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小家”守護“大家”--沿山鎮鎮建站站長熊素梅

“媽媽,你為什麼不回來陪我們,我和弟弟妹妹都很想你。”“乖,等媽媽忙完就回家,你要照顧好弟弟妹妹”。沿山鎮80後黨員、鎮建站站長熊素梅每晚都在用重複的話語安慰視頻對面哭鬧的孩子。接到疫情防控指令後,熊素梅匆匆收拾一些生活用品後立馬趕回鎮裡,在回程途中急忙給丈夫打電話交代好大女兒的學習功課、安撫好正在哭鬧的雙胞胎孩子。一到鎮區,她連行李都來不及放下,就立馬投身抗“疫”工作。

“在我們鎮,向群眾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是關鍵。”熊素梅強調。由於沿山鎮距城區18公里,流動人口多,人員居住密集,轄區內常住人口1.9萬,因此疫情宣傳防控任務較重,如果僅是通過發放宣傳單、拉橫幅、張貼標語等傳統手段開展疫情宣傳工作,並不能達到家喻戶曉的效果。於是,根據黨委政府的安排,熊素梅帶頭組建了一支20人的巡邏隊,帶領鎮、村幹部、黨群工作者、黨員和巾幗志願者等,拿著小喇叭,穿梭在鎮區的大街小巷,勸導關停非生活必需品的商鋪,徒步上門為每家每戶講解疫情防控知識,提醒和監督群眾不外出、不串門、不聚集、不打牌、戴口罩。

在大家眼裡,熊素梅是一個做事有魄力、講原則、重方法的“女戰士”。當遇到不戴口罩進入農貿市場的村民,熊素梅會上前勸說其佩戴口罩,對於不配合工作的群眾,她會堅決制止其進入;看到在街上隨意走動且不戴口罩的群眾,立即上前勸說其返回家中,若勸說無效,熊素梅就會跟著他一直勸說直到對方妥協回到住所;對於要舉辦紅白喜事的村民,熊素梅第一時間帶頭進行勸導,和家屬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當前疫情非常時期,要簡辦白喜事,避免人員聚集,消除疫情傳播風險,得到家屬的理解與配合。在孩子眼裡,她是一位“狠心”的媽媽,待在家裡陪伴他們的時間少之少。在大年初四離家後的第三天,一週多的雙胞胎孩子突然一起生病,每天醒來的第一時間就是哭著找媽媽,她看著因為生病而難受的孩子,自己卻無能為力,不能在身邊照顧,只能強忍淚水交代丈夫要照顧好孩子。但是丈夫無法兼顧生病的兩個孩子和大女兒的學業,也在向熊素梅求救。由於疫情形勢嚴峻,人員緊缺,雖然熊素梅很想念很心疼家裡的四個人,但是她始終堅持在“疫”場上,沒有說過一句要回家的話,因為她深知這裡更需要她。

“對於孩子我有許多的虧欠,但我更想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榜樣。”熊素梅說。因為疫情,忙碌的她只能每天在工作之後的空餘時間,通過微信視頻通話,看看心裡掛念的孩子們。在視頻裡,為了怕家人擔心,她抹掉臉上的疲倦,始終給家人堅毅而燦爛的笑容。好在孩子和家人非常支持她,不斷為她打氣加油,做她堅強的後盾。

在沿山鎮,像熊素梅這樣的黨員、幹部、志願者還有很多,他們奔走在一線,拿著小喇叭,走村入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他們放下“小家”守護“大家”,溫暖了寒冬,點燃了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