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相學”這類偽科學,靠什麼欺騙我們幾世紀?心理學告訴你答案

自古以來,人類就有所謂通過觀察星象來預測吉凶的做法,而且是一種自成體系的知識,整個社會都相信它。到了現代,即使科學技術如此發達,依然有無數人相信它,打開任何一個搜索引擎,搜索“星座運勢”,你能找到上千萬個結果,這證明它依然有廣大市場。究竟是什麼讓它具有這樣的魔力,使人們對它堅信不疑呢?

“星相學”這類偽科學,靠什麼欺騙我們幾世紀?心理學告訴你答案

占卜的女巫


從實驗開始

我們來做一個人格實驗,下面的內容是對你的性格分析:“你祈求受到他人喜愛卻對自己吹毛求疵。雖然人格有些缺陷,大體而言你都有辦法彌補。你擁有可觀的未開發潛能尚未就你的長處發揮。看似強硬、嚴格自律的外在掩蓋著不安與憂慮的內心。許多時候,你嚴重的質疑自己是否做了對的事情或正確的決定。你喜歡一定程度的變動並在受限時感到不滿。你為自己是獨立思想者自豪並且不會接受沒有充分證據的言論。但你認為對他人過度坦率是不明智的。有些時候你外向、親和、充滿社會性,有些時候你卻內向、謹慎而沉默。你的一些抱負是不切實際的”。

根據你對自己的瞭解,你覺得我的分析和你自己實際情況有幾分符合,滿分5分,你會給我的分析打幾分?4分有沒有?

實際上這是心理學家福勒(Bertram Forer)於1948年對學生進行一項人格測驗,並根據測驗結果分析。試後學生對測驗結果與本身特質的契合度評分,0分最低,5分最高。事實上,所有學生得到的“個人分析”都是相同的,也就是上面那份。

結果平均評分為4.26,實驗人員在之後揭曉,上面這份分析的內容是福勒從星座雜誌上摘抄的一段話。實際上仔細觀察分析報告描述,你會發現,其中大多數語句是適用於任何人的。因為這些話說的都是差不多的內容,都是一些籠統的、一般性的、模稜兩可的概括和描述。這些語句後來以巴納姆命名為巴納姆語句。


“星相學”這類偽科學,靠什麼欺騙我們幾世紀?心理學告訴你答案

塔羅牌


心理學解讀產生原因

  1. “主觀驗證”。主觀驗證能對我們產生影響,主要是因為我們心中想要相信。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們總可以蒐集到各種各樣支持自己的證據。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們還是可以找到一個邏輯讓它符合自己的設想。
  2. “諂媚效應”。大部分人更願意相信讓他們自己看起來更正面和更積極的事情。所以他們會認同自己還有很多未能得到發揮的潛力以及自己是喜歡獨立思考的人之類的描述。
  3. 對一般性、非精確描述的高度自我認同趨勢。藉助統計學上的概念,類似於“第一類錯誤”,即取違的錯誤。而作為整個對比認知過程中的偏差,學術上對偏差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巴納姆效應的應用

傳統星相學、占星術中的算命先生往往利用巴納姆效應來自圓其說,提高知名度,引誘更多的人去找他算命。一般來說,求助算命的人命運多舛、情緒低落,屢遭生活挫折使他們丟失安全感,聽天由命的依賴心理容易接受算命先生的暗示。而算命先生則恰恰善於利用巴納姆效應中的“籠統性、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去揣摩對方的內心感受,說出一些模稜兩可的既往判斷和未來預言,用詞籠統而抽象,多是人生常見的一般共性。由於求助算命者常把算命先生視為先知先覺、神的使者,同時又是救命稻草,當算命先生“道破既往、點中自己心願”就會感到“準”。

“星相學”這類偽科學,靠什麼欺騙我們幾世紀?心理學告訴你答案

緬甸的算命先生


此外,很多企業利用巴納姆效應在產品廣告上下功夫,使用模稜兩可的句式使觀眾產生誤解,這對其產品的銷售無疑具有好處。巴納姆效應不僅在廣告方面有一定利用價值,在企業生產經營方面,若能夠捕捉到大眾籠統的一般性的心理需求,則對吸引、發展顧客群具有更高的價值。

“星相學”這類偽科學,靠什麼欺騙我們幾世紀?心理學告訴你答案

廣告


如何應對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普遍存在於人的人格測試與決策中,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行為決策,不能使決策效用最大化,因此對於巴納姆效應的應對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如考慮對立面就能有效地應對巴納姆效應,避免其產生的不良影響。

考慮對立面是指在搜索和加工信息時考慮有關信念、假設、觀點、結果等的對立面的方法。它不僅可以使人們考慮得更加全面,也能幫助人們在判斷與決策時更加謹慎。曾經有研究人員把被試分為3組並閱讀與自己的人格有關的描述。閱讀完畢後,要求第1組被試列舉出與該描述一致的例子;第2組被試列出與人格陳述不一致的例子;第3組被試同時列出與人格陳述一致和不一致的例子,然後要求被試評價該描述符合自身情況的程度。結果發現,第1組和第3組的描述其複合情況明顯高於第二組,也就是說,第2組有較小的巴納姆效應。

這表明,在面臨可能的巴納姆效應時,多考慮陳述中的與自我認知不同的點,這樣能有效地防止自己被誤導,做出正確的決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