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陸楫、郭子章的主要思想入手,探析明朝中後期崇奢風氣的成因

前言

勤儉持家歷來是我中華民族之傳統美德,並不斷繼承而堅守,但是在中國歷史時期卻一直存在著崇奢思想。其原因值得深究,在明朝中後期這種崇奢思想有不斷地盛行,甚至一度成為經濟消費層面的主流思想,這種現象的出現理應有其合理的歷史背景和經濟背景。換句話來說,思想來源於實際,時代是促成一代思想形成的時間前提,同時也應該尤其倡導的人物。

縱觀中國封建歷史時期的發展歷程,在明朝的中期可謂是一大轉折點。前有唐宋時期諸多變革以開近世之風,這是從主要的規章制度層面來說的。比如科舉制作為選官制度絕對地位的確立、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等方面皆為明證。但是從思想層面來說北宋理學確實是一大翹楚,但是其針對的是儒家的三綱五常,仍然固話冥頑。經濟思想的開放當屬於明朝中後期,具體表現就在崇奢思想的快速發展。

《管子》載:"地之生財有時,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慾無窮,養無窮之君。故取於民有度,用之有止,國雖小必安;取於民無度,用之不上,國雖大必危。"

從陸楫、郭子章的主要思想入手,探析明朝中後期崇奢風氣的成因

管子

在春秋戰國末管仲的《管子》首倡"侈奢"的消費思想,這一思想的影響持續 到西漢初。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思想風氣極度開放的時期,經商一直被認為是發家致富的主要道路,因此當時的工商業發展是一個高峰。但是當統一的中央王朝建立後,統治者堅持以法家、儒家治國,便開始極端束縛民眾的是思想。統治者想方設法將地方、民眾的經濟大權收歸中央,只是將少量的土地分給百姓,將其束縛在一地,以防地方叛亂,崇奢思想也就不再興盛了。

這種在經濟上極度封閉的思想一直延續到了明朝的中後期,宋朝時期還好一點,因為海上商路愈發開闢,對外貿易也就進步了許多,但是由於兩宋飽受戰亂之苦,因此在對外貿易方面取得的成就也十分有限。明朝作為一個高度集權的統一王朝,在經歷了戰後重建後便開始展開經濟上的擴張,海上絲綢之路正是於此開闢。國家財富的不斷積累、工商業的發展、對外貿易的提升都使得崇奢思想盛行。本文主要從陸楫、郭子章二人的思想來分析明朝中後期的經濟思想風氣。

從陸楫、郭子章的主要思想入手,探析明朝中後期崇奢風氣的成因

董仲舒

陸楫、郭子章二人的崇奢思想主要內容

我們知道崇奢思想一般都是由功於商業的人提出或者其所處於的時代工商業發展較為完善的時代環境所醞釀。根據史籍載,陸楫與郭子章皆不是善於經商之人,因此二者崇奢思想的提出原因當屬於後者。陸楫雖然只是一個思想家,但是正是由於他本人對於前人的經濟思想以及當時的社會經濟環境有了深厚的瞭解後,才會意識到普通百姓只要多多消費便會刺激國家經濟的發展,即以消促經。

《明史》載:"吾未見奢之足以貧天下也。自一人言之,一人份則一人或可免於貧。自一家言之,一家儉則一家或可免於貧。不知所謂奢者,不過富商大賈豪家巨族"。

從陸楫、郭子章的主要思想入手,探析明朝中後期崇奢風氣的成因

陸楫

財富集中是為了進行更大規模的生產,以便不斷提供所謂的就業,他認為如果想要國家的經濟進一步發展,必須進行崇奢思想的傳播。這樣才能提高百姓的購買力,資金流通才能夠迅速,不至於積壓。

郭子章曾先後在福建、廣東、浙江、貴州等地為官,可以看出其所主政的地區皆為經濟發達之地,由此他目睹了當地的繁榮商業,才會主張推廣,這在評議當朝財政政策時即已經反映出來。郭子章雖然主張崇奢思想,提倡加快消費,但是他認為任何事物皆不能超過其界限,否則物極必反。郭子章認為是應該崇奢的,只是由於他的身份的原因他深知此事不可操之過急,應以緩和的方式進行提倡從而實現天下富,天下奢。

從陸楫、郭子章的主要思想入手,探析明朝中後期崇奢風氣的成因

郭子章

陸楫、郭子章二人的崇奢思想相對於傳統思想變化的主要原因

陸楫與郭子章的崇奢觀在明朝中葉產生,其中的原由很多,茲簡要說明。第一,管仲的崇奢思想在先秦乃至秦朝均產生了重要影響到了漢朝,由於儒家的地位逐漸上升,其思想內容中的節約等思想便開始充斥統治集團,並一直延續下去,崇奢思想也就衰落了。宋朝是我國封建王朝歷史上一個較為開放的時代,尤其在經濟上更為開放,眾多的文人墨客、工商業者留下了許多資料。在這些前人的基礎上,二人頗受鼓舞和啟發,便對前任思想進行了改良。

其次,時代不同也是二人不同於前人崇奢思想的重要原因。管仲所處的時代正式封建時代的肇建之初,因此他本人對於當時的工商業以及貨幣流通理解尚不深刻。經歷了近兩千年的發展之後,封建統治以及制度更為成熟,因此二人的崇奢思想較於管仲自然更為進步和符合實際。

