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你在茂密的森林裡,別迷失了方向

時間以同樣的方式流經每個人,而每個人卻以不同的方式度過時間。

——川端康成

2020年一開始,就以一種措手不及的方式考驗著我們每一個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們都被迫困在家裡,每天面對著撲面而來的疫情新聞,確診和死亡數目的增多,讓我們焦慮,恐慌......

我們為白衣天使和無私的“逆行者”點讚歌頌;為吃野味,不作為的罪人憤慨怒罵;為不幸病逝和無辜犧牲的英雄悲痛惋惜;除了無奈,我們好像什麼也做不了,只能乖乖聽話,呆在家裡哪也不敢去......

可是每天關心誰是英雄,誰是罪人,又能改變什麼呢?只會讓我們更加焦慮,更加恐慌,浪費時間去做那些無法改變現狀的事情,不如把時間用於沉澱自己,比如安靜下來,讀一本好書,在書中尋找心靈的滋養,讓生命悅動起來,今天跟大家分享最近閱讀的一本小說,來自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願你在茂密的森林裡,別迷失了方向

有人說這是一部悽美的愛情故事,有人說這是一部個人的成長小說,於我而言,這更像是一本教會我們如何更好地與這個世界相處的哲理書。

小說中不同的角色,選擇不同的生命活法,我們總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讓我們更加審視當下的生活,思考如何更好地與這個世界相處。

永澤: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乾的勾當。

書中塑造的這個角色,用我們現代人的話說就是純色渣男,但他身邊從來不缺女人,儘管有溫柔嫻靜的女友初美,卻從來不放棄到處尋花問柳,儘管他也覺得和素不相識的女孩睡覺,睡得再多也是徒勞無益,只落得疲憊不堪、自我生厭,可是他仍然無法拒絕這樣的行為,他的理由是,在周圍充滿可能性的時候,對其視而不見是非常困難的事。

家境優渥,才華橫溢的他,同女孩子睡覺就如囊中取物,於他而言,性不過是作為生理排遣的方式罷了,他不敢對女友初美付出真心,他也覺得自己不配擁有這樣的完美戀人。他無法阻止自己的渣男行為,初美最終自殺,可以說間接就是永澤造成的。

可就是這樣不折不扣的渣男,身上卻也有很多令人歎服的閃光點。

努力好學

他努力起來讓人望塵莫及,他好學,勤奮,儘管家境優渥,他依然懂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是要靠自己努力得來的。在職業確定之後,其他人只顧慶幸時,他已經開始學習西班牙語,並說:“我要在春天到來之前完全掌握西班牙語。英語、德語和法語早已會了,意大利語也基本可以。如果不努力,這樣能得到嗎?”

誠實上進

他最大的美德就是誠實,他從來不撒謊,從不文過飾非,也不隱瞞於己不利的情況;他對朋友仗義,他因讀書和渡邊成為朋友,只要渡邊有難,他都會第一時間幫他擺平;在他面前好像所有困難的事情,都變得不值一提,那是因為他從來不向困難低頭,從來不同情自己。他對渡邊說:

“祝你幸福。困難不會少,但你這人也固執的可以,我想總會成功的,給你個忠告可以麼?——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的勾當!”

永澤就是這樣矛盾又極端的人物,他既具有令人讚歎的高貴精神,又是一個無可救藥的世間俗物。他可以春風得意地率領眾人長驅直進,而那顆心同時又在陰暗的泥沼裡孤獨的掙扎。

他也揹負著他的十字架匍匐在人生的旅途中。而這何嘗不是我們生活中很多人的真實寫照,在感情裡不敢付出真心,於是選擇頹喪於混亂的感情中,把感情當兒戲,卻又在自我的修煉中尋找其他的滿足感,或事業,或友情,這也只不過是他們與這個世界相處的一種方式罷了!

