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平臺無國界,最容易混淆的兩大機構FSA和FSP,一看就懂

有人說,遭遇黑平臺是人生最大的滑鐵盧。其實這並非個例,如果把遭遇黑平臺歸為欺詐性投資計劃,那麼遭遇黑平臺也是澳大利亞存在的問題。

黑平臺無國界,最容易混淆的兩大機構FSA和FSP,一看就懂

欺詐性投資計劃為澳大利亞最大欺詐問題

Scamwatch是澳大利亞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的運營機構,其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月,澳大利亞人因投資騙局造成的損失達2,144,311澳元。2020年1月,年齡在25至34歲之間的個人因投資欺詐遭受的損失最大,而35至44歲的個人提交的投訴數量最多。

黑平臺無國界,最容易混淆的兩大機構FSA和FSP,一看就懂

2020年1月,澳大利亞排名前三的騙局分別為:欺詐性投資計劃、浪漫約會騙局、生命和逮捕威脅。Scamwatch已就最近的浪漫騙局上升發出警告。

無獨有偶,俄羅斯破獲冒牌經紀商大案

日前,俄羅斯警方突襲逮捕了一家冒牌經紀商的相關人員,其涉嫌冒充經紀商Larson&Holtz平臺實施非法在線交易,欺詐規模較大,受害者全民損失達2100萬盧布(約摺合人民幣210萬)。其欺詐套路是向交易者宣傳“高收益投資計劃”, 在給予投資者一定“甜頭”後,就將投資者的存款轉走。這與國內許多虛假平臺的“無上限贈金”、“高盈利誘惑”手段如出一轍。

黑平臺無國界,最容易混淆的兩大機構FSA和FSP,一看就懂

FSA不監管外匯,不頒發外匯牌照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正規的Larson&Holtz平臺,也只是一家在聖文森特FSA註冊過的經紀商,聖文森特FSA則並不監管該平臺向外提供外匯服務。更別說冒充該平臺向匯友行騙的黑平臺了!

黑平臺無國界,最容易混淆的兩大機構FSA和FSP,一看就懂

FSA(聖文森特和格林納斯丁金融服務管理局)成立於2012年,屬於政府機構。但其僅監管銀行、保險或共同基金等業務活動,不監管外匯保證金交易活動,也不向受監管的平臺頒發外匯牌照。

國內也不斷有公司宣稱自己具有聖文森特FSA授權的外匯牌照,但我們發現其僅僅是FSA註冊的IBC(國際商業公司)。FSA曾於2014年公開聲明:任何宣稱獲得監管局授權提供外匯保證金交易活動的IBC,皆是提供的虛假信息。換句話說,若旗下受監管平臺僅宣稱受FSA監管,卻向外提供外匯交易業務,則該平臺在外匯保證金方面,實際相當於不受任何機構監管!

FSP不具有監管外匯交易的職責

和FSA同理的還有新西蘭FSP,眾所周知新西蘭的外匯監管機構為FMA(新西蘭金融市場管理局),監管槓桿式外匯交易。提供外匯服務的供應商必須獲得FMA授權的“Derivatives lsssuer”(衍生品發行人)牌照。

黑平臺無國界,最容易混淆的兩大機構FSA和FSP,一看就懂

FSP(金融服務企業),是指在新西蘭提供金融服務的個人,企業和機構的客場訊的線上信息註冊。凡是在新西蘭境內提供金融服務的個人及團體組織,均需要合法的FSP註冊與申報。但FSP並不代表監管,只是相當於普通的工商註冊號。

無論是FSA還是FSP都不監管外匯交易活動,投資者在選擇外匯機構時,一定要注意甄別和選擇。凡是宣稱受這兩家機構監管的外匯交易商,都有待大家做進一步考核甄別。

黑平臺無國界,收割的都是不明就裡的投資者。所以告誡我們投資的功課必須做足,否則就會落入有心人設下的陷阱。也只有做足功課,才能守護自己的血汗積蓄,才能守住自己的盈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