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什麼時候能夠用上全部都是國產電腦?

覺行善正


用了一個全部,這個問題是有麻煩了,如果一定要回答那就是當我們的科技比現在的美國日本更發達,人人都視自己的品牌歡欣鼓舞時,如果一定要加一個年限,起碼100年。上下五千年的生活中,崇洋媚外已經根深蒂固成了國人基因的一部分。(全部真的太難了)


清風8828040155269


題主這裡說的全部都是國產電腦,我的理解就是所有硬件,包括操作系統都是國產的,對吧!說實在的,軟硬件統統國產化其實並不是問題,目前的狀態下不需要多久,甚至現在就能用上。

1、當前已有核心國產化的電腦

也許題主不知道,目前我國已經有CPU、主板完全國產化的電腦,比如龍芯電腦以及2019年推出的太行220電腦。

  • 龍芯: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通用型CPU,這些年來一直有對應的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推出,它整個系統除了硬件之外,操作系統也是自主研發(當然是基於Linux而來)。目前國內使用龍芯的對應品牌有方正、同方、百信等品牌,包括了筆記本、臺式機和服務器等。

這些年來龍芯的研發一直在穩步推進,2019年12月發佈了最新的處理器:3A4000/3B4000,採用28nm製造工藝,主頻為1.8~2.0Ghz,預計今年或明年龍芯還會推出新處理器,製造工藝提升到12nm,主頻上升到2.5Ghz。

  • 太陽220:這是百信在2019年推出的使用華為鯤鵬920芯片和主板的電腦,操作系統也是使用國內研發的麒麟中標,當然也是基於Linux系統開發。

之所以說以上這些都只是核心國產化,只是因為我不知道這些電腦使用的其他配件是不是也已經國產化,畢竟除了主板之外還有顯卡、內存、硬盤等設備。

2、未來所有配件純國產化不是問題

現在的電腦中已經有相當數量配件國產化,未來應該會有更多的核心配件國產化,就拿比較重要的內存和顯卡兩塊來說。

這些年來進步最快的就是存儲這塊,國內現在已經有了不同廠商來研發內存顆粒、閃存顆粒等,比如合肥長鑫現在已經能量產DDR4的內存芯片,紫光旗下則有研發閃存、內存芯片的廠商,現階段已經量產32層堆棧顆粒,今年能量產64層的,同期還在研發128層的技術。

此外,國產顯卡也已經有研發,2018年時中船重工研發出了自主產權的3D顯示芯片,同時長沙景嘉微(下圖為和N卡參數對比)也有對應的圖形處理芯片,雖然性能相比於N卡A卡還是要弱許多,但基本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

Lscssh科技官觀點:

按照現階段的情況來看,生產純國產化的電腦已經不是什麼難題,如果題主你真想要純國產電腦一定是可以買到的。

現在國產電腦最主要的還是性能能不能追趕上的問題。不管是核心的CPU,還是核心配件上,我們還是有不小差距的。畢竟半導體行業是一個很燒錢的行業,沒有大資金的投入沒有長期的研發支持,沒有前期技術累積,後來者很難快速趕上,更不要說超越了。



Lscssh科技官


中國人什麼時候能夠用上全部都是國產電腦?包括電腦裡的各種零部件和軟件全部都是國產應該是不現實的。但目前國內自主芯片卻一直在發力研發自己的芯片,其中最為突出的應該就是龍芯。而且已經有搭載龍芯芯片的電腦發佈,只是目前並不太普遍而已,在某些專有辦公領域是有的。

目前國產電腦芯片最為突出的是龍芯、兆芯,其餘主要是服務器芯片比如還是鯤鵬等。兆芯是通過威盛公司完整的X86授權,生產X86架構的芯片,所以今後兆芯芯片電腦可以安裝Windows,可能前進更好。但因為威盛公司授權的卡制,誰也不知以後到底能走到哪一步就會被戛然而止。

龍芯則是我國採用可用於任何目的的開源指令集架構RISC,研發自主的通用CPU。早期雖有各種波折,但龍芯芯片已經經過幾代的更迭,有了不錯的發展勢頭。只是由於其性能與目前Intel和AMD相比要落後不少,而且電腦不能安裝Windows系統,得不到很好的普及,只能在某些專有領域使用。但只要堅持這樣走下去,國內通過Linux改制的桌面操作系統能夠得到更多的應用,還有龍芯芯片能夠得到量產,今後龍芯電腦普及也並不是不可能。

龍芯芯片除了自主研發之外,還有一批配套企業也在為國產龍芯芯片出力,比如像眾達科技就為龍芯配套研發生產主板(包括計算模塊、總線、網絡通訊、顯控和工控以及整機的解決方案等),還有UOS同一操作系統等也在為龍芯電腦做驅動及應用的適配等,以及龍芯逐漸吸引建立了為龍芯生態的開源開發者團隊,未來龍芯電腦更為可期。


