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孩子?

情感521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家長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呢?為人父母的我們很多時候在面對寶貝們,都會出現類似的提問。引導孩子的方法有多種,家長們首先要看自己孩子是偏向於什麼性格,這樣才能有效性的採取對應的方法。如您的孩子,偏向於好動,做事馬虎,在他們做事情時家長在旁觀看,不打斷他們,結束後他們的表現肯定會不盡如意的,這時我們在參與進去示範,說出小孩沒有做好的原因在哪?這樣孩子會容易接受,因為她們是看著家長完成的,自己與父母的操作形成了一個對比。正確的引導孩子,就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讓孩子去嘗試,以朋友的身份去提出意見,一起去探索方法,增強孩子對自我的肯定,我是從事學前教育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鹹蛋超人總動員


我是寧老師,我來分享這個問題 :

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對於孩子來說。都不是管理者,而是引路人。

如果家長和老師把自己當作孩子的引路人。帶起孩子來,就會順暢很多。

1,擺正位置最為重要。 在我們的生活中親子關係和師生關係,經常發生問題,其實最關鍵的問題是,家長或者老師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因為我對你是管理者。

在前邊的問答中,我提出過這樣的觀點:再小的孩子他也是獨立的個體,他是有個性的,有自尊心的,而人的本能是不願意受別人的管束。所以,當你以管理者的身份去約束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產生牴觸。矛盾就自然產生了。

2,既是父母,又是孩子的引路人 。

作為父母,只不過是比孩子年長一些,其他地方,沒有什麼更優越的。你比他多讀了一些年的書,你比他更有生活閱歷,憑這些你就要去管他嗎?不行的,憑這些你可以用你的閱歷和你的知識去引導他,走你認為正確的道路。

就比如說我們常提的,孩子不叫人這件事情,如果你強迫他,孩子是有可能服從你的,叫他叫人他就叫了,但是也有一部分孩子很有個性的孩子,他認為你讓我叫我偏不叫,出現逆反。

如果這個時候,作為家長,你去引導他,比如說,他今天叫人了,對方很可能就會誇她,寶寶真乖,那這個時候你可以順著對方的話,去引導他,你看,因為你叫了這個阿姨了,所以阿姨很開心,他在誇你乖,是不是很好啊?寶寶受到這個鼓勵,心裡也會很高興,因為有了這個正向的鼓勵,他會繼續做下去,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引導,這樣做你的引導就是成功的。

比如今天,寶寶感冒了,但是他一向吃藥很費勁。就給他講,你不吃藥。就會繼續生病,嚴重了以後就要去醫院,而現在醫院的病毒很多,有可能你在醫院會感染病毒回來.把這個引導做好了,t他很順暢的,就把藥吃完了。

所以。引導就好像,你開了一條渠,讓水順著渠道很自然的流向你的田地。一切都會很輕鬆,很自然。比起管教順暢得多。

我是寧老師,專注幼兒和青少年教育,歡迎關注我。


寧老師說


如何引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引導什麼。

我出生自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家庭,父母是土生土長的普通農民,文化知識有限,照樣培養出兩個優秀兒子。尤其兩個兒媳,個頂個的孝順。這都離不開原生家庭兩位父母的影響。

自己雖然名牌大學畢業,知名大公司任職,但在孩子引導方面,常在靈魂深處向多年前的農村父母問道。

他們沒有深刻的教育理念,行為上卻勝過很多教育專家:

① 他們尊重孩子。

印象裡,父母從來沒有因為自己想讓我們怎樣成長,而強迫我們做什麼,從來沒有。

那個時候的我愛讀武俠小說(如同現在的電子遊戲),上課被老師沒收,他們也從不過問、從不阻止。

② 他們愛孩子。

家裡經濟條件並不好,但他們仍會盡可能把“好”的東西給孩子。

物質上,每年做新鞋、買新衣服。

精神上,傳授樸素的做人道理。

摔了一跤,哭了,他們會說:大小夥子哭個什麼?你表哥被驢踢個大蹄印子都不吭一聲。

考試考差了,別難過,今天給你做頓好吃的。

③ 他們嚴格要求自己。

家裡有好吃的,先讓給老人,再讓給孩子。

幹什麼活兒,都要力爭做到最好。

跟人交往,絕不沾人便宜。

這些他們從沒要求我們,自己卻實打實地堅持了一輩子。兒子孝敬他們錢財,還百般推辭。

④ 他們堅信孩子將來遠勝自己。

他們也從不焦慮孩子將來的事。沒錢供上大學,偏偏在孩子考上大學時多掙了一點。沒錢給孩子蓋新房,孩子們自己買房買車,兩個好媳婦也都不要彩禮。

難道這都是運氣嗎?

不,這都是他們應得的。因為他們引導孩子的理念最高級:自力更生,放飛自我!



