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部環境和變法徹底的角度,分析為何秦國能屌絲逆襲,久盛不衰

導言:戰國時代,為何只有秦國能夠屌絲逆襲,並且久盛不衰?從外部環境和變法徹底的角度分析,變法徹底,奮六世之餘烈

春秋戰國時代是利益紛爭非常複雜的時代,在這樣的一個年代裡,各個國家之間的強弱狀態都是不確定的,有崛起就會衰弱,有弱肉就會有強食,所以各大國家之間才會攻伐不斷,才會產生非常多的戰爭。

但我們如果詳細地研究戰國曆史,你就會發現在整個戰國時代,真正強盛起來的國家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秦國自己,並且它的強盛與魏國和趙國不同,魏國和趙國等等的諸侯國都是比較有底蘊和實力的國家,雖然它們是三家分晉之後才形成的新型諸侯國,但曾經同屬晉國的時候,它們也是掌握著晉國的大權,只不過後來獨立了而已。

從外部環境和變法徹底的角度,分析為何秦國能屌絲逆襲,久盛不衰

這些國家都有著基礎和實力,能夠讓它們在戰國時代站穩腳跟,可是秦國在戰國時代初期時,其實非常弱小的國家,不僅在土地面積上與其它國家差距很大,在綜合實力方面它也不能夠與其它的國家相提並論。

秦國在逆境中崛起,扮演屌絲逆襲的角色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國家,卻在逆境中崛起,扮演了屌絲逆襲的角色,領先了同樣與它一樣實力弱小的國家而強大了起來,就比如說燕國、韓國等。戰國初期的時候,燕國和韓國都和秦國一樣實力弱小,燕國為了生存和發展不得不依附於當時的霸主國魏國。

而韓國作為一個新興的國家,只能夠緊握住自己國內的一些生存資源,同樣也在各大諸侯大國的夾縫當中尋求生存,這就是一個非常值得人們深思的現象了;在戰國時代與秦國有著同樣境遇的國家不在少數,而秦國又不是本身就非常強大的國家,可為什麼只有秦國自己崛起了而且還久盛不衰呢?本篇文章著重分析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秦國能夠登臨巔峰俯視眾生?

秦國受外部環境干擾相對較少

這第一個原因我們先從外部環境來進行分析一下;事實上,我們可以說當時秦國的運氣是非常好的,它雖然受著魏國和趙國的制約,但那時,魏國是整個中原地區最為強盛的國家,其所吸引的目光是最多的,同樣它的行為和動作是中原地區的一個導向,簡單點來講就是整個中原地區的國家,都要圍繞著魏國的行動而進行著應對。

從外部環境和變法徹底的角度,分析為何秦國能屌絲逆襲,久盛不衰

同時,與秦國一樣弱小的國家不止一個,各大諸侯國都沒有對秦國投入太多的精力,唯一對其虎視眈眈的大國就是魏國了,但當秦國選擇進行商鞅變法的時候,魏國正在遭受著國內巨大的轉變。

  • 孫臏與龐涓的個人恩怨導致齊魏戰爭,魏國跌落霸主地位

那個時候因為孫臏和龐涓兩個人的恩怨,引起了魏國和齊國兩個國家的恩怨,孫臏在回到齊國之後成為了齊國的軍師,為了給自己復仇,也為了能讓齊國崛起,秦國與魏國之間的戰爭便爆發了起來,可是龐涓在對戰孫臏的時候還是弱了一籌,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兩次重大的失敗經歷之後,魏國從超級大國的地位上跌落了下來便無暇它顧。

魏國遭受了這樣的失敗,中原地區的格局就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以至於各個大諸侯國都在對這樣的一個局勢的變化進行著策略上的應對,在戰爭方面所付出的心思就少之又少了,繼而也就沒有將注意力轉移到秦國要進行的變法上面。

  • 相對良好的外部環境,讓秦國成功地進行商鞅變法,富國強兵

所以,其實在秦國實施變法的時候,是擁有著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的,沒有了魏國對於它的壓制,也沒有與中原地區其它的諸侯國之間爆發戰爭,其發展的過程是循序漸進並且一帆風順的。當然,我們指的這個沒有困難,並不是說它的內部因素,而是指的當時的外部環境,有了這樣的外部環境,秦國就可以將其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國內的政治、社會、經濟、軍事改革上面,就這樣有條不紊地進行了多年的變法。

從外部環境和變法徹底的角度,分析為何秦國能屌絲逆襲,久盛不衰

商鞅變法讓秦國的綜合國力穩步提升,整個國家內部的發展也變得安穩起來,此時的秦國富國強兵;而這個時候,山東六國才陡然發現,原本那個最為弱小的西部邊陲國家已經擁有了與它們爭霸的實力,可是這個時候它們已經沒有絕對的實力將其吞併了。

