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被迫按下暫停鍵的中國電影

文 | 花生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得到什麼。


誰也無法想到,中國電影在"歷史最強春節檔"來臨前被迫按下了暫停鍵。


在一場席捲全國的疫情下,經濟遭受重創,餐飲、旅遊、商業、零售和影視院線成為重災區,萬億GDP蒸發。


《好萊塢報道者》分析稱,疫情對中國電影行業的影響,會導致全球電影票房將損失10億美元以上,這對於中國以及全球票房都不是一個小數字。


只要疫情一天不被控制,這個數字很可能攀升到15億到20億美元,甚至更多。

因疫情被迫按下暫停鍵的中國電影

中國電影被迫按下了暫停鍵。


一、消失的春節檔


春節檔對中國電影有多重要?


2019年,內地總票房642.66億,同比增長5.4%,創造歷史新高。


其中,春節檔貢獻58.73億,佔全年總票房的比例高達9.2%。春節檔7天的票房僅次於長達3個月的暑期檔,是全年最重要的檔期。


2000年開始的長達19年的內地票房增長,在2020年畫上句號。


和票房一同急剎車的,還有內地市場追趕北美世界第一票倉的腳步和雄心。


消失的不止是春節檔和情人節檔,現在整個一季度都會報廢。

因疫情被迫按下暫停鍵的中國電影

2019年2月,在春節檔的助攻下,內地單月總票房102.49億元,刷新全球影史單個電影市場單月票房新紀錄,打破了自己一年前剛創下的紀錄,也輕鬆超過了北美最高單月票房。


哪怕疫情最終得到控制,心有餘悸的人們也會減少去影院的頻次,重量級電影也會將檔期往後調整。


諸多大片將在寥寥無幾的檔期和週末展開廝殺,進一步壓縮中小成本影片的生存空間。


疫情對中國電影的影響不僅僅是數字。


二、院線的"至暗時刻"


我們當中有一個異類。


1月23日除夕前,春節檔七部影片全部宣佈撤檔。


隨後,專門為春節這個檔期訂製的《囧媽》宣佈免費在線首播。


一石激起千層浪。

因疫情被迫按下暫停鍵的中國電影

《囧媽》上演絕地反彈,卻就此陷入冰火兩重天,觀眾紛紛點讚的同時,行業罵聲一片。


眾多響噹噹的院線公司簽署聯名信,聯合抵制《囧媽》出品方歡喜傳媒未來所有的影片,並敦促電影局介入。


電影產業鏈由投資方、製作方、發行方和院線共同組成,院線往往還承擔了部分的發行職能,以行業內視角來看,《囧媽》破壞行業長期形成的遊戲規則,消滅了院線的窗口期。

因疫情被迫按下暫停鍵的中國電影

是先烈還是先驅,還要留給時間去評判。


但《囧媽》敢於得罪電影院,原因很複雜:


1. 從內容角度看,春節檔7部電影只有《囧媽》的故事情節專門為春節訂製,時機不容錯過;


2. 從贊助商利益來看,電影中出現了汽車、飲品、電飯煲、手機等大量廣告植入,不播,這些背後的廣告主無法交代;


3. 從模式角度看,這也是打響中國流媒體電影發行第一槍的難得契機;


4. 從疫情角度看,短時間觀眾很難再聚集到線下,不如先培養消費習慣;


單部電影在特殊時期的非常做法為何讓院線如此憤怒?


除了短期經濟利益外,院線還是怕引起示範效應,並不希望中國的NETFLIX快速崛起。

因疫情被迫按下暫停鍵的中國電影

經過各方多年努力,剛剛培養起去影院觀影的消費習慣,變革者就來了。


2019年,全國電影院銀幕總數69787塊,世界第一。


屏幕夠了,看的人不夠。


中國影院和銀幕數量爆炸式增長的背後,是觀影人次和影院盈利增速的雙雙下滑。


產業內,單銀幕平均產出下降,上座率下滑,院線競爭加劇;很多院線在前些年盲目擴張,隨即催生出運營不力和同質化等問題。


外部壓力與日俱增,互聯網多屏競爭加劇,尤其是短視頻的興起,電影觀眾遭遇分流。


日益增高的房租物業成本和第三方售票平臺的強勢,也讓影院賺錢變得難上加難。


在現有的票房收入分配體制下,一部電影的票房收入要上繳5%作為中國電影發展專項基金,還有3.3%的營業稅,剩餘票房影院和院線佔57%,片方和發行方合拿43%。


由於我國實行院線制,院線會獲得票房總額的4%左右。


以1000萬票房為例,影院最終獲得票房不到500萬,卻要支付10%-20%左右的場地租金,10%的人力成本,10%的水電能耗和宣發費用,加上設備的維護和折舊,能有10%的利潤,就很不錯了。


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8年四年間,超六成影院全年票房不足500萬,90%的影院無法盈利。全國單銀幕產出最低的影院,單放映廳的年產出僅有1150元,日均只有3塊多。


