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義說了些什麼?(五)

存在主義說了些什麼?(五)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知識產權


存在主義說了些什麼?(五)


存在主義說了些什麼?(五)


存在主義說了些什麼?(五)


存在主義說了些什麼?(五)


存在主義說了些什麼?(五)


存在主義說了些什麼?(五)


存在主義說了些什麼?(五)


存在主義說了些什麼?(五)


存在主義說了些什麼?(五)


人生有意義嗎?周國平說:人生沒有意義,但是人在追尋人生的意義過程中,產生了哲學、宗教、藝術,有了哲學、宗教、藝術,人類的生活就有了意義。個人在尋找人生意義的過程中,形成了個人的精神生活,有了精神生活,他的人生就有意義。人類的意義建立在哪?人類最本質的意義就是建立在我們和動物之間的區分之上,否則人跟動物有什麼區別呢。

稻盛和夫在《活法》一書中說,人生的意義在於:提升心性,磨鍊靈魂。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中,改變最多的是我們的靈魂,當我們的靈魂能夠變得更純碎、更美好,我們人生的意義就實現了。

樊登認為,我們做一件事,有三個境界,第一個叫做工作,養家餬口;第二個叫做事業,有方向有目標;第三個叫召喚,有使命有意義。意義就是把工作和個人價值相結合的能力,所以要把工作視作施展抱負的機會,如果你真有夢想你就要努力去實現它。

還記得我以前推薦過的一本書,弗蘭克的《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提出了一種意義療法。存在之虛無的主要表現是厭倦,現在我們可以理解叔本華的話了:人註定要徘徊在焦慮和厭倦這兩極之間。我們的閒暇時間越來越多了,如何渡過這段閒暇時間呢?美國經濟學家凡勃侖寫過一本書《有閒階級論》,王國維寫過一篇文章《人間嗜好之研究》

,都有參考價值,我曾在專欄裡專門說過(請關注回看)。

我們回到弗蘭克的意義療法,弗蘭克認為,"人是由生理、心理和精神三方面的需求滿足的交互作用統合而成的整體,生理需求的滿足使人存在,心理需求的滿足使人快樂,精神需求的滿足使人有價值感。"一些人在患重病、絕症,或遭受生活挫折、年老孤獨或環境劇變時常常會感到失去了生活目標,對生活的意義感到迷惆,出現"存在挫折"或"存在空虛"的心理障礙,表現出對生活的厭倦,悲觀失望或無所適從。意義治療就是用來解決這一問題的,幫助人們尋找、發現生命的意義。根據意義療法,我們可以用三種不同的途徑來發現生命的意義:一是通過創造和工作;二是通過體驗意義的價值;三是通過對不可避免的苦難所採取的態度。

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舊熱愛生活。此前,我曾推薦過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生而為人對不起""人間不值得"成了口頭禪,又焦慮又喪的狀態已然成為一種社會現象。這次我推薦一下恆子奶奶的《人間值得》

願你遍歷山河,仍覺得人間值得。這是一本90歲心理醫生奶奶寫給生活的哲理小書,這是她用一輩子書寫的一本書,一生的智慧凝練成一句話就是: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地接受每一天!

存在主義哲學說:我選擇,我存在。我想說的是,請遵從你的本心,躬身入局,做出你最想要的選擇,追逐它,實現它,哪怕傷痕累累也在所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