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雜誌《讀者》為何現在看的人越來越少?

言都由衷


我在八十年代初期就訂閱了《讀者》,一直是《讀者》的忠實讀者,當初從它的刋名就可以看出它要面向讀者的良苦用心,不得不說蘭州學者們的高超智慧。

它深受讀者喜愛的重要原因是,內容充實,即貼近百姓生活又放眼全球文化,讓讀者第一時間感受到了身邊的事情,又瞭解到了世界文化慨況,讀到了精品。欄目排版精細,“文苑”、“人物”、“社會”、“人生”、“生活”、“文明”、“閱讀”、“點滴”、“互動”、“藝術”等內容包羅萬象,各篇章都是精神食糧,之所以能生存到今天是因為該期刊充滿了正能量,加之刊物質量始終優質,訂閱傳遞方便快捷,和我們不知曉得運營模式,《讀者》比起同時代的刊物是成功的。

然而目前隨著國家經濟領域的突飛猛進,生活節奏的加快,網絡文化已佔主導地位,由於傳統雜誌受材料、環境、運輸、佔地、週轉時間等因素影響,大部分已經消失了。而《讀者》能夠生存至今已實屬不易,看的人越來越少非常正常。如想堅持發展下去,還需要下大力氣,希望是有的,畢竟我們是一個十四億人口的大國,有相當一些人還是喜歡看實體書的,更有一部分讀者是熱愛《讀者》的。

忠心祝願《讀者》在網絡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


作家恩出


大概是從小學開始,就看《讀者》了,當時是按年來訂閱的,每次收到寄來的新一期《讀者》,總是爭分奪秒般,儘快將它看完,看到有好的句子,還會手抄下,幾年下來,抄了厚厚的幾本筆記。

因是在農村裡,認識這本雜誌的並不多,更加不要說花錢訂閱了,而我在其中看到的小故事,文章,時不時的會分享給身邊的人,他們聽得興奮,我也說得開心。

可能與早早就看《讀者》有關,自己會比身邊的同齡人顯得過早的成熟,讀初中的時候,我就開始嘗試寫愛情小說了,記得有節課是上速寫作文,我當場寫了一篇愛情小說交了上去,寫的時候覺得沒什麼,可交上去後才覺得有點後怕,那是愛情小說啊,學校三令五申的不準學生談戀愛,而我卻明目張膽地寫起了愛情小說做為作業遞交。

後來,倒是有驚無險,我的這個小說還給老師當作範文在課堂上讀了出來,說到這,我得感謝當年的語文老師,沒有被世俗的思想所左右,還鼓勵我多創作,沒有給我當頭一擊。

後來,外出讀書,家裡裝修,弟弟沒問過我,就私自將我房間裡的那幾箱書都給拉出去作廢紙賣了,那幾箱書,正正是這些年來訂閱的《讀者》雜誌及自己抄寫的筆錄!

當年傷心了很久,可也沒辦法找回來了。

在外讀書的時候,因為外面的報攤裡有《讀者》雜誌賣,所以就沒有訂閱,但是學習忙起來的時候,往往不記得去買,有時候記得出去的時候,又遇賣完了。如此下來,倒是錯過了很多期。

後來工作了,有了電腦可以接觸到很多東西,想看的,基本上網絡上都能找到,也覺得買不買實刊也沒所謂了,想看的時候,直接在網上搜索出來就可以。

大概很多讀者所想的也是如此,所以訂閱《讀者》雜誌來看的人,也漸漸的減少了,時代在變,人們的認知跟著變,文學形式也跟隨著變化多樣,不拘一格。

不知道與我一樣,從小就看《讀者》的人,多嗎?

我是嘯三公子,一個喜歡做美食,寫武俠小說,寫美文的人。

歡迎關注我,一起嘗美食,寫江湖,領略文字的魅力吧。


嘯三公子


與《讀者》的初次相識,那時她的名字還叫《讀者文摘》。第一次看是一個同學借別人的,看完放在課桌上,我無意間翻起,一下就被她清新的文字,囊括古今中外的故事和故事裡的思想所深深的迷戀了,從此與她結下了不解之緣,伴隨著我整個學生時期。

那時每到週末,到學校大門的報亭裡買一本最新的《讀者》,心中的喜悅比吃蜜還甜,吃過中飯,迫不及待的把它塞進衣服裡來到學校外的小河邊,坐在草地上與她兩情相悅親密交流,這時是我學生時期最快樂的時光。總是先從中間的幽默短笑話開始,再翻倒第一頁的序言,一個字不願拉下,甚至喜歡的文章都可以背下來,整個下午倏忽而過,一點也感覺不到時間的流淌,多少次都忘記了食堂的晚飯,但一直樂此不疲。

