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談心理:結合《文心雕龍》中的道,淺談榮格心理學社會潛意識

無論是中國文化中的儒釋道,還是西方哲學和心理學,它們所蘊含的道理都是一致的、共通的。

老楊談心理:結合《文心雕龍》中的道,淺談榮格心理學社會潛意識

<strong>--壹--

老楊在題目上加上了劉勰的《文心雕龍》的書名,之後想想有點自不量力,一來非學者出身,駕馭不了;二來對中國文學知之甚少;三來怕觀看此文的朋友批評。

故老楊就聽了下北大教授(也是研究此書的學者)的課程,藉著他對目前研究《文心雕龍》幾個學派的思想總結,這才斗膽借書名來闡述心理學方面知識,再用“淺談”二字再加以避嫌。

提及《文心雕龍》一書,還是去年在圖書館偶遇一大哥推薦給我的,他問我為何要看書,我則以直言相告:“想做自媒體人,寫點文章”。於是就給我推薦了這本劉勰的著作。當時擔心語文功底太差,對文言文的認知還停留在高中時候的水平,理解起來會力不從心,也就不了了之。

還好現代科技的發達,使我們足不出戶,便可聽百家學者之課程,放到老楊小時候,也就只能讀兒時語文課本上關於她(他)們思想的文章。

<strong>--貳--

《文心雕龍》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xié)創作的一部理論系統、結構嚴密、論述細緻的文學理論專著,成書於公元501~502年(南朝齊和帝中興元、二年)間。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體大而慮周”(章學誠《文史通義·詩話篇》)的文學理論專著。

《文心雕龍》作者劉勰,從遠古三皇五帝、堯舜禹、夏商周到後來再的孔子,從早期的詩歌到孔子的《春秋》,解析論述了其中蘊含的“道”,也多次提及過道,但就是沒有為其定義,這也為後世各個時代的文人或學者買下了伏筆,以至於現在好多學者對其本質論存在各種分歧。

老楊看來,這也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就像道家創始人--老子留下的《道德經》,無為而無不為,短短五千字,惠及後人、恩澤萬世。就如孔子所說的“君子不器”,一個道理,不能用語言文字來“器”之。

《文心雕龍》中的“道”,現在學者有三種說法:

  • 神靈的意志,比較隱秘
  • 文章中的道理、規律
  • 哲學上的道理:宇宙事物運動的規律,唯物論,目前佔主流
老楊談心理:結合《文心雕龍》中的道,淺談榮格心理學社會潛意識

榮格

<strong>--叄--

在老楊看來,西方學者所研究的一些理論,和《文心雕龍》中所蘊含的“道”如出一轍。

提及心理學,我們總繞不開一個人,也是我最喜歡、最敬佩的一個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分析心理學創始人,有一句廣為流傳的名句:“你的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稱其為命運”,被後人所熟知。

榮格興趣廣泛,除了心理學領域,對東方哲學和宗教及考古也近乎痴迷,尤其是對咱們中國易經的瞭解,不但有研究還會占卜,這個也是我欣賞和喜歡他的理由之一,當時西方一些科學家和心理學家認識中國文化的寥寥無幾。

榮格的分析心理學理論中,心理結構分為--意識、個人潛意識和集體潛意識

集體潛意識

就是心理結構最底層的潛意識部分,包括世世代代活動方式和經驗庫存在人腦結構中的遺傳痕跡。對於華人來說,咱們中華民族遺留下來的一些精神、文化沉澱物。榮格所提的集體潛意識,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誰也更改不了,就像最近所提的--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

想起這兩日學者餘秋雨先生的中國文化基礎課上所提的集體人格,其實也就是榮格的集體潛意識理論,也就是《文心雕龍》中所說的“道”,它是我們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留給我們後代的瑰寶,形成我們中華民族的集體人格,使我們有別於世界其他民族,形成的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匯聚成奔騰不息的江河,源遠流長,奔流不息。


-----------結束語----------

文 / 老楊的生活啟示錄

因為分享,所以更強!關注我,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