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臨終前,為何規定“非劉氏不得稱王”?

史事春秋


其一,是因為劉邦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列國是如何把周王朝架空的。

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伐紂成功以後,基本上控制了商朝原來的統治地區,又征服了四周的許多小國。但是這是他面對的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如何管理這些土地,他採用“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政策,把他的同姓宗親和功臣謀士分封各地,建立諸侯國。眾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眾諸侯有為周天子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的義務。因此一個個諸侯國成為對一方土地進行統治的據點,當時它們對周王室也起到拱衛的作用。由於當時的交通信息不暢,一開始的時候,眾諸侯國的確對周王朝忠心耿耿,但隨著時間的更替,各諸侯國主的野心便不斷增加,開始出現大國蠶食吞併小國的情況。而這種時候,天子對他們沒有任何辦法。

其二,劉邦本人對秦王嬴政是非常崇拜的,他也想延續秦朝的制度,建立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但是他總結了秦朝的失敗以後,發現這樣的做法雖然很快,但是會因此社會動盪,因此,他選擇了延續周王朝的制度,通過周王朝的制度逐漸過渡至秦朝制度,因此便開始了分封。

其三,劉邦在打天下的時候,為了能夠更好的團結各方力量,便分封了以漢王為中心的眾諸侯王,其中,也不乏劉邦的心腹大將,如,韓信、彭越、英布等等,在劉邦剛當上皇帝的時候,因為各地的異姓王有兵將,還三心二意,嚴重威脅皇權。

其四,按照中華民族的傳統,父母兄弟即為同戚,同性之間即為同宗,同宗之間打的再兇也是家族內部矛盾,不會把劉邦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拱手送人,加之漢朝在建立之初也同樣出現了許多諸侯王作亂,因此,劉邦才決定對這些人下手,以免在他死後這些人對其妻兒子孫構成威脅,從而覆滅漢王朝。


大胖子爸爸


劉邦在“楚漢戰爭”時,為了籠絡手握重兵的軍事將領,激勵將士用命嬴得戰爭勝利,採取了“裂土封王”的策略。韓信、黥布等多人被封為王,因獲封為王的眾人非與劉邦同姓,史稱為“異姓王”。

劉邦在攻滅項羽建立漢朝後,多位“異姓王”謀反或涉嫌謀反而被劉邦剪除。由此,劉邦認為異姓封王權勢過大極易反叛,所以大封自己的子侄為王,因是劉姓皇族自應維護朝廷、拱衛中央。

也加之,在劉邦晚年皇后呂稚和呂氏子弟權勢越來越大,劉邦也擔心自己死後呂氏篡位。所以,劉邦召集眾臣,殺白馬盟誓:只有劉姓皇族子弟可以封王,“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但劉邦死後,呂稚馬上破壞了“白馬之盟"大封呂氏子弟為王。呂后死後,忠於劉邦的眾臣剿滅了謀反的“諸呂”。後來,劉邦所封的劉姓諸王也為自保和爭奪皇位,爆發了“七國之亂”。


林城布衣10001


都知道劉邦在當上皇帝之後,誅殺了很多當年為他打江山的有功之人,主要體現在他冊封的那些異姓諸侯王身上!

在得知燕王盧館造反以後,高帝十二年(前195年)春二月,劉邦派遣樊噲領兵攻打盧綰。同時,宣佈廢黜盧綰的燕王之封,並分封自己最年幼的皇八子劉建為新的燕王。

不久,劉邦按照當時的儀式,殺白馬告天盟誓:“不是劉氏家族而做了王的人、沒有功勞未經冊封而當了侯的人,天下共同誅殺他!”這就是著名的白馬之盟。

這道盟誓一共包含了兩層含義:其一,封王只限於劉氏家族;其二,非劉姓的人沒有大功、沒有經過皇帝批准,不能封侯。

白馬之盟一方面體現了劉邦對異姓王的徹底失望,就算是和自己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發小,最終也選擇了背叛。另一方面,這道誓約也並非只針對盧綰,很有可能也是為了約束對呂氏的膨脹。後來,陳平、周勃發動政變,誅滅呂后的族人,也正是以白馬之盟為合法性依據。

最後,劉邦立下白馬之盟,本質上是對分封制度的極大限制。劉邦當初之所以要封王、封侯,都是不得已為之,其實他內心還是嚮往在全國推行郡縣制的秦朝制度的。為了防止有人在他死後濫行分封,任意削弱中央集權,他必須對天立下盟誓,將封王、封侯的準繩儘量收緊。封王只限於他的子孫後代,封侯只限於對朝廷有大功勞的人。


野史共享


劉邦,西漢建立者,為什麼人家說非劉氏是不得稱王,這從字面意思看其實很明確,天下是劉邦打下的,是自己的天下,繼承者也必須是自己後人,從上古神君大禹開始國家就實行了世襲制,就是父傳子子傳孫,後人一代接一代。