那時除了語文課本,沒有見過別的什麼讀物,她完全打破了我對文章的認知,與枯燥的語文課本相比,這裡面的文章是鮮活的有生命的,有幽默,有真情,有戰爭,還有對現實的評判,她像春雨般填補著我少年思想的空白,認知的懵懂。第一次感到我與世界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那時的《讀者》幾乎每一期都仔細讀過。

後來工作了,漸漸的遠離了她,但每次路過報亭,還是買一本。

信息技術的發展,紙質媒體的衰落已是必然,但我還是祝福《讀者》,感謝《讀者》那時給予我的不可或缺的營養。


米蟲小秋


八四年就開始買,那是叫讀者文摘,每期都買,一年一年裝訂成冊,以前沒有的也在舊書市場淘到了。

那時,每買到一期,都不捨的一下看完,一頁一頁,一點一點,能看好幾遍。就這樣持續了二十年,直到後來每月二期,多了就不珍惜了。就漸漸不買了。


梨亦落


為什麼分時代,因為多媒體替代紙媒是勢在必然。有手機可以視頻,你還願寫封信等上個來回嗎?我記得寫信,就是寄在本縣其它鄉鎮,也得兩三天到達,長則超出一星期。我深刻記得,我哥帶著女朋友(那時剛剛興這叫法)從鄰鎮回家帶休假,結果一進門,我母親不在家,差點鬧誤會,哥說怕有誤,一星期前就寫信告知家裡,沒想到人回了家而信未到。紙媒,它是固定有限勢態,就是在城市也得去郵刊亭才能得到,而手機是隨身物,且是無限量勢態,隨時隨地都可瀏覽,查字搜人找名篇,不論古今和中外。我恨我想看書時沒趕上好時代,不過現在算是搭上了末班車了!


愛詩草民之一


幾年前,我曾經去過《讀者》總部,曾經這也是一個城市的名片。當年最火的雜誌,也就是《讀者》。

我還得自己小時候,一有最新的《讀者》,就會從頭到尾讀個不停。

但現在,基本上不怎麼看。而且,周圍看的人不多了。原因有三:

01

各類信息入口太多,不止《讀者》這一個

我們現在所能接觸到信息的方式,除了文章、雜誌以外,很有各類新聞客戶端、微信公眾號、各類APP渠道。

每一種方式,都可以給你提供資訊和知識。而《讀者》只是這所有方式裡的一員而已。

像百度,原來這麼大流量的入口,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都流量下滑,更何況雜誌呢。

02

人們對於知識的品位發生了變化

以前《讀者》上有很多故事,能夠滿足人們半知識、半娛樂的需求。

但在這個時代,社會科技發展如此迅速,人們喜歡更實用的、能解決問題的內容。而傳統《讀者》的文章風格,受眾群體越來越小。

比如像我,是一個非常功利性的、實用的閱讀主義者,我重點關注一份知識對我有沒有幫助,能不能解決我的問題。

如果不能,那我肯定不會去看,因為我認為這種投入是沒有意義的。

而我相信,和我有相同觀點的人,一定不在少數。所以,傳統讀者的內容和題材,可能無法滿足像我們這些人類的需求。

03

現在,看雜誌的人越來越少

在以前沒有電腦,沒有手機,人們可能還有很多時間去看書、看雜誌。但現在人們一下班,就會拿出手機,刷刷劇,看看綜藝節目,玩玩遊戲。
連看書的人都不多了,看書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相對來講,看《讀者》的人也會越來越少,但不管怎麼說《讀者》依然在我的閱讀記憶裡,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是千城,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
歡迎【關注】我,一起拼命努力,實現加速崛起!

在下千城


曾經的《讀者》雜誌是如此的輝煌,在紙媒時代是一個不可逾越的標杆。而今,看的人越來越少,我個人分析有以下兩點原因:

1.既沒有留住老讀者的“利器”,也沒有吸引新讀者的“法寶”。

《讀者》創刊於1981年。在那樣一個時代,手機沒有,網絡沒有,電視劇都少的可憐,書籍無論是種類、發行量都少之甚少,價格更是令人望而卻步。而《讀者》、《青年文摘》等雜誌,成了我們廣大學生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感知世界的一扇窗戶。尤其是《讀者》,其封面清新簡約大方,使人賞心悅目。內容與形式方面也能與時俱進,喜聞樂見。有些故事哲理性很強,發人深省。我們當時有不少人的作文也借鑑了《讀者》的風格。特別是當中有不少外國文學作品,當時很難遇到,讓人耳目一新。而價格低於窮學生來說,相對便宜一點。

現如今當年最忠實的那批讀者已經長大成熟。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品味與價值觀也改變了。 而《讀者》的結構、作品風格相對沒變,時間長了產生審美疲勞。期刊越變越薄,味道越來越淡。內容主題高度雷同,讀得多了,缺乏新意。表面上看是有深度,但深度挖掘覺得膚淺而蒼白。已經無法滿足深層次閱讀的需求。