九月風滿樓







心理學高大夫


一、啟發式問題

通過啟發式問題來幫助孩子探討他們的選擇造成的後果以及改進意見,是緊接著的重要步驟。這一點可以參考我們之前的《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一書。

提問時要格外注意不能有腹稿,關鍵在於要走進孩子內心。不要輕易使用“為什麼”,因為這個句式聽起來像在指責,會招致孩子的戒備。

一位女兒跑來告訴媽媽,她打算在聚會時一醉方休。她倒吸了一口涼氣,但仍平靜問她:“跟我說說,你想那麼做的原因是什麼?”女兒說,很多孩子都那樣,而且看上去他們喝醉了都很開心。她剋制說教衝動,問道:“你現在不喝酒,你們朋友們是怎麼說你的?”女兒想了下,說朋友們總說如何欽佩她為她驕傲。她繼續啟發提問,讓女兒想如果她喝了酒,朋友又會怎麼看,女兒說:“我敢肯定他們會感到失望。我大概也會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我想我不會那樣做的。”就這樣,女兒喝酒的風險化解了。

二、有效地運用鼓勵

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鼓勵,是給孩子提供機會,讓他們培養“我有能力,我能貢獻,我能影響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知道該怎麼回應”的感知力。通過鼓勵來幫助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最好的方法,當失望感被消除的時候,不良行為的動機也就不存在了。

鼓勵並不簡單,需要把握好很多方面。

時機

有時候,在衝突發生的時刻,尤其是當錯誤目的是尋求權力或報復時,大人和孩子可能都會感到太憤怒,而不能給與或接受鼓勵。可能只有在一段冷靜期之後,鼓勵才能令人滿意地接受。

相互尊重

這意味著:

1、對自己和他人能力的信任;

2、對別人的觀點以及自己觀點的興趣;

3、承擔起你對問題所應負責任的意願。

成人教授孩子這些的最好方法是以身作則。

改善,而不是完美

完美是一種極不現實的期待,追求完美的人往往會陷入深深的沮喪之中。孩子寧願不做任何嘗試,也不願意因為無法達到一個大人或自己期待的完美而體驗持續的挫折感。而以改善為目標,承認孩子的進步,會鼓舞孩子,激勵孩子繼續努力。

著眼於優點而不是缺點

無論多麼糟糕的事情,都有值得肯定的部分。當你關注積極方面時,對你自己和別人都是令人鼓舞的。孩子告訴你他喝酒了,那麼至少他的誠實值得鼓勵。

將不良行為轉向積極的方面

擾亂課堂紀律的孩子,往往具有一定的領導能力。當你看到這一點,幫助孩子將其不良行為轉向有貢獻的方向就不那麼困難了。

作出彌補

當孩子做出了什麼不負責任或者不尊重他人的行為時,給他們一個機會做一些能讓被他冒犯的人感覺好起來的事情,以此作為彌補。作出彌補是鼓勵,它教給孩子社會責任感和擔當能力,當孩子幫助別人時,對自己的感覺也會更好。

避開社會壓力

當朋友、鄰居、親戚等人在一旁觀看你如何對待行為不良的孩子時,你可能會覺得,自己的能力與形象就取決於你對此事處理的好壞。此時,你很容易覺得旁觀者期待著立竿見影的完美,而這會給你造成壓力,走向懲罰。你要做的是避開這樣的壓力,帶孩子離開被圍觀的情境,單獨解決問題。

安排特別時光

為什麼特別時光具有鼓勵效果?因為1、當孩子能期待特別時光,他們會感到歸屬感和價值感。2、特別時光是對你的一個提醒,提醒你當初為什麼要孩子,為了和他在一起的快樂。3、當你太忙而孩子希望關注時,讓他們接受你當下沒時間更加容易。

鼓勵與讚揚

鼓勵與讚揚不同。讚揚指向人,只針對已經完成的事,有操縱性,讓孩子尋求別人的認可。而鼓勵指向行為,針對努力以及改進,是尊重的欣賞的,讓孩子為自己而改變,自信、自立。

讚揚試圖給予孩子自尊,但自尊既不能給予也不能接受,而是培養出來的,是從應對失望、解決問題以及有錯誤中學習的機會中獲得的自信和能力感培養出來的。

日常慣例表

避免晚上就寢和早上起床鬥爭的一個最好辦法,就是讓孩子參與制作日常慣例表,然後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慣例錶行事,而不是你來告訴他們該做什麼。可以讓孩子列出清單,一起排好次序

三、家庭會議

家庭會議和班會有很多相似的概念,之前《不吼不叫》中我們也詳細講述過家庭會議的具體進程。家庭會議應該每週一次,定下來就不輕易改變,決定要在全體一致同意的基礎上做出,內容包括對下週活動的討論,結束前應該計劃下週家庭娛樂活動,並且以全家人都參與的活動來結束。會議中的主席、秘書等角色要輪流擔任。冰箱是張貼會議議程的理想之所,議程包括家人之間相互致謝、解決問題、計劃家庭活動、家庭娛樂。

