整。

“這次運輸任務不同往常,不能有半點差錯。”於魏說,運送援鄂物資是他一輩子銘記的榮耀。

在路上,家人打來電話叮嚀注意安全,親戚朋友發短信祝福。

妻子一遍遍打電話,讓於魏做好防護、穿戴整齊,及時給車輛消毒。

2月11日凌晨2時,車隊進入陝西省商洛市天竺山服務區,為了照顧一人一車的隊員,在該服務區休息了3個小時。

凌晨5時,車隊再次出發。

“現在是2月11日凌晨5時15分,大概20分鐘左右到陝西與湖北交界處,和湖北省接我們的人匯合。大家辛苦。”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副處長楊發在群裡發短信提醒。

當日傍晚,落日餘暉灑在大地上,車隊人員和護送他們的當地交警一起吃著泡麵、水果。

當天下午2時許,運輸車隊到達黃岡市。裝著大米和馬鈴薯的冷鏈物流車開往市區,載著蔬菜的車則前往紅安縣。魏建平駕駛冷鏈物流車拉的是新鮮蔬菜,他被分派到了紅安縣。

“在紅安縣舉行了簡短的交接儀式後,我和另外一輛車被當地車輛引到了杏花鄉,鄉親們都自發來卸貨。從紅安縣縣長到當地百姓,感謝的話說個不停,都說咱們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送來了最緊缺的物資。”魏建平說。

“黃岡人民可熱情了!看見我們就揮手。還有專車護送。”龍濤和顧峰是車隊裡年齡最小的組合,30歲出頭,兩人年紀相差不到1個月,雖然是第一次合作,但很快就熟絡起來。

昨天 湖北收到最真的寧夏情

馬鈴薯送到了黃岡市。

寧夏支援湖北物資車隊,橫跨寧夏、甘肅、陝西、湖北。

一路在感動中前行。

“沿途,交警、路政人員站在主要路口,保障車隊正常通行,給車隊敬禮。”於魏說。

每到一地,各地交警和路政及時交接,交警開道護航,臨時性管制交叉路口,確保車隊順利通行。

車隊進入服務區,志願者、工作人員夾道歡迎,走時夾道送行。

“途經的這幾個省,交警、路政等都很熱情負責,也很照顧大家,聽到我們是往湖北運送物資的車隊時,更是確保我們先行。”車隊駕駛員石佔彪說。

當運輸車隊到達黃岡市紅安縣,當地工作人員早早等候在物資交接處,準備好飯菜。

“跑運輸27年,這次是最讓人感動的一次。”馬忠保感嘆道。

車隊隊員路建材說:“這是最溫暖的一次物資運送。這溫暖,來自支援湖北事件本身,也來源於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所感。從固原出發,自治區政府就派了一輛警車作為領頭車一路護送車隊向湖北進發。到了各地,公安、交警、路政等部門工作人員的舉動更是讓所有人心生感動。”

“不管途經哪個地方,當地的交警和路政工作人員都嚴陣以待,為車隊保駕護航,高喊武漢加油、中國加油。”路建材說,他在那一刻才真正體會到什麼叫作大愛無疆,什麼叫作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看著運送過去的物資被卸下來,尤斌打心眼裡高興,他又是拍視頻,又是發文字,通過微信傳達著他的自豪和感動。

近24個小時的疾馳,車隊僅在福銀高速天竺山服務區休整4個小時。

一路上,車隊駕駛員的晚餐、早餐、午餐全部是方便麵。臨行前,有的駕駛員的妻子在車上悄悄裝上易存的乾糧和鹹菜,但他們沒有片刻時間“享受”。

昨天 湖北收到最真的寧夏情

交警向寧夏支援湖北物資車隊敬禮。

“跑車多年,習慣了。”王龍說,只要湖北人民能在最短時間內吃上新鮮蔬菜,這點累算不了啥。

王龍是寧夏支援湖北物資車隊領隊之一,他駕駛的冷鏈物流車運送25噸西紅柿、辣椒、芹菜等新鮮蔬菜到黃岡市紅安縣七里坪鎮。同時,還要負責7輛冷鏈車調度和安全,運輸隊安排的4個小時休息時間,他僅休息了2個小時。