就像是一個企業一樣,往往繼承的都是自己的後人,不可能把自己的財產分給別人。其實劉邦還有一條遺詔就是:“安劉者勃也”,就是怕日後呂氏家族作亂,威脅劉姓皇權,以防萬一,這才給周勃的詔書,意思就是呂后家族日後作亂你可以自行處置,維護劉姓皇權。


名士張海


所謂的“非劉氏不得稱王”並非劉邦臨終前提出來的。《史記·呂太后本紀》記載,歷史上劉邦在登上皇位後和群臣以斬殺白馬盟誓“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白馬之盟的核心就是確保只有劉姓可以成為天下的王。通俗來講就是,白馬之盟是劉邦和群臣約定,共誅心懷不軌者的誓言。白馬之盟是古代盟誓的方式之一,必須要殺牲取血,並用手指蘸血塗在嘴唇上,以示恪守盟約的意思。

白馬之盟源於《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的歃血為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毛遂謂楚王之左右曰:“取雞狗馬之血來。”毛遂奉銅槃而跪進之楚王,曰:“王當歃血而定從,次者吾君,次者遂”。它們的大義都是泛指結盟。劉邦的白馬之盟可以說好處多多,以一條盟約可以實現三個目的,堪稱一石三鳥之計。

一、為自己剷除異姓王找到合理的藉口

歷史上起義軍覆滅秦朝後,又短暫的形成了諸侯割據的局面。楚漢爭霸時,劉邦藉著手下眾多將領與背叛項羽的諸侯王而打敗項羽取得天下。所以在戰後劉邦不得不對功勞最大的將領們封賞為王。但之後劉邦又對諸侯王們心存疑慮。劉邦認為諸侯王們都是不穩定因素,他害怕他們危及到自己的江山。所以劉邦開始著手翦除異姓諸侯王和功臣勢力。韓信、其後彭越、英布、韓信、臧荼、盧綰等王皆一一被其貶殺。本身劉邦這種鳥盡弓藏的做法讓人十分的鄙夷。但劉邦有了白馬之盟後,起碼錶面上劉邦不至於那麼難堪,起碼他給了自己一個藉口。

二、對宗族分封做鋪墊

劉邦建立漢朝後,雖然沿用了秦朝的一切體系。但在行政體系方面,劉邦雖然同樣沿用了郡縣制。但與此同時劉邦也照搬了分封制。因為劉邦把所有的異姓王都剷除之後,他發現漢朝對於天下的控制力還是太薄弱,除了關中地區外,漢朝影響力實在低的很。在邊疆地區則更顯得鞭長莫及。所以劉邦為了加強漢朝對於天下的掌控力度,因此大封同姓諸侯王,實行郡國制,以保劉氏江山穩固。

三、給漢朝添加了一道保險

白馬之盟的內容有兩條。第一,國以永存,施及苗裔。第二,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有一句話叫做“封王列土”。又叫裂土封候,裂土,指的是分割出一塊土地,封王,則便是這塊土地的主人,合在一起就是割據一方而為主。在秦朝以前各諸侯王割據一方稱王稱霸。秦始皇平滅六國一統天下之後,整個天下重新歸一。劉邦既然繼承了秦朝的疆土,那麼他就絕對不允許漢朝的疆土再度分裂,整個天下的主人只有劉氏一族,所以劉邦才規定“非劉氏不得稱王”。因為劉氏封王那天下依舊還是劉氏的天下”。但異姓封王那麼他的領土就永久不屬於劉氏了,更危險的很可能還導致天下再度回到春秋戰國時期那種諸侯王割據的紛亂局面。所以劉邦的白馬之盟對於漢朝來說是一道堅不可摧的保險。這才是白馬之盟最關鍵的原因。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方圓論壇


他看出他的夫人呂后有染指皇位的意圖,

怕自己死後皇位落到他夫人家人手裡,特規定,非劉氏不得稱王。











六扇門人jgy


這個問題應該分為兩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劉邦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已經是在剪除各異姓諸侯王之後,劉邦的殞命很大程度是因為在征討英布的過程中受了傷。可以說,在這種時刻劉邦深刻體會到了異姓諸侯王反叛的隱患。畢竟之前的韓信、彭越、張敖、盧綰等人基本上多有一些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意味。英布真實的起兵作亂,也讓劉邦意識到他的擔心是正確的。異姓諸侯王作亂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有很大程度會非常劇烈。如果不是他早早地解決了韓信和彭越,幾家諸侯王一旦聯手,那麼可能以他的兵力也很難壓制。所以,他在最後的時刻規定‘非劉氏不得稱王’,這是為了防止後來的君王濫封諸王,引發禍患。

