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今天

已是重慶人們眾志成城防護疫情的

第N+1天

除了宅家,更加註重防疫、衛生、鍛鍊外

我們普通人的生活

好像並沒有什麼改變

生活依舊有序

菜市場新鮮蔬果琳琅滿目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網購血拼貨物準點到家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外出交通暢通有序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不能出門的你我他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吃飯睡覺+視頻會議

是否到崗

僅在於睜眼與不睜眼之間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然而,我們能夠如此悠閒

卻離不開這樣一群重慶人

他們始終默默地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

空蕩蕩的大街上

在看不見的角落裡

維繫著重慶城的秩序

營造著每個家的幸福

才換來你我的歲月安穩,時光靜好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他們,是這座重慶城的

守護神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守護神

他們默默奉獻,維持城市正常運轉

他們平凡偉大,營造井然有序生活


1


最“管飽”的守護神

農戶村民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他們只是希望你的生活

依舊按部就班,並不將就!


民以食為天,要說對於宅在家的老百姓來講,最重要的基本生存莫過於吃了。沒錯,就是那些個助你養膘的“嘎嘎”,還有老媽提醒你一定要吃的蔬菜們!

疫情期間,重慶主城多家大型超市、市場,大多有條不紊地供應著蔬菜、水果、肉類、調料等生活必須品

其中,有不少的新鮮蔬菜都來自渝北區一支特殊的鄉村蔬菜配送小隊


詹成偉是這支配送小隊的帶頭人。每天,他帶領著這支由黨員和志願者組成的蔬菜配送小隊

連續工作10個多小時。從早上聯繫菜農瞭解蔬菜信息開始,小隊成員需要完成蔬菜採摘、集中、分揀、裝車、運輸、配送上門等多項工作。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他們每天來往於鄉村和城市之間,將農戶採摘的新鮮蔬菜配送至城市居民的家中。

只是希望你的生活依舊按部就班,並不將就!


2


最麻利的守護神

超市工作人員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他們沒有抱怨,他們平凡又偉大。


自從重慶所有小區開始實行封閉管理後,到超市買菜成了難得的出門“放風”環節。一旁熟悉的碼貨員,稱菜員,收銀員,他們麻利迅速的動作,想必也一度令你憶起曾經疫情尚未出現的生活。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超市作為人流量密集的區域,大家都是凡人肉身,打心底裡也都害怕病毒的侵襲,但他們依舊恪盡職職守。

碼貨員心裡想著,一定要讓大家挑選到儘可能多、儘可能好的食品。

稱菜員心裡想著,一定要秤足量實,給孩子們提供又實惠又營養的蔬菜。

收銀員心裡想著,一定要幫助不會掃碼買單的老年人更快速地結賬。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他們沒有抱怨,他們平凡又偉大。


3


最有能量的守護神

水電氣工作者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漆黑的夜空中,只需璀璨燈光

就令他們覺得無比欣慰。


有人就說了,宅在家裡哪裡難熬了。我終於可以追完自己喜歡的劇,可以研究製作我的108道菜譜大全,可以泡在浴缸裡洗個香香澡。

可是,你卻忘了你追劇用的電,你炒菜用的氣,你泡澡用的水,都是因為這些可愛的人們,才有了不斷電、不停氣、不缺水的保障。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1月23日,10千伏葛北線電纜發生故障,這是重慶城口縣中醫院、政府行政綜合大樓供電的重要線路。尚在生病的魏彥文得知後,堅持將輸液改為藥物注射,打完針後帶領青年突擊隊趕赴現場搶修。

魏彥文,是國網重慶城口供電公司於春節前夕成立的“抗疫保電青年突擊隊”隊長。5個小時後,魏彥文與幾位青年突擊隊隊員滿身泥濘地從電纜井中爬出。電纜故障順利排查解除,片區開始正常供電。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我們年輕,讓我們先上!”魏彥文帶領著青年突擊隊的隊員,還自願加入了城口發熱治療定點醫院的保電工作中,帶領隊員們對城口發熱治療定點醫院的用電設備、線路等開展特殊巡視。