2月11日清晨,當運輸車隊進入湖北境內,高速路被濃霧籠罩,部分路段能見度不足百米,防護服、護目鏡不透氣,鏡片上沾滿霧水。

“大家小心駕駛,前面有團霧,請保持車距。”33名駕駛員集中精力,相互提示的聲音在微信群裡不斷響起。

馬忠保駕駛冷鏈物流車運送的25噸辣椒、西紅柿、茭瓜、洋蔥、蓮花菜等蔬菜到紅安縣杏花鄉。行駛途中,妻子打來詢問電話,他說了一句“一切都好,放心。路上趕時間,到了再說”,就掛斷電話。

“我知道妻子等我說話,但又擔心打擾我駕車,強忍著不打電話。”馬忠保運送物資到達目的後,立即給妻子回話。

駕駛員馬偉駕駛的冷鏈物流車運輸的25噸新鮮蔬菜到達紅安縣後,才記起一路上沒有與妻兒通話。“我走時,只給妻子說了去湖北,沒有給孩子說。”

昨天 湖北收到最真的寧夏情

覓兒寺鎮群眾卸載蔬菜的身影,與賀蘭縣群眾裝載蔬菜的身影,在於魏的腦海裡不斷重疊,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場景,讓他熱淚盈眶。

“感謝寧夏人民,在我們最需要物資的時候,送來了愛心蔬菜。”七里坪鎮工作人員塗華文在視頻中幾度哽咽。

翠綠的西芹,脆嫩的辣椒,滑嫩的西紅柿,青翠的大白菜,個個色澤鮮亮。當地群眾從冷鏈車上卸下後,在院子裡按類整齊堆碼,等待分發。

2月11日下午3時,車隊經過武漢,拉運馬鈴薯的5輛運輸車到達了黃岡市物資交接處。

昨天 湖北收到最真的寧夏情

碼放整齊的蔬菜。

天氣乾燥,烈日當空,穿了4個多小時防護服的劉鵬勇等人早已汗流不止,車輛停靠好後,終於可以吃“午飯”的大家,因為防護服又悶又熱,吃的都不多。

稍作休息,對車輛消毒後,開始卸載馬鈴薯,捲起罩在最外層馬鈴薯的“棉被”,和當地30多名志願者一起,將躺在棉被上的一袋袋馬鈴薯搬到物資交接處。最後消毒、收“棉被”、關車門,駕駛員們與當地志願者配合默契。2個多小時就卸完了所有馬鈴薯,湖北當地的志願者們一遍遍地對他們說著感謝。

七里坪鎮共有10萬人,是革命老區。寧夏援助的農產品被送到疫情防控一線,送到醫院、福利院、隔離區等最需要的地方。

紅安縣地處丘陵地帶,蔬菜種植面積很少,當地群眾日常食用蔬菜從武漢調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紅安縣物資緊缺,尤其蔬菜特別缺乏。這次寧夏援助湖北的250噸蔬菜,全部運送到紅安縣,可滿足10萬人5天用量。

“感謝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雪中送炭。這次寧夏援助的蔬菜品質特別好,我們將不浪費一棵菜,把蔬菜送到養老院、隔離區,以及困難人群手中。”紅安縣副縣長王映輝動情地說。

昨天 湖北收到最真的寧夏情

感謝寧夏人民的深情厚意。

“蔬菜這麼鮮,是不是剛剛從地裡採摘的?”

“是的。我們連夜從寧夏趕來,蔬菜採摘運輸時間不超過30個小時。”

2月11日下午2時30分,寧夏向湖北省捐送的250噸新鮮蔬菜、150噸優質大米、150噸馬鈴薯準時運送到湖北省黃岡市。

寧鄂兩地相距1300多公里,承擔援助湖北物資運輸的33名駕駛員駕駛20輛冷鏈物流車,晝夜兼程,一路疾馳,歷時23個小時30分,分別安全抵達援助地。

千里馳援,情深意長。

當地群眾紛紛表達感激之情,黃岡市、紅安縣主要負責人在物資接收點迎接車隊,併為承擔此次援助物資運輸任務的駕駛員們送上了熱氣騰騰的午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