《挪威的森林》|願你在茂密的森林裡,別迷失了方向

綠子:人生就是餅乾罐

小說中的綠子,是一個充滿活力,個性隨心的女孩子,她真實,不做作。儘管生活不盡如人意,早年喪母,父親也不關心自己,可這一切並沒有讓她意志消沉。

在她那可愛的外表下,更有一顆堅強的心,在父親生病住院期間,她一邊上課,一邊照顧病人,可謂連軸轉,當來探望的親戚冷嘲熱諷地說她吃飯胃口好的時候,她知道,只有自己照顧好了,才能更好地照顧家人,而那些說風涼話的親戚一個也指望不上,所以她還是把飯吃得一口不剩,把父親照顧好的同時,還抽時間同自己喜歡的渡邊幽會。

在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這或許就是綠子的真實寫照吧。世間大小道理一大堆,但大多都是將同一個道理以不同的話說出來罷了。她說,人生就是餅乾罐。

“餅乾罐不是裝有各種各樣的餅乾,喜歡的和不大喜歡的都在裡面嗎?如果先一個勁兒挑你喜歡的吃,那麼剩下的就全是不大喜歡的,每次遇到麻煩我就總這樣想:先把這個應付過去,往下就好辦了,人生就是餅乾罐。”

面對不幸和困難,她總會找到積極的出口,讓自己的不良情緒得到釋放,她真正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楊絳先生說:我們曾多麼熱烈地渴望得到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發現快樂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挪威的森林》|願你在茂密的森林裡,別迷失了方向

直子:凝望深淵的人,深淵也在凝望你。

對待世界的方式,有人選擇積極向上,也總有人無法逃脫命運的沉淪,於是選擇了另一種存在的方式,死。

文中有段話這樣寫道:

木月的死,“我”與直子之間有了無法言說的牽扯,而“我”也在木月的死中悟到: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渡邊讓直子雙肩放鬆,不要拘板地看待問題,直子這樣回覆他:

“肩膀放鬆,身體變輕,這我也知道。可是從你口裡說出來,卻半點用也沒有啊!要是我現在就把肩膀放鬆,會一下子土崩瓦解的。以前我是這樣活過來的,往後也只能這樣活下去。一旦放鬆,就無可挽回了。我就會分崩離析,被一片片吹散到什麼地方去...”

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說的也是這樣的道理:你相信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最後就會變成什麼樣。

很多時候,人們內心的想法會驅動我們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努力把自己塑造成外界認可的樣子。可是他們忘了太過執著於某些事情,會讓他們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人性就是這麼脆弱,很多抑鬱症患者跟直子,木月他們一樣,他們高潔,孤立,在自己的世界裡堅守自己的原則,他們不允許自己卑劣,無法向世俗低頭,在現實與自我的虛幻中掙扎,因為無法說服自己,無法與這個世界和解,最終一步步走向深淵。

而大多數的我們其實都是像永澤一樣,允許自己卑劣,允許自己懶惰,允許自己的不完美,我們一邊階段性混吃等死,一邊持續性躊躇滿志,所以我們與這個並不完美的世界和解了,同時也放過了自己。

《挪威的森林》|願你在茂密的森林裡,別迷失了方向

渡邊:哪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綠子曾經形容過渡邊:

“你總是蜷縮在你自己的世界裡,而我卻一個勁的咚咚敲門,一個勁兒叫你。於是你悄悄抬下眼皮,又即刻恢復原狀。”

“哪裡有人會喜歡孤獨,不過是不亂交朋友罷了,那樣只會落得失望。”

渡邊性格怪異,朋友也不多。之所以會和木月、直子這樣消極性格的人成為很好的朋友,大概他身上也透露著跟他們相同的憂鬱氣質;而他也能跟永澤、綠子這些積極性格的人成為朋友,說明他在自己的內心找到了彼此的平衡點,找到了與外部世界的某種連接,所以他可以活得更加坦然。

永澤說,渡邊總是有個地方保持清醒,並且有一種飢渴感。

木月的死,讓他領悟到了:“死並非生的對立面,死潛伏在我們的生之中。”而直子的死讓他明白了:無論熟知怎樣的哲理,也無以消除所愛之人的死帶來的悲哀。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從這片悲哀中掙脫出來,並從中領悟某種哲理。他選擇遠行的方式為自己療傷,儘管療愈效果不佳,也算是用盡全力努力生活。

就感情而言,他痴情於直子,卻也深深被綠子吸引,就像玲子所說的:

這並非什麼罪過,只不過是大千世界裡司空見慣之事。在風和日麗的天氣裡盪舟於美麗的湖面,我們會既覺得藍天迷人,又深感湖水多嬌。不必那麼苦惱,縱令聽其然,世事的長河也還要流往其應流的方向,而即使再竭盡人力,該受傷害的人也無由倖免。所謂人生便是如此。

願你有軟肋也有鎧甲,在茂密的森林裡,永遠不會迷失方向。

《挪威的森林》|願你在茂密的森林裡,別迷失了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