家庭會議可能會有一些特殊的挑戰。比如,十幾歲的孩子,可能權力之爭和報復循環已經根深蒂固了。家庭會議剛好能夠極大改善這個狀況,只是父母要謙虛承認自己曾經的做法不管用,並且向孩子承認這一點。又比如,單親家庭,家長的態度非常重要,如果你內疚,那麼孩子就會感覺悲劇正在發生。如果你接受現實,認為自己在盡力走向成功,孩子也會感受到這一點。

當家庭會議作為一個傳統,能提供給孩子幸福感、自信感、自我價值感和歸屬感。

我們往往對孩子有著諸多評判、期望、指責、失望、憤怒。但事實上,愛和快樂才是我們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們表達無條件的愛,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把錯誤當成學習的機會,尋找積極的方面,和善而堅定地對孩子說“不”,幫助他們找到真正的“是”,是我們為人父母、師長可以、更應該採用的正確教養方式。

愛孩子,愛自己,洞見缺憾,尋求第三選擇,就是美好人生!




女人說nvsays


首先要讓他學著會玩。學會琴棋書畫,從小從玩中認識世界,有了愛好人才會更健全。寧願讓孩子多一樣興趣,也不要浪費時間去提前學那些主課。孩子長大就會認識到不管是玩還是工作或者學習,到一定境界凡事就是相通的,會學習會玩的人也擅長工作。玩一件事都要爭取玩得精,有興趣的東西更容易引起思考,孩子往往會鑽研,這樣自然就鍛鍊了思考能力,人就會變得更睿智更寬廣。其實很多發達國家的幼兒和少年教育就是玩,從玩中學,提高孩子們的創造力和競爭合作能力。

其次要讓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了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再創造好的機會來磨練他的意志,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好處。

最後在日常的生活中需要適時培養生活中的能力,比如生活自理能力、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合作的團隊精神、對美鑑賞的能力等等,這也對人生的成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只有在各方面均衡發展,才能為人生的長跑打好堅實的基礎。讓我們從玩中學、從學習中學和從生活中學,從各個方面吸收豐富的營養,為今後的成才打好堅實的基礎。


雲騰飛瀑


引導孩子一個字“樂”!

兩個字“需求”。

離開這兩條,都是扯。

先說“樂”。

人生而為“樂”,只要樂了,就會接納,嚮往。

當孩子從這件事上找到樂趣,他就會自我去追尋。把快樂通道建立起來,就水到渠成。

舉個例子:想讓孩子練字,就讓他在練字中找到快樂。

比如寫的好看,進步快什麼的,他自己從中得到成就感,就會喜歡上,沒事就寫寫讓自己樂呵。

這樣引導就完成了。

反之,如果只是訓斥,逼迫,孩子感受不到快樂,家長一鬆手,肯定就跑去玩了。


第二是“需求”。

人大體有五類需求,為了滿足需求,就會去行動。

家長拿捏住孩子的需求,就能引導孩子。

但注意這個方法有副作用,需要小心使用,有可能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成雲心學〕創始人~函谷居士√


成雲社初心


作為一個三歲男孩的媽媽,我一直把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作為引導孩子的原則,我想做一縷啟迪孩子的春風,存在又不打擾。用自己的身體力行引導孩子。在孩子相應的敏感期,給孩子以應該的輔助。


兩個娃一個媽


不要把孩子當孩子看,平等的去看待他,尊重他,隨著孩子的成長,隨著孩子的懂事,有很多問題可以跟孩子一起商量,有很多問題甚至可以問孩子的意見,有很多事情甚至可讓孩子決定,有時候我們父母顯得弱一點無知一點反而是幫助孩子成長的一種方式。

生活其實是很通透的,我們跟孩子講的其實也並不是很深奧的道理,主要是我們太把孩子當孩子看待了,我們要把孩子帶到生活中裡來,大部分生活的道理生活的人情世故都是可以讓孩子去了解的,引導孩子就可以從這些生活的瑣事入手,因為道理不過那些:做人要誠實、正直、善良、熱心、勇敢、孝順……

另外我們大人的自律是不用言語又說服力最強的引導方式。


囉嗦育兒與人生隨筆


有孩子的家長應該深有感觸 不談學習時 母慈子孝 連摟帶抱 一涉及到學習 就雞飛狗跳 連哭帶嚎 昨天還看到一個朋友微信發的朋友圈說了這麼一句話 差點沒把我笑死: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 我也趕緊去買根甘蔗 看看到時是要內服還是外用~~~簡直了 哈哈哈 其實爸媽一開始總是想著要文明的教育孩子 但現實總是恰恰相反 還是武力鎮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