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都停擺了,可空氣質量沒什麼改善,還和汽車尾氣有關嗎?

生機-食療


觀察了很久,發現一個很大很大的規律,霧霾最大的時候,大風就來了。大霧之後必有大風,請您驗證一下。


用戶AVA


去年到北京,一出租車司機說了一個霧霾的理由 我覺得他說的在理:

1、三北防護林的建設,雖然說是生態好事,但也同時破壞了華北平原的“通風口”。

2、遍佈草原的巨大無比、密密麻麻的風力發電裝置,雖然獲得了一些清潔能源,但同時也阻滯、減速了西伯利亞寒流、以及北部來風的風力,導致華北平原經常出現靜穩天氣,從而造成莫名其妙的濃重霧霾。

3、華北鋼鐵企業、黃驊煉油、山東東營煉油企業,會造成大量懸浮不落的氣凝膠,形成霧霾。還有,大量煉油渣料,也被人弄去燃燒,形成重度汙染。


膠東縣令


個人認為:目前因為疫情公共交通停了,企業停了,私家車也很少有上路了,煙花爆竹禁放了,可是大氣汙染依然嚴重,那隻能說明大氣汙染與以上關係不大,但是就有很多專家武斷的認為大氣汙染就是以上原因,可見專家們在閉門造車,希望專家們能夠從舒適的辦公室走出來,親自到社會上去看看,認真的聽取百姓們的意見和建議後再做出真實的客觀的判斷。


釣魚島是中國的3456


雖然疫情但並不是所有行業都停擺的,像鋼鐵廠、火力發電廠、水泥廠和取暖的企業即便是春節都不會停的,通過這些其實也更好的印證了其實國內的空氣汙染和機動車的關係是非常小的。


大城市要想空氣好目前只能靠兩個因素——颳風和有外事活動對城市周邊汙染企業的強制限產、停產。即便機動車不限行藍天也會馬上回來。但有什麼辦法呢?在這兒私家車就是軟柿子,僅僅靠呼籲是叫不醒裝睡的人的。


這次疫情也讓更多人明白,平時那些說得好聽,叫的響亮的口號在現實中是有多麼的不堪一擊。空氣被汙染了也沒有人性被汙染了可怕!


老倪DIY


我們這裡全封閉,車流量近乎消失,暖氣還在,很明顯看到重度汙染變成了藍天白雲。所以說明暖氣並不是冬天重度汙染的主要來源,車流量才是。怎麼你看到的現象相反嗎?好奇怪!



寫代碼的熊


我是臨汾的,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就目前而言,空氣質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觀,大路上車輛零星、工廠基本上都停了,由此可見,工廠是產生霾的主要原因,這兩張圖是多雲和陰天拍攝的




枯樹之丫


以我看,物霾應該與汽壓高底有關。

現在是新冠疫情非常時期許多煙氣排放源基本都停擺,從正月初一到現在,應該我國人為活動影響力最弱時期,可霧霾照樣有。

過去農民點火焚燒桔杆,有時在下午,在遠處望去,一團白煙順著地平面漂繞幾里地都散不了,據說是因為氣壓底而難以消散。發電廠的煙簡冒的白煙,有時一直往高處冒,說明氣壓高,散得快,汙染就輕。氣壓底,散不開,汙染就重。因此我認為,產不產生汙染,有無霧霾是大自然的變化問題,而非人類活動所至。


老劉274170476


這本屬於正常自然現象,霧,屬於雲的水汽下沉,霾,屬於空氣裡飄浮的微塵。這兩者本來就是大自然的產物,特別是北方華北平原,地下水位低,空氣乾燥本有浮塵,70年代剛有手電筒時夜間通過光柱裡能看到空氣裡飄浮的微塵,三國時期草船借箭時也是大霧天,自然現象為什麼現在定性為汙染?因為1.吃飽了撐的;2.儀器、顯微鏡發達了,什麼都能看見了,枕頭上還有幾萬蟎蟲。所以,聽微生物專家的就沒法活了。所以霧霾是正常現象,例如:本來正常來例假了,不懂的人看見了說,哎呀傷的不輕啊,都流血了,


趙建兵26829


歸根結底是各地發電廠的煙塵累積產生的。你能看出來遠處有個發電廠嗎?濃煙塵已經覆蓋很大面積



運輸巨人澎澎爹


空氣質量好壞,應當將空氣採樣分析,看看到底是些什麼構成。

不能見霧就汙染,當然,汙染肯定會形成霧霾天氣。

從地裡因素來講,平原地區,就算沒有空氣汙染,視覺也不見得清爽多少。因為,平原地區,視線要遠俊多,地面水氣的蒸發,會在視線上形成疊加。

從這點來說,山區反而時常會顯得清幽宜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