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戰“疫”·一線寫真】廊坊大數據“精準”防控疫情

長城網廊坊訊(記者祝雪娟)2月10日15時,在固安縣固安鎮福緣A區門口,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宛紅梅正在對進入小區的居民進行排查。只見她打開手機對著居民的身份證一掃,或者輸入身份證號,居民的個人身份信息便自動錄入系統,再根據現場測量體溫情況補充完善健康信息,方便快捷。

【廊坊戰“疫”·一線寫真】廊坊大數據“精準”防控疫情


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宛紅梅正在用手機掃描進入小區的居民的身份證。固安縣衛健局 供圖

“之前我們都是製作紙質表格,每個居民進入的時候用手填寫排查記錄,回去還得錄入到電腦上,又慢又費事。現在,使用上這個系統後,不用再重複記錄,節省了時間,減輕了工作量,提高了排查工作效率。”宛紅梅說。

固安縣衛健局信息化建設股副股長李建輝告訴記者,固安縣於2月4日開始啟用“廊坊市疫情防控篩查系統”,利用信息化工具再次排查全縣居民信息,更好地解決了各類報表數據混亂問題,減輕了基層排查工作壓力。其中,“專項排查系統”主要是為卡口、社區村街乃至其他單位、部門等排查工作人員使用的專業排查APP,通過掃碼軟件和錄入工具,可實現快速登記、實時共享、避免重複。目前,固安縣各鄉鎮、社區、單位都開始推廣使用這套系統,已排查錄入信息8萬餘人。

“全面排查、公眾主動參與、群防群控”是發現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的重要手段與舉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排查工作,特別是針對當前疫情的嚴峻形勢,嚴格要求全面落實屬地、部門、單位和個人“四方責任”,做到“排查篩查到村、到社區、到單位、到戶、到人”,確保“全覆蓋、無死角、無盲區”。

為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實地排查和數據上報工作,廊坊市創新思維,充分發揮廊坊市“互聯網+精準健康照護”理念和信息技術手段,創新三個辦法,落實四方責任,快速開發了“疫情防控篩查系統”。同時,該系統覆蓋面不僅侷限於重點人群,更覆蓋全人群的防控信息的跟蹤以及個人健康檔案的管理,做到全市疫情“精準防控”。

在廊坊市衛健委機關,廊坊市衛生健康信息中心總工程師劉則軍為記者打開了“健康廊坊——疫情防控篩查系統”後臺,只見左面有數據填報、數據彙總、疫情監管等功能。在網格化管理界面,實時顯示著當時自查上報和定點排查的人數,大屏幕遍佈著密密麻麻的藍色圓圈,每點開一個圓圈,都詳細記錄著一個被篩查人的性別、年齡、體溫、人員分類等信息,方便梳理出重點人群,做重點追蹤。


【廊坊戰“疫”·一線寫真】廊坊大數據“精準”防控疫情


“健康廊坊—疫情防控篩查系統”截圖。廊坊市衛健委 供圖

“疫情防控篩查系統從業務端、居民及家庭端、管理端全方位入手,解決傳統排查模式中工作量大、多頭排查數據重複、數據報送不及時、統計分析困難等突出問題。同時,依託自主研發的全民健康雲平臺,在保證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構建了排查發現的個人防控檔案,實現與本人的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發熱門診記錄等臨床與公衛信息的關聯整合。將流調關口前移,為一線醫護人員和社區預警,做好重點人群的防控。”劉則軍介紹說,這套系統主要有專項排查、疫情自查和數據批量上報三項功能,截至2月9日18時,廊坊已對全市3209個村街、483個社區進行排查,共排查人員5508881人。

打開“健康廊坊”APP,在醫療功能板塊中,記者發現新添加了“疫情自查系統”。點擊打開後可以填入姓名、身份證號、發熱情況、居住地址等信息,以及簡單的症狀描述。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就是要落實政府、部門、社會和個人四方責任。目前,政府和各個部門都已經行動起來了,現在主要是社會責任和個人責任尤其要加強。”劉則軍介紹說,“疫情自查系統”主要針對家庭端落實個人責任,用於居民居家自我情況報告及為家人填報排查信息,市民掃碼或到應用商店下載使用後,足不出戶即可填報個人外出史、旅行史、健康狀況等健康信息。同時,通過實時與後臺聯通,可以避免重複排查錄入,切實減輕基層負擔,構建“互聯網+精準健康排查”,助力實現全市疫情“精準防控”。

針對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該系統具有“數據批量上報”功能,由各級彙總數據的工作人員及管理人員使用PC端,通過系統自帶的EXCEL表格,按照各級排查工作需求支持數據統計、報表導出、分析彙總等。

目前,該系統已經在廊坊大力推廣使用,依託市、縣、鄉、村(居)、小區等各級網格,結合“大數據+一雲四端”將所有數據入網入格,強化網格管理,採取“互聯網+精準排查”,做到排查篩查到村、到社區、到單位、到戶、到人,確保全覆蓋、無遺漏、無死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