商圈型電影院是內地院線的主流,這也能解釋為什麼自有地產的萬達,能成為國內第一大院線。

因疫情被迫按下暫停鍵的中國電影

高昂的運營成本,每況愈下的收入,加之票補減少,漲價就成了現實和必然的選擇。


以2019年春節檔為例,一夜之間翻倍的票價讓很多人直呼"看不起電影",逼退了很多對價格敏感的觀眾。


漲價帶來最直觀的影響就是,觀影人次的下降。


2018年春節檔觀影人次1.45億,2019年同期卻只有1.32億。


歷經十餘年的市場培育,在春節假期中,看電影已經成為中國人的首選娛樂方式。


2018年和2019年,連續兩年春節檔的觀影人次都輕鬆破億。


受疫情影響,這個數字,在2020年永遠地成為了一片空白。

因疫情被迫按下暫停鍵的中國電影

電影院成了寂靜之地

開業遙遙無期,票房消失了,人力成本和場地租金卻不會消失。


對觀眾來說,宅在家中也不會沒有電影看。


這個春節,各地號召房東減免租金的呼聲此起彼伏,但這個本就很難實現的操作顯然不適用於影院。


三、雪上加霜的影視業


影視業的寒冬早在2019年就已到來。


不論是各地的影視城,還是劇組,龐大的從業人員,裡裡外外都感到了寒意。


去年的FIRST影展,海清、姚晨、馬伊琍和宋佳們喊話導演求戲的場面還歷歷在目,女演員的生存問題被拿到檯面上討論。

因疫情被迫按下暫停鍵的中國電影

《上海堡壘》的史詩撲街也讓很多人為小鮮肉的失勢拍手稱快。


很多人期盼,當多年的泡沫褪去,挺過寒冬,行業能迎來涅槃。


沒想到,寒冬之後,千里冰封。


病毒肆虐,危機感和焦慮感瀰漫整個業界。


受疫情影響,橫店自1月27日就宣佈暫停拍攝,三十多個在拍和籌備劇組全部停工。


2月1日,影視行業協會發布《關於新冠疫情期間停止影視劇拍攝工作的通知》,疫情期間,所有劇組暫停拍攝。

因疫情被迫按下暫停鍵的中國電影

動輒幾百人的劇組一天的費用就是百萬之巨,這樣的損失哪怕是投資數億元的大項目也是吃不消的。


慶幸的是,每年的春節前後都屬於影視劇拍攝的淡季,很多劇組都是選擇在3月之後陸續開機。


另外,停機也給很多庫存影視劇帶來了新的機會,很多人擔心的"劇荒"並不會出現。


雖然受到的影響沒有院線那麼大,但也並不容樂觀。


天眼查數據顯示,2019年共有1884家影視公司關停。


2020年,這個數字將只多不少。


受到疫情波及的還有在中國擁有680多家影院的北美電影公司IMAX。


IMAX股價暴跌的同時,公司第一季度的業績也徹底無望,而去年第一季度的一半收入都來自春節檔。


四、步履不停


《囧媽》顛覆院線。


這是很多人在看到徐崢和字節跳動的合作後發出的高呼。


在《囧媽》後,原定於2月在院線上映的甄子丹新片《肥龍過江》也選擇了線上播出。

因疫情被迫按下暫停鍵的中國電影

但從《囧媽》和《肥龍過江》上線後的口碑來看,他們顯然還無法改變中國電影的產業格局。


畢竟這第一次吃螃蟹,是被迫的,是特殊時期倒逼的結果。當疫情過去,人們還是會回到電影院裡。


電影院,目前尚沒有其他形式可以取代。


它賣的不止是電影,更是一整套的觀影體驗。

因疫情被迫按下暫停鍵的中國電影

比如最近獲得三項奧斯卡效果獎的《1917》,家裡的電腦、投影儀和音響肯定不能與影院相比。

因疫情被迫按下暫停鍵的中國電影

中國電影工業在過去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不僅牢牢佔據了市場的主動權,類型片百花齊放,觀眾群體進一步細化和拓寬,電影市場繼續下沉……


中國電影行業在工業化之路上仍將大踏步前行。


2003年的非典,同樣重創了中國電影。


疫情最嚴重地區之一的廣州,票房同比下降了50%。

因疫情被迫按下暫停鍵的中國電影

但在非典過去的三四季度,眾多優質的電影挽救了市場。


那一年,內地總票房第一次突破了10億,並由此開啟了快速發展的新時代。


2020年的開頭,門可羅雀,人心惶惶……


但一旦疫情過去,業內將會迎來更激烈的競爭,眾多大片將在更少的週末展開角力,有望推動內地電影市場的加速發展。


如果2019年是未來十年裡最好的一年,那麼,未來我們能做的,就是永不止步。


沒有最終的成功,也沒有致命的失敗,最可貴的是繼續前進的勇氣


丘吉爾在《至暗時刻》說過的話依然值得我們銘記。


不管怎樣,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加油中國!加油中國電影!加油中國電影院!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