你所習以為常的生活,其實已經付出了他們巨大的力氣。漆黑的夜空中,只需璀璨燈光,就令他們覺得無比欣慰。


4


最愛乾淨的守護神

環衛工人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我們暫時失去活力的街頭

因為有了他們保持著乾淨。


不過,就算再宅總要外出丟垃圾吧?看著因為懶得動以及不想浪費口罩出門,以及快被撐爆的垃圾桶,你終於決定戴上口罩,下定決心,走出家門倒垃圾。

樓下,街上,卻比你想象的乾淨(至少比你自己家乾淨……)。你還納悶,就算生活垃圾有專人處理,這用過的廢棄口罩怎麼也沒有了蹤影。

疫情當前,環衛工人們大概是最愛乾淨的人了。在他們的辛苦工作下,城市的垃圾收運處理工作一刻也沒停。垃圾清運範圍中,當然也包括了人們用過的口罩。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在疫情公佈後,重慶市環衛集團黨委第一時間成立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24小時值班值守,隨時處理突發情況。主城區在內的29個區縣的城鄉垃圾清運、處理工作均由重慶市環衛集團負責

為了避免造成二次汙染,市環衛集團組織專業力量規範收運及無害化處理廢棄口罩,助力全市防疫工作。這些城市清道夫,是阻擊新型冠狀病毒漫延的重要防線。


路上人群不多,但他們依然兢兢業業,讓我們暫時失去活力的街頭保持著乾淨。


乾淨,讓人舒暢,讓我們明白,我們的城市、我們的街頭只是按下了暫停鍵,隨時都有可能恢復。


5


最及時的守護神

物流貨運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他們的晝夜堅守,賦予了重慶更大的希望與生機。


對於各位精緻女孩來說,既然不能出門逛街,那就只好網購解解癮了!不過別忘記了,你心愛的限定口紅、春季爆款,都因為這一位位物流人,才給你帶來了滿心的期盼。除此以外,疫情一線急需的物資更離不開他們的守護。

1月31日,重慶江北國際機場貨運業務部門的裝卸員,正在貨機旁裝卸海外運來的防護物資。當日,一批由重慶市人民政府組織的防護物資分別從胡志明市和首爾空運抵渝,助力重慶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天色,很快從白日轉為黑夜。凌晨一點,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的貨機坪上燈火通明,機場負責貨運業務的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工作。時間不等人,他們必須要儘快準確無誤地將這些物資核對正確,並進行分類整理。


一件件送往前線的防護服,一個個給人以防護的口罩,都因為他們的晝夜堅守,賦予了重慶更大的希望與生機。


6


最暖心的守護神

民警、社區工作人員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他們最希望的,就是社區平安。


“砰砰砰……”,敲門聲響起。

“哪個?”

社區的,我們來了解哈常住人口,如果有武漢回來的一定要告知哦!注意安全!”

自從國家提倡這個春節不串門後,每天家裡來的最多的就是這些社區工作人員了吧。監測體溫、上門排查、人口統計,都有他們的身影。

南坪派出所西路社區民警晏騰飛,最近也幫助慶隆花園的居民解決了一個問題。小區由於年代久遠,物業監管不力,常有陌生人進出。居民們擔心萬一有新型冠狀病毒攜帶者進來,十分危險。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於是,晏騰飛每天都會來到慶隆花園的物業辦公室,給物業經理強調防疫的重要性,要求其全力配合社區和派出所做好相關工作。

社區變得越來越安全,越來越溫暖,也越來越有人情味。社區的工作人員中還有人擔任起了臨時快遞員的工作。

白菜、西紅柿、芹菜……石坪橋街道后街社區建築二村主任陳明芳,對照著手機裡的訂單,清點著買到的商品。

疫情發生後,如何購買生活必需品,成了小區里居家隔離人員的頭等難題。為此,陳明芳和社區的工作人員,承擔起為居家隔離人員購買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重任,當起了“臨時快遞員”。


他們每天最惦記的事兒,就是關心你吃飽了嗎,睡得好嗎。他們最希望的,就是社區平安。


7


最盼望的守護神

外賣小哥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他們,是這座城市能夠持續運轉

不可缺少的一顆顆螺絲釘!