龍芯芯片已經發布了龍芯3A4000/3B4000,其基於GS464v微架構的四核處理器,虛擬化、響亮、加解密、安全機制、運行頻率等都有不少的提升。已經有不少電腦搭載龍芯芯片,只是因芯片量產問題及操作系統(基本都是Linux的定製版,比如UOS等)的問題,沒有得到大面積的普及。

搭載龍芯處理器的電腦主要有:同方超翔系列龍芯臺式機以及一體機、山東超越數控電子生產的飛龍DT3001普通型桌面一體機龍芯版、北京計算機技術及應用研究院生產的天玥TR1171、寧美國度推出的寧美龍芯卓越CR700L4、方正D300龍芯臺式機、中科曙光L300-G25桌面終端、申泰DT3000-L通用臺式機、百信辰龍201F-A、以及龍芯俱樂部的龍芯開發者電腦等等。


未來龍芯實力會越來越強,雖然追趕Intel和AMD的時間還長,但搭載龍芯芯片的電腦隨著芯片的強大和國產操作系統發展,進入普通百姓家可能也不會太久。


更多分享,請關注《東風高揚》。


東風高揚


確切的說是1992年的年初,聯想公司經過特別慎重的考慮,在國內第一個推出了家用電腦的概念,這個就是聯想的1+1電腦產品。

當時這家公司還只是一個小公司,由於生產能力有限,大概1993年底吧,有位姓謝的讀者講述:當時北京中關村電腦一條街上電腦銷售店裡,家用電腦的銷量呈現直線上升之勢,但是買聯想電腦的人每天都有近幾百人攜帶現金排隊購買!

聯想電腦市場供不應求,僅僅5月份就出廠2000臺,兩個星期不到就賣光了,到了6月份又生產了3000臺,又是不到兩個星期就銷售一空 ,就這樣還是供小求大,有的人索性開著車帶著錢到聯想電腦公司門口等著要貨!


達碩科技


您好,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國產電腦品牌普遍還是挺多,如聯想、華碩、神舟、宏基等,畢竟在技術、售後、維修等都有很好的保障。但是其實電腦配件,好多都不是自己產的。就拿主要部件:CPU,硬盤,來說吧。這些都是國外產的!cpu(中央處理器)是計算機的核心配件之一,其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件中的數據,所謂的計算機的可編程性主要是指對CPU的編程,CPU是計算機中的核心配件,只有火柴盒那麼大,幾十張紙那麼厚,但它卻是一臺計算機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計算機中所有操作都由CPU負責讀取指令,對指令翻譯編碼並執行指令的核心部件,CPU、內部存儲器和輸入/輸出設備是電子計算機的三大核心部件,現在著名的中央處理器(CPU)製造商主要為Intel和AMD。軟件方面目前咱們電腦使用普遍為Windows操作系統。MicrosoftWindows操作系統是美國微軟公司研發的一套操作系統,它問世於1985年,起初僅僅是Microsoft-DOS模擬環境,後續的系統版本由於微軟不斷的更新升級,不但易用,也當前應用最廣泛的操作系統。隨著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不斷升級,微軟的 Windows也在不斷升級,從架構的16位、32位再到64位,系統版本從最初的 Windows1.0到大家熟知的 Windows95、 Windows98、 Windows2000、 Windows XP、 Windows Vista、 Windows7、Windows8、Windows8.1、Windows10和 Windows Server服務器企業級操作系統,不斷持續更新,微軟一直在致力於Windows操作系統的開發和完善。至於說什麼時候能用到全部都是國產的計算機,還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IT民工董小帥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做到真正普及國產電腦不是很難,比如國產聯想、方正、包括華碩、宏基 他們的銷量都是很可觀的。但是目前國內的操作系統還是無法和國外的相提並論的,這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真正想要趕上人家,我們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國人一起的努力的!!


日出影視短視頻


十年後國產電腦估計將佔到國內市場份額的95%



絲路驛站


你一定是農村的老年人,否則不會問這個上世界九十年代的問題。

這都什麼時代了?現在已經不是電腦時代了,而是高科技手機時代,高科技信息時代,現在你看一看有幾個人還在玩電腦,在看一看有多少人玩手機?科技手機早已經取代電腦,別說國產電腦,就是蘋果電腦也沒有幾個人用,工作用除外。

如果想用電腦,那麼我敢說,目前所有的中國家庭都能用得起國產電腦,只是當今用不著而已,而且很多家庭早已經把電腦閒置一邊了,有的送人或扔掉了。


丿大地回春


那就看我們芯片製造業的發展進度了。我一直關注這一行業的發展,從購買荷蘭鼎尖光刻機的不平道路,又自行研發,兩條道路並行,都取得重大進展,人才的引進,培養也大有收穫,所用耙材也成功突破,也取得了令人驚歎的成就,如華為操作系統,神光超祘系統,北斗導航系統,東風導彈系統,等等,華為也在努力,還有中興,阿里,中通國際等等合力攻關。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創奇蹟的民族,我想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能創造出完全民族的世界一流的計祘機來,並成為引領者!


安來17


什麼叫純“國產”這個詞恐怕美國也不敢用吧,單從個個組裝零部件就是由各國生產出來的,各國產品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扶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