2.紙媒的沒落,互聯網和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人們的閱讀方式。

現在,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手機,平板,kindle等多種電子產品入侵我們的生活,我們的閱讀方式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出現了APP閱讀,公眾號閱讀,甚至聽書這種新興起的“閱讀方式”,越來越受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讀者的青睞。真是“一機在手,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媒體以高時效,碎片化,病毒式的傳播方式,讓受眾可以隨時隨地地獲取各種各樣的信息。以前通過一兩本雜誌瞭解世界,增加知識的時代已經終結。同樣的信息,讀者可以通過網絡免費獲得,期刊必然失去它存在的意義。



另外,我認為還有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曾經作為城市文化標誌的報刊亭的消失,使期刊雜誌失去展示的平臺和載體。沒有了報刊亭,雜誌報紙不再觸手可及。






美萌兔媽


不請自來

我認為主要有三點


1、自身質量下降

2、同行業競爭壓力變大

3、手機時代的到來減少了紙質刊物的閱讀

4、人的需求變了


《讀者》十多年了,最大的感覺就是,《讀者》沒以前好看了。

以前看《讀者》總會領悟到一些東西,雖然不會很快就體現出來,但確實會影響以後的生活。現在讀《讀者》,看了中間的笑話後,剩下的有時間就看,沒時間就不看了,以前是從頭到尾一篇不落全都看完。可能是《讀者》變了,也可能是我變了。

而且,和《讀者》類似的書籍太多了,《格言》等後起之秀大有超越之勢。人們選擇多了,也不一定就非得看《讀者》了。

現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短視頻、直播、流量明星才是大家所樂於接受的,為人們所追捧的。一個會唱、跳、rap、籃球的人都能火,人們還有心情靜下心來看紙質書刊嗎?

現在這個快節奏的生活也不允許人們像以前那樣慢慢的品一篇精品文章,人們要的是直觀淺顯的視覺聽覺刺激。

最後,感謝《讀者》這麼多年的陪伴

讀者第一期封面


驢遊季


讀者應該是早就完成了它的整體產業上的一個轉型。現在都5g時代了,《讀者》是一個大型的文化產業集團,是非常成功的。

當年讀者叫《讀者文摘》。和美國的《讀者文摘》發生了版權衝突。經過美國人的投訴,最終得改名叫讀者。當年刊物更名的時候呢,我們還是積極的參與者。我不僅是讀者的長期的讀者,同時呢也是《讀者》的供稿者。也有部分作品被《讀者》選載。

這麼快的,一轉眼,街頭上的報攤兒都不賣報刊了。

現在沒有了讀者,什麼原因呢?這個人原因的是人所供職的,大家都在手機上看東西,而且閱讀量也是非常大。

閱讀形式的轉變呢,給傳統媒體的衝擊是巨大的。

《新京報》還有大量的一些紙媒都在做直播,說明了什麼?大家都在轉型誰轉得快呢誰就是最大的贏家轉慢了你就要死掉。《飛碟探索》消失了。原因也特別簡單,不會轉型,老氣橫秋,咋轉呢?說實在的,這還是人的因素。

市場變了,你管理者不便,那你怎麼能跟著市場走呢?市場自然而然的教你拋下車。

讀者產業集團呢,不僅在甘肅省非常有名,在全國也非常有名,這些勵志的文字的市場還是巨大的。賈若的系列叢書呢,在高中生初中生的市場非常大。都不用創新了,把這幾十年積累下來的文字啊,反反覆覆的梳理,反反覆覆的出版,就夠活了。比如說這些文字呢,在網上有償閱讀,也會創造出巨大的經濟效益。

大量的知識產品積累到今天這樣一種程度,拿什麼跟《讀者》比也比不了。

誰說我們不用為他擔心!



東北向前


應該說《讀者》就是最早的今日頭條。

《讀者》,“中國期刊第一品牌”。

因為是文摘雜誌,所以什麼都有。所以大受歡迎,每出一期,讀者爭相搶購。

但網絡出現以後,什麼都有的網站太多,拿個手機,天下大事、奇聞異事、歷史現實、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生活知識、網紅熱點……無奇不有,信息鋪天蓋地。

網站和紙質刊物相比,不僅信息爆炸,而且速度神奇,不用編輯出版週期,而是隨時發佈,還可以機器分析計算,揀你喜歡的推送。

另外,視頻、聲頻,要什麼有什麼,不再只是文字、圖片。

還有,可以及時互動,實現社交型閱讀。

但我還是對《讀者》這類雜誌抱樂觀的態度,因為網絡閱讀和紙質閱讀不一樣,而且不可互相取代。

拿一本書、一本雜誌在手裡閱讀的感覺和上網、看手機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