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諾獎得主斯賓塞:疫情不會改變中國長期政策議程 距離“脫鉤”還遠

2019年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下稱“新冠肺炎”)突襲中國,目前中國和全球一道全力抗疫。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率也為此一度加劇。究竟疫情將如何影響中國經濟?全球金融市場將何去何從?面對深度融合的全球供應鏈,疫情又會否加速 “脫鉤”(decoupling)?

帶著上述問題,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專訪了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名譽院長邁克爾·斯賓塞(Michael Spence)。

在他看來,在目前這個時間節點,即使是專業的流行病學家可能也很難判斷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這具有高度不確定性,而且將取決於諸多因素。例如疫情何時見頂、人們何時能夠更安全地再次正常出行。”但斯賓塞認為,中國的長期政策議程並不會因這次衝擊而改變,只是金融市場波動率很可能將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已將“全球合作”的字眼再次拉回到人們的視野。中國深度融入全球供應鏈,而被時常提起的 “脫鉤”問題被認為可能因疫情而加劇。對此,斯賓塞言簡意賅地回答稱,“我認為距離‘脫鉤’還有很長的路”。同時他更認為,全球合作刻不容緩,且不光是在抗擊疫情的領域,例如在可持續發展、科技、網絡安全、貿易、投資等方面都需要全球合作。

第一財經:儘管開市首日大跌,但A股第二個交易日開市就表現穩定。美股和歐洲市場近期看似都擺脫了疫情的影響。你如何看待近期全球市場的反應?

斯賓塞:當存在不確定性且一些信息陸續不斷地出現時,可以預期的就是,市場就可能會出現波動。當出現這樣的外部衝擊時,監管層應該做的就是確保市場和金融系統的關鍵部分開放且得以正常運行,這樣才能避免對經濟造成不必要的二次衝擊。

第一財經:你認為這將如何影響中國一季度和全年的經濟增速?

斯賓塞:這具有高度不確定性,而且將取決於諸多因素。例如疫情何時見頂、人們何時能夠更安全地再次正常出行。在目前這個時間節點,即使是專業的流行病學家可能也很難判斷。

第一財經:你如何看待疫情對整體全球經濟和市場(股、債、商品)的短期和長期影響?投資者應該如何加以防備?

斯賓塞:如果實在要猜測的話,那麼我想波動上升是最接近的答案。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有巨大的影響力。因此在短期來看,疫情的整體影響對全球經濟而言是負面的。

第一財經:這次疫情的爆發會如何持續影響全球價值鏈?會否加速所謂“脫鉤”?

斯賓塞:此次疫情可能會使得供應鏈多元化再添動能。但事實上這種壓力早已存在。我認為我們距離“脫鉤”還有很長的路。

第一財經:中國政府可以用什麼樣的金融、財政等政策工具來降低疫情爆發造成的衝擊?

斯賓塞:用貨幣和財政刺激政策來緩衝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衝擊當然是明智的選擇。但是,有一些工具的效果可能很有限。運用數字科技手段來幫助金融系統正常運行將會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財經:你認為中國將推出什麼短期、中期、長期的政策組合和改革議程來支持經濟最終走出這次衝擊?

斯賓塞:我並不認為新冠肺炎會改變中國的長期政策議程。

第一財經:你認為我們當前需要何種全球合作?

斯賓塞:全球合作在眾多領域都是急需的。此次疫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當前的局面下,全球合作將對事態有巨大的幫助。但是,還有諸多領域也需要互惠合作,例如可持續發展、科技、網絡安全、貿易、投資,不一而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