第二,從政壇的角度看來。其實,劉邦立下的這項規定也有私心。作為開國之君,劉姓皇族的創始者,後世如果不立異姓王,那麼江山就會一直在劉姓家族中傳承。其實劉邦也意識到了同姓王也有可能作亂。比如在分封吳王劉濞時說“漢後五十年東南有亂,豈若邪?然天下同姓一家,慎無反!”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劉邦認為天下同姓一家,可以從宗法血緣的角度限制諸侯王的造反。而且,就算是同姓諸侯王造反,江山也會在劉氏手中。從他的角度看來,這也是可以接受的。所以,他看出劉濞有反相後也沒有即刻誅殺,防患於未然。所以,可見劉邦的這種安排也是有它的道理的。


經典守望者


異姓之王的相繼作亂,使生性多疑的劉邦傷透了心。公元前195年春,劉邦滅了陳稀之後,按當地習俗,殺白馬告天盟誓,非劉姓之人不能稱王



竹影臨風


“非劉氏不得稱王”,聽起來確實很自私:打天下的時候,功勳卓著的可不是個個姓劉,到坐江山的時候,咋就非得姓劉的才能稱王呢?!然而,劉備此舉,確實在摸爬滾打中總結出來的教訓。要理解這個規定,需要從西漢初的歷史講起。

第一,劉邦立國之初,被迫分封異姓王

劉邦一介泗水亭長,是難以憑藉一己之力大敗西楚霸王的,若不是韓信等人的鼎立支持,就不會有西漢王朝的建立。因此,在西漢的建立初期,韓信、彭越等人便要求劉邦實行分封。

當時劉邦分封了七個異姓王:楚王韓信、趙王張敖、韓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

然而,沒過多久,劉邦便深感異姓王存在對於自己的皇位而言是一大威脅,這些諸侯王不僅佔據著廣袤的領土,而且手握重兵,形成了嚴重的割據勢力,對於劉邦的皇位也是虎視眈眈。本來最初分封,劉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因此一旦有機會,劉邦便開始剪除異姓王。自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195年,劉邦將所分封的七個異姓王相繼剪除。

第二,劉邦總結秦亡教訓,大封同姓王

劉邦在剪除異姓王之後,認為秦朝之所以滅亡主要原因在於摒棄了分封制,實行了徹底的郡縣制。

郡縣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在此之前主要實行的是諸侯分封制度,西周分封的實質在於“封建親戚,以藩屏周”,意思是讓眾多的同姓或異姓諸侯王拱衛周王室,以抵禦少數民族入侵,確保周王室的安全。

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兼併戰爭的出現,以及大量土地私有制的出現,國與國之間的出現了郡縣這類離都城較遠的地帶,為了控制這些地區,編設了郡縣,最初主要為軍事防禦功能。

至秦朝建立之後,吸取了周朝滅亡,源於諸侯爭霸這樣的教訓,為了鞏固中央王朝的統治,於是廢除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當時這一制度的推行過程中,也是受到許多士大夫的反對,但丞相李斯堅持使用郡縣制,要求中央派官吏直接管轄郡縣,這樣便加強了對基層地方行政的治理。

而秦朝只堅持了十幾年便滅亡了,因此在劉邦看來,秦朝之所以滅亡,主要在於推行了郡縣制,放棄了分封制。而當時郡縣制已經推行了很多年,又不能完全廢除,所以西漢初期,劉邦實行的是郡國並行制。從字面上看就知道郡縣和諸侯國同時存在的這樣一種地方行政制度。

劉邦大封同姓王,一方面認為同姓王可以達到“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目的,另一方面,認為同姓王沒有離心離德的傾向。所以他殺白馬盟誓:“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如此一來,分封了九個同姓王。

可以說劉邦的“非劉氏不得稱王”的這個規定,在呂后專權之時,曾起到過防止呂氏興風作浪的作用,但他沒有料到的是卻為文景之時的吳楚七國之亂埋下了隱患。


夕陽下的晚楓


劉邦晚年對有大功的異姓諸侯王起了猜忌之心。韓信最終被蕭何用計被呂后處死,隨後彭越、英布等異姓諸侯王也相繼被剷除,取而代之的是劉姓諸侯王。劉邦曾立白馬之盟:“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前195年,劉邦在討伐英布叛亂時受傷,不治身亡。

劉邦為何做這樣規定呢?無非是想把全國掌握在劉家手裡,讓自己的子孫萬代統治中國。統治階級就是特權階級,能割韭菜,不停的壓迫人民,這樣的好處當然自己家人最好。

另外,在晚期韓信自恃功高,確實不太聽話,在打戰期間就多次要挾劉邦,比如要劉邦封他為韓王他才派兵去救劉邦。韓信有沒有想謀反,史學家沒有定論,但人心不足蛇吞象,個人認為他是有想過的。韓信的行動讓劉邦心驚膽戰,韓信死後英布等異姓王被逼謀反,這些更讓劉邦下定決心。但歸根到底都是劉邦的計謀,除去異姓王才是他到目的,就算沒人謀反他也會讓別人謀反。

但是天算不如人算,劉姓子孫最後還是發生了八王之亂,自家子孫自相殘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