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涼的,反正就是不要我了——Artifact

卡牌遊戲成為了越來越多玩家的選擇,輕鬆的對戰環境,遊戲時間符合玩家自身碎片化的時間特點以及開卡包時候的滿足感都是卡牌遊戲成功的原因。但是在2018年,卻又一款"逆"潮流的卡牌遊戲在Steam上架,遊戲在上架處憑藉著本身的IP有著很高的關注度,但是這款遊戲卻又很快在玩家們的抱怨聲中被擱置,它就是——Artifact。所以這裡也就說說個人對於Artifact這樣逆潮流的卡牌遊戲的看法。

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涼的,反正就是不要我了——Artifact

Artifact最開始走進玩家的眼球中還是在TI7的比賽現場,G胖宣佈了Artifact的誕生。這一次V社的拖延症似乎被玩家的熱情治好了,很快Artifact就開始了為期一週的玩家內測環節。Artifact能吸引到這麼多目光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於IP,Artifact的故事背景就來自於DOTA2,英雄小兵,武器,裝備等等設定都和DOTA2的設定如出一轍,在DOTA2這個頂級IP的加持下,Artifact在內測階段還是飽受好評的。好評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於驚豔的畫面以及策略性,Artifact的畫面即使是放在現在的卡牌遊戲中依然是佼佼者,優秀的技能特效,以及憨態可掬的兩個小龍都給了玩家不錯的好感。

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涼的,反正就是不要我了——Artifact

但是當Artifact迎來正式公測時,遊戲性的問題就暴露了出來,Artifact在設定上有不能任意移動的上中下三路,有英雄,有小兵等等機制,這也就使得Artifact的競技性或者是策略性表現的淋漓盡致,但是當那些非硬核玩家接觸到這款遊戲時,更多的體驗則是一局遊戲時間之長,以及眼花繚亂的技能操作。在遊戲性和策略性上Artifact選擇了策略性。但是真真正正讓Artiact涼的如此之快的還是遊戲本身的TCG模式。

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涼的,反正就是不要我了——Artifact

之後就說說Artifact硬核的TCG模式,目前市面上的卡牌網遊基本上都是CCG模式,CCG即為Collectible Card Game,翻譯過來就是收集卡牌系統,而Artifact採用的TCG為Trading Card Game,也就是卡牌交換系統,兩者的區別就在於TCG遊戲允許玩家與玩家之間交易卡牌,而CCG則是玩家單純的收集卡牌。Artifact在宣發時就表示它是有著TCG內核的遊戲,很多玩家都將Artifact的買斷機制以及競技場門票等等設定稱之為吃相差,但是在我眼中V社很成功的利用了Steam社區功能實現了玩家線上的卡牌交易。

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涼的,反正就是不要我了——Artifact

很多人不理解V社為什麼不設置休閒模式獲得卡包獎勵,其實玩家們都忘記了很重要的一點也就是卡牌的價值,比如遊戲剛上線的時候斧王和小黑的價格水漲船高,玩家想要獲得這樣的強力卡牌就需要購買卡包或者是從Steam社區直接購買。如果V社將卡包隨意的添加到休閒模式中,那麼每天將會有大量的卡包被開啟,同等道理,小黑和斧王的數量只會越來越多,價格也只會越來越低。為了完成一個良性的卡牌交易系統,V社是絕對不會讓TCG類型的卡牌遊戲中添加免費獲得卡牌的機制。這個就和小時候玩的遊戲王或者是寶可夢卡牌一樣,你可以交易或者是交換你手中的卡牌,但是想要獲得卡包只能用錢購買。

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涼的,反正就是不要我了——Artifact

之後就說說Artifact最失敗的地方,很多人都在說隨從攻擊的隨機性,個人認為這個並不是最關鍵的一點,首先在Artifact的遊戲設定中更強調的是大戰略,我可以選擇一條路打到底也可以選擇拆你兩路,英雄雖然固定分路,但是可以通過跳刀TP來進行換路,這樣的設定使得Artifact即為注重玩家的大局判斷,也就是說一兩次攻擊的失敗並不一定會影響大局的走向。

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涼的,反正就是不要我了——Artifact

我認為Artifact運營最失敗的一點在於沒有搞清楚自己的用戶群,也就是設計團隊做了一個硬核的TCG卡牌遊戲,而玩家們更喜歡可白嫖的CCG遊戲,這樣也就註定了Artifact不可能成為一款面向足夠廣的遊戲。所以在大部分玩家的差評下,V社做出了自己的妥協,V社希望用版本平衡的方式來讓玩家有更好的遊戲體驗,於是就有了削斧王,削小黑,然後削弱之後只能看到Steam市場中卡牌的價格變低,而玩家數量依舊在銳減。這些平衡性改動或許對於已經上手了的硬核玩家來說還算不錯,但是對於本著進來開卡包的玩家不論怎麼修改始終都會是差評。

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涼的,反正就是不要我了——Artifact


最終V社徹底放棄了Artifact,後續承諾的更新始終沒有出現,這也是令我最憤怒的一點。雖然Artfact在上線初有著很多的問題,但是遊戲的設計思路或者是立繪都有繼續發展的空間。不過很遺憾,V社很快就拋棄了Artifact的運營團隊,當初畫大餅的無人深空都可以通過不斷的運營獲得玩家們的認可,但是V社卻像一個懦夫一樣,沒有維護,沒有更新,只是說了句回爐重造就讓它安靜的死去。

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涼的,反正就是不要我了——Artifact

很多時候我都在想,如果V社堅持更新,那麼Artifact會不會成為一款小眾硬核的卡牌遊戲,我們可以從Artifact看到一個優秀的遊戲框架,一條脈絡清晰的TCG網遊生態鏈,但是或許製作團隊或者是V社都沒有搞清楚自己想要做一款什麼樣的遊戲,才會導致Artifact一步一步走向"毀滅"。也許等待回爐重造是Artifact最好的救贖機會,只是現在V社不想,或者不願意去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