《明史》載:"奢者縱一己之慾而激天下之怒,故其為禍烈而猶可制。儉者失萬民之慾而叢天下之怨,故其為禍遲而不可收拾。欲為天下國家計,即明主不得儉也"。

從陸楫、郭子章的主要思想入手,探析明朝中後期崇奢風氣的成因

清明上河圖

二人正生於明朝中後期,此時的明朝海外貿易極為發達,大量的白銀不斷湧入明朝市場,銀本位逐漸出現。除此之外,江南地區的紡織業不斷髮展壯大,甚至已經出現了作坊式的生產,這已經具有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這種商品經濟愈發發達,因此也便需要更多的流通貨幣。以消費促生產的道理越來越被更多的工商業者所認識,人們意識到先生產再消費已經開始逐漸變成有消費的需要就能促使該需要的生產。因此便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鼓勵民眾消費。

再次,明朝中後期的思想更為開放,這一點在經濟方面體現的尤為突出。到了明朝儒家的思想在下層民眾生活的影響不斷減弱,這是市民經濟發展的直接結果,之前那種腐朽、落後的思想已經不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前人流傳下來的思想也不斷被明人所重視並在一定加工後重新釋放而出,崇奢思想即是如此。

從陸楫、郭子章的主要思想入手,探析明朝中後期崇奢風氣的成因

手工作坊

基於現代經濟學思想下對傳統崇奢思想的分析

崇奢思想雖然在直到中國進人近代 社會以前其影響都不是甚大,但是還是對當時的社會經濟等產生了影響。在假定的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生產對於消費的作用是相當明顯的,二者相互影響,因此想要進行生產規模的擴大,就必須要擴大消費市場,反之隨著消費市場和群體的擴大,也就需要生產規模的擴大來滿足。

到了明朝中葉,當代這種市場交換現象便不斷出現了。陸楫與郭子章提倡奢侈思想,就是要富人多消費,因為 當時社會財富主要集中在富人手中,一般的工商業者的財富有限不足以進行生產的擴大化,因此便需要有錢人、地主進行當代所謂的投資,資金不斷流入當時的商業市場,市場才會有活力,國家經濟稅收才能增長。

《明史》載:"不知所謂奢者,不過富商大賈豪家巨族,自侈其宮室、車馬、飲食、衣服之奉而已。彼以粱肉奢,則耕者、庖者分其利;彼以紈綺奢,則譽者、織者分其利"。

從陸楫、郭子章的主要思想入手,探析明朝中後期崇奢風氣的成因

鄭和

陸楫與郭子章二人提出這種超前的崇奢思想,對於當時的封建社會無疑是具有衝擊性的,因為重農抑商曆來為各朝各代的基本國策,二人這種鼓勵市場交換的思想自然是一股猛流。二人提出的思想與當代眾多的經濟思想以及市場規律不謀而合,雖然當時的統治者以及民眾尚不清楚何為市場、消費者,但是在這種崇奢的社會風氣的影響下,也便逐漸成了主流。

現代著名經濟思想家凱恩斯非常注重生產與消費之間的關係,這與幾百年前的陸楫與郭子章二人思想甚為相似。同時他認為節儉雖然是每個人都需要遵循的美德,但是商品交換中的節儉便是一個貶義詞了。北宋時期王安石面對國內的積貧積弱現象,率先提出了開源的思想,他認為宋朝之所以如此困弱,原因就在於國家從上到下都遵循者節儉的風氣,使得國內經濟一潭死水。

從陸楫、郭子章的主要思想入手,探析明朝中後期崇奢風氣的成因

明朝白銀

評價

在明朝中後期商品經濟的不斷髮展,工商階層的不斷壯大以及陸楫與郭子章的崇奢思想的影響下,雖然對於統治者的大政方針沒有起到決定性作用,但是對於一般的普通民眾尤其是工商業者終究產生了巨大影響,由此社會中的崇奢思想也日益風靡。

二人的崇奢思想有其具體的社會背景作為大環境,當時傳統的封建經濟發展基本遇到了瓶頸期,就連當時的一條鞭法推行也是為了加快貨幣的流通來刺激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也開始顯現。此外他們的這種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 當時市民階級的意識,對於後世的研究有著重要意義。但是當時社會主流思想仍是罷奢崇儉,因而該思想未能對社會產生決定性的衝擊,陸楫與郭子章的崇者思想也存在理論上的不足。

如陸楫過分強調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認為不是商業的發展助長奢侈之風,而是奢侈之風促進商業的繁榮。其實單單只是進行奢侈的倡導並不會完全促進商業的發展,說到底他還沒有認識到商品市場的根本規律。人們新的消費需要歸根結底是由生產的發展引起的。這從理論上說是不正確的,卻又從客觀上反映出當時商業的發展繁 榮狀況對人們思想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通過對陸楫與郭子章的崇奢觀的解讀,可以看出身處轉型時期的明朝中葉。 人們的思想有了極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基於商品經濟的發展並反過來促進了商品 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對當時的以自然經濟為主題的社會經濟予以衝擊,但是這種變化對整個社會的衝擊卻還不足以使得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得以茁壯成長,其中緣由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參考文獻:《管子》、《明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