居家的日子週而復始,呆在陽臺看窗外也成為了你的每日娛樂。你早就發現了,疫情發生之後,昔日車水馬龍的道路上,只剩外賣小哥還騎著電車飛馳


90後的小萬,是南坪餓了麼的一名騎手。疫情期間,戴上口罩、頭盔、手套,他和許多騎手一起,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而最近,他的工作內容發生了新變化——點熟食外賣的市民越來越少,更熱衷於讓騎手幫忙“雲買菜”。“雲買菜”的每個環節,都體現著大家越來越強的防護意識——在多數超市裡,都是由工作人員幫忙取菜配菜,騎手直接拎袋走。而騎手去送菜時也會以“無接觸配送”的形式,與顧客電話溝通後,將菜品放在其指定的門衛處或者其家門外。


疫情期間,他們還真正展現了“萬能”的一面。給老奶奶買藥、替異地情侶傳達愛意、為留守寵物餵食……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後座上的箱子裡,承載了無數人的期盼。他們,是這座城市能夠持續運轉,不可缺少的一顆顆螺絲釘!


8


最準點的守護神

交通出行工作人員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他們相信,只要齊心協力

一定會贏得抗疫的最後勝利。


2月10日,是節後部分企業復工復產的第一天清晨。你的公司復工了嗎?嘉華大橋還有人加塞嗎?早高峰還堵嗎?

那天,5點30分,天色未亮。巴南區李家沱公交站場裡,發動機傳來轟鳴聲,重慶10路公交的駕駛員們打開了車大燈,在燈下舉行了一場特別的例會。

“大家的手套、口罩都領取簽字了嗎?上崗前體溫測量了沒有?”

“現在6點到了,馬上就要發第一班了,不管有沒有乘客,都要準時發,讓大家知道,今天上班,有我們,他們可以放心。”

“如果7:30以後乘客多了怎麼辦?會不會出現乘客打擠的情況?”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由於天還沒亮,10路班組長張正軍便在車燈下主持了這場例會。他們對車廂進行了仔細的消毒,安排了合理車次,都是為了市民安全出行。

“乘客不算多,保護都到位,大家都支持。”張正軍用15個字形容了10日的早高峰。未來,隨著企業上班的人數逐步變化,他們的應對也會逐步變化。

軌道交通、出租車、長途客車、網約車……隨著重慶交通的逐漸恢復,一位位交運人如同張正軍一樣,回到了熟悉的崗位。他們為居民正常出行保駕護航,每一次用腳踩下的油門,都代表著新的希望


他們相信,只要齊心協力,一定會贏得抗疫的最後勝利。


9


最容易被忽略的守護神

新聞記者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非常時期盡非常之責

是每一位新聞人的使命和榮光。


說起來,即使不做社會調研,宅在家的大家最近做的最普遍的事,那絕對是刷手機了。

“重慶新增XX起新型冠狀病毒病例”“鍾南山院士對並病人們說”“這樣做,口罩就能反覆利用”……一條條前線發來的疫情報道成為了人們瞭解外部世界的最快途徑。

在社區街道,在醫院病房;在村頭巷尾,在車站路口,都有新聞人的身影。

重慶日報記者陳維燈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趁著午餐間隙,採訪了感染專用隔離病房重症病區的住院醫師張爽,她是感染專用隔離病房重症病區3名24小時輪流值守的住院醫師之一。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2月3日,主城公交車開始每天運行1000輛車運行。為了解2月3日上班首日主城區公共交通情況,當天,上游新聞記者鄭三波,到重慶北站北廣場663線採訪公交駕駛員


這些給我們帶來最新資訊的新聞工作者,比任何時侯都緊張忙碌,卻最容易被忽略。他們是抗擊疫情的歷史記錄者,在沒有硝煙的戰場,履行著一個記者的職責。

也許,我們同他們素未謀面,但正因為有他們,老百姓才知曉了更多的疫情信息。正是因為他們對準一線的話筒,攝像機,前線的聲音才變得格外清晰。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非常時期盡非常之責,是每一位新聞人的使命和榮光。


窗外,這座空城彷彿

被按下了暫停鍵

但因為這些守護神的存在

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依然井然有序

太陽照常升起

陽光依舊耀眼

重慶的明天因為有你們

一定會更加美好

防護疫情N+1的今天,重慶這些大神居然天天出門

向每一位在這場疫情中

給予奉獻的人

致敬!


文◎環球人文地理刊系主筆 江月寒

圖◎李公子 謝敏 新華網 新民晚報

中新網 上游新聞 新華網 視界網 慢新聞

出品◎攝程網 優積付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