  • 群雄逐鹿,各方保持均衡,秦國迎來第二個發展黃金期,成為諸侯大國

在這個時候,中原地區迎來了第二個發展階段,也就是群雄逐鹿、諸侯並起的階段,各大諸侯國之間的實力比較均衡,都在努力的維持著一種發展上面的相對平衡,沒有哪一個國家願意去打破這種平衡,因為沒有任何的一個國家擁有著單獨對抗多個國家的實力。

所以在這樣的一個階段裡,秦國又迎來了第二個發展的黃金階段,成為了真正的諸侯大國,也就在中原地區有了更多的話語權,經濟上面的快速發展也讓它在與山東六國的各大諸侯國的往來當中有了更多的底氣。同時,外部局勢相對安穩的平衡也讓它能夠繼續的擁有安定發展的外部環境。

所以,當時秦國能夠安穩地去進行變法,也是有一部分運氣在裡面的,它沒有受到外部環境的過多侵擾,沒有受到其它國家的過分壓制,沒有吸引各大諸侯國虎視眈眈的目光,直到它強盛起來之後才大出天下;到了那個時候,已經沒有任何的一個國家能夠將其消滅了;所以說秦國能夠強盛起來,與它選擇進行變法的時機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

商鞅的變法最徹底,使秦國發展煥然一新

第二個原因就是該變法的徹底性;雖然在戰國時期,各大諸侯國之間都進行過變法,可是隻有秦國的變法是相對徹底而完美的,就說韓國的申不害變法,它雖然與秦國的商鞅變法在形式上比較的類似,屬於法家變法,但卻不是一個徹底的法治變法,後來很多的歷史學家將其歸結為“術治”變法。

從外部環境和變法徹底的角度,分析為何秦國能屌絲逆襲,久盛不衰

  • 韓國申不害“術治”變法,不徹底

就是因為申不害對法令的理解上面出現了偏差,讓法令成為了平民百姓或者是國家臣子們去揣摩君主心思的一種權謀工具,而不是一個真正能夠約束人民群眾行為的一種規範;所以韓國的變法一定是不徹底的,這也就導致了後來的韓國並不能夠有條不紊的進行發展,反而是在國內籠罩著一層陰謀權術之風,整個韓國上下,哪怕是大名鼎鼎的韓非都不能夠逃脫這個怪圈,試問這樣的韓國又怎麼可能在亂世當中崛起呢?

  • 燕國變法是在王道基礎上的變法,不徹底

再說燕國,它的燕昭王變法確實在一定的時間段內,給燕國帶去了巨大的利益,燕國國力強大,樂毅領導五國伐齊,差點滅掉齊國;但這樣的變法同樣沒能夠觸及最深的政治制度,它是建立在王道基礎之上進行的一種變法,與秦國拋棄了原先就有的政治制度實行法治的方式不同。

燕國變法只不過是改善了一些王道政治上的國家發展形式,比如說對待奴隸的方式和態度上面、對待國家貴族的行為或者改進軍事訓練,建立強大軍隊等,只是改良了一些政治的走向卻沒有觸及到影響燕國最深的王道政治制度,這就是燕國最終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從外部環境和變法徹底的角度,分析為何秦國能屌絲逆襲,久盛不衰

因為在燕國發展道路上,所受到的最大的制約就是它的制度,或者說燕國之所以會有種種的發展弊端,就是因為它的發展建立在王道的制度之上。因此,王道的政治制度不進行徹底改善,永遠都是治標不治本的。

  •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變法只是徹底的軍事變法

再者,還有趙國,趙國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變法之後,成為了唯一能夠在軍事方面與秦國相提並論的國家,即使取得這樣的成就,其變法意義深遠而且非常具有實際效果,我們也不能夠忽略它致命的弊端,那就是這只是一個徹底的軍事變法,卻沒能夠觸及到趙國的行政和經濟。

試問一下,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前提依靠著什麼呢?除了軍隊作戰實力之外,還有的就是它的行政制度的管理,它朝堂的實力走向,國家基本政策的支持,以及在經濟方面的巨大財力支撐,沒有國家在政策上面的支持,沒有財力物力的支援,哪怕是一個軍隊的作戰實力再強大又有什麼作用呢?


從外部環境和變法徹底的角度,分析為何秦國能屌絲逆襲,久盛不衰

這個國家的發展永遠都是頭重腳輕的,只傾向於一種方面的崛起,根本就沒有辦法帶動整個國家發展的循環,反而會讓這個國家的發展變得越來越畸形,過分的倚仗軍事實力的發展最終只能夠拖垮一個國家其它方面的發展,這就是為什麼秦國能夠在經受失敗之後幾乎不經歷喘息的階段,就能夠發動更大規模的戰爭,而趙國卻在經歷了幾次失敗之後,就再也爬不起來的原因。

因為趙國沒有國內經濟實力上的支持,也沒有安穩發展的朝堂局勢的支持,更沒有強大的後勤物資支持,它有的只是士兵們的作戰實力的提高;所以說,變法進行的徹底與否是決定最終成果的至關重要的因素,一個並不徹底的變法,一個並不能夠進行良性循環的發展形勢,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產生越來越大的漏洞,它所體現出來的那種強盛只不過是曇花一現。

秦國奮六世之餘烈,最終保持久盛不衰

秦國強大起來後,能夠一直保持大國水準,除了上述幾個原因外,還與秦國君主有關, 秦國曆代的國君都具有雄才大略,無論是秦孝公也好,還是秦惠文王、秦昭襄王或者後來的秦始皇,這些君主都是一代明君,都有這大智慧,而哪怕秦國經歷的一些比較平庸的君主也未曾驚起什麼波瀾,因為一來這些君主在位的時間都比較短,比如秦孝文王在位三天,秦莊襄王也只在位三年的時間。

從外部環境和變法徹底的角度,分析為何秦國能屌絲逆襲,久盛不衰

二來,這些君主的只是比較平庸,也並不是什麼昏庸無能的君主,而且在他們在位的時候,還有呂不韋這樣比較有才幹的能臣從旁輔佐,所以未曾對秦國的發展造成什麼巨大的影響;也可以說,秦國之所以能夠久盛不衰,奮六世之餘烈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除了秦國之外,其它的國家則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就比如在戰國初期的魏國,在魏文侯和魏武侯之後就再難找到比較開明、比較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了,更有甚者像魏惠王那樣平庸的君主,他身邊也沒有能人異士的輔佐,唯一的一個龐涓還是心思比較狹小的人,又在後來與孫臏的戰爭當中慘死,這讓魏惠王更加的無人可用,這樣一個才幹平庸甚至有一點昏庸的君主在位五十一年之久,可謂是長到窒息的。

這樣一個國君,它對魏國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而在它的影響之下,魏國也漸漸地衰敗了下去,不僅僅是形成了一種在用人方面的嚴寬內忌之風,在各個方面的發展之上也是停滯不前,所以魏國才會有了最終衰敗的景象出現。

筆者認為,秦國之所以久盛不衰,與其強大的法律制度保障是分不開的,也就是秦國採取的變法方式是對的,秦國所採取的法治變法是後來它實行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的雛形,鞏固君主的權力、革除貴族的發展對於君主權力的制約,集中整個國家的權力到君主手上,這其實是後來郡縣制度的一個基礎,不再分封諸侯,也不再分散國家權力,這其實是一種社會性質的變遷,而這種社會性質變遷的體現只有在商鞅變法當中有,在其它國家的變法當中都未曾體現過,所以秦國選擇了法治變法也是它能成功的一大原因。

從外部環境和變法徹底的角度,分析為何秦國能屌絲逆襲,久盛不衰

綜述

筆者認為,秦國之所以能夠強盛起來是必然,也是偶然,它選擇了在恰當的時機進行合適的變法,又有著遇到安定的外部局勢的運氣,同時它在變法方面又是非常的徹底和完善;再者,帶領秦國進行發展的君主又比較的開明,多數君主都具有雄才大略,所以最終秦國才能夠在亂世當中崛起。

秦國能夠從戰國時代最為弱小的國家之一,一躍成為戰國時代最為強盛的國家,並且在戰國後期進行合縱連橫,遠交近攻的統一戰爭,最後統一天下,成為封建時代的創造者,成為延續了2000多年的中央集權君主制度的創造者。這樣的一個王朝,很多的歷史學家將其作為是中國歷史的正統起源,事實上,也確實是這樣的,自秦朝之後,封建統治和君主集權制深入人心,中國的發展才有了最穩定的發展方式;歷史文化才有了傳承的模式。

雖然這個朝代並不是非常的持久,但它作為一個時代的開創者,對於中華文明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由它開始的歷史是我們每一個華夏兒女都必須要銘記的。在歷史的長河當中,無數的王朝興起又衰落,即使到了今天,哪怕是無情的草木在紛紛揚揚的白雪當中也總有那麼一片片的迎風挺立酷似它們的祖先,而我們生而為人,更是不能忘記我們的歷史,也不能忘記那作為起源的王朝,或許這就是歷史給予我們最深刻的思考。

參考文獻:《戰國策》、《史記》、《資治通鑑》、《漢書》、《呂氏春秋》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