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要和ARM“脫鉤”大基金二期吸引外媒關注

據日媒《日本經濟新聞》報道,中國半導體企業,尤其是在半導體電路設計領域,已經出現了一批獨立的世界級公司,比如海思半導體,而且還有新企業不斷湧現。而在11月8日,有外媒報道稱,“荷蘭半導體設備供應商ASML供應極紫外光(EUV)光刻機給中芯國際的計劃已經中止。”



中國半導體要和ARM“脫鉤”大基金二期吸引外媒關注


  儘管早前任正非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不認為中美之間會出現“科技脫鉤”,但中國正在高科技領域爭取實現獨立自主,是一個正在發生的事實。10月22日,大基金二期成立,註冊資本為2041.5億元,共27位股東。據有關研報,半導體材料和設備將是大基金二期支持重點。

  此外,美國《華爾街日報》也專門提到此事,他們著重報道了剛剛成立的半導體“大基金”二期。2014年9月,國家第1次成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也就是大基金一期,當時從各方募資1387億元,67%投資於芯片製造企業,17%投資於芯片設計,還有10%用於封測。

  在管理模式上,大基金採取市場化機制,打破體制限制:基金所有權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公司制的經營模式,與以往的補貼模式有著本質的不同。基金唯一管理人為華芯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託管行為國家開發銀行。公開信息顯示,大基金二期共有27位股東,在數量和募集金額方面均較一期有較大提升,資金來源包括國家機關部門、國家級資金、地方政府背景資金、央企資金、民企資金及其他投資資金等。


  半導體材料是一類具有半導體性能(導電能力介於導體與絕緣體之間,電阻率約在1mΩ·cm~1GΩ·cm範圍內)、可用來製作半導體器件和集成電路的電子材料。報道稱,國內新湧現的這批公司不僅在擺脫美國技術,甚至還在擺脫對制定全球標準的英國頂級半導體公司ARM的依賴。不過該報道也提到,在芯片製造方面,國內企業還比較落後。

  半導體產業是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全球每年半導體資本開支接近600億美元,而英特爾、臺積電、三星等巨頭每年的資本開支均在100億美元左右,大基金、地方基金、社會資金的幫扶可加快產業的成長速度。

  資料來源:前